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從嘉基圖書館借閱《銀光經濟:55個案例,開拓銀髮產業新藍海》這本書,原文書名是”The Longevity Economy: Unlocking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Most Misunderstood Market”,中譯應是「長壽經濟:開啟全世界成長最快、最容易受到誤解的市場」,得到很多啟發,謹與同工分享書中部分內容。
有人開玩笑說「銀光」經濟是「把銀子花光光」的經濟,某種程度上我覺得相當貼切。書中提到美國50歲以上的人口掌握83%的家戶財富,我相信台灣的情況也類似。由於中高齡者擁有社會大多數的財富資源,若這些財富只是存在銀行或不動產,會造成社會的經濟活動停滯,但若能將這些資源引導投入合適的消費,對帶動經濟非常關鍵。
可惜的是,目前政府和絕大多數企業在高齡者的消費上,若不是不看重,就是不得要領,找不到正確有效的切入點,以致無法開發出高齡者青睞的產品或服務。這本書的作者Joseph F. Coughlin教授是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年齡實驗室」的創辦人與主持人,長期關注高齡社會變遷與產業因應的議題,這本書就是希望能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大眾提供突破此困境的答案。
針對上述的問題,作者說:「我在這裡開心的宣布,這個謎題有解,答案簡單到幾乎令人不可置信:老年其實是一種人為建構出來的東西。」
我覺得這句話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首先,現在我們對老年的許多認知不必然是真實的,而是一種「集體錯覺」。比如65歲以上一定就是老年人嗎?老年人就一定是軟弱需要依賴別人扶養嗎?老年一定要退休嗎?退休後就一定要離開職場,無法繼續貢獻社會嗎?作者指出:「我們對於老年的概念,的確有一小部分源自生物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然而絕大多数其實是在過去150年間我們為了短期的人為目的所提出的講法,造成我們今日困在嚴重偏離現實的老年觀之中,危機四伏。」
再者,作者要強調,現今社會和企業之所以無力或採用錯誤的方法回應高齡社會,就是因為對老年或高齡持守過時、錯誤的認知或陷入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視),以致一直將老年或高齡視為問題和負擔,而非契機或商機。作者說:「過時的觀念限制了我們老了以後能做些什麼,而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畢竟未來的老化面貌,自然取決於生活在其中老年人做些什麽。」
書中這些見解很大程度打開了我的思考框架,點醒我用更寬的角度來看待與想像高齡社會與相關的議題,我發現以前我在討論高齡社會相關的文章中,心中想到的大多是高齡所帶來的負面衝擊和隱憂,如照顧人力不足、自我保健動機不強、失能與失智的問題、社會照顧的負擔與資源不夠、無效醫療等。我不否認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絕不是全部,可能只占小部分,而且我們可以將這些比例壓縮到更小。
現在台灣健康餘命是72歲,如果改以70歲定義老年人口,則我們的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14%)將慢9年,在2027年才來到,超高齡社會將比原預估時間晚10年,到2035年才會來到。如果我們能積極有效提升民眾的健康餘命,台灣有可能永遠不會進入實質上的「高齡社會」。
這本書的觀點也可以帶給我們的工作可貴的啟發:我們如何看待我們所服務的許多高齡者?我們只看到他們的需要和軟弱,還是同時看到他們的潛能和盼望?如果只是前者,我們的服務恐怕只會侷限在身體上的照顧;若是後者,我們便更能關照到長輩的復能、開發、心靈的自由與全人價值的實現。
相信在這樣更寬廣的關照視野下,我們能開創出更多貼切、有助長者整體生命品質的服務或產品。
「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箴言16:31)
2022.05.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