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運用設計思考解決問題

這個周末我去逛了2021台灣設計展@嘉義「家意・以城為家」的幾處展場,包括舊監獄、文創園區、嘉義火車站/嘉義之心城市願景館和製材所,收獲相當多。很高興嘉義市政府結合眾多設計界與藝文界的達人和文創專業團體,投入許多心力舉辦如此多元精采的設計展。我建議同工們把握難得的機會,在1/2前到各展場去觀展。

這次設計展除了地點是在嘉義市,內容也很「嘉義市」,幾乎是以嘉義市的歷史、空間、人文、產業為舞台,去展現設計的內涵。我相信對外來遊客或像我與嘉義市淵源不多的人來說,會產生對嘉義市更深的認識與親切感;對長久生活於此的嘉義市民而言,會進而發出更多的認同、驕傲與幸福感。

在嘉義火車站廣場旁的嘉義之心城市願景館中,展出「++設計學校」主題,相當寓教於樂,透過嘉義市的5個在地案例—包括嘉義火車站站前廣場改造、嘉美館視覺系統、聖保羅品牌翻新、嘉北國小管樂廳與消防設備再設計,用互動的方式,帶領我們穿越與認識「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三個重要步驟—「調查與研究」、「定義與解決需求」與「設計展現」。

一般我們會認為設計就是設計師發揮創意,去構思、改良或創造物品與環境空間,使之更美觀或好用,在看過「++設計學校」展之後,我才知道這只是設計思考中的最後一個環節「設計展現」,一個完整的設計歷程還包含前端的「調查與研究」與「定義與解決需求」。其實好的設計專案作品不只是設計師埋頭苦思的結果,還需要實際去了解客戶與使用者遇到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背後的需求,或是這些需求背後的問題,最後在法規、經費、環境的限制下激盪出可行的解決/改善設計方案。因此設計的本質是「解決問題」和「找出最適化解方」。

舉展場中的「消防設備再設計」為例,消防栓箱和滅火器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消防設備,但是型式、顏色和用字不一、標示內容和方式雜亂不易閱讀,導致未能達到應有的功能。為使消防設備兼具安全、便利、美感,團隊透過田野調查、設計討論,決定以「符合大眾認知經驗」、「業界操作習慣」以及「容易被實際執行」為設計方針,再經跨單位工作會議、設計檢視、打樣製作、法令討論、設計檢討修正,提出幾款消防栓箱的款式,以及滅火器的操作圖文內容,幫助使用者容易吸收與理解,最後訂定示範設計規範書,便於業界導入使用。這整個設計過程投入很多心力,成果讓人耳目一新,相信當普遍運用之後,在我們周遭的消防設備一定更一目了然和更加整齊美觀。

我覺得「設計思考」的理念與方法也適用於我們的工作上,我們看到一個問題或想要做一件事時,先不要直接跳到方案的構思,而是客觀地收集資料,了解問題背後的原因或需求,界定與聚焦最重要的需求和目標,考量現實條件因素,再經過大家的討論和激盪,提出最適解決方案。

「對所計畫的事要謹慎,你所做的就不至於差錯。」(箴言4:26)

2021年12月25日 星期六

以馬內利 神同在

今天是聖誕節,謹祝「聖誕快樂,神的平安與喜樂與你同在!」

如果有人問我聖誕節的意涵,我會用「以馬內利」去涵蓋耶穌誕生的真諦,「以馬內利」的意思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因此基督徒常常在信函的結尾用「以馬內利」祝福對方,祈願上帝時時與我們同在。

基督信仰的核心是有一位創造宇宙萬物和所有生命的主宰,主動降生為人,在世成長、生活、傳道並為世人受難死亡,升天後仍以聖靈的形式存在我們當中。因此祂完全了解我們,深刻知道我們的需要,只要我們相信並願意將自己交託給祂,我們不須單獨面對這些困難與挑戰,我們不再只是靠自己,而是上帝與我們同在,我們與上帝同行,去走人生的道路,完成祂創造我們獨特與美好的藍圖。

在今年1215日的《耕心週刊》有一篇賴玉虹女士分享的文章,提到她第一次到教會參加平安夜晚會,當最後大家合唱〈平安夜〉這首詩歌時,心中有無比的感動與溫暖。突然她腦海浮現一幕,就是她小學時音樂老師教他們唱〈平安夜〉時,她每次都唱到流淚,老師拿衛生紙給她並親切關懷的情景。

她想起在自己辛苦的成長過程中,這位音樂老師在當時就像她的母親和天使般地關懷她,有時買熱熱的麵給她吃,時常給她溫暖的擁抱和鼓勵,帶給年幼的她無限安慰與滿足。

這些與聖誕節有關的人、事、物讓賴玉虹女士體會到上帝同在的意涵,她說:「那年聖誕節,為我重新講述了耶穌道成肉身、降世為人的重要意涵,也讓我明白上帝在我生命中早有奇妙安排。從此我知道,在人生旅途中,當我走遠、走累時,永遠有個堅實的臂膀可以依靠;當我遇到困難、瓶頸時,永遠有個對象可以傾訴;未來的每一步我不再孤單,因為無論我遭遇何事,祂都會一直一直看顧我,伴我同行。」

2021年12月18日 星期六

愛心是醫療照護品質的奧秘

上禮拜三(12月8日)社區護理室珮綺督導邀請我參加本院舉辦的嘉義巿110年「醫療到府服務計畫」成果發表會,活動中充滿感動與感恩,我一方面為嘉基團隊感到驕傲,一方面深深感受到「在嘉真好」的幸福感。

在參加這次活動以前,我對居家醫療和居家安寧的了解,僅止於健保署的「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內容,主要是由醫師和護理師(絕大多數是醫院的家醫科醫師和護理師),到無法來醫院就醫的病人和安寧末期病人家中提供所需的醫療照護。

我覺得健保署的計畫已經是相當考量病人/家屬的需求,很人性化且往前跨一大步的醫療照護措施,沒想到我從發表會看到在嘉義,多年來在嘉義市衛生局的經費支持下,以及陳鼎達主任與嘉基社區醫療與護理團隊的努力,串聯眾多醫院、診所、居家護理所、物理治療所和長照機構,齊心建構並推展非常完善、貼心的「醫療到府」整合服務模式,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成果!我還沒有聽過在其他縣市有類似的服務。

計畫主持人陳鼎達主任、參與此計畫的診所李長鴻醫師、楊百文醫師,以及物理治療所朱世璋所長都在會中分享許多溫馨的服務過程和個案故事。看到許多位熱心的基層醫師、物理治療師和護理人員克服各種困難去服務個案,在病人出院前到院訪視評估病人的狀況與出院後的醫療照護需要,並先到病人家中實地了解環境和設備,聯繫輔具中心和長照管理單位,完成必要的準備,並在病人出院當天陪伴病人返家確認所有的安排和長照銜接都就緒,之後陸續提供病人所需的醫療和照護。這一切的努力目的就是希望病人能夠順利回到家並得到妥善的照顧。

去年台中市林依瑩前副市長來嘉基向社區團隊的演講中,提到台中市曾試辦由照服員陪伴出院的計畫,當時我就已經佩服不已,因此當我得知在嘉基的推展下,嘉義市對出院病人做到比台中市更為周全深入的協助,而且已經持續多年,內心真的有無比的激動。

此外,陳鼎達主任提到,雖然這項計畫是嘉義市政府和衛生局編列的經費,而嘉義市醫院出院的病人不少是嘉義縣民,但是主管業務的衛生局王鳳玉科長不分彼此,表示只要病人有需要,都可以受到此計畫的幫助。鳳玉科長也告訴我,此計畫第一年提出時,預算被一位議員全數刪除,經衛生局力爭,才得以保留一半的經費。因此當她看到這些年來有這麼好的成果,內心特別感動。

我們都知道醫療照護服務貴在整合,但最難的也在整合。每一個醫療與照護機構、每一位醫療照護專業人員都是自主的,有自己的服務和照護模式、理念、地點和對象,要串連這麼多的各機構和專業人員放下「自已」,共同為病人和個案提供整合且連續的醫療照顧,挑戰性非常大。感謝上帝,賞賜嘉基社區醫療與護理團隊智慧與毅力,建構出全台最優質與「以病人為中心」的出院和居家醫療照護網絡與模式。

提出「結構面、過程面與結果面的醫療品質指標」的密西根大學醫務行政教授Avedis Donabedian,在他臨終前所寫的最後一本書的結語中提到:「我相信品質的奧秘就是愛心,去熱愛我們的專業,關愛周遭的人以及敬愛上帝。」(The secret of quality, I wish to believe, is love: love of one’s profession, love of one’s fellow man, and love of God.)

我也深信,嘉基社區團隊、社區醫療照護夥伴/機構和嘉義市衛生局之所以願意為病人多走一哩路,推動一個優質的全人關懷居家醫療照護整合服務,驅動的力量也是來自愛心。

「在這一切之上,要加上愛,因為愛是聯繫一切德行的關鍵。」(歌羅西書3:14)

2021年12月13日

謙卑為業,用心感恩

位於民雄工業區的金龍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為支持嘉義基督教醫院籌建智慧手術大樓,11月7日在嘉義市文化局音樂廳舉辦「音樂有愛,用愛守護嘉園」公益音樂會,邀集多個學校管弦樂團與合唱團體將近300人共同演出,並將售票所得將全數捐給本院,引起相當熱烈的回響。

這場音樂會籌備超過半年,動員許多人參與,加上疫情的不確定因素,因此過程特別辛苦,但是主辦的金龍冠食品公司的蕭執行長、鄭財務長和張教育長,以及音樂會總指揮紀鎧齡老師以無比的耐性,出錢、出力及花時間將整個準備工作串聯起來。他們平時自己的工作就很忙碌了,仍願意撥出這麼多時間為嘉基和音樂會奔走,聯絡樂團和演出團體,接洽場地,安排節目和排練,邀請朋友與合作廠商購票贊助嘉基籌建智慧手術大樓,聯繫記者採訪報導,準備餐點等。每次看到他們,總是面帶笑容,充滿精神,可以感受到他們是從內心深處投注熱誠在做這件事。

最讓我感動的是,在音樂會中,蕭執行長與鄭財務長全家出動參與演出,高齡八十的金龍冠食品公司蕭老董事長夫婦加入合唱團、蕭執行長、鄭財務長也在合唱團,他們的兩個小孩在管弦樂團,一起為募款音樂會獻聲。老董事長夫婦和我們一起站著排練將近兩個小時,全程參與,毫無架子,讓人非常敬佩。

上禮拜二我們陪同姚院長和院長夫人淑貞姐去金龍冠食品公司拜訪,感謝他們舉辦了這麼棒的公益音樂會,使嘉基獲得豐富的捐款和支持,表達我們由衷的感激。

蕭執行長、鄭財務長與多位金龍冠公司的主管除了熱誠地款待我們,也表達對嘉基的感謝,蕭執行長說他小時候住白河時,父親就曾帶他到嘉基看病,對於嘉基醫護同仁所給予他們的醫治照顧感念不已。因此當他們去年底得知嘉基興建智慧手術大樓的募款訊息時,就希望能為此計畫盡一分心力。鄭財務長更是溫暖地表示是嘉基給了這些學生上台表演的機會,特別是歷經一年多的疫情,能夠一起為公益和嘉基展現琴藝,實在是非常寶貴。

當天從金龍冠公司主管的簡報中,進一步得知金龍冠公司是一家隱藏的百年企業(今年第98年),為星巴克、全聯、統一超商等許多通路生產精緻的食品,特別擅長將國內外名廚或烘培名師(如吳寶春)研發的餐點加以量產,製造出富有特殊品味的大眾化食品。從蕭執行長對於產品技轉過程的描述,可以體會到他們對於品質、精準品味的追求,用心程度絲毫不亞於醫療。

我覺得從金龍冠如此優質的企業學到最寶貴的功課是他們的謙沖和善、對社會的感恩奉獻、對品質與品味的追求,以及全力以赴的毅力。感謝上帝透過金龍冠食品公司帶給嘉基的祝福,以及給予我們的啟發與激勵。

「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詩篇37:11)

2021年12月6日

讚賞與感恩

上禮拜有濃厚的感恩氛圍。保康長照中心在11月22日舉行十周年感恩茶會,從籌設、建構到營運,由於上帝的賜福和帶領,以及許許多多人的用心投入,即便有困難和挑戰,10年來保康長照中心經歷了豐富的恩典,讓我們從內心深處獻上感恩。

上周四是美國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在台灣也稍能感受到感恩的氣氛,雙福家庭組在當天中午一起享用(火考)雞大餐。我覺得在年終秋冬季節,特別能提醒我們數算這一年領受的恩典,並去思想令我們感恩的人與事的點點滴滴。

最近陸續與大家分享《從讚賞開始,改變你的職場關係》這本書所介紹的五種「讚賞的語言」—肯定語言、優質時光、服務行動、贈與禮物和肢體接觸。要表達出這些讚賞語言,一定是出於對同事的欣賞、肯定或感激,因為有這些正面的認知或感受存在,我們才會對同事說出讚賞的話、邀約一起相聚或共事、支持及協助同事、贈送小禮物表達心意、以及透過真誠的握手、擊掌、擊拳、拍背或擁抱等適切的肢體動作,去鼓舞對方,並增進彼此的關係。

書中也提到有時候我們無法讚賞同事的主要原因。我們內在導致無法讚賞別人的原因包括:1.對別人存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而經常這是因為對自己有過高的期望或太過挑剔的個性所引起的;2.別人的某些做法或習慣引起自己的反感;3.自己的資訊不足或對別人的工作內容不夠了解。

要改善以上的情形,我們要客觀地檢視我們對自己和別人的期待是否合理,並去包容與自己想法和做事方法不同的人,以及真實去了解別人的工作內容。書上建議我們以「某位同事是否以令人滿意的態度來執行工作?」這個問題來判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真誠地讚賞他/她的工作。

當然有時我們無法讚賞同事是因為同事的客觀表現確實不理想,這當中的原因可能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同事個人可能有家庭的問題、健康問題或純粹是工作敬業態度很低。此外機構和主管也要反思是否有提供足夠該有的訓練給同仁,以及是否定期執行有效的考核、回饋、說明、輔導與懲戒等作業。

在嘉基大社區單位中,絕大多數同仁都有很高的工作敬業態度,願意與其他同事在團隊中彼此緊密配搭合作,去服事個案,朝機構共同的願景邁進,為此我就滿心感謝大家並向上帝感恩。盼望我們時時心存感恩,多多真誠且適切地彼此表達肯定與讚賞,讓嘉基大社區團隊成為一個感恩與讚賞的大團隊!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18)

2021年11月29日

同理、接納與尊重不同

連續兩個周末晨光中心和再耕園都舉辦很精彩的影展, 11/13晨光中心攜手嘉義市政府與國際崇她嘉義社,在新悦花園酒店共同辦理「溫心女性電影展」,放映《舞賽》、《同款的路》二部影片。再耕園則在11/13舉辦「溫暖一線牽—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暨電影分享會」,並在這個周末11/20與廣青文教基金會合辦「2021圓缺之間—身心障礙者影展」,放映《四局夏伴》、《黑夜即逝》、《橡木實之家》、《終點之前口述影像版》四部影片。

很高興並感謝晨光中心和再耕園同仁團隊很用心地籌辦這幾場影展,積極連結公部門和其他社團的資源合辦,無論是活動內容、場地安排、與談者邀請、現場的接待與動線規劃都很周到,相信都讓參與來賓留下很深的印象。

很可惜由於行程的關係,我無法每一部影片都欣賞到,但是看到的影片《舞賽》、《四局夏伴》、《黑夜即逝》都帶給我很多的啟發和感觸,這三部影片都是台灣的影片,而且都是年輕導演的作品。

《舞賽》是有阿美族血統的舞賽(曾智圓)導演追尋自我認同的故事,國高中階段她因為不想與其他平地同學有所不同,因而刻意迴避自己的原住民身分,直到大學時才逐漸想要多認識父親的文化與家族根源。

《四局夏伴》是三位腦麻小孩家庭的故事,描述他們加入勇敢小超人棒球隊,參加身障兒童公益棒球賽的經歷,以及家人、老師、教練、協助夥伴(Buddy)、職能治療師等許多人的參與,讓身障兒童樂在運動遊戲中,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與復健訓練,並在球場上盡情揮汗,磨練成長!

