2022年5月9日 星期一

成為工作的主人

5/1是國際勞動節,國際勞動節的由來主要是1889年紀念勞工團體爭取合理工時所做的付出,當時歐美正值工業化,工人在工廠中反覆單調的工作中每日工作長達12-14小時,相當不人道,且對身心健康影響甚鉅。

現今社會和勞動條件較一個多世紀以前已改善許多,工作型態也很不一樣了。目前純粹生產作業線上的勞工已經大幅減少,大多數是靠某種專業知能或技術工作的「知識工作者」。在醫療照護領域中,每個同仁都是知識工作者,我們不僅運用專業的知能去服務病人/個案和機構,對工作的方式和調排也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性,不再是坐在同一把椅子上每日反覆同一個動作。

如果我們在工作中有更大的自主性,愈大程度作工作的主人,而非被動作工作的奴隸,我相信我們會從工作中得到更大的滿足與意義。有多位名人講過類似道理的話,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愛自己的工作,就不會有任何一天感到是在工作。」要對自己的工作產生喜愛,我們必須看到這份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以及能夠去評價它的成果。

我自己很喜歡英國的管理學者韓第(Charles Handy)的著作,他的見解很有啟發性,我推薦同仁有機會可以先閱讀《你拿什麼定義自己?—組織大師韓第的生命故事》《第二曲線》這兩本。

韓第對工作的詮釋相當獨到,他認為「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其實是一種誤導,他主張「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因為我們要追求的是在各種不同類型工作之間的巧妙分配。為此他體會出「組合式生活」概念,指出我們的生活是由薪資工作(固定時間上班領薪)、計酬工作(靠某種技能或專長論件計費)、學習工作(閱讀、研究、進修)、家庭工作(做家事、照顧親人)和志願工作(志工、慈善服務)所組成的。如果我們每天的生活能夠在不同類型的工作中妥善地變換,不但不會覺得累,還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滿足與成就感。

生活中的工作組合比重會隨著人生的不同階段而改變,從學生時代的以學習工作為主,到剛入社會時以薪資工作為主。韓第認為中年以後,人最好能夠開始學習自由安排適合自己多元的生活組合,甚至走向完全組合式工作的生活型態。他自己就是減少在組織中的薪資工作,依自己的特質與條件,成為一個在家工作者,以寫作、演講、家務、志工為他的生活重心,過適合自己的多元工作生活,甚至能夠隨時調整,讓自己更自由、愉快。

我有一位朋友去年60歲退休,本來想說終於放下「工作」,每天能自由自在地寫自己最喜歡的書法。結果不到兩個禮拜,他就發現整天寫書法反而讓他開始覺得厭倦,「當喜愛的休閒變成每天的日常也會走味」,而且感到生活中失去重心。因此他開始用他的公關傳播專長,積極投入「壯世代運動」的推展,讓他找到第三人生的使命感。

願上帝賜福每位同仁看到工作與生活的價值,努力成為工作的主人,在每個人生階段並找到最合適的生活組合。

「願主-我們上帝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你堅立。」(詩篇90:17)

2022.05.0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