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助聽器與眼鏡有甚麼不同?當然兩者的功能不同,一個是改善聽覺的效果,讓我們聽得更清楚,另一個是改善或矯正視力,幫助我們看得更清楚。
雖然兩者都是為我們很重要的基本感官需要而設計,可是民眾對眼鏡的接受度很高,對助聽器的接受度卻很低。前者從到處林立的眼鏡行,令人眼花撩亂的各種款式眼鏡便可以看得出來;反觀助聽器,受到的待遇可說是有天壤之別。根據美國的調查,需要助聽器的民眾只有20%取得助聽器,而其中還有5-24%實際上沒有在用。原因很簡單,這些聽力不佳的人普遍就是不想戴助聽器,即使助聽器比眼鏡更稱得上是高科技的產品。
其實造成眼鏡和助聽器在市場接受度如此大差別的原因,不在於其功能品質上的差別,而在其他的地方。戴上眼鏡不會給人視力不佳的印象,對許多人來說甚至有美觀與時髦的好處,而且全齡都會使用;但戴上助聽器似乎馬上就透露出「我的聽力有問題」,而且大多數是長輩在使用,這些印象和感受導致大多數需要助聽器的人排斥助聽器。
好消息是現在許多多功能和美觀的耳機紛紛問世,耳機的使用愈來愈輕便與大眾化,以後聽力受損的人戴上有助聽器功能的耳機,就和一般人戴耳機一樣平常,不需要在意別人異樣的眼光,心裡就不會有任何的負擔。
《銀光經濟:55個案例,開拓銀髮產業新藍海》這本書舉眼鏡和助聽器的例子,提醒我們在設計與推廣高齡產品/服務時必須把握的原則,以及要避開的地雷。首先,產品的設計不能只一廂情願想到解決某個問題,而不考慮到其他層面的效應。
每個人都有很多層次的需求,包括生理的基本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後來研究發現,這些需求經常是同時存在的,因此產品的設計最好能夠兼顧各種需求,至少不要為了滿足了某項需求,卻減損了其他的需求。像助聽器只為了基本聽力的需求,卻忽略了社會歸屬與尊重的需求;眼鏡就能兼顧生理視力的需求,和受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求。
我們在思考高齡社會和年長者需求時,通常都著重較低層的生理和安全需求,除了想到的大多是拐杖、醫療照顧、紙尿布、生理量測等項目之外,推廣時也過於狹隘地強調特定對象和解決特定生理功能,忽略掉其他的歸屬、尊嚴和自我展現等較高階的需要。書中提到:「自從長壽被當成負擔而不是禮物後,產品、研究、政策等各方面與老年有關的創新,主要動機變成想要減輕重擔,而不是妥善利用這個時間長、充滿可能性的人生階段。事實上,忽視高階慾望反而對老年生活有害,除了讓人對於活很久興趣缺缺,甚至會減損健康與安全創新產品的效用。」
家族治療專家薩提爾曾用「冰山隱喻」,來說明人際互動行為,是由個人隱而未見的自我定位、渴望/需要、期待/價值觀、觀點思想、情緒感受所形成的應對習慣或模式所決定的。同樣地,當一個人在考慮是否接受某種產品或服務時,也會受到這些內在因素的影響。
當我們愈清楚了解人心內在的需求,相信我們的服務便愈能夠讓服務對象所接受,對他們的幫助也愈大。耶穌就是一個典範,他為了能夠幫助世人,從神成為人,進入人的真實處境,以完全了解我們的一切需要。
「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充滿著恩典和真理。」(約翰福音1:14)
2022.06.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