《黑夜即逝》是一齣劇情短片,以思覺失調症病人在精神病房住院時,幻想隔壁房有一位男病友,成為她談心和一起相約逃離病院的夥伴,道出「她不想自己一個人」的心聲。

這三部影片都讓我看到片中主角與自己的不同,如有原住民身分的舞賽與我不同的成長遭遇;身障兒童要打棒球竟是如此不易,動員這麼多人;以及思覺失調症這麼令人難以想像的所見所行。

可是再仔細進一步思考,我發現自己和他們也有許多相同之處。小時候同樣曾經擔心被同學認為奇怪而不敢公開在吃飯前禱告,也不想被別人知道自己是基督徒;在學習打桌球的路上同樣受到教會裡多位大哥的陪伴與操練;身處陌生的環境中同樣迫切希望有朋友相伴。

沒有一個人是「完美」或「全能」的,我們都領受了部分的條件、能力或某種身分,構成我們彼此之間的不同;而且沒有一個人能夠獨立存在,因此我們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共同點,就是我們可以幫助別人,同時也需要別人的幫助。就像在《四局夏伴》影片中,家人與教練、協助夥伴們對身障兒童的扶持;然而在影片尾端,出現三對父母寫給身障小孩的信,都同樣提到小孩豐富了他們的生命,甚至透過影片,他們也豐富了每位觀眾的生命。

這三部影片帶給我最大的啟發是,對於不同於自己的人,我不再以正常與否去貼標籤,而應該去了解、欣賞與尊重,並以我們共通的需求和同理心彼此互助提攜。

「一個身體是由好些肢體構成的,而每一個肢體有它不同的功用。同樣,雖然我們有許多人,我們在基督裏成為一體,各自彼此聯絡,構成身體不同的部分。」(羅馬書12:4-5)

2021年11月22日

醫身也醫心

上禮拜四中午院牧部舉辦醫師節感恩餐會,邀請本院董事翁瑞亨醫師分享。翁醫師以發生於中世紀歐洲的怪病「聖安東尼之火」故事背景,勉勵及提醒大家身心靈醫療照護的重要性。

這種疾病從皮膚的灼熱感開始,進而出現紅斑、腫塊,感覺像是自己的四肢著火了,然後惡化為壞疽,手指和腳趾會一個接一個地脫落,變成殘肢,並出現幻覺。

當時有天主教神職人員從埃及帶來沙漠教父聖安東尼的聖物(遺物),去醫治病人,發現具有療效,因此修道院開始設立收治與照顧病人的醫院,他們用藥膏塗抹病人的患處,給病人喝葡萄酒,用藥草治療病人,許多病人的病症得到改善,因此當時在歐洲設立了將近400間聖安東尼醫院來照顧這類的病人。

直到18世紀,學者才逐漸發現,「聖安東尼之火」的暴發是因為人們食用了一種被低等真菌感染的麥角(ergot)。被感染的穀物會結出黑色的種子,現在人們稱之為「麥角中毒」。由於在劣質的麥田環境較容易長出麥角,而且當麥子歉收時,窮人還是會將麥角留下食用,因此貧窮人罹患此病的比例特別高。

為何當時的修道院醫院能夠有效療護麥角病患者?從生理的角度來看,由於修道院種植出來的麥子品質較好,不會有麥角摻入,讓病人免於一直食用到致病菌;而且藥膏能夠緩解患處不適,藥草和葡萄酒也能對此病產生療效。

在心理支持層面,由於修道院的修士和修女們收容、照顧與陪伴這些病人,帶給病人心理上的舒緩、安慰與力量。

一間著名聖安東尼醫院有一幅釘十字架的耶穌畫像(今稱《伊森海姆祭壇畫》),耶穌身上布滿斑點、腫塊與爛疽,象徵耶穌同樣經歷麥角病的折磨,在十字架上承擔與麥角病人一樣的痛苦。如同以賽亞書53章5節的經文—「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耶穌與病人有同樣的處境,親身了解病人的病痛能為病人帶來莫大心靈的救贖與盼望。

我告訴翁牧師他的分享給我許多啟示。在接觸到敘事醫學之後,我一直在思考為何醫護人員光是傾聽與了解病人病痛的故事就能讓病人產生療效?聖安東尼之火的故事和以賽亞書53章5節讓我找到問題的信仰解答。因為醫療和照護人員願意去傾聽並鼓勵病人講出經歷病痛的故事,就能夠讓病人知道有人了解他們的處境與內心的感受,藉此得到深刻的撫慰、盼望與力量。

翁醫師告訴我,其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主要重點,就是宣洩療法,透過傾吐幫助人將累積在心中的壓力或負面情緒釋放出來,是有療癒效果並對身心健康有助益的。因此翁醫師鼓勵我們每一個人,除了聆聽病人或個案的心聲之外,也要有將這些負面情緒和訊息有效宣洩出去的管道,以免長期累積在心中形成殘害自己的不良壓力。

如果我們有非常信任的夥伴能夠互相傾訴與傾聽內心的話,那實在太好了!如果還沒有,其實嘉基非常照顧同仁身心健康,好消息協談中心提供每位同仁每年6次免費的心理諮商會談,同仁們可以定期預約去找專業的心理師講心事,相信一定會讓我們身心得到更好的調適,重新得力且更加康健。

「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53:5)

2021年11月15日

禮物表心意

《從讚賞開始,改變你的職場關係》這本書介紹的前三種讚賞語言是透過話語、花時間相處和行動,都是用非具體的方式。而第四種讚賞語言是具體贈予禮物給你所要讚賞的同事,讓他/她感受到你所要表達的關懷、欣賞、支持或鼓舞。

「贈予禮物」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有效的讚賞語言,是因為「把適合的禮物送給會感激禮物的人,就能傳達強而有力的信息,像是感激、讚賞和鼓勵」。我相信我們都喜歡收到實用或珍惜的禮物,因此當我們收到一份適當的禮物,一定都會被贈送者的那份心意所感動。

不過據我的觀察和了解,在贈送禮物這件事上,台灣和美國應該有一些文化上的差異。《從讚賞開始,改變你的職場關係》的作者是美國人,我覺得美國人比台灣人較善於運用禮物去表達情誼;相較來說,台灣比較不注重禮物,而比較看重以聚餐聯絡感情。現在許多節日贈送禮物,如聖誕禮物、情人節禮物、生日禮物等,都不是台灣社會原有的,是受西方習俗的影響,逐漸成為我們文化表達的一部分。只是對我們而言,可能還需要更多的學習,才會更自然的運用禮物。

其實回想起來,台灣並非沒有贈予禮物的風俗。我印象最深的禮物是10歲生日外公送我的手錶,讓我覺得進入一個新人生階段。小時候我父親也常買書給我,鼓勵我多看書。受到這樣的影響,以及我認為好書是最珍貴的東西,我最喜歡送別人的禮物就是書,可是也會擔心送出去的書不是對方喜歡看的。考慮到實用性,最近我較常送別人的小禮物是禮券或商品卡。有時候挑選合適的禮物確實不容易,要花不少心思。

送禮物是一門藝術。書中提到為了讓接受禮物的人覺得備受鼓舞,有兩個必要的關鍵:首先,禮物必須送給會珍惜的人;第二個關鍵是你必須送一份當事人會珍惜、覺得有意義的禮物。

事實上禮物的形式與種類很多,價格也不必很高,最重要的在於心意和切合對方的需要,因為贈送切合對方需要的小禮物可以表達出對對方的深入了解和關心,讓對方覺得很感動。因此,當同事很累時,送上一杯咖啡或飲料就是很棒的禮物。如果同事喜歡吃蘋果,帶一顆蘋果與她/他分享就能表達深厚的情誼。如果自己會做手工藝品、植物盆栽,拿自己的作品去送給同事/朋友更是很有意義。

禮物是一種媒介,讓我們在職場中去傳遞對同事的肯定、感謝、關心、欣賞和情感,並藉由要送禮物給同事,讓我們更具體地多去了解同事的需要和興趣。盼望我們透過用心準備的禮物,將祝福帶給同事,增進彼此的情誼。

「人的禮物,為他開路,引他到高位的人面前。」(箴言18:16)

2021年11月8日

以實際行動表達讚賞

我們都認同有時候一個行動勝過千言萬語。因此《從讚賞開始,改變你的職場關係》這本書介紹的第三種讚賞語言就是「服務行動」,服務行動所展現的讚賞,特別能夠表達關切的情懷,讓同事得到鼓舞。

「服務行動」是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及時伸手給予協助,表達對對方的支持、肯定與關心。「服務行動」和前次介紹的「優質時光」都是透過撥出一段完整時間與某個人或一群人「同在」,再加上用實際的行動提供他(們)所需的協助,真誠地表達「我挺你」的情誼。

向同事提供協助是一種極有力量的讚賞表達,這種服務的行為都對人和團隊有益。書中提到:「雖然有很多人都願意投入社會服務,但在工作領域裡服務他人的想法還是相當陌生的概念,部分的原因是許多職場都存在著個人主義的氛圍,人們將角色任務和責任都劃分得十分清楚。我們贊同員工需要承擔份內的責任,但我們也相信職場中的同舟共濟,也就是主動去幫助與你共事的團隊成員,這會讓團隊有更傑出的表現。」

我聽過最印象深刻的「服務行動」故事,是發生在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Dr. Roland Brown)醫師和骨科主任蔡慶豐醫師身上。多年前蔡醫師在當薄醫師的住院醫師時,醫院規定醫師完成當月病歷才能領薪水。薄醫師的病人很多,住院醫師必須輪急診、跟刀、查房,值病房夜班,有一次蔡醫師忙到無法在月底寫完所有的病歷,他內心忿忿不平,覺得這麼辛苦卻得不到該有的回報。

薄醫師當然也知道蔡醫師的忙碌與感受,但是他並沒有運用院長的權力,特別為他破例,而是自己到病歷室,幫蔡醫師寫尚未寫完的病歷。那天蔡醫師到病歷室,發現薄醫師在替他寫病歷時,薄醫師很淡定地對他說:「Dr. Tsai,如果你來寫,會寫得比我快很多。」於是兩人聯手一口氣完成當月病歷,讓蔡醫師順利拿到當月的薪資。這件事讓蔡醫師永懷在心,激勵他長期留在門諾服務,40年後仍然一直見證薄醫師對他的「服務行動」。

和其他的讚賞語言一樣,「服務行動」的實踐貴在真誠,發自內心並尊重對方,書中提到幾點原則供我們參考:1)先確定你能完成自己的責任再自願去幫助他人;2)幫助之前要先詢問對方,得到對方的同意;3)志願提供服務(非出於被強迫或要求);4)核對你的態度(樂意、主動、尊重);5)如果你要幫助他人,用他們的方法去幫忙;6)要有始有終(或行動前先告知對方你有多少時間可以幫忙)

在職場中我們有許多的機會去對同仁表達「服務行動」,那怕只是舉手之勞幫同仁搬個東西,順便帶個文件,可能都會讓同仁感到莫大的鼓舞和感謝。上禮拜一人才培育小組討論結束時,翁瑞亨董事特別詢問與會的幾位主管近況以需要代禱的事項,並為我們禱告,就給我滿滿的溫暖。我也非常感謝許多社區同仁在我需要的時候用額外的時間幫助我及時完成任務,因為大家願意「用愛多走一哩路」幫助我,讓我在嘉基的服事更為豐富和有力。

「不可忘記行善和幫助別人,因為這樣的祭物是上帝所喜歡的。」(希伯來書13:16)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10:27)

2021年11月1日

優質時光、優質關係

《從讚賞開始,改變你的職場關係》這本書介紹的第二種讚賞語言是「優質時光」,這是我很喜歡的方式,可是以前並不知道這是一種重要的讚賞方式,因此很少使用,也不知道如何使用。

「優質時光」是透過撥出一段完整時間與某個人或一群人「同在」,將你最完全的注意力給予這個人或這群人,表達真誠的關心、欣賞、了解或感謝。優質時光的關鍵元素並不只是互相靠近,而是付出個人的關注。

書中提到四種優質時光的方式:1)優質談話、2)經驗共享、3)小團體對話、4)與同事並肩工作,協力完成任務。

我和門諾醫院前院長黃勝雄醫師共事超過25年,和他同工雖然很忙、工作很多,但是感到很愉快,充滿衝勁,也很受鼓舞,因此並不覺得累,反而覺得很滿足和有意義。看過本書之後,我發現黃醫師原來很善於使用「優質時光」去讚賞與對待同仁。

黃醫師是我所認識最忙的人,他每周有三次門診,得自己執行許多神外手術,同時肩負沉重的行政工作(開會、批公文、審文件),對外還要募款和應邀演講。在這麼忙碌的行程中,他還是每隔一段時間會來到我的辦公室,關心我的近況和家人,跟我分享他的想法,聆聽我的意見。(優質談話)

此外,他若有與好友的餐會,有時也會邀我一起參加。許多病人都成為他的好朋友,因此他經常在假日受邀去病人家裡作客或果園採水果,黃醫師也會邀我們與他同遊。(經驗共享)

黃醫師會用小團體的運作鼓勵我們一起完成任務,他會發起並邀請我們組成讀書會,針對某個議題一起研讀與討論,然後寫文章分享,再集結成書出版,藉此門諾醫院出版了九本書。當他心中對醫院浮現某種願景時,也會邀請我們組成專案小組,一起討論規劃,因此我們參與完成了一些重要的計畫,充滿成就感。(小團體對話與並肩工作/協力完成任務)

如同黃醫師所做的,我相信主管們可以善用「優質時光」去讚賞與帶領同仁。有機會和主管分享工作進展、挫折和意見,是最能讓員工感受鼓勵和讚賞的方式。不少員工期待感受到他們工作的價值,希望主管能重視他們的貢獻。當主管對他們所做的事情充滿興趣,這樣簡短卻真誠的方式就能讓他們深深感到被讚賞。

優質談話是指一種同理的對話,也就是兩個人在一種友善、不受干擾的環境中,分享思想、感受和渴望,對你所關注的人與事,真誠表達了解的渴望。在優質談話時,重點是關係與傾聽,不是要分析和解決問題。在談話時有幾個原則:1)維持目光接觸、2)聆聽的時候不要同時做其他事情、3)聆聽想法也要聆聽感受、4)即使你不同意對方的結論都要肯定他們的感受、5)觀察肢體的語言、6)不打斷談話。

同事之間也很合適運用優質時光,如彼此的關心、聆聽、同理與分享(優質談話);一起相約吃飯、逛街、運動或參加活動(經驗共享);在團隊中享受與別人協力完成任務的喜樂與成果,彼此讚賞與互助。

給予關注的「同在」確實可以帶給人和團隊力量和鼓舞,耶穌的本質就是降生為人並與人同在。盼望我們一起在嘉基社區部門創造許多優質時光,享受彼此的同在!

「有童女將懷孕生子,他的名字要叫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的意思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1:23)

2021年10月25日

用語言讚賞同事

《從讚賞開始,改變你的職場關係》這本書介紹了五種讚賞的語言,包括1)肯定語言,2)優質時光,3)服務行動,4)贈與禮物,5)肢體接觸。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肯定的語言」。

語言是很有力量的,可以產生很大的創造力或殺傷力。在聖經中記載上帝透過說話創造天地和萬物(創世記第一章);耶穌曾說:「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裏發出來的,這才污穢人。」話語可以造就,也可以傷害人,因此使徒保羅說過:「不要在言語上傷害別人,只要說幫助人、造就人的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 以弗所書4:29)

肯定語言是用話語或文字向另一個人傳達正面信息的方式,也就是用口語或文字傳達對一個人的讚賞,這是讚賞別人最根本、常用的方法,在運用其他四種讚賞語言時,或多或少也必須搭配使用肯定語言。

肯定語言必須具體表達稱讚或欣賞,才能達到果效,而且要具體放在兩種重點上:一種是肯定某人的某種成果或表現;另一種是稱讚某人的良好品格和正面的性格。

雖然有些人比較喜歡自己的工作成果被別人肯定,有些人比較偏好自己的品格或性格被欣賞,不過我認為這兩者密切相關,因此若能夠同時包含在肯定語言中是最好的。

我舉書中兩個肯定語言的實例(稍微改寫):

「廷芬,妳今天早上的報告真是出色。我很喜歡妳向大家介紹福利與福音的結合方式,我認為我們需要在這些方面更加努力,很感謝妳細心提醒我們注意這件事。」

「俊雄,你是極有同情心的人。我觀察過你如何關心身旁遇到挫折的同事,你會真心了解他們的感受,我實在很欽佩你。」

感謝上帝賜給嘉基社區部門很會用言語肯定同仁的主管。再耕園謝昺村主任每月初都會寫一篇回顧文章肯定與感謝同仁的努力,他的用心讓我很感動。在8月貼文中他提到:「8/6上午10點半伊甸洪區長來訪並評估場地,我們樂觀其成。在這評估銜接空窗期謝謝千芳、育誠迅速加裝單槍、布幕,先把餐廳變成多元會議教室後收場地出租費以增加收入,謝謝兩位主動積極完全不用我費心!」

肯定語言可以用幾種不同的場合與方式表達,包括:1)個別的、一對一的口頭稱讚;2)在小型的場合的口頭肯定;3)在公開的場合正式的表揚;4)書面/文字的讚許(包括小紙條、卡片或email/簡訊)。若能了解對方喜歡在甚麼場合或用甚麼方式被肯定,而採取合適的方式,達到的讚賞效果更好。

在對別人表達肯定語言時,一定要是真心的,愈具體愈好,應避免口是心非或做表面功夫。我們可以多去欣賞與稱讚同仁的品格/特質與優良的表現成果,如此不僅自己可以從同仁身上學習優點,同時可以鼓勵同仁繼續展現好品格與成果,並且有助於營造正面的職場關係與文化。

「一句話表達得合宜,就像金蘋果放在銀盤中。」(箴言25:11)

2021年10月18日

用讚賞改變職場關係

職場在我們的生活中佔了很大的比重,雖然我們到職場工作主要是要獲得生活所需要的收入,但是真正讓我們在職場中獲得意義、成就、滿足,而能夠持續下去的因素,並不是金錢,而是讚賞和肯定。

美國的暢銷書作家、管理學者和教育家Stephen Covey深知讚賞的重要性,他曾寫到:「人類心理需求是僅次於生理需求最大的需求,需要被理解、認同、肯定、欣賞。」

我們不只希望在職場上獲得讚賞,也希望得到家人、朋友的肯定。不過家人和朋友之間還有親情與友誼等深厚的感情維繫,在職場關係中,互相的讚賞、欣賞與肯定扮演著更直接和重要的影響力。

我遇過很會讚賞別人的主管和同事,與他們一起共事真的很愉快、滿足和充滿活力;我也遇過不太會讚賞別人的主管和同事,互動上的工作氛圍就很不一樣,比較沉悶,甚至有時候會感到一些挫折。

我以前有一位擔任主管的同事,能力很好,可是他一直不滿意並會批評其他部門的工作成果,因此他與其他部門的關係很不好,而且因此他會將其他部門的工作拿來自己做,導致自己也很累。

雖然我知道讚賞很重要,不過我不太知道要如何讚賞別人,這方面仍需要很多的學習。最近有朋友推薦給我一本書《從讚賞開始,改變你的職場關係》(蓋瑞.巧門(Gary Chapman)、保羅.懷特(Paul White)著,俞一菱譯,校園出版社),內容讓我很受用。

我覺得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在於指出讚賞必須真誠、具體和個別化。研究發現,讚賞並沒有一體適用、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每個人喜歡被讚賞的方式不會完全一樣,而且讚賞必須被接受者視為有價值才會產生作用;籠統和空洞的讚賞也無法達成讚賞的效果。

這本書介紹了以下五種「讚賞的語言」,提供我們很好的原則和基礎,去思考如何在職場中對同仁表達讚賞,我希望分幾次將重點分享給大家。

1. 肯定語言

2. 優質時光

3. 服務行動

4. 贈與禮物

5. 肢體接觸

盼望我們一起學習從內心真誠、具體、適切地彼此表達讚賞和肯定。

「不要在言語上傷害別人,只要說幫助人、造就人的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 以弗所書4:29)

2021年10月11日

組織和制度的價值

最近一位社區部門的社工同仁跟我分享到:覺得醫院愈來愈大,也愈來愈制度化,規定和限制愈來愈多,她了解這也許是機構必要的,但是社工強調「以個案為中心」的訓練與原則,讓她感到適應制度上的困難,有時候覺得自己去開社工事務所可能比較能夠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很感謝這位同仁真心與我分享她的感受與想法,我能夠理解並某種程度認同她所說的,相信不只是她有這種感受,應該不少其他同仁也有類似的想法。我想藉此機會簡短與大家分享我的看法,希望能夠鼓勵同仁一起看到與營造正面的管理制度價值。

首先,我認為制度本質上是中性的,端看我們怎麼用它。機構是由眾人組成的,就一定需要制度的存在。有一句話說:「一個人走得比較快,但一群人走得比較遠。」而一群人要一起走,就必須有組織與共同的規範,才能整合眾人的力量並繼續傳承,因此組織能夠超越個人壽命的限制,跨越世代發揮影響力。像羅馬天主教會能夠歷經超過1600年而仍持續運作,其中一個主要因素就是靠其嚴謹的制度。

我有一位原來在醫院服務的醫師朋友,抱怨醫院的管理和藥品採購制度,因此離開醫院自己開診所。過了一陣子我遇到他,關心他開業的情況,他告訴我有時還蠻懷念以前在醫院單純從事臨床工作的日子,因為開業後多了很多「雜事」,比如要聘人、管理人、健保申報、採購藥品等,但現在他也比較能夠理解以前醫院採購的考量。

