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從性格認識自己和別人

過年期間我看了兩本討論性格管理與人際互動的好書,一本是《你真的很正常,你不是故意的!》,作者是劉大明牧師;另一本是《輕鬆學九型--實用九型人格學》,作者是王天佑牧師。

這兩本書的作者都是牧師,也都用聖經與信仰的角度探討性格的本質,以及如何善用對性格的掌握去促進人際的了解與相處,並運用於職場、親職教養或家人互動上面。

不過兩本書對性格的分類不完全相同,人格九型比較常被聽到,也有比較多專書在介紹。劉大明牧師則是以內向與外向,理性與感性兩種座標,將性格粗分為四類主性格,包括領導特質(外向+理性)、分析特質(內向+理性)、表達特質(外向+感性)、親切特質(內向+感性),然後每一種主性格若結合其象限上鄰近的兩種主性格傾向(副性格),則可再分為兩種性格,比如領導的主性格可以再分出「領導+分析」以及「領導+表達」這兩種性格,因此總共有8種性格,大致可對應人格九型中的8種人格。有興趣的同工不妨去探索一下自己的性格類別。

我看過兩本書之後,還在摸索我是屬於書中哪一種性格,好像沒有一種性格剛好可以很直接套用在我身上,不過倒是可以刪除幾種很明顯不是我的性格。我在想這會不會是因為我對自己認識得不夠透徹,還是我自己的性格會隨時間變動?或許我們可以聽聽親人或朋友說說看自己比較屬於哪一種性格。

這兩種性格分類的差異,據兩位作者的見解,是因為九型人格是以人的內在動機去劃分性格,而四型(或八型)性格比較以人的外在表現去做分類。雖然如此,我覺得有機會透過性格角度探索自我是很好的,有助於認識自己。宗教改革家加爾文(John Calvin)曾說:「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認識上帝和認識自己。」

兩位作者都認為性格是上帝賜給每一個人的特質,每一種性格本質上都是好的,都含有上帝的形象(特性),也都可以彰顯上帝所要給我們的價值。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到性格也有可能會被誤用,或是每一種性格都有其容易被誤用的傾向,導致出現不健康的性格,這兩本書都有針對每一種性格提出提醒。

此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性格學去了解別人,看到彼此之間可能因為性格的差異所產生的行為想法不同的原因,而能夠彼此包容和接納。王天佑牧師說尊重與包容的基礎是了解和理解—了解創造出諒解。許多人際關係的問題都是因為性格不同,彼此不了解、又不知道如何「有創意的化解彼此的差異」使然!

在人際互動上,王天佑牧師用騎機車或開車時在不同路況要換檔為例,告訴我們面對不同性格的對象,我們所用的相處模式也要「換檔」,不能用同一種檔(模式)和所有人相處。如果我們能了解對方的性格,善用合適的模式與對方互動,就能使雙方激盪出最大的益處。

團隊成員中一定有不同性格的成員,不同的性格可以達到互補,有助於形成一個優秀的團隊。就像上帝在團隊中安排有先知特質的人、傳福音特質的人、牧者特質的人和教師特質的人,透過這些不同恩賜的人一起服事祂,完整達成祂的旨意與使命。因此我們要學習了解彼此、包容彼此、欣賞彼此、成就彼此,讓我們的團隊成為我們彼此的祝福。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者和教師,為要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4:11-12)

2024.02.2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