制度和管理對組織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重點在於所建立和採用的制度是否合理?與機構的使命、價值和目標是否一致?我認為行政管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任務,是建立通往目標的制度。這就像是鋪設穩固的鐵軌一樣,讓每一列火車都能夠確實朝目的地行駛,即使換司機員駕駛也能夠順利開往目的地。同樣地,若醫院有方向正確、符合人性的健全制度,便能有效整合各類專業的人員與資源,朝醫院共同的目標努力。

和這位與我分享的社工同仁一樣,我認識的醫師大多數都不喜歡行政管理,只想專心將病人照顧好,以及希望能自主地從事專業工作。但這幾年我觀察到,許多發展得很好的醫院和特色臨床團隊,共同點是都有會善用行政管理的醫師擔任領導者。這些專業領導者不排斥行政管理工作,而是運用行政管理來幫助他們的專業服事。像我們都知道的羅慧夫醫師就是一個最佳的典範(請參閱我介紹羅慧夫醫師的一篇文章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22/article/7586  )。

美國的醫院院長傳統上大多由醫務管理背景的專家擔任,但是近年愈來愈多卓越的醫療體系執行長或院長是由具有醫務行政管理訓練的醫師擔任。2010年4月號《哈佛商業評論》有一篇文章〈是醫師,更是領導人〉即指出:「當前的醫療體系,正面臨著劇烈的轉型,…而以臨床成效帶動的團隊,則逐漸崛起。換句話說,醫師的角色正在變化,不再只是孤獨的英雄,更是帶領優秀醫療團隊的領導人。」

我相信在社福、長照、健康促進、預防醫學等領域,也都需要更多的專業領導人,能夠將專業與行政管理妥善結合,提供高品質的服務給個案和病人。期待大家不要討厭管理和制度,而是去學習行政管理背後的精神,善用管理專業技能來成就事工。

「我們知道,對那些愛上帝的人,萬事都配合成有益的樣式。」 (羅馬書8:28)

2021年10月4日

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

前一陣子我曾跟大家介紹哈佛大學醫療人類學教授凱博文(Arthur Kleinman)的著作《照護的靈魂》這本書,凱博文醫師在書中多處對現今的醫療和健保體系提出深刻的省思,特別是當他陪伴失智的妻子就醫並全程照護她的過程,給他的感觸更深。

凱博文教授在書中描寫到陪伴妻子瓊安就醫痛苦的心路歷程,除了瓊安奇怪的行為症狀與不明的病因所引起他們內心的焦慮不安之外,他們更感覺到整個就醫過程與醫療環境的冷漠與不友善。他說:「在企業化醫療保健系統往往漠不關心的世界裡,許多醫療專業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對於對待我們的態度,差不多就像看待一組沒有結論的測試結果,而不是看待成需要支持並渴求安撫的脆弱的人們。」

當眾多的檢查結果指出瓊安可能罹患罕見的早發型阿茲海默症之後,他們被轉診給一位年輕的神經科醫師,這位醫師將95%的時間都用在診斷上。可是,「在他的診斷水落石出之後,幾乎沒有花多少時間討論對現在的我們而言最急迫重大的事:我們該怎麼辦?……只說目前可用的藥物治療並未證實對病情有明顯的效果,不過也沒有害處。至於病患照顧這方面什麼也沒說」。

我想,凱博文醫師是精神科醫師,即使他不是失智症的專家,如果連他在這種情況下都無法得知失智親人未來要如何照顧,更不用說一般病家會感到多麼慌亂和無助!

上述的問題,臨床上應該不會很罕見。現代醫療愈發展愈專精,強調分科,且醫療與照顧脫鉤,每個醫療專業人員只懂和只做自己熟悉的小小領域,缺乏橫向的連結與整合。據我所知,美國醫療因為強調專科,加上醫療健保制度零散、錯綜複雜,病人很難獲得適當的連續性照護。台灣的連續性照護或許比美國好,但實際狀況仍需透過實證研究去了解。

在現今高度複雜的醫療與社會環境,我們已經無法奢求每位臨床醫師甚麼都要懂,而是必須透過團隊,才能達成以病家為中心的整合照護。由此來看,嘉基社區部門的角色與功能顯得無比重要。我們要更密切與臨床醫師/單位共同建構完善的連續照護網絡和服務,提供病家貼切與實際的支持。嘉基社區部有失智整合服務中心、早療管理中心、出院準備服務中心、和醫療長照整合中心等團隊為各種需求的病人和家屬提供共照和長期個管,並協助轉介後續照顧資源或機構。

最近我請社區各團隊彙整臨床病人所需的後續連續性照護服務的資料,包括各項服務的對象(條件)、服務的內容/項目、以及服務案例的故事和成果,預計於11/2的全院演講再次向院內醫師介紹與說明。各社區部門團隊亦可以繼續透過各種機會,讓臨床醫師/單位更加了解每一項業務的內容和轉介方式。目前社區部與行政部資訊室也在合作開發醫療長照整合資訊系統,盼望藉由這些努力,讓嘉基成為國內全人連續照護關懷的實踐典範。更歡迎同仁們提出好構想,一起來達成這個理想。

「所以,我們要按照上帝給我們的恩惠,好好地運用不同的恩賜,做應該做的事。」 (羅馬書12:6)

2021年9月27日

站在對方的需要思考

上禮拜五下午企劃室舉辦「行銷企劃、企劃書撰寫」課程,邀請中正大學企管系/行銷所曾光華教授到院授課,有不少社區部門的主管同仁參加。

曾教授用許多生動的例子介紹行銷企劃的概念與方法,相信讓大家印象深刻,收穫良多。我特別有感的是他在講解行銷企劃的撰寫時,提到三個重點:1.在甚麼情境/背景?(為什麼要做?為何這件事特別重要?)2.要做甚麼?3.打算如何做?

這三點不只能夠用在行銷企劃,也能用在許多的提案上,每一次的提案,都須要獲得提案對象(主管、補助者、同事、聽眾/觀眾、服務對象…)的認同、支持與「買單」(英文說buy-in)。對我們來說,幾乎天天都在做大大小小的提案,有些是比較正式的提案,有些雖不是那麼正式,卻是更常做,比如對個案或案家的衛教、提醒或建議,因為涉及改變或影響對方的想法或行為,因此都是一種提案。同樣,主管要領導團隊,本質上就是發揮影響力,讓同仁願意一起配搭,往共同的目標努力,這些都可以運用到提案的重點。

通常對專業人員來說,企劃中的「要做甚麼和打算如何做」比較不是問題,但是要「告訴別人為什麼要這麼做」挑戰比較大。曾教授說前者是行銷企劃的焦點,後者則是行銷企劃的情境或背景,當情境/背景用對了,焦點就會更加凸顯易見。

曾教授教我們透過描述一個情境或背景,去激發行銷對象的行為(購買、支持、投入參與、捐款等)動機,也許是一個故事、相關的案例、期待的未來、對比的差異等,使人從內心對提案內容產生共鳴、認同和重視。

情境或背景的創造,需要深入了解顧客/行銷對象的想法,知道他們想要甚麼,而不是我們的一味地推銷自己的內容或產品。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教授曾說:「很多產品會失敗,是因為公司當初從錯的角度進行開發。那些公司把焦點放在他們要賣什麼給顧客,而非顧客想要的是什麼。他們無法和顧客同感,沒有深入了解顧客買他們的產品是為了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你們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腓立比書2:4-5)

2021年9月13日

找回醫療照護的靈魂

去年我在嘉義基督教醫院參與推動「敘事醫學」讀書工作坊時,在偶然的機會得知《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這本書,作者是哈佛大學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和前人類學系主任凱博文教授。而同一家出版社去年也翻譯出版凱博文教授於2019年的新著《照護的靈魂》,當我拿到書時,幾乎是一口氣讀完。

這兩本書讓我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因為我在天下獨立評論「醫病新境界」專欄,書寫討論醫病關係和健康照護政策的文章已有六年,卻一直沒注意到凱博文教授的書,覺得非常可惜。他早在33年前寫成的《談病說痛》書中,就指出現代的醫療與醫師將診療的焦點放在「病症」(disease)的生理發展過程,以致忽略關照病人的「病痛」(illness)—因病症引起的受苦經驗,包括身心、社經、宗教/靈性的折磨。這讓我突然意識到,也許這正是導致現代醫病關係緊張的主要根源。在《照護的靈魂》中,凱博文教授更是以病家親身經歷的角度,對此提出真切的反思。

《照護的靈魂:哈佛醫師寫給失智妻子的情書》這本書的英文原名是”The Soul of Care: The Moral Education of a Husband and a Doctor”。是作者以「照護」為主題的回憶錄,前半段回顧作者在醫師專業的養成與生涯中,逐步對於「照護」的接觸、體會、學習與省思,包括妻子所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一步步啟發他照護的真諦。後半段則是以一個丈夫的身分,述說親自照顧與陪伴患有早發型失智症的妻子12年,所經歷刻苦銘心的煎熬、意義與盼望。

如果讀者想在這本書中看到治學嚴謹的凱博文教授寫給妻子的情書,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書中並沒有半封情書,但是整本書充滿對妻子凱博藝(Joan Kleinman)無限的深情、感謝與懷念。他們夫妻的中文名字是凱博文教授自己取的,他們於1969年來到台灣居住兩年,後來也有多年在中國生活的經驗,書中有一整章回顧他們在台灣和中國的工作內容、對這兩個社會的觀察,以及他們如何受到華人文化的影響。

照護被醫療科技邊緣化

在現代醫療科技興起以前,醫療照護是以照護為主,醫療能做的很有限;20世紀開始,特別是二戰之後,醫療快速取代照護,成為醫療照護的重心,科技成為醫療照護的實質主導者,醫療關切的焦點從病人移往病症,醫療逐漸抽離對病人身心社會脈絡的關照,從參與式的全人關懷轉向客觀的病理分析與公式化的治療模式。

有兩幅畫面最能夠對照這兩個時代的醫療照護的差別,一幅是由英國的Sir Luke Fildes在1891年創作的「醫生」(The Doctor),畫中有一位小女孩躺在家中由兩張椅子拚在一起所充當的床上,一位醫生坐在病童旁邊,用手托著下巴身體往前靠,專注地看著病童,旁邊除了家裡的物品外,沒有任何醫療儀器設備,小女孩的父母則在屋內的角落,母親焦急地累趴在桌上,父親站在她的身旁,手撫放在她肩膀上,靜靜地望向女兒與這位醫生。

另一幅畫面是在現代醫院的加護病房的真實場景,由好幾台先進儀療設備將病床幾乎環繞起來,設備上許多管線接到病床上,但是因為被龐大的儀器設備擋住視線,以至於畫面上看不見病人,病床邊也看不到任何的醫護人員。

前一幅畫的醫生雖然沒有實質的醫療技術可用來為女孩治病,但是他到病童家中,觀察及關懷病人的情況,在病家需要的時候陪伴他們,感受他們的焦慮與無助,對於他們的病痛提供了可貴的照護與支持。後一幅加護病房相片,則由機器取代醫護人員的照護,用精密的醫療科技去治療病症和維持生命徵象,病人的社會脈絡完全被排除,甚至連病人也不見了。

現代醫療喪失照護病痛的能力

現代醫療對於急性、可治癒的病症/病人,確實有突破的貢獻,而且成功治療許多過去束手無策的病症,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但是對於慢性/長期、無法治癒的受苦病症,卻無實質幫助,甚至連對病人最基本的照護和支持能力也喪失了。慢性/長期、無法治癒的受苦病症需要的是關懷的照護,不只是醫療科技。

凱博文教授在書中描寫到陪伴妻子瓊安就醫痛苦的心路歷程,除了瓊安奇怪的行為症狀與不明的病因所引起他們內心的焦慮不安之外,他們更感覺到整個就醫過程與醫療環境的冷漠與不友善。他說:「在企業化醫療保健系統往往漠不關心的世界裡,許多醫療專業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對於對待我們的態度,差不多就像看待一組沒有結論的測試結果,而不是看待成需要支持並渴求安撫的脆弱的人們。」(p.161)

當眾多的檢查結果指出瓊安可能罹患罕見的早發型阿茲海默症之後,他們被轉診給一位年輕的神經科醫師,這位醫師將95%的時間都用在診斷上—「在他的診斷水落石出之後,幾乎沒有花多少時間討論對現在的我們而言最急迫重大的事:我們該怎麼辦?…只說目前可用的藥物治療並未證實對病情有明顯的效果,不過也沒有害處。至於病患照顧這方面什麼也沒說。」

此外,在診療互動中,為了遵守「以病人為中心」及「病人自主」的規定,這位醫師刻意將凱博文教授排除在外,不讓他參與表示意見,即使瓊安明白告訴醫師她希望先生一起參與,這是他們共同相處一貫的方式。這位神經科醫師毫不退讓,導致他們氣憤搖頭離開診間,感嘆「不明白要如何跟一個不願把我們當成由家人組成一體的單位,只當成獨立的個體來看待的專家,諮詢我們的未來。那位神經科醫師所遵行的是一種進步的規定,但是他將這些規定當成教條來運用,反而摧毁了規定本身對我們的價值」(p.163)。

找回照護的靈魂—不只治療病症,更能照護病痛

在現代醫療科技掛帥的時代,照護的價值已被邊緣化好幾十年,《照護的靈魂》的出現有深遠的意義。凱博文醫師以深厚的精神醫學訓練和文化醫療人類學的敏銳度,加上照顧失智與失能摯愛的經歷,讓他對被忽略超過半世紀的「照護」內涵,提出有血有肉的深刻意義再建構,對形塑更人性化的醫療照護政策與醫病關係有重要的啟發。

照護本來在生老病死中就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高齡社會中,照護更是至關重要的議題,每個人都要面對與學習。凱博文教授指出照護是維繫社會最根本的機制與行動,醫療是照護的一環,醫療不應脫離照護的人性關懷本質。照護的工作是人類的道德呼召與使命,是我們不可迴避的責任,雖然充滿挑戰與受苦,卻能夠帶來深層的意義與救贖,讓人和社會變得更好。

《照護的靈魂》可以給醫療照護專業領域的人員很多的提醒、省思和激勵。作者藉由述說自己的故事,以及眾多活生生的朋友與病人的故事,告訴我們照護的意義,以及好照護的內涵。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了解到,高品質的醫療不只是治療「病症」,更要照護「病痛」。

莫忘初衷

上禮拜六嘉基和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合辦「後疫情時代的教會與全人關懷」國際研討會,討論在這波全球性的Covid-19影響下,基督教社群(也包括教會醫院)該如何秉持信仰,調整腳步去服務受到疫情改變的社會並繼續作美好的見證。

會中台南神學院的高井由紀(Yuki Takai-Heller)與台灣神學院的鄭仰恩兩位教授同時提到在歷史上幾個重大瘟疫中,教會社群都發揮了很關鍵的安慰、照護和穩定社會人心的功能。特別是發生在第二世紀羅馬帝國時期的安東尼大瘟疫,奪去三百萬人以上的性命,據說當時的名醫蓋倫和大多數醫生都逃離疫區,反而是當時受到羅馬帝國政治壓迫的基督徒挺身而出,志願組織起來,成立庇護所,冒死照護感染者,許多基督徒照護人員都因此犧牲,但是他們的偉大義舉感動當時的羅馬人,對基督徒的認知開始改觀,進而促成君士坦丁皇帝在第四世紀初承認基督教。

後來在歐洲幾波的大瘟疫中,教會蓋了許多收容所,許多神職人員不顧自身安危投入病人的照顧,成為黑暗中的信仰亮光。此外,許多教會領袖也都在最艱困的時候發表重要的講道,鼓勵信徒堅守崗位,守護恐懼不安的病家,陪伴他們到生命最後一刻,傳遞安慰、平安與盼望的聖道給會眾與社會。(請參考”馬丁路德 - 瘟疫中的勸勉”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bFQiSu2NQ)

相較以往的重大疫情,這波Covid-19疫情的影響範圍雖然是空前的,但是因為許多防疫的措施都已經體制化,並由政府的指揮與管控,借重醫療科技去抗疫,宗教和教會社群在疫情中所能發揮的角色似乎比過去少很多,只是配合防疫政策而已。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在防疫上,除了配合政府防疫措施之外,教會社群還能夠做甚麼,對疫情衝擊下的社會作出更主動且實質的幫助與見證?

在社區部的社福和長照的業務上,我們也需要思考同樣的問題。現代的社會福利概念與服務同樣源起於教會社群的開創與實踐,並植基於聖經中濟弱扶貧、關懷社會邊緣人、使人得到身心靈救贖的教導,不過後來逐漸體制化成為社會福利政策,成為由政府用經費去引導相關的福利服務。

姚院長在今年的全院年度目標中提醒我們要「莫忘初衷」,在我們執行許多政府的服務計畫與方案時,持續思考嘉基作為一個教會機構,如何善用我們的恩賜與資源,秉持「用愛多走一哩路」的精神,依照服務對象的實際需要,提供更完整、多面向的整合/連續型服務,讓我們所作的有別於一般機構的業務,而能夠進一步呈現嘉基的信仰特色和價值。

「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 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以弗所書4:16)

2021年9月6日

負起自我成長和定位的責任

在之前的同工書信中,陸續與大家分享影響彼得杜拉克的七個人生故事和體會(節錄自《杜拉克看亞洲》第143-159頁。杜拉克著,鄧嘉玲譯,天下文化出版)。杜拉克不僅是一位管理顧問,我認為他也是一位人生的導師,在我們的生涯發展上提供許多寶貴的啟發和引導。

杜拉克最先於1959年提出「知識工作者」概念,與「勞動工作者」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後者的工作方式是由主管決定的,而前者的工作方式是自行決定的,因為知識工作者不再是工業生產線上的一站,重複做同樣的動作而已,是憑藉自己擁有的知識和資訊去做事。醫療照護和社福服務領域是典型的知識工作,我們所服務的是人,必須依照每個人的特性和需要去服務他們,所根據的是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而不是依照主管的指令。

這七個杜拉克的人生故事,不僅是他自己身為一個知識工作者的經歷與見證,也為我們每一位知識工作者的發展提供洞見。在分享自己的故事之後,杜拉克歸納他學習到的重點,希望也成為大家的幫助。

◇ 成功者的共同經歷

「我講了這麼多,原因只有一個。據我所知,能將自己漫長的一生經營得非常有成效的人,都學習到和我所學到的同樣事情。因此,如果有人問:「一個人─尤其是知識工作者,如何能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成效?」答案將是:「去做下列這些很簡單的事。」

一、建立自己的目標和願景;就像威爾第的歌劇對我的影響一樣。而努力朝向目標邁進的過程,一個人的心靈應該變得更成熟,卻絕非老化。

二、我發現那些生活和工作有成效的人,都是採取菲迪亞斯對作品的看法來看事情;也就是,上帝會看見。他們不願意只做平凡的事。他們對工作敬業,對自己則自重。

三、這些人都相同的事是:他們將持續學習變成一種生活方式。他們也許不會像我一樣,六十多年來,每三、四年都成為某個新領域的學生。但是,他們不斷地嘗試,不會一直滿足於過去所做的。他們要求自己至少要做得更好。而且,不管做什麼,他們希望做得有所不同。

另外,在保持活力和成長的同時,他們也時時回顧自己工作中的表現。我發現愈來愈多人從事十六世紀耶穌會和喀爾文教會所做的事。也就是維持一份自己行為和決策結果的紀錄,並且將此紀錄和原先的預期做比較。兩相比較下,他們立刻可以得知自己的長處在哪裡,什麼地方需要改進、變革和學習。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不擅長什麼、什麼應該乾脆讓給別人做。

當我問及這些人成功的原因時,我得到的答案不只一次都是:有個緊迫盯人的老師和老闆不斷向他們挑戰,讓他們在轉換工作或職位時思考新工作或職位需要什麼。通常新工作總是需要跟以前不同的思考和做事方式。

而以上所說,最重要的是,個人(尤其是知識工作者)如果想要將自己經營得更有成效,並且持續成長和變革,就必須負起自我成長和定位的責任。」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

2021年8月30日

《照護的靈魂》的省思

上禮拜的同工書信中提到凱博文(Arthur Kleinman)醫師的著作《照護的靈魂:哈佛醫師寫給失智妻子的情書》(The Soul of Care: The Moral Education of a Husband and a Doctor)的部分內容,由於這本書引起我好多的共鳴(讓我從頭到尾一直點頭「阿們」XD),我想鼓勵並補助大家一起來讀這本書,並找一位同伴討論及書寫心得。

我會接觸到這本書,是因為去年姚院長請我協助在院內推動敘事醫學,在偶然的機會得知《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這本書,作者就是哈佛大學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和人類學者凱博文教授。剛好同一家出版社去年底翻譯出版凱博文教授於2019年的新著《照護的靈魂》,當我拿到書時,幾乎是一口氣讀完。

這兩本書讓我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因為我從2015在網路平台專欄「醫病新境界」書寫討論醫病關係和健康照護政策的文章,卻一直沒注意到凱博文教授的書,覺得非常婉惜和不應該。早在33年前寫成的《談病說痛》書中,他就指出現代的醫療與醫師將診療的焦點放在「病症」(disease)的生理發展過程,以致忽略關照病人的「病痛」(illness)—因病症引起的受苦經驗,包括身心、社經、宗教/靈性的折磨。這讓我突然明瞭到,也許這正是導致現代醫病關係緊張的主要根源。在《照護的靈魂》中,凱博文教授更是以病家親身經歷的角度,對此提出真切的反思。

如果讀者想在這本書中看到治學嚴謹的凱博文教授寫給妻子的情書,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書中並沒有半封情書,但是整本書充滿對妻子凱博藝(Joan Kleinman)無限的深情、感謝與懷念。他們夫妻的中文名字是凱博文教授自己取的,他們在1969年來到台灣居住兩年,後來也有多年在中國生活的經驗,書中有一整章回顧他們在台灣和中國的工作內容、對這兩個社會的觀察,以及他們如何受到華人文化的影響。

《照護的靈魂》是作者以「照護」為主題的回憶錄,前半段回顧作者在醫師專業的養成與生涯中,逐步對於「照護」的接觸、體會、學習與省思,包括妻子所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一步步啟發他照護的真諦。後半段則是以一個丈夫的身分,述說親自照顧與陪伴患有早發性失智症的妻子12年,所經歷刻苦銘心的煎熬、意義與盼望。

在現代醫療掛帥的時代,照護的價值已被邊緣化好幾十年,這本書的出現有無比深遠的意義。凱博文教授指出照護是維繫社會最根本的機制與行動,醫療是照護的一環,醫療不應脫離照護的人性關懷本質。照護的工作是人類的道德呼召與使命,是我們不可迴避的責任,雖然充滿挑戰與受苦,卻能夠帶來深層的意義與救贖,讓人和社會變得更好。

對於在醫療照護專業領域的人員來說,這本書可以給我們很多的提醒、省思和激勵。作者藉由述說自己的故事,以及眾多活生生的朋友與病人的故事,告訴我們照護的重要,以及好照護的內涵。

衷心向社區同仁推薦這本書,希望每位同工都能夠一起來讀這本書。為鼓勵大家共讀,我們會補助每位同仁購書一半的經費,請有意閱讀的同仁找另一位同伴成為共讀夥伴,上網填寫購書報名表。

「可是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路過那人身邊,一看見他,就動了慈心。 他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口,替他包紮,然後把他扶上自己的牲口,帶他到一家客棧,在那裡照顧他。」(路加福音10:33-34)

2021年8月23日

用愛心、仁慈提供高品質的照護

上禮拜五我們舉辦第二場「疫情之下社區服務再設計」線上論壇,非常感謝早療管理中心春香主任、市居服葉丰雅組長、失智整合服務中心洪宇平管理師和慈愛坊失智照顧據點范碧玲護理師分享各團隊過去三個月的寶貴經驗。

這次線上論壇的準備工作從主題設定、海報設計、宣傳、報名、測試、前導片、視訊及直播,都由社區部獨自完成,背後多虧亭佑的盡心竭力,深深感謝她的付出。這次活動報名相當踴躍,可是因為我們所使用的Google Meet版本有上線人數限制,因此有些朋友無法參加視訊。原本希望這些朋友仍能透過直播觀看,美中不足的是這次直播沒能順利進行,還好我們仍能上傳活動的錄影影片讓其他人觀看。這是一次很難能可貴的經驗,相信下次會更完美。

在聽各團隊的分享時,我內心很感動和高興,看到每個團隊同仁在面對疫情的衝擊下,仍心繫個案和家庭照顧者的困難與需要,很用心且具有創意地運用多元可行的聯繫互動工具,讓我們的服務、關心、支持、安慰、激勵、陪伴,持續傳達給案家。我相信支撐各團隊展現令人驚奇的應變與巧思的力量,是團隊成員對服務對象深深的愛與責任感。

我最近讀到哈佛大學精神科醫師和前人類學系主任凱博文(Arthur Kleinman)醫師的著作《照護的靈魂:哈佛醫師寫給失智妻子的情書》,是作者主題式的回憶錄,前半段回顧作者在醫師專業的養成與生涯中,逐步對於「照護」的接觸、體會、學習與省思。後半段則是以一個丈夫的身分,述說親自照顧與陪伴患有早發性失智症的妻子12年,所經歷刻苦銘心的煎熬、意義與希望。

凱博文教授提到,在照顧妻子的後期,他和家人為了找合適的照顧機構,一再感到絕望和洩氣,但是有一家硬體設施並不突出的失智護理之家卻讓他感到振奮和激賞。他說這家護理之家與其他機構不同的原因是有一位對失智照護極有熱情的負責人,她失智的媽媽就住在這裡。

凱博文醫師指出:「這位奉獻自己的專業人士所打造出來的氛圍,明顯地是將工作人員與住民之間的互惠關係以及雙方的參與視為中心。從負責人到照護員,甚至是我們見到的廚房人員,整個工作團隊的動力都是愛心、仁慈、提供高品質的照護,以及對失智者和其他病人在真正的社區中可以如何生活,所清楚抱持的道德願景。」(p.229)

感謝上帝,我在嘉基社區團隊看到了凱博文教授所說的「用愛心、仁慈、高品質照護及關心個案與家人的動力與願景」。

「你要全心、全情、全力、全意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路加福音10:27)

2021年8月16日

讓別人的生命變得有所不同

今天節錄彼得杜拉克第七個人生重要的經歷與體悟跟大家分享。這個故事不長,但意義卻很深遠,給我很大的啟發,希望也能激勵每位同工,肯定我們的服事價值,藉由每天看似平凡的工作,讓別人的生命變得有所不同,為別人加值。

◇ 第七項經歷─熊彼德的一番話

「1949年耶誕節,我開始在紐約大學教授管理課程,73歲的父親自加州來探視。就在1950年新年過後不久的1月3日,我們兩人一同前往拜訪他的老友,著名的經濟學家熊彼德。我的父親那時已退休,但是當時才66歲的知名經濟學家熊彼德,仍然在哈佛大學教書;且是非常活躍的美國經濟學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主席。

1902年時,年輕的父親在奧地利財政部擔任公職,同時在大學教授經濟學課程,因此結識了當時年僅19歲、最聰明的學生熊彼德。他們兩人個性之不同,是很難令人想像的:熊彼德喜好誇耀、自大、自愎且虛榮;而父親則是安靜、禮貌、謙卑得讓人幾乎看不他。但是兩人卻自那時起到現在,都是最好的朋友。

1949年我們再度見到熊彼德時,他已變得與以前大不相同。66歲的他,正在哈佛大學教授他最後一年的課程。他的名聲那時如日中天。兩位老人一起愉快地回憶年輕時的歲月。兩人都在維也納成長,並且工作過一段時間;兩人也都先後來到美國。熊彼德於1932年抵美,我父親則在四年後過來。突然間,我父親笑著問他:「約瑟夫,你現在還跟人提起你將來想被後人記得什麼嗎?」熊彼德大笑,我也跟著笑了。因為,熊彼德在30歲左右,出版了他前兩本偉大的經濟學著作時,大家都知道他曾說,他真正想為後人所記得的是,「成為歐洲美女們的大情聖和歐洲最偉大的騎師,也許,另外再成為世界最偉大的經濟學家吧!」熊彼德接著回答:「是的,這個問題對我來說仍然很重要。但是,答案卻與以前大不相同了。我希望被後人所記得的是,我曾是一名將許多優秀學生教育成一流經濟學家的老師。」

他看到父親吃驚的臉,於是接著說:「阿道夫,你知道嗎,到了這個年紀,人們是不是記得我寫的書和理論已經變更不重要了。一個人如果不能使別人的生命有所不同,那麼他的一生也只能算是表現平平而已。」我父親前往拜訪熊彼德的原因之一是,他已病重,且可能不久於人世。在我們探視他五天之後,他便辭世了。

我一直未曾忘記這段談話。我學到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人必須要自問身後希望別人記得你什麼?第二件事是,人應該隨著年齡而有改變。不僅是個人的成熟度要有所改變,同時也要隨著世界的改變而改變。第三件事是,能讓別人的生命變得有所不同,是件值得後人記得的事。」

「(耶穌說)我來的目的是要使他們得生命,而且是豐豐富富的生命。」(約翰福音10:10)

2021年8月9日

定期檢視目標和成果

我們在寫服務方案或計畫時,都需要列出目的、目標和預期效益,以前我不太了解其中的重要性,總覺得方案內容比較重要,直到我讀到以下彼得杜拉克的第六個重要的學習領悟,是他從研究歐洲史所發現的道理。

◇ 第六項經歷─來自耶穌會和喀爾文教會的領悟(節錄自《杜拉克看亞洲》第143-159頁。杜拉克著,鄧嘉玲譯,天下文化出版)

「1937年,我自英國移民到美國。又過了幾年(約在1945年),我決定了接下來三年的研究主題:早期的歐洲現代史;特別是15和16世紀那段。我發現,那時有兩個機構成為主宰歐洲的力量。一個是在天主教南方(Catholic South)的耶穌會(Jesuit Order);一個是在新教北方(Protestant North)的喀爾文教會(Calvinist Church)。他們都用同樣的方法而獲致成功。兩派教會都是在1536年獨立的,也都是一開始就採用相同的學習方式。

每當耶穌會的神父或喀爾文教派的牧師做了某件要事(例如,一個重大的決定),他必須在事前寫下他所預期的後果。九個月之後,他會將實際結果和他所預期的,做一番比較。很快地,他就可以看出哪一部分做得好,以及長處在哪兒?同時,也可以看出他還需要學習什麼、哪些習慣必須改變。最後,還可以看出他所不擅長和做不好的部分。我自己也遵循這個方法長達50年。它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長處在哪裡(這對個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可以顯示出哪裡需要改進、需要哪種改進。最後,它還可顯示出你不能、或是不該做什麼。對個人而言,想要持續的學習,關鍵是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裡、如何改善缺點,以及不做什麼。」

最近我們都非常關注東京奧運的賽事,為我國的參賽選手加油。我覺得每一位參加奧運的運動選手都很不簡單,他們都是經過多次嚴厲的國際比賽所淬煉和篩選出來的世界頂尖選手。從最近的媒體報導中也讓我們看到許多選手的人生故事,無論他們是否有得獎牌,都非常值得我們尊敬。

運動員的訓練和彼得杜拉克所提到的方法很類似,每個選手都會設定下一次比賽的目標和希望獲得的成績,然後全力以赴。訓練是非常辛苦和寂寞的過程,而下一次比賽的目標和願景成為他們克服這段艱辛過程最大的動力;而每一次的比賽結果也成為檢驗選手所設定的目標或願景最實際的依據,他們再從目標與結果之間的落差去檢討原因,修改訓練計畫,繼續加強自己不足的地方。每一次的考驗都可能很殘酷或痛苦,可是卻是選手們成長最佳與唯一的途徑。

我相信我們的工作也是如此,需要設定階段性明確的願景和目標,來引導我們努力的方向,並給我們往前邁進的動力。時間一到就要將當初設定的願景/目標與實際結果進行客觀的比較,探討落差所在,並據此擬定下一階段努力的計畫與目標。藉由這樣循環審視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我們個人和事工一定會不斷突破成長,也會感到很強的動力與意義。

「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14)

2021年8月2日

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上週五我在本院6月諮議會議中報告最近社區部的事工,董事長和三位與會的董事都對社區部過去兩個多月的辛勞與付出表達肯定和感謝,特別是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社區各單位承接新冠疫苗施打任務,成果斐然,以及透過網路直播與視訊繼續關心和服務社區的長輩個案和家庭,並將寶貴經驗藉由線上論壇與外界分享。

疫情升級確實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打亂了我們平時規律的運作方式,除了有兼顧社區服務和嚴密防疫、避免社區感染風險的挑戰之外,有許多事工被迫中斷或降載,業務收入驟減,我們和個案與家屬一樣措手不及,但對於他們的需要卻不能視而不見。因此各單位都迅速且主動提出許多應變及創新措施,在防疫的原則和限制下盡可能持續給予案家需要的支持服務。

感謝上帝保守台灣,在政府、醫療機構與國人的努力下,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確診和死亡案例明顯下降,中央指揮中心宣布將從明天起將防疫警戒降為二級,除一般長照據點之外,大多數社區型日間照顧機構在符合防疫指引下將恢復提供服務。

防疫逐漸解封對社區部各單位是另一種挑戰,當長輩回到日照或據點,我們所承擔的防疫責任與風險就更大,許多動線和作業都要重新規劃安排。此外,社區疫苗施打仍需長期抗戰,但是院內各單位業務量恢復之後,能夠調度支援的人力會更有限。

儘管如此,我相信嘉基社區團隊靠著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心志與智慧,一定能像過去一樣克服考驗,忠實完成神所託付我們的使命。我更相信用心去經歷這些挑戰,將使我們脫胎換骨,成為更好的團隊。

據說領導英國經歷二次大戰的前首相邱吉爾,在戰後的國際領袖會議中倡議成立聯合國時曾說:「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的確,這波疫情的價值是由我們去定義的,如果我們積極用心去經歷,從中學習成長,它將成為對我們有益的好危機。

我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神)、凡事都能作。(腓立比書4:13)

2021年7月26日

疫苗的政策與選擇,簡單即是美

剪不斷理還亂的疫苗議題

從五月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這兩個月以來,國內最熱門和最具爭議性的議題絕對非疫苗莫屬,凡是與疫苗有關的話題,包括疫苗的數量、種類、價格、由誰購買或捐贈、施打的順序/方式、進口或國產等訊息,都能引起廣泛的流傳、討論或激辯。

因為疫苗是防疫的重要物資,這些問題當然有其重要性,但是似乎沒有其他國家的民眾在疫苗議題上有這麼多分歧的立場與見解。歐美國家除了有少數人打從心底對疫苗非常不信任,堅信疫苗是不必要的手段,因此排斥接種任何疫苗,大多數民眾都是將疫苗問題交給科學社群與研發藥廠去處理和釐清,然後依照專家和政府的規畫接種疫苗。

由於全球較具公信力的幾種主要新冠疫苗都供不應求,加上台灣國際局勢的特殊性,在取得疫苗上相當不順,加上這波疫情來得太快,社會大眾對疫苗的需求殷切,內心的焦急與不耐是可以理解的。所幸友好國家慷慨捐贈疫苗,部分訂購的疫苗到貨,以及政府與民間企業的努力交涉,疫苗的取得量可望會逐漸充足。

根據目前所知的訊息,如果順利的話,台灣透過自購和捐贈,將可以取得AZ疫苗1334萬劑、COVAX疫苗476萬劑(其中含有AZ疫苗)、莫德納755萬劑、輝瑞/BNT1500萬劑,加上國產疫苗若能順利上市的1000萬劑,總共超過5000萬劑,足夠讓每位國人接種兩劑疫苗。

疫苗取得了,如何施打才是大挑戰

接下來國內要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妥善使用這些得來不易的疫苗,順利施打在民眾身上。

至7月20日為止,國內施打了567萬劑的新冠疫苗,大約是14歲以上國民接種兩劑疫苗總數的14%,但是這已經是動員大量醫護人員,持續努力了兩個多月的成果。這兩個多月剛好是在疫情高峰,各醫療院所處於醫療降載期間,有較多可支援疫苗施打的醫護人員。可是當國內疫情平緩下來,醫療院所恢復平時的醫療服務量時,恐怕就無法在短時間之內調度足夠的醫護人員去支援大規模疫苗施打的計畫。這是政府後續推動公費疫苗施打必須克服的難題。

新冠疫苗施打推動有四個主角,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醫療院所和民眾。中央政府的任務在爭取及確保足夠的疫苗來源,並訂定疫苗施打的政策;地方政府負責規劃疫苗施打的計畫,以及連繫當地執行的醫療院所;醫療院所受地方政府的委託安排施打疫苗的醫護人員、場所和相關設施,替民眾施打疫苗並處理與民眾的互動;民眾則需要依照政府規畫的施打對象與進度,預約登記並完成疫苗的接種,以及注意接種後可能的症狀處理。

這兩個月來的疫苗施打情形,除了零星違規的個案之外,整體來說主要的問題出在四個主角之間的資訊落差。中央指揮中心每天的疫情記者會所宣布的疫苗政策,並未考慮太多地方執行面的問題和準備的時間,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標與地方民眾的期待與要求之間,常要做出平衡和調整,因此給予醫療院所的指令有時會不一致,也時常會有變動;每一次的改變對配合的醫療院所都是挑戰和成本,民眾也常會質疑為何中央指揮中心、地方政府和醫療院所的說法和做法不一樣,而且變來變去。

比如殘劑或餘劑的施打,本來是中央指揮中心的一番好意,但是並沒有考慮到執行上可能的困擾,而且為了防弊,設定了一些規範,增加執行面的複雜度。因此當訊息一公布,醫療院所馬上被詢問和預約的電話打爆,為此付出的成本比實質得到的好處更多。如果政府當時容許給施打疫苗的醫療院所每天在少數劑數以內,給院內一線醫護人員的家屬施打餘劑,相信執行上會容易許多。

此外,在不同對象的疫苗施打,以及對於不同的疫苗,中央指揮中心和地方政府幾乎都會改變不同的施打方式和規範,對於執行施打的醫療院所來說會增加許多的行政作業,徒增行政成本,對疫苗施打的推動是很不利的。如果我們希望接下來能快速地推展疫苗施打,應該全國擬定一套簡單、一致的系統和作業模式,讓各個醫療院所和民眾都容易明瞭和遵循。

不要挑針,把握「能夠打到的疫苗,就是好疫苗」原則

這段期間媒體對於各種疫苗的報導很多,資訊多到讓很多民眾無法消化,反而可能更加困惑或不安,同時也出現許多民眾「挑針」的現象,即設定某種疫苗才要接種的想法。

從幾個主要國家 的疫苗政策看來,大約一半的國家可以讓民眾自行選擇疫苗,另一半不能選疫苗,前者如美國、香港、英國、新加坡、德國等國家,後者如

中國、澳洲、日本、南韓、以色列等,是由政府規劃民眾接種何種疫苗。台灣中央指揮中心並不強迫民眾接種何種疫苗,某種程度讓民眾自行決定,不過以往公費流感疫苗施打的都是衛福部所選購的疫苗,不需由民眾選擇。

讓民眾選擇疫苗或許可以提高疫苗接種率,但開放讓民眾選擇疫苗其實會增加疫苗施打政策規劃的複雜度,以及醫療院所的負荷。最近由於許多民眾等待接種默德納或BNT疫苗,導致現在國內最多的AZ疫苗未能依預期完成施打,地方政府必須想辦法將所分配到的AZ疫苗在期限內施打完畢,因此經常更換施打對象,負責施打醫療院所也須隨之應變,調整作業,增加不少行政負擔。

國內疫苗來源很多元,各種主要廠牌的疫苗都有,好處是可以讓民眾選擇,可是相信也造成許多民眾的困擾。在媒體大量的報導下,每一種疫苗所引發的不適或嚴重副作用都被凸顯,雖然發生率極低,但是只要一個較重大的特例就很可能會引發一般民眾的疑慮或恐慌,導致選擇疫苗的心理壓力。

其實國內所取得的疫苗,都是國際上廣泛使用,經過許多科學驗證的主流疫苗,每一種疫苗都經過政府和專家的認可,已具相當程度的效力和極高的安全性,民眾可以很具信心地接種,相信「能夠打到的疫苗,就是好疫苗」,無須苦惱要接種哪一支疫苗,採取「輪到你,就去打」的原則最容易和安心。

通常我們會認為選擇愈多愈好,而且都想選擇「最好的」,但是心理學家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告訴我們,現代人必須做越來越多抉擇,付出的代價也不斷升高;事實上,當提供的選擇比較少,我們似乎比較滿意自己所獲得的。因此他指出「只要最好的」並非好策略,並建議我們追求「足夠好」而不一定要追求「最好」。經濟學家賀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早就告訴我們:如果把做決定需要的時間考慮進去,滿意就好實際上是最好的策略 。將此道理用在新冠疫苗的接種上,也很貼切。

民眾若不刻意挑選新冠疫苗,其實就會對疫苗施打作業產生很大的貢獻,幫助醫療院所按照原先規劃的步調和方式順利進行疫苗施打,相信在疫苗愈來愈充足的情況下,國內透過疫苗施打達到群體免疫的境界應該指日可待。

本文於2021年7月23日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 疫苗的政策與選擇,簡單就好!

合作創新力量大

上禮拜五社區部門締造了兩項嘉基大事記,一項是社區健康部規劃與執行大型社區新冠疫苗施打站,另一項是社區服務部舉辦第一場直播的線上論壇「疫情期間社區長照服務再設計」。這兩項事工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靠團隊的努力共同完成的,讓我對嘉基的團隊充滿感謝。

不久前收到嘉義市衛生局的指令,請本院在院內設大型疫苗施打站,準備開始為50-64歲民眾施打AZ疫苗,預計一天要完成1000劑的施打。社區健康部主管在迅速評估幾個場地之後,最後選定路加堂。但路加堂的空間無法讓團隊採用類似日本宇美町大型場地的施打模式,一度讓院內主管擔心現場會有點混亂。因此團隊反覆推敲及設計動線流程,安排人力引導,期待能盡量做到圓滿。

感謝上帝的帶領,禮拜五與禮拜六兩天現場井然有序,前來接種疫苗的民眾非常配合,排隊、看診、接種進行流程都很順暢,嘉義市民的素養令人由衷欽佩。

感謝社區健康部同仁們接到任務後,短短幾天不眠不休的用心安排與辛勞,接下來大規模疫苗施打將會是每家醫院長期的投入與任務。我也要感謝社區服務部各單位同仁支援疫苗施打站不足的工作人員,依需要安排到現場服務協助民眾的引導,充分發揮嘉基大社區一家人的精神。

「疫情期間社區長照服務再設計」線上論壇的緣起是陳嘉忻董事和陳明晃副院長的建議,靈感來自最近各家榮總醫院定期透過網路直播舉辦線上研討會,將防疫與臨床照顧COVID-19個案的經驗,很精簡扼要地與醫界分享交流,引起很好的共鳴與評價。

由於國內社福長照界目前還沒有針對防疫或應變主題舉辦類似的線上分享研討會/論壇,社區服務部主管在6月底開始規劃,計畫從7月起舉辦數場線上論壇,分享嘉基/雙福基金會嘉辦長照與社福機構在疫情期間,服務因應、創新模式或防疫的實務經驗。很高興我們在7/16進行了第一場線上論壇,分享嘉基催生和推動的「照顧醫家人」線上日照平台,並邀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郭慈安理事長演講「疫情下社區鄰里對高照顧負荷者的關懷」。

非常感謝陳副和國際醫療中心對這場線上論壇的全力支持,由於是第一次對外的直播,而且需與郭慈安教授連線同步,要克服許多軟硬體技術的問題。國際醫療中心也認為這是嘉基第一次的公開網路研討會,所以品質一定要做到最好,呈現出嘉基的專業形象。他們的用心讓我有無比的感動。

經歷這兩項事工,我深深感受到嘉基團隊願意接受挑戰、積極創新、用心追求完美的心志,很榮幸能夠與這麼棒的團隊一起服事!接下來各種任務還會持續不斷,挑戰也一定會存在,但相信上帝要因為我們的合作與用心,加倍賜福給嘉基團隊。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他們勞碌同得美好的報償。若遇敵攻擊,孤身難擋,二人就能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易折斷。」(傳道書4:9&11)

2021年7月19日

緊迫盯人的主管是貴人

每個人一定都有轉換工作或職務的經驗。算一算我自己進入社會工作至今已經轉換12個不同的工作和職務,有些是跨機構的轉職,有些是機構內的調職,我將每一次的工作轉換都視為寶貴的經歷,只要機構主管規劃我擔任甚麼職務,我便樂意接受挑戰與學習,並全力以赴。今天要與大家分享彼得杜拉克的第五項經歷,是他轉換工作的體悟,很有意思,也值得省思:

◇ 第五項經歷─老闆的激勵

「接下來幾年,我得到下一項學習經歷。1933年,我自德國法蘭克福移居至英國倫敦。起初,我在一家大型保險公司擔任證券分析員;一年後,轉往一家成長快速的小型私人銀行,擔任三位資深股東的經濟分析師和秘書。三人之中,一位是年已70的公司創辦人;另兩位則在35歲上下。一開始,我完全只和兩位年輕的股東工作,三個月後,創辦人叫我進入辦公室,他說:『你剛到公司來的時候,我不曾想到你;現在,我仍然不怎麼想到你。你比我想像中要笨得多了,甚至,比你在工作崗位上所容許還更笨。』自從我進這家公司,每天所聽到的都是另兩位年輕股東極盡吹捧之能事的讚美,這位創辦人的話讓我頓時啞口無言。

接著,那位老先生又說:『我知道你在保險公司是位非常優秀的證券分析師。但是,假如我找你來,還只是要你做證券分析的工作,我寧可你留在原公司就好了。你現在的身分是股東們的執行秘書,但你卻仍然做你的證券分析。你應該想想,現在你該怎麼做才能讓新工作有成效?』聽了他的話,雖然我心中非常憤怒,但是我很明白,這位老先生是對的。自此,我完全改變了我的工作態度和方式。這之後,每當我被指派新任務時,我都會問自己:『現在我在這個新的工崗位上應該怎麼做,才能使工作有成效?』而這個方式每次都讓我得到不錯的效果。

到目標為止,我從事管理顧問工作已有50年了。我曾經在許多國家,為許多組織進行過輔導工作。我認為在所有組織中造成最大人力資源浪費的,就是錯誤的人員擢升。所有因能力夠強而被擢升至新職務的員工,很少在新的工作崗位上能勝任愉快。其中不少可以說是完成失敗。而絕大部分人表現平庸,沒有所謂的成功或失敗。真正有所成就的,可能只占少數而已。

在所有我見到的實例中,為什麼這些過去10年、甚至15年,在原職位上表現優異的人員,會突然間變得無能呢?因為這些人犯了我60年前在倫敦銀行的老毛病。他們雖然升遷到新的職務上,卻仍然用舊工作中使他們成功並獲得擢升的方式。他們頓時之間變得無能,不是因為他們頓失能力,而是因為他們做錯了事情。

許多年來,當我從事顧問工作時,總會請教那些在工作中真正得到成效的顧客(尤其是大型組織中真正有成效的管理者),什麼讓他們如此有效?原來,他們都和我一樣,有一位緊迫盯人的老闆;就像倫敦那位老先生強迫我去思考新工作應該做什麼一樣。至少,在我的經驗裡,沒有人能不經別人點醒,而自己想到這一點。你需要別人來提醒。然而,一旦你學到這件事後,一定終生難忘,幾乎絕無例外,而且在新工作崗位上一定能勝任愉快。要做到這一點,你並不需要特異的知識和稟賦。你只要集中精力於新工作所需便可;包括思考你所面臨的新挑戰、新任務為何?」

彼得杜拉克這項經歷給我的啟示是:過去讓我們成功的做法不保證能適用於現在的工作和任務上;即使工作和職務沒有改變,環境也可能已經變得很不一樣。我們必須時常提醒自己認真思考:現在面對的任務和挑戰是甚麼,以及現在應該怎麼做,才能使工作有成效?然後調整自己的工作內容與方法。

如果我們在職場上有一位經常會提醒我們、甚至是緊迫盯人的主管,請大家不要一昧抱怨,這樣的主管很可能就是幫助我們工作有成效的貴人。如果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適應這樣的主管,那我們就主動要求自己想在主管之前,超前布署,讓主管肯定與放心,主管自然會以不同的方式帶領我們。

弟兄姊妹們,我並不認為我已經贏得了這獎賞;我只專心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全力追求前面的事。(腓立比書3:13)

2021年7月12日

使用社群媒體的智慧

現在各種社群媒體(如Facebook, LINE, IG, Youtube…)非常普遍,每個人只要有手機或電腦,只要申請一個帳戶,就可以貼文、分享相片和影片,並與別人互動,成為我們生活和工作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特別的是,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我們在社群媒體上的貼文、分享和互動,幾乎都是完全公開的,任何人都有可能看到。

社群媒體的好處是更快速的溝通以及打破了傳統大媒體的壟斷,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和展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成為可以傳播個人理念與資訊的媒體,因此社群媒體也被稱為「自媒體」,讓個人的發聲與言論權擴大了不少。

不過權責是相符的,個人言論權擴大後,也同時要擔負更大的責任與風險。過去我們私底下對朋友發發牢騷,講講對事情的評論,應該不太會怎樣,但現在若一旦po在社群媒體上,就成為公開資訊,都有可能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讓自己攤在陽光下受到關注或檢驗,或者給別人帶來麻煩或困擾。相關的實例並不罕見,幾乎天天都在上演,有時連當事人都沒有想到會演變成這麼大的爭議。

人不是獨立的存在,我們都有許多身分,在自己的家族、專業和服務機構扮演特定的職務,因此我們的言行也某種程度代表家族、專業領域和相關機構,我們的表達更需要謹慎。此外,法律對醫療工作人員的言論有許多的規範,如《刑法》第316條和《醫療法》第72條與各類醫事人員法,都禁止醫事人員和醫院人員無故洩漏病人資訊以及因業務知悉或持有之他人秘密。

因此,當科技提供我們更方便有效的傳播工具時,我們更需謹慎運用。古倫神父在新書《當我們同在一起》提到「我們應該思考:基督徒團體如何適當運用社群媒體,或節制、謹慎且明智地使用社群媒體?社群媒體是讓我們連結更緊密還是造成我們內部的分裂呢?」

我自己也在學習,目前我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的,會以正面、溫暖、鼓勵、美好的訊息或體驗為主,盡量避免負面、批判或臆測的訊息。如果同工們在職務上看到不合理的現象,我們可以先向主管或循院內管道反應,由相關單位去查明或釐清,不宜直接貼到社群媒體上,如果只是抒發一下,其實並不能真正改善問題。

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4章29節勸告我們:「只要隨着需要說造就人的好話,讓聽見的人得益處。」盼望我們都有神所賜的智慧,知道如何妥善表達出能夠造就別人和機構的話語和意念。

智慧人的心使他的口謹慎,又使他的嘴唇增長學問。(箴言16:23)

2021年7月5日

用愛與分享共同防疫

上禮拜二6月22日立陶宛宣布將於9月贈送台灣2萬劑AZ疫苗,此舉讓國內許多民眾非常感動,雖然立陶宛外交部長說他們能送的疫苗不多,但是背後的意義遠超過劑量的價值。

臺大醫院婦產科施景中醫師說:立陶宛人口280萬,和台北市差不多,國民平均所得比台灣低一點點。立陶宛的疫情也很嚴重,有一成的人民染疫,死亡數4400多人;疫情高峰時一天約4000人確診,一天最多曾有61人因Covid-19過世。最近立陶宛疫情雖然比較平緩,但仍尚未完全控制,過去一周每天約45人確診,平均每天2人染疫過世;已完成疫苗2劑接種的人口占35%,也還沒打完七成足以群體免疫。

我覺得立陶宛捐贈疫苗最可貴之處在於即使他們資源並不豐沛,且尚處於需要疫苗時期,他們仍然願意分享,挪出部分疫苗去幫助其他需要的國家。除了捐贈台灣之外,該國還捐贈疫苗給烏克蘭、摩爾多瓦和格魯吉亞,以及其他東亞太平洋國家。

去年4月,台灣政府擴大防疫援助外國計劃,向斯洛伐克、奧地利、瑞典、丹麥、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歐盟國家一共捐贈130萬片台灣生產的醫療等級口罩。我相信立陶宛這次計劃捐贈疫苗給台灣,也是出於對台灣去年贈送口罩的善意回應。

國內知名藝人賈永婕最近熱心號召許多友人和企業捐贈大批的防疫物資和醫療器材給國內醫療院所,支持第一線的醫療團隊抗疫,同樣讓人感到無比的溫暖。雖然她因此受到一些民眾無理的批評,可是她仍然堅持用自己的力量,在疫情中展現分享的行動。

儘管在最近一波疫情中我們看到不少自私的行為,聽到不停的爭吵,感受到不好的緊張和痛心,但是感謝上帝仍讓我們經歷到:高貴與無私的愛心行動還是遠遠超過這些負面的紛擾。

正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透過《瘟疫》這本小說指出:「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直。」我深信人類要真正勝過疫情,除了上帝的憐憫保守之外,最終不是靠疫苗、口罩和防疫物資,雖然這些都有幫助,然而最根本的是疫苗、口罩和防疫物資背後所顯出的愛與分享。

願我們一起在自己的服事崗位上,持續用專業去表達愛與分享!

施比受更有福。(使徒行傳20:35)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言3:27)

2021年6月28日

彼得杜拉克的目標管理

院內重要會議都會定期檢討上一季目標的執行成果,由主管報告所屬部門在這些相關的重要工作或計畫,執行的達成狀況與檢討改善。這件事讓我想到彼得杜拉克的第四個經歷,繼續與大家分享他的故事:

◇ 第四項經驗─總編輯的教誨(節錄自《杜拉克看亞洲》第143-159頁。杜拉克著,鄧嘉玲譯,天下文化出版)

「接下來要向大家報告的這項經驗,是來自我的總編輯(歐洲頂尖的報人之一)。我們的編輯隊伍是由年輕同仁所組成的。在我22歲時,我成為三名副主編中的一名。這不是因為我特別優秀。事實上,我不曾成為一流的日報記者。而是因為在1930年代當時,年紀在35歲上下可以擔當此職務的人,在歐洲已很難尋得。因為,他們都在第一次大戰中死去了。所以,即使是責任相當重大的職位,也只能由像我這樣的年輕人來擔任。十年後,當太平洋戰爭結束(約在1950年代中期和晚期),我首次前往日本,發覺那兒的情況也與此刻相同。

我們50歲上下的總編輯,很辛苦地訓練年輕的同仁。他每週都和一位同事討論我們本週所做的事。一年有兩次(一次在新年過後,一次在暑假開始前的六月),我們都會花一個週六下午和一整個星期日的時間,討論接下來的六個月要做些什麼。總編輯總是由我們表現優異的工作開始檢討。然後,討論我們曾經試著盡力做好的事。接著,再檢視何事不夠盡力。最後,他會嚴厲地指出錯誤,或未做到的事。會議的最後兩個小時,則用來計畫接下來六個月的工作:我們應集中注意力於哪些事?應該改善哪些事情?什麼事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會議完畢後,我們每個人都要在一週內交給總編輯一份自己接下來六個月的工作和學習計畫。

我從會議中得到很大的樂趣。但是,當我離開這家報社,就忘了這種會議。

幾乎過了十年,當我已身在美國才又想起這種會議。那時大約是在1940年代,我已成為大學中的資深教授,並且開始了自己的實務顧問工作,以及出版了一些重要作品。我又想起法蘭克福的總編輯曾經教給我的一切。於是,自那時起,每年暑假我都會抽出兩週時間,回顧過去這一年來的工作。先是檢討我已做好、但卻可以(或應該)做得更好的部分;接著是檢討做得不好,以及我應做卻未做的部分。最後,再決定接下來在我顧問、寫作和教書的生涯中,工作重點應該是哪些?

我並不曾真的按照這個每年八月排定的計畫表行事。然而,它卻讓我謹守威爾第的告誡:『追求完美』,即使『它總是讓我困惑』。」

彼得杜拉克所提倡的這套管理方法,後來被稱為「目標管理」,強調由主管和同工一起定期檢討工作,設定新目標,授權讓同仁去執行後再進行檢討。在品質管理手法稱為「PDCA循環」,是由Plan(訂定計畫)、Do(執行工作)、Check(檢討)、Act(改善)四個步驟串連而成的工作持續改善循環。其實這套方法也可以用在自己的生活與學習上面。

我多年來也是用這個方法和杜拉克所提到的幾個問題,每半年與單位同仁一起檢討所設定目標的執行狀況,再擬定下一階段的目標和工作重點。對於自己的生活與學習,我則是在年初訂定年度計劃,每季拿出來比對,年底檢討達成與否。但我發現對個人目標的檢討都會比工作上的檢討來得鬆散,因為如果沒有外力,要嚴格檢討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事。因此如果能夠找到一位諍友來監督並幫助自己定期做檢討,相信會有更好的效果。

我覺得我們也可以將自己所訂的目標和計畫以禱告帶到上帝面前,與神立約,求祂賜福幫助。我相信當我們將目標獻給上帝時,我們一定會更加重視,並且更有盼望和力量去實踐。願上帝祝福每個單位和同工所立定的目標!

盼望遲延,令人心憂;願望實現,就是得到生命樹。(箴言13:12)

你所做的,要交託耶和華,你所謀的,就必堅立。(箴言16:3)

2021年6月21日

疫情中傳遞愛

由於國內本土疫情升溫,5月20日政府宣布3級警戒,暫停所有日間照顧中心和長照據點的服務,以減少長輩群聚感染的風險,但也使得許多長輩長期獨自在家,面臨餐食和健康的問題。

上禮拜得知嘉基的送餐志工和社工很機警迅速地協助了一位獨居長輩,內心很感動,與大家分享這則故事:

小玉奶奶是嘉基拾智園日照中心服務的長輩,平時獨居,過去有憂鬱和失智症狀,在嘉基的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及送餐服務陸續到位後,小玉奶奶有穩定的作息、用藥及持續性的社會互動,讓她的失智行為及精神症狀大幅改善,但是5月下旬之後小玉奶奶就因為疫情的關係,必須自己在家生活。

日前嘉義基督教醫院志工王惠珍送餐給小玉奶奶時,發現她神情與平日不一樣,小玉奶奶自述身體不舒服、頭暈腳軟,已在家門口坐了一整個上午,疫情當前機警的志工警覺不妥,安撫小玉奶奶後通報了嘉基居家服務中心,立即啟動關懷處理流程。小玉奶奶的社工陳冠霖做好必要的防護準備後,隨即前往小玉奶奶家中瞭解與關懷,在為長輩量測體溫並了解長輩的接觸史後,發現只是一般的不舒服,隨後幫奶奶量血壓及簡易處理傷口清潔,讓她放心不少。

最近國內已發生幾起新冠肺炎患者不幸在家死亡的案例,對獨居長者而言類似的風險不低,萬一獨居長輩感染,若沒有其他人發現和協助就醫,後果不堪設想。嘉基居家服務中心是嘉義縣市最主要的送餐單位,送餐服務超過20年,即使疫情期間每天仍送出1200個餐盒給長輩。三級疫情下,許多獨居的長輩更加孤單,缺少人際互動,送餐團隊更會利用送餐的寶貴機會實際關心和觀察長輩的身心狀況,不僅扮演獨居長者家人的角色,更肩負起第一線的防疫尖兵。

我相信在疫情期間,社區部門各單位都繼續承擔上帝和社會所賦予我們的使命,在各社區和領域用心付出。此時我們社會需要更多正面與溫馨的故事,黃秀珍主任也在主管群組中邀請大家一起發掘美善的力量,用正能量的故事轉化疫情嚴峻期間所顯露社會與人心的不安、恐懼、甚至猜疑的人性。在「健康抵嘉」粉絲專頁有「疫情中傳遞愛」的系列報導,歡迎主管同仁一起參與,有任何事蹟和故事都可以提出分享。

「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要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把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15)

2021年6月14日

彼此關心和包容

 上周有許多讓我們感恩的事發生。輕颱帶來豐沛雨量,使得中南部缺水的危機暫時獲得紓解。以前我從沒注意過水庫的蓄水量,但這幾天看到網路上各主要水庫蓄水率從幾乎見底逐漸回升,內心真是興奮(覺得有點不夠快XD)。但是豪雨也帶來部分地區的淹水,希望民眾的生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因應防疫升級,5月20日起嘉義縣市長照據點和日照中心開始暫停服務。為了讓長輩在家裡仍然能夠盡量有足夠的活動和刺激,亭佑和縣市居服中心一起合作,結合外界的資源和成大老年醫學研究所校友的協助,5/28日在臉書開辦了線上日照實境平台「照顧醫家人」,並在6月2日完成平台網站的建置。

經由媒體的報導和熱心朋友的推廣,嘉基的努力再次獲得外界的肯定,而且陸續有更多團體和資源會一起整合到這個平台,相信將成為國內人性化防疫的一個亮點。亭佑和同仁的努力啟發我們,心中任何一個小小的感動和靈感,先不要輕忽它,而是把握這份創意和感動,用力去耕耘,試試看能否發芽成長。當我自己心中有一種想法時,我會一邊努力去做,同時在禱告中向神祈求:「如果這件事符合祢的旨意,求祢開路,讓我能夠….」,然後交託給上帝。

第三件讓我感恩的事是社服部淑芬主任得知居服單位有送餐個案確診,一位社工同仁因為接觸個案而被匡列,並接受PCR檢測,導致同仁和單位壓力頗大,因此發起線上禱告會(感謝主檢測結果是陰性)。本來淑芬主任跟我提這個構想時,我還有點不知如何著手,結果淑芬主任很快就邀請院牧部傳道,在每天中午11:45-12:00,透過Google Meet視訊軟體,邀請時間方便的社服同仁一起為同仁、單位、醫院的防疫禱告。我相信這個時候藉由同心禱告,我們更能得到神所賜的平安和力量。

上禮拜最辛苦的是負責全院疫苗施打的惠斐主任、職醫、社區護理和健管中心團隊,感謝他們替醫院爭取了許多疫苗給同仁接種,必須在幾天內施打完畢,否則衛生局就會收回。就我所知,全院同仁前來接種的狀況很多,團隊同仁在政府的規定和院內防疫應變指揮中心的要求下,面對全院各單位的需求與突發狀況,且要跟時間賽跑,內心的壓力可想而知。然而我從疫苗團隊以外的管道得知有少數人只考量自己的需求與方便,不明究理地在現場抱怨,增加團隊的困擾,讓我覺得很難過,也對團隊感到很抱歉。

期待嘉基大社區團隊是一個能夠互相體諒和包容的專業社群,我們的專業不只呈現在知識和技能上,更表現在良好的品格和言行上。我深信,上帝看重的不是我們有多少成就或財富,而是以我們如何對待所遇到的每一個人來評價我們的一生。

謹用「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4)與同工共勉和彼此提醒。

2021年6月7日

彼得杜拉克的主題學習法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彼得杜拉克的第三個經歷(節錄自《杜拉克看亞洲》第143-159頁。杜拉克著,鄧嘉玲譯,天下文化出版)

「幾年後,我移往德國法蘭克福。一開始,我在一家經紀商擔任實習雇員。1929年10月,紐約股市大崩盤,經紀商破產,於是在我20歲生日當天,受雇為法蘭克福最大報社的記者。我撰寫的是財經和外交事務方面的新聞。另外,我仍然在大學註冊為一名法學院的學生。當時的歐洲,要從一所大學轉學到另一所十分容易。我仍對法律沒有興趣,但是卻深深記得威爾第和菲迪亞斯的話。由於記者必須接觸許多不同的主題,我於是決定廣泛地探索各類主題。至少,這樣可以讓我成為一名有能力的記者。

◇ 第三項經歷─發展出自己的研究方法

報社每日下午才出刊。我們從早上六點開始工作,下午二點十五分結束。然後,報紙進入印刷階段。於是我強迫自己每天下午和晚上閱讀,主題包括國際關係和國際法、社會及法制史、各類通史,以及金融等。漸漸地,我發展出一個直到現在仍然沿用的系統來。那就是,我每隔三、四年都會選擇新的主題來研究。它們可能是統計學、中古史、日本藝術或經濟學。三年的時間絕對不足以在此領域成為大師,但是要了解這門主題倒是夠了。60多年來,我仍然保持每隔一段時間選一個主題來研讀的習慣。這種方法不僅讓我累積了許多知識,同時也強迫我開展新的領域、途徑和方法。因為,當我選擇新主題時,就必須研讀、設立不同的假設,並且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我非常佩服彼得杜拉克保持學習的毅力,更感謝他分享如此簡單又寶貴的自學原則,每個人都可以使用。這個故事讓我們了解他為何知識內涵如此淵博,並且年紀愈大愈有創造力和智慧、活得愈精采的秘訣。他出版的好幾十本著作中,65歲之後寫的是之前的兩倍,一直到95歲過世前都還繼續在創作;他除了出版過眾多管理學的經典之外,還寫過小說和介紹日本古典藝術史的專著。

比起杜拉克年輕的時候,我們現在有更多元、優質的學習管道和環境,不僅有正規的專業進修和技能學習管道,還可以透過網路,很容易地找到各種主題、知識領域分常豐富的內容和資料來自學。

此外,職場和工作也是我們保持學習的重要管道,當我們在從事每一份工作和專案時,同時也是在學習這份工作或專案所需的主題和知識,因此當我們用心去做,一段時間下來,就會逐漸累積這個領域重要的知識和經驗。

我覺得機構內如果有輪調制度是非常好的,可以有計畫地讓每位同工從事某一份工作幾年之後,有機會轉任新的工作或任務,學習新的知識、作業方法並開闊自己的角色和心態。我自己過去由於機構的需要,也轉換過好幾個職務,每一個職務都是不同且很棒的挑戰和學習,對我的幫助很大。

我期待嘉基社區部門成為一個讓同工們不斷學習成長的職場,主管和同仁對於工作、學習和成長設定清楚的階段性目標和計畫,使每一個工作和挑戰都成為學習成長的動力和活力的來源。

明智人的心渴慕知識;聰明人的耳傾聽智言。(箴言18:15)

2021年5月31日

保守心志面對疫情

前天有位同仁收到朋友轉寄的一篇社群訊息並關切嘉基的情形,內容略以:「某位北部民眾近日到嘉義旅遊,個案因有高風險地區旅遊史和自述有身體不適,5/17至嘉基急診,故嘉基通報採檢,個案就醫之後返回飯店,5/18下午5:00經衛生局通知,確診COVID-19,18:30由救護車穿著正確防護裝備,送至本市指定隔離醫院治療。」引起外界對嘉基有確診者的擔憂。

由於確診者的足跡只有政府能夠調查與公布,任何相關訊息應以政府公布為準。其實當我看完這篇訊息,覺得若以內容描述來看,嘉基急診室的採檢很正確與警覺,及時篩檢出確診個案,衛生局的處理也很明快,確診後便安排個案到隔離醫院接受治療。

此外,疫情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之後,類似的處理作業不再罕見,其他縣市已經天天在執行,嘉義縣市是一直到昨天才有正式發布的確診者,民眾對任何傳聞或訊息難免比較容易擔心,然而我覺得我們應該以平常心和高警覺度來面對疫情處境。

在疫情期間,對於與嘉基有關的消息或報導,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可以讓民眾了解:1.本院所有醫療照護與防疫工作均依照指揮中心規定正常運作,人員環境皆安全;2.本院目前並無收治確診個案;3.本院持續配合中央與嘉義市衛生局共同負起嘉義市的醫療照護與防疫任務;4.請病人和家屬配合本院防疫指揮中心的措施,共同保護自己和守護醫院及嘉園。

由於疫情的任何發展和變化都很容易挑動民眾和媒體的敏感神經,對於指揮中心的措施就會有各種不同的解讀和評論,我覺得這樣並不利於全民防疫。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理性和互信,而醫界不僅是防疫的最前線,也是抗疫期間穩定社會的基礎,我們的知識和行動與可以發揮安定民心的果效。

在這場防疫戰中,我們不僅要面對看不見的病毒,更要關照同樣看不見的人心。正如箴言4章23節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願神保守我們的心,賞賜真實的平安在我們的社會!

2021年5月24日

包容、誠實和團結是我們克服新冠病毒社區感染最好的策略

今年4月16日前衛福部長邱文達醫師在一場演講的開頭提到,他去年初到美國,今年三月剛從美國返台,發現「台灣現在對疫情很鬆懈,很像美國去年的情況;美國現在很謹慎,就像台灣去年的氛圍」。

沒想到邱前部長這場演講之後不到一個月,國內5月上旬就連日出現多起本土病例和不明社區感染,在5月15日爆增單日180件本土案例。

老實說當我聽到邱前部長這番話時,雖然認同他的觀察,可是內心還是認為台灣疫情控制得很好,不至於會發生大量本土病例或社區感染。看到現在的疫情演變,真的讓我訝異到啞口無言!我在美國的朋友告訴我,去年美國疫情爆發,進展速度讓人措手不及,和台灣最近的疫情的發展模式很相似。

我驚覺,我們都被去年的成功防疫給誤導了!

沒錯,台灣曾經是全球對疫情最警覺的國家,是最早採取邊境管控的國家之一,也是最徹底執行疫調和追蹤並隔離高風險個案政策的國家,而且透過口罩實名制和徵調生產線確保每位國人均能獲得口罩防護。這使得台灣成為全球防疫公認的典範,我們去年沒有出現不明社區感染,僅有少數本土案例,死亡案例更是在個位數以下。

雖然國內經歷幾次新冠病毒群聚的危機,包括鑽石公主號郵輪、敦睦艦隊、彰化白牌計程車、酒店公關、醫院群聚、華航班機等事件,但都化險為夷。從去年4月13日到12月21日,國內本土病例持續掛零。這些成就都讓我們愈來愈安心,以為台灣已經能夠有效對抗新冠病毒,是全世界嚴峻疫情中的淨土。長久穩定的疫情變成毒素,逐漸麻痺我們對疫情的心防。

於是,我們開始覺得不再需要口罩的防護,民眾到室內公共場合不戴口罩,甚至不少商家的工作人員也乾脆把口罩拿掉。當口罩供應吃緊時,大家搶購並戴上口罩,可是當口罩充足時,我們反而認為口罩可有可無。

我們不再保持社交距離,各種聚會中好友密切互動;國內旅遊景點滿是人潮,大型活動人山人海,以好好彌補去年停辦或無法出國旅遊的缺憾。民眾對於進出特定機構的實聯登錄愈來愈不耐煩,甚至對於病房和長照機構的探視管制措施抱怨連連。

今年媒體陸續傳出各種疫苗和治療藥物研發的好消息,讓我們樂觀地認為已經有武器可以對抗新冠病毒,Covid-19不再是重大的威脅。

透過嚴密的邊境管制,台灣有效地阻擋了新冠病毒的長驅直入,卻使我們產生國際嚴峻的疫情與台灣無關的錯覺。事實上除非全球都擺脫新冠病毒的威脅,否則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包括台灣在內。

由於台灣長期沒有不明本土感染案例,讓民眾以為病毒不會在台灣擴散,失去施打疫苗的迫切感,因為疫苗可能會引發一些不適,遂引發政治人物的口水戰和媒體不斷強調,連第一線的醫護同仁施打意願都不高。我自己在醫院工作,卻覺得好像可以暫時不用施打疫苗。

我們很需要從錯誤安全感走出來,但不是進入過度的驚慌和獵巫的心態。

然而,最近迅速升溫的疫情,讓我從錯誤的安全感中驚醒,我發現,新冠病毒正是潛伏在鬆懈的人心中。在艱鉅的防疫工作上,贏在起跑點意義不大,能否步步為營,堅守到底,平安抵達終點站才是關鍵。

在疫情艱困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將矛頭指向政府或感染者,認為政府防疫措施不當,以及感染者不守規矩染病,而且趴趴走傳播病毒。不過我認為在疫情之下,每位民眾都有風險,沒有人敢說絕對不會染病,更沒有人是故意去被感染,每一位感染者都是受害者。

政府的施政其實是民心的反映,當一方面確診案例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股市升值,經濟指標一片看好,人民急切恢復生活常態時,政府不太可能冒著干犯眾怒的風險去採取較嚴格的防疫措施。

在許多社會危機和災害中,歸咎個人和政府似乎比較容易,但防疫必須靠全體社會的努力,一昧指責於事無補。反而是如果社會無法包容感染者,而施予指責壓力,有症狀的民眾更不敢去接受檢驗,大幅提高傳播的風險。此外,感染確診者若會遭受社會輿論壓力和異樣的眼光,便愈不願意誠實交代足跡,導致疫調的漏洞,讓新冠病毒更有機可趁。

用審慎的危機感與互助團結保護台灣

我認為扭轉疫情最堅實的動能是社會的心理素質,包括審慎的危機意識和社會的互助團結。我們要對疫情提高警覺,正視疫情的變化與挑戰,把握及執行任何可以保護自己和防範病毒的機會和措施。我們也需要對確診者更多的包容和支持,確診者也要誠實配合疫調;社會各界和民眾彼此鼓勵相挺,包括不吝支持政府執行高規格的防疫政策。

儘管疫情絕不容我們樂觀,但是我們也不須悲觀,更不可恐慌,台灣在防疫上有許多紮實的基礎與經驗,去年國人在防疫過程中所展現的團結、互助、理性與透明,就是防疫最佳的基礎,再搭配政府與各界科學化的防疫措施和制度,我相信台灣可以再次走出難關。

本文於2021年5月17日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 包容、誠實和團結,是我們克服社區感染最好的策略

上帝會看見它

今天我想繼續和大家分享彼得杜拉克在《杜拉克看亞洲:杜拉克與中內功的對話集》(第143-159頁;鄧嘉玲譯,天下文化出版),所提到影響他一生更有成效的生活、如何維持成長、如何迎接變局的第二個故事:

◇  第二項經驗─菲迪亞斯(Phidias)的典故

「大約在我擔任實習雇員的同時,我讀到了一則故事,告訴我『完美』的意義為何。它是一則古希臘雕刻家菲迪亞斯的故事。他在西元前440時,被委任雕刻一座雕像;這座雕像在2400年後的今天,仍然佇立在雅典的帕德嫩(Parthenon)神殿屋頂上。它如今被視為西方傳統雕刻中,最偉大的雕像之一。這座雕像雖然現在被廣泛稱頌,但是當菲迪亞斯完成雕像,要求支薪時,雅典市的會計官卻拒絕了。他說:『這座雕像站在殿堂屋頂,而殿堂又位於全雅典最高的山坡上,除了它的正面之外,什麼也看不到。在雕像背面什麼都看不到的情況下,你怎麼仍然向我們索取全額費用。』

上帝會看見它

菲迪亞斯反駁說:『你錯了!上帝會看見。』我記得我是在聽完福斯塔夫歌劇不久,看到這句話的;它對我猶如當頭棒喝。直到現在,雖然,我並不總是依循上帝的意旨而活,我也常常做許多事希望上帝沒看到,但是,我卻一直相信,即使只有上帝注意,我們也應該努力朝完美的方向前進。

當人們問及,在我的作品中,哪一本我認為最好,我總是笑著回答:『下一本。』我並不是在開玩笑。我所指的,就是威爾第在他80歲之年所說的,以追求完美的心態創作歌劇。雖然,我現在已經比威爾第寫《福斯塔夫》時年紀更長,卻仍然在構思及寫作我的下兩本書,並希望這兩本要比以前的任何作品都好、更接近完美。」

這兩段故事給我許多啟發。我同樣以杜拉克所說的「不斷追求完美」勉勵自己,努力讓自己下一個報告、專案比前面的規劃及執行得更好,以及盡可能讓新的一天過得比前一天更充實、更有意義。

但是人都有惰性,如何讓自己有這樣大的動力去追求完美呢?我相信靠自己沒有辦法,真正的動力來自上帝,一方面是運用上帝所賜給我們每個人的恩賜與天賦,當我們從事神所給自己的天賦與興趣時,一定會樂在其中並不斷突破超越。另一方面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相信「上帝會看見它」,上帝注意並看重我們所做的每一件工作,我們所做的除了是為自己和別人做的之外,更是為神做的,是對上帝的服事。當我們有這樣的體認時,對每件事我們一定都會全力以赴,盡可能做到完善。同時,我們不會在工作上受到別人一時的評價耿耿於懷,因為上帝知道我們的用心,祂所看到的才是最重要的。

祝福每位同仁在這新的一周裡服事和生活有力!

2021年5月17日


追求完美

從去年開始嘉基推動多項「敘事醫學」相關的活動,有敘事醫學讀書工作坊、敘事研究、敘事醫學徵文等等。我對「敘事醫學」的理解是「臨床人員藉由病人的病痛故事,對病人的心理與社會脈絡處境有更全面的了解,以提供全人的療護關顧,並幫助我們反思醫療照護的本質與意義」。

我之所以對敘事醫學感到興趣可能跟我從小喜歡讀人物傳記有關,至今樂此不疲,總是從別人的故事中得到許多寶貴的啟發和反省。在我所知道的作者中,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管理學者,也是不凡的說故事人。在《旁觀者》這本書,他講到許多他認識的人的精采故事;在《杜拉克看亞洲:杜拉克與中內功的對話集》(第143-159頁;鄧嘉玲譯,天下文化出版),他提到七個影響他一生的經歷與故事,對我也很有幫助,以下我想分幾次和同工們分享。

杜拉克:「你問及個人(特別是知識工作者)如何變得更有效能?並且在工作一般時間以及生活改變之後,仍能維持此效能?

既然這些問題與個人有關,我就先從自己談起吧!我希望你不介意我從自己一生中七項重大經歷談起。這些經歷讓我學會,如何更有成效的生活、如何維持成長、如何迎接變局、如何隨著年齡老大,卻不成為時間的俘虜。」

◇ 第一項經歷─威爾第的啟示

當我高中畢業、不滿18歲時,我離開了祖國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前往德國漢堡,在一家外銷棉布的公司實習。那時,我每週都會聽一次歌劇。漢堡的歌劇素來舉世聞名。因為當時的實習員工是不支薪的,所以我很窮;但是,大學生看歌劇卻不用花錢。只是必須在演出前一個小時到達;因為在演出前十分鐘,那些未被賣出的便宜座位,會免費提供給大學生。有一天晚上,我聽了一齣由19世紀偉大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Giuseppe Verdi)於1893年所做的最後一齣歌劇「福斯塔夫」(Falstuff)。這齣歌劇現在已成為威爾第最有名的歌劇之一,但在65年前,它卻很少被人演奏。因為演唱者和觀眾都認為它太困難了。我完全為這齣歌劇所感動。因為我從小生長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受過極好的音樂教育。然而,雖然以前曾聽過無數歌劇,但卻從未聽過這麼好的。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晚這齣歌劇我多大的衝擊。

當我聽完這齣歌劇,我對它做了進一步研究。我非常訝異地發現,這齣充滿歡愉、生趣盎然的歌劇,竟然是出自一位80歲老人之手。對當時只有18歲的我,80歲簡直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年紀。我在那時甚至不認識任何80歲的長者。在當時,就算健康人的平均壽命大約也只有50歲,因此80歲可說是相當不尋常。後來,我讀到威爾第被人問及為何如此高齡、且已享有19世紀最著名歌劇作曲家的盛名之際,仍盡最大努力,再多寫一齣。他答道:「我一生都是音樂家,且一直極力達到完美的境界,而我一直很困惑自己是否已達到這個境界,只是下定了決心要再努力一試。」

這些話永遠銘記在心。當然,威爾第在像我當時的年紀(18歲)時,已經是位非常熟練的音樂家了。然而,當時的我,除了知道自己不會是個成功的棉布出口商之外,我完全沒有將來要做什麼的概念。我那時就是一副不成熟、缺乏經驗、天真無邪的18歲模樣。直到15年後,也就是在30出頭,我才真正了解自己的長處在哪裡,以及屬於哪個領域。我下定決心,不論未來的工作是什麼,威爾第的話將是我一生的座右銘。並且,假如我能活到很大的年紀,也繼續朝此方向努力,同時朝完美的方向努力。雖然,我知道,何謂「完美」將會讓我非常困惑。

80歲仍努力創作更好作品的威爾第激勵了杜拉克一直寫作到96歲去世為止,他們見證了「追求完美」是我們畢生可以努力的目標。

2021年5月10日

信靠神是克服困難的開始

我們每個人難免在工作與生活中會遇到困難,有一首詩歌說:「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藍天固然好,但是如果整年都是藍天,沒有颱風或陰雨,也是會有隱憂。陰雨提供我們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颱風更幫我們趕走蚊蠅和淨化環境,雖然它們可能帶來許多的不便與風險,卻默默地幫助了我們。

前一陣子幾個單位遇到程度不一的難題,讓這些單位的主管相當擔憂,並用很多心思去化解。感謝多位主管與同仁們的辛勞,以及上帝的帶領,和大家的代禱,這些困難多已獲得良好的處理或結果,並讓我們看到潛在的問題,去進行檢討改善。

工作上遇到困難時,我們就勇敢去正視與處理,並從中學習成長。我自己面對困難時,會盡可能先客觀地列出我認為最壞的狀況,通常當我們知道最差的情況是甚麼時,心情就不會那麼憂慮,反而可以平靜下來,好好思考要如何處理。當問題超過自己的能力時,我會立刻向主管報告並尋求意見與幫助,不要自己一個人承擔,主管會運用團隊的力量與智慧來共同解決問題。

面對困難時更大的力量來自上帝的保守。我自己有幾次的經驗,在面臨很大的挑戰與壓力時,我強迫自己學習詩篇的詩人,「刻意」在困境與受壓迫中仍對神表達頌讚與感恩,求神掌權做主。很奇妙地,當我這樣做時,內心便自然安定下來,甚至有些困難就很快出現轉機。

古倫神父提到他剛接修道院的理家神父時,想努力讓院內神父和修士們對話,但是當時院內人際關係很緊張,每次開會都有爭執與衝突,讓他壓力很大。後來他透過「面對困難環境的儀式」幫助他克服這段過程。他在面對困難的情況之前為自己禱告:「上帝啊,我無法整合這些不同的意見。但是,請你祝福我們的討論,讓你的祝福充滿我們的會議,好讓我們能夠聆聽彼此所說的話,並成為彼此的祝福。」他說當他將自己的無力感捧到上帝面前時,告訴上帝自己無法使這談話成功,而是必須依靠祂的祝福時,反而帶給他更大的信任和希望去參與談話,而這會改善整個氣氛。祈禱不僅改變他,也改變團隊討論的氛圍!

我深刻體會到「信靠神是克服困難的開始」,神會讓我們經歷祂的同在與平安,使我們不致缺乏無助。昨天主日禮拜時聖歌隊獻唱「詩篇二十三篇」這首詩歌,讓我深受感動與激勵。這首詩歌的台語歌詞一直重複「上帝是我牧者,我攏無欠缺」,英語歌詞是”The Lord is my shepherd and I shall not want”。我也將這首歌連結給大家,祝福每位同工真實經歷「上帝是我牧者,我攏無欠缺」的平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xrolaaq0w

2021年5月3日

看重別人,多與人連結

4月23日新接任嘉基董事長的張復民牧師特地利用來院開諮議會議的隔天,請我們安排他實地去參訪在院外的社區服務單位,因此姚院長和我早上陪同張牧師去拾智園和再耕園,下午再由我陪張牧師去太保日照中心參觀。

很感謝市居服麗吟副主任、拾智園妙琪組長、再耕園/長青園銘浚園長、縣居服月娥主任的熱誠接待與說明,讓我們對這三個機構的現況有直接的了解。在拾智園和太保日照看到同工們很用心經營妥適的環境,以及長輩的愉悅與自在地活動;再耕園最近進行無障礙坡道拆除的工程,同仁們相當辛苦,但是簡餐廳的餐點依然美味,庇護工場的學員仍然用心製作烘培,這些都讓我內心非常感動與感恩!

張牧師一再告訴我他計劃分幾次,走遍每一個院外的大社區單位,他希望除了在會議上看到或聽到社區各單位的書面報告之外,更要到服務的現場,與同工、住民、服務對象接觸互動,直接感受與了解嘉基社區服務的活力與真諦。

張董事長在各機構很仔細地聆聽同工的解說,也詢問了許多問題,對機構主管與同仁的努力表達肯定與感謝,並為機構禱告。他很希望將嘉基的社區事工帶回到台北的教會推展,並期勉嘉基大社區能夠持續提供身、心、靈全人的關懷照顧給社區的長輩與個案,讓他們透過我們的專業與用心服事,得到上帝的愛與福音。

我從張牧師身上學習到「走入第一線與人連結」的重要功課,他不僅僅是主持會議的董事長,更是一位與人連結的董事長。因為他看重這些同工和事工,所以願意撥出時間,走訪每一個機構,去認識同仁,以及聆聽與了解事工的需要,同時傳遞他的理念。除此之外,張牧師日前在FB上得知40年前同住在台北真理堂信義學舍的楊醫師最近手術剛出院,因此在行程中安排前往楊醫師診所,探望問候並為她禱告。

張董事長的行動很具體表達出我4月初與大家分享Maxwell牧師「刻意地為人加值」的理念。Maxwell牧師提到我們要先看重人(value people),才有辦法為人加值。他建議我們努力當一個連結者(connector),真實地看重別人,多與人連結,與人互動、分享,為他們加值並吸引他們。

感謝神賜給嘉基一位「連結者」的董事長,盼望我們都學習成為「連結者」的嘉基人!

2021年4月26日

一天結束前的交託與感恩

最近辦公室搬遷,雖然來嘉基才一年多的時間,我發現辦公室的已經有不少東西,這次還是裝了好幾個紙箱麻煩同仁搬過來。周末在整理這些東西的時候,有些自己竟然已經都毫無印象,不知道為什麼有這些東西,也清出了一些不會再用的文件或物品。

這也提醒我住家和辦公室有必要定期清理,東西才不會愈積愈多。我覺得最理想的是每半年進行一次,但是常常做不到,只好都等到搬家時才花很大的功夫整理。

其實我們的心靈也需要定期清理,才不會無形中累積很多不必要的負擔,最好是每天清理,耶穌說:「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 6:34)

古倫神父提供我們「一天結束的儀式」:在準備就寢前,將雙手捧成碗狀舉到上帝面前。在這雙手裡,我們將今天手中所拿到的一切、我們雙手所做過和規劃的一切、我們做得成功和不成功的一切、與別人好或不好的互動與對話,都捧到上帝面前。藉此我們將自己的一天交給上帝,對它放手。然後我們可以想著,上帝將一些美好的東西放到我們手中:一些美好的相遇和對話,大自然和生活裡的美好體驗。然後,我們感謝上帝今天賜給我們的一切。接著,內心懷著這種感恩的心情去就寢。

讓我們在一天的生活結束前,將自己單純交託在上帝仁慈的雙手中,這雙手支持著我們,在這雙手裡,我們知道自己受到保護與祝福。

2021年4月19日

為職場祝福的晨間儀式

我自己很喜歡古倫神父所寫關於職場靈性、領導、以及個人與專業人員靈修的書籍,他是德國明斯特史瓦扎赫聖本篤修道院的理家神父(修道院經濟管理人),由於他實際管理修道院的事業部門,因此他的著作內容不會很抽象,都是很務實討論到職場以及專業人員所遇到的問題與靈性需求,對我幫助很大,特別是他不斷提醒我們每一位投入許多心力於工作或助人專業的人,要用心關注及照顧自己的心靈,才能從內心產生源源不絕的力量。

古倫神父在好幾本書中(如《不再當個無助的專業助人者》)都曾介紹他常用的「儀式」,我覺得很有意思。其中一個是「早晨的儀式」,其實就是祝福的儀式。方法是起床後自己在房間內,舉起雙手來祝福,手心向前,心裡想著上帝的祝福與我美好的祝願和善意,透過我的雙手湧向家人—孩子、父母、伴侶,保守他們整天的作息,讓他們感受到平安。

然後心裡想,上帝的祝福流進我所居住的空間—客廳、臥室、廚房,為我們家人的相處、休息、飲食帶來全然的祝福與平安。接著心裡想上帝的祝福透過我的雙手流向與我一起工作的每一個人、和我服務的對象,讓上帝的祝福保護、滲透他們,使他們身心和諧,接納自己,得著力量。並讓上帝的祝福流向那些刁難我的人、與我相處得不好的人。當我見到這個人時,我會以不一樣的態度與他相遇,我就不再執著於我到目前為止對他的看法,這使我打開自己的心胸面對他們,讓我相信他們有良善的核心,因為每個人都處於上帝的祝福之下,都蒙受上帝的祝福。

我們可以在每天早上開始一天的生活與工作之前,用短短的時間去做祝福的儀式,祝福自己家人、環境、同仁、個案/病人、甚至自己相處上有困難的人,我相信上帝會透過這個儀式賜給我們充滿祝福、平安與力量的一天。

2021年4月12日

故意地為人加值

 著名的作家約翰麥克斯威爾(John Maxwell)牧師在多場演講中鼓勵聽眾,要「故意地為人加值」(intentionally add value to people)。我覺得這和《聖經》創世記裡所提到的「眾人要因你得福」的理念是一致的。

在工作上「為人加值」的機會與方式很多,對同事展露微笑、講一句讚美或鼓勵的話,同事忙不過來時主動協助,對同仁不明瞭的事務耐心指導,用心完成工作讓主管放心,將流程中自己所負責的業務做好給下一位同仁能夠順利接手等。

此外,我們更是每天透過對個案提供適時妥善的照顧,去為個案與家屬加值,使他們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生命得到安慰與盼望。

Maxwell牧師提到我們要先看重人(value people),才有辦法為人加值。他建議我們努力當一個連結者(connector),而不是糾正者(corrector);意思是不要一直想導正別人,而是多與人連結。而真實地看重別人,我們才會想要與人互動、分享,才能與人產生連結,為他們加值並吸引他們。

讓我們一起在職場中時時「故意地為人加值」!

2021年4月5日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重症老人要不要救?深思新冠肺炎下醫療資源匱乏的配置難題

在抗生素被廣泛運用之前,肺炎是老年人族群最常見的死因。美國著名的醫學教育者奧斯勒(William Osler)醫師曾說 「肺炎是老人特別的敵人」,但他也說:「肺炎亦可稱為是老人的朋友。經由快速、短暫,通常並不痛苦的病程將老人帶走,使老人脫離了將使他生命最後階段更加痛苦的衰敗過程。」

奧斯勒醫師這段話道出醫療在面對特定疾病或境況下的無奈與反思,在沒有能有效治療肺炎的時代,醫師只能眼看肺炎終結免疫力較低的年長病人的生命,可是卻也慶幸這些因感染肺炎而死的長者相對「好死」,不必經歷其他自然衰老的長者所承受的慢性殘疾或失能的折磨。

2019年底開始的新冠肺炎大流行,讓全世界再次面臨一種新型肺炎的威脅與倫理的試煉。台灣因為防疫有成,醫療體系與社會生活受到的衝擊相對不大,但是其他地區和國家的疫情大多非常嚴峻,去年底入冬以後更遭受第二波大感染,甚至有變種病毒出現,為疫情增添更多變數與隱憂。

德國疫情與醫療的緊繃

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也是歐盟以及先進國家中,醫療資源最為豐沛的國家,但是在第二波疫情的衝擊下,醫療與社會仍面臨巨大的考驗,如果連德國情況都吃緊,那歐洲其他國家以及其他經濟社會條件較差的國家,勢必更艱難。

以1月21日的新聞報導 來看,德國最近一個禮拜新增10萬個Covid-19確診案例,累計確診人數超過210萬人,每天大約有一千人因感染過世。

隨著疫情的急速升溫,德國醫院的重症或加護病患大幅增加。一月初大約有5800位Covid-19重症病患,相對於去年初春天的2900位,增加了一倍。重症或加護醫療量能愈來愈顯不足,不只是重症空床愈來愈少,其實整個重症醫療供給量能都在減少中。重症醫療量能不只與床位數有關,也與相關醫護人員的負荷有關,由於Covid-19重症病人需要的醫護人員平均數量比一般重症病人多,因此使得整個重症醫療的供給量吃緊。

醫療資源配置的「老」問題,誰來決定?如何決定?

德國Covid-19死亡的個案有九成都是超過70歲的年長病人,即使感染後接受醫療照護,死亡率仍相當高,有些併發症依然束手無策。醫療人員這時候不得不考慮,要投入多少資源?!要花99%的力氣救治一位老年患者,但沒有把握能成功?還是用40%的力氣與資源多救幾個中壯年的患者?有些德國醫生很無奈地說出一個很殘酷的事實:很多確診的高齡病人其實在五年內也會因為其他病症過世,現在只是因為感染Covid-19提早「一起」走。同樣地,許多情況吃緊的醫院也被迫思考:在資源不足時,是不是應該先救年輕的個案,而放棄年老的患者?

當然,目前德國老年確診病患都會進到醫院接受治療,但是如果疫情進一步惡化,導致醫療體系無法負擔、資源或器材不夠時,醫護人員就要自己決定救治對象的優先順序。不過德國醫界與宗教界提出呼籲不能將這些抉擇的壓力丟給醫護人員,這實在太過殘酷。德國多位倫理學者認為,整個社會應該要共同面對、討論和承擔這樣的局面。

匱乏性的救命醫療資源分配考量原則

德國的處境引發我們思考:當醫療資源不足而必須做分配時,不同族群被分配到的資源是以其預期結果,而非以其需求為標準嗎?在此特殊狀況下,人的生命價值與人權是由其社會效用所決定的嗎?這個非常嚴肅的處境台灣目前尚未感受到,但如果連重視人權公義性的德國都必須思考與妥協時,可見這個難題真的是迫在眼前。歐洲因為這波疫情來得太過匆促,還無法很周全地進行社會討論,如果台灣在疫情相對緩和時能夠針對這個情境好好討論,對於將來面對重大醫療危機時的倫理與處理程序,會有比較周全的考量與應對。

醫療資源缺乏情況下決定資源分配的優先順序是醫療倫理中討論中很重要且實際的議題,真的很為難。在民主社會中,應該有更多討論,讓可能受影響的族群表達心聲。

門諾醫院前院長、神經外科權威黃勝雄醫師曾講過一則自己經歷的醫療資源分配體驗 。1983年暑期他前往尼泊爾山區一家小型教會醫院擔任醫療志工,除了門診診療、教學會診之外,也訓練當地醫師開刀。當時醫院接生了一位罹患胎兒神經柱發展不全疾病的嬰兒,症狀是腰椎背面脊髓裂開,下肢癱瘓。黃醫師在美國以手術成功修補過十幾個這樣的病嬰,雖然他們終生會不良於行,但成長、生活和工作都沒有問題。如果沒有手術修補和後續照護,病嬰必定會因為脊髓液流漏感染腦膜炎而死亡。

黃醫師心想這是難得的機會,他正好可教尼泊爾的醫師如何治療與照顧這樣的病嬰,可是這家醫院最後的決定是讓家屬帶嬰兒回家等待自然死亡。黃醫師覺得不可思議,並感到心痛失望,因此就找個藉口不願再到這家醫院服務。

黃醫師熟識一位長期在尼泊爾服務的美籍老神父摩倫,他很快得知這件事,於是約黃醫師一起用餐,用餐時摩倫神父問黃醫師若要治療和照顧那位脊椎破裂的嬰兒,需要多少錢?黃醫師回答在美國手術大約要5000美元,但因為自己是志工,不收醫師費,扣除之後約是2000美元。

餐後摩倫神父帶黃醫師參觀另一家醫院,經過病房區時,看到30位左右瘦骨如柴的病人擠在一間隔離病房。摩倫神父緩緩告訴黃醫師,在尼泊爾要治好那些住在隔離病房、感染痢疾或霍亂的病人,大概只用不到1000美元,他們病癒出院之後馬上能夠投入工作,養活家庭和貢獻社會。在社經條件不足、醫療資源非常有限的情況下,現在他們還無力花2000美元照顧一位脊椎破裂的重症嬰兒,必須很無奈地做出抉擇。

面對匱乏性的救命醫療資源,如器官移植,醫學倫理學家大致都認為不應該採用單一的條件,如年齡,作為選擇或排序受益人的考量,而應該要有更周全、完整和透明的篩選準則與程序。不過不同的倫理學者所採取的原則仍有分岐,多位學者提出兩階段的篩選程序,第一階段考量醫療的適切性,但是有些學者純粹考量醫療的迫切與可行性,有些學者則認為應該也要將醫療介入的成功率作為納入候選名單的條件。

在第二階段決定最後醫療對象時,有的學者主張用醫療效益、餘命、家庭角色、過去服務以及未來的可能貢獻去綜合比較每一位醫療候選人的社會價值,排出優先順序,再依照可用醫療資源的多寡去配置。但是有的學者反對採用上述偏重功利主義的觀點,認為應該採用抽籤或先到先治療的方式,最為公平,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的價值與人權都同等重要,不應由人為的判斷去排列順序。

不應以年長去決定排序,但須讓年長者表達心聲與自主決定

雖然仍有爭論,目前醫學倫理界在面對此議題時似乎仍以功利主義和社會價值觀點為主流,這也是尼泊爾摩倫神父所採用的原則。用此架構回來審視Covid-19疫情下醫療資源不足時的分配原則,儘管年齡不是檯面上的條件,但是一般來說,年長者的醫療介入效益/成功率較低、餘命、家庭角色與未來貢獻都較青壯年來得少,的確是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

其實很多長者也有這樣的體認,鐵達尼號沉沒事件中,因為救生艇數量不夠,船上許多年長者選擇留在船上,將搭救生艇逃生的機會讓給其他人,就是典型的表現。

我自己在想,如果我超過80歲,遇到大疫情導致醫療不夠用時,我會選擇將資源留給年輕的重症者,我寧可因染病不必受太多/太長痛苦下走完人生,而不要經歷老邁漫長的病痛或失能。不少德國長者也有此同感,但是,這些話必須由長者自己清楚想過,自己說,自己選擇,而不是社會用強制的規定或倫理勒索的方式來強加。

前副總統陳建仁院士今年1/11在臉書貼文 提到:「在民主、自由、開放的國家,必須透過誠實、公開、透明的防疫策略,來取得民眾的信任,進而促成全民的團結合作。」各種非典型的生活的限制必須在社會全體的共識下形成,而不是被強迫的社會規範綁架,這是民主社會面對緊急危難的解決方式。

同樣地,醫療資源抉擇的倫理,也應該在社會共識與共感的氛圍中好好討論,這個問題跟長者討論很重要,最理想狀況是在大家不慌張時,想想這樣的倫理衝突,聽聽長者的聲音,並促發全體社會一起深思,而不是讓長者覺得被拋棄。

也許,我們可以考慮在國內《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基礎上,增加一項選項,讓民眾在預立醫療決定時,深思及表達當疫情爆發導致醫療資源匱乏時,自己是否要放棄接受醫療介入的機會,藉此兼顧個人生命自主權和社會延續與安全運作之間的平衡。

疫情帶來社會危機,然而面對危機最好的應變是超前部署,包括防疫措施和社會心理建設。我們應該設想最壞狀況,即便是可能性很小的醫療超載崩潰而必須做出取捨的情境,這樣我們才能夠及早凝聚共識,在必要時泰然面對它,做出最人性化的應變。

【此文感謝海德堡大學博士候選人吳信如在德國提供第一手觀察與資料,謹表感謝!】

醫療爭議事件中新聞報導的角色—除惡還是造厄?

醫療與惡的距離好像很近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看到醫療爭議事件的報導躍上媒體的版面,內容大多是某個病人在某醫療院所接受某醫師的診療之後,情況惡化,甚至死亡,病家認為病人就醫前是「健康」的,會發生這樣的結果,必定是因為醫師與醫院的診療處置不當的關係,必須要為此負責,還病家一個公道。

大多病家還會強調,醫方在進行醫療處置前沒有解釋清楚為什麼要做治療,做什麼治療,如何治療,以及治療有什麼風險,而且在不良結果發生後也沒對病家主動關心,甚至不聞不問。有時候病家會引用幾句他們認為醫方不合理的講法給媒體報導,去強化醫療過失的印象。

社會大眾看到這樣的報導內容,絕大多數直覺反應會同情病方,並認定醫方的診療與做法有問題,而怪罪醫方。在上述新聞報導的公式中,已經有很明確的「加害人」(醫方)和「被害人」(病家),以及「因」(診療)和「果」(病危或死亡)關係。在此情況下,醫師和醫療院所總是沒有例外地會受到社會大眾一面倒的嚴厲批評,被認為是事件中「惡」的源頭。

其實醫療與厄的距離更短

不過,或許因為新聞報導中缺少了許多關鍵內容,導致社會大眾錯怪醫療爭議事件中的醫師和院所,而使他們平白無故承受許多的「厄」。

例如,如果報導中有明白提到:病人就醫前有什麼症狀、嚴重的問題和危險,若不治療會有什麼結果,各種主要治療選項的風險有多少;並讓我們了解到醫師採取的是對病人整體風險最小的方法,我們可能就不會認為醫方的診療很不合理。

最近媒體報導:「嘉義一位女性病人在醫院醫師沒有解釋清楚的情況下,一次被拔了20顆牙齒返家,隔天家屬發現病人昏迷,送到醫院急救及住院,9天之後死亡。家屬認為拔牙引起的感染是致死原因,於是申請行政相驗追求真相。」

每個人多少都有拔牙的經驗,通常拔一顆牙齒就很不舒服,更何況拔20顆牙!因此看到這些報導,一般民眾很難不認為醫方的處置太不可思議,且很自然會聯想到,病人的死亡一定和拔牙脫離不了關係。果不其然,此事件中的醫師與醫院在媒體廣為報導之後,受到許多民眾的謾罵與指責。

但是,如果我們在看報導的時候也得知以下訊息,也許就不會認為醫方的診療有離譜之處。一般人拔牙只需採取局部麻醉,而且通常只有少數幾顆必須處理,因此分次拔除是比較常見的處理方式。可是有些特殊的病人,全口牙齒幾乎都蛀光,若不及時處理會有嚴重後遺症,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因為病人極度畏懼及抗拒牙科治療,必須採取全身麻醉的方式,才能進行治療,但全身麻醉有相當大的風險,整體評估之下,利用一次全身麻醉完成全部蛀牙的治療是最適切選擇。

確實乍聽之下,一次拔20顆牙齒很不可思議,但如牙科專科醫師史書華所說的 :「一個拔牙傷口跟二十個拔牙傷口在良好的處理與縫合之下,比起全身麻醉的風險簡直是微不足道,寧願花多點時間處理傷口也不要讓患者全身麻醉多次。」相信任何一個人有這些資訊,就比較能夠認同診療的作為,不會一味怪罪醫方。

醫療事件報導中難以窺見全貌的原因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如此,為何醫方不自己將來龍去脈說清楚?最主要的限制來自醫療倫理與法規。醫療倫理要求醫方必須守護病人的隱私,各種醫療法規、《刑法》與《個人資料保護法》都規定醫事人員與醫療機構不得洩露病人的祕密與資料,包括其病情與病歷。這些規範都讓處於醫療爭議新聞事件中的醫方有口難言,難以充分對外說明。

而且新聞講求時效,對於有議題性的新聞,各家媒體經常要搶先發稿,徵詢醫方說明事件的時間也非常趕。就算法規允許,醫方要在如此急迫的時間內查明事件始末,提供媒體與外界正確說明,實在是很難。

此外,醫療爭議事件的新聞報導總是凸顯不幸的結果,然後再回頭用放大鏡去檢視醫療的過程,這和病方的出發點是一致的。媒體都是先從病方得知事件消息,難免有同情與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醫方一定有問題,立場上傾向要替病方爭取公道,因此很容易出現「先射箭再畫靶」—先認定有問題,再去找問題。

但實際的醫療出發點並非如此,醫方所考量的是眼前這位病人,在資源與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採取什麼治療措施最有可能改善他的症狀,過程中經常必須作出取捨。醫療充滿不確定性,沒有任何一種治療只有利無弊、能夠保證絕對有好結果;而且很多影響結果的因素非醫方所能掌握,醫方只能盡力而為,步步為營,克服問題,然後期待有好的結果。若病家和媒體只看結果,會完全抹煞醫方所作的努力。

病方提供給媒體的訊息,很可能是不完整甚至是扭曲的,比如說病人就醫前是「健康」的,而健康的人有需要就醫嗎?此外,因為病方的理解程度有限,或想減輕自己的愧疚感或責任,多半會指責醫方沒有清楚告知會採取什麼措施,更沒有提到結果會這麼嚴重,強調病方是在不夠知情之下才接受治療,而且因為醫方的疏忽,導致不幸結果的發生。

事實上,絕大多數醫師在執行侵入性治療之前,都需依法向病家解釋;任何侵入性治療,都是在病家的同意下才能夠執行,如果病家不願意,醫療人員無法強迫病人上手術檯或治療檯,而且這些侵入性治療都有病家所簽的同意書,因此病方說自己不清楚是不太說得過去的。

媒體報導無法幫病家找到真相,且社會成本極高

大多數醫療爭議事件的病家都希望追求真相,還其公道。有些病家採取法律途徑,透過行政相驗、解剖、檢調、訴訟等公權力介入釐清真相與責任,這是正規的途徑,也是病家的權利。不過有些希望尋求真相的病家一方面採取法律途徑,卻同時訴諸媒體輿論,這是自相矛盾的作法,畢竟媒體沒有公權力可以深入去探究醫療過程的真相與認定責任,恐怕只能達到對醫方施壓的目的。

透過媒體報導醫療爭議事件或許可以讓病家發洩情緒或對醫方施壓,但是對醫病雙方的殺傷力都很大,社會成本更是很高。在重大醫療事件的新聞中,事件的醫療機構或人員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受到社會輿論批評和不明究理的謾罵,也許這是一種社會大眾集體出氣發洩的管道,但這並非一種合理成熟的社會該有的做法。更可能因此使得臨床人員視風險高、困難的科別與診療為畏途,不願投入提供相關的服務,最終受害的是民眾自己。

期盼專業、客觀、理性的醫療事件報導與評論

建議專業的媒體在報導醫療事件前,除了聽病家的說詞,也應給醫方充分的時間提供說明之外,並徵詢醫界專家客觀的意見,再綜合做評論,避免武斷與傷害醫病。若質疑醫方有過失,更應鼓勵病方透過司法去釐清或追究,才是正途。

更期盼社會各界在看到特定醫療事件時,先不要輕易地認定誰一定是錯的。每個病例背後都有許多複雜、為難的考量與取捨,絕大多數醫師必定是經過整體的評估,以風險最小的方式去執行,這點需要社會大眾的理解。希望社會多給願意付出的醫師掌聲,留給他們安心執行診療的環境。

本文於2020年11月23日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 醫療與惡的距離,好像很近:談醫糾事件中新聞報導的角色

多管齊下為健保開源

最近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多次表示健保財務吃緊,必須認真評估調漲保費。他指出 國內醫療支出占GDP約6%,只有經濟暨發展合作組織(OECD)國家的三分之二,以如此偏低的支出水準,難以長期維持醫療品質,否則就會消耗整體國家醫療的基礎。

負責健保費用總額協商的全民健康保險會(健保會)也在9月25日召開記者會說明 :因我國人口結構老化帶動醫療服務需求增加,健保支出逐年成長,今年度總額已達到7,526億元,預估今年底健保收支短絀達676億元,明年度總額若以成長率下限2.907%計算,安全準備總額於明年底將只有0.54個月,短絀771億元,無法符合至少1個月保險給付支出的規定。

依照《全民健康保險法》第78條規定:「健保安全準備總額,以相當於最近精算一個月至三個月之保險給付總額為原則。」預估明年安全準備總額將低於一個月,勢必要增加健保收入或減少給付項目。

另《全民健康保險法》第24條明訂:「健保費率應由健保署於健保會協議訂定(下年度)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後一個月,提報年度收支平衡費率之審議。」健保已連續四年入不敷出,短絀逐年拉大。由此來看,健保的收支不平衡已經到了不得不正視與改善的地步,討論的重點應該不是健保需不需要增加收入,而是如何增加收入?

增加健保收入的方法,包含以下幾種措施:1.調漲健保費率、2.提高部分負擔、3.擴大徵收保費基礎(如補充保費、家戶總所得制)、4.其它補充財源(如菸捐、公益彩券分配收入等)。最近常被討論的健保開源措施則圍繞在調漲健保費率、提高部分負擔與採用家戶總所得制。

調漲健保費率

調漲健保費率是改善健保財務最穩定有效的方法,但是阻力非常大,沒有任何一位被保險人和雇主希望多繳保費,因此每次要調漲費率都會引起眾多民眾與雇主反彈,演變成政治議題。

全民健保實施25年健保費率只調漲了兩次,但最後都由當時的兩位衛生署長辭職負責,可見調漲保費之不易。其實健保費率不只會調漲,也曾兩次調降,分別2013年從5.17%降到4.91%,2016年再降到4.69%。所以嚴格來說,現在將健保費率調回4.91%或5.17%並不為過。

只是今年遇到Covid-19疫情,衝擊整體經濟甚鉅,這時要民眾和雇主多繳保費,勢必引發更大反彈。因此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認為現在不是調漲健保費率的好時機。

不過陳時中部長認為疫情不必然與調保費衝突,反而當疫情發生時更凸顯健康與醫療的重要,愈有必要適度調整保費去投資醫療。2008年中研院的《醫療保健政策建議書 》就曾提出「增加醫療保健支出,完備醫療產業發展基礎」的建議,並藉以帶動國家整體經濟發展。要增加醫療保健支出,當然也要適度提升健保收入才能夠做到。

《全民健康保險法》第24條明訂健保費率以6%上限,目前是4.69%,顯然還有調漲空間。政大財政系教授連賢明 建議:以安全準備維持一個月保險給付為目標,每年依照收支平衡來調整費率,如此最符合《全民健康保險法》的精神,也能降低費率調整幅度。他指出若每年調整,明年只要調高到4.83%,漲幅只有2.93%,後年費率再調到5.51%,漲幅在14.17%,但之後就會比較輕鬆,2023到2031年每年調整幅度都只有3-3.5%,便可以維持收支平衡。

不過淡江會計系副教授韓幸紋 提醒,增加健保收入不能只靠調漲健保費率,因為若只調費率,25年後,每個人的所得可能有40%都必須拿來付健保費,健保制度才走得下去。

以家戶總所得計算保費

相對於調漲健保費率是向每一個人和機構增收保費,採家戶總所得制則是向有錢人增收保費,因為家戶總所得愈高的人須繳更多的保費。2010年在研擬二代健保時,當時衛生署長楊志良就是力推家戶總所得制,但是並未被立法院採納,而改以補充保費增加健保財源。

以家戶總所得計算保費可以擴大計收健保費的基礎,不單單以薪資計費,而是將所有的收入都涵蓋在內,如果退休人士仍有租金或投資收入,也必須繳健保費,以免將健保財務壓力完全放在青壯年的受薪階級身上。

另外,國內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尤其是全球疫情更加劇此一趨勢,因此韓幸紋副教授主張,家戶總所得制對弱勢更公平,還可以達成所得重分配的效果。

但是連賢明教授表示,二代健保收取補充保費之後,費基已逼近95到96%可掌握總所得,家戶總所得頂多再增加4到5%,額外的貢獻可能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多,對改善目前的健保財務效果有限。

調高部分負擔

調高部分負擔是健保署最常用來增加健保收入與達成分級醫療的方法,已經多次調整部分負擔;此措施不會增加一般民眾和雇主的保費,也不會向有錢人多收保費,而是向醫療使用者增收費用,符合使用者付費的原則,爭議較少。

調高部分負擔一般被認為是遏止醫療浪費的好措施,讓民眾就醫時因為要自付較多費用而更會三思,減少沒有必要的「逛醫院」浪費,讓健保醫療資源得到更妥善合理的運用。

然而連賢明教授表示,從學理和過去許多針對部分負擔的研究來看,提高部分負擔對於「抑制浪費」很有限,頂多減少2-3%支出,效果不如大家所期望的。

此外,韓幸紋副教授擔心,調高部分負擔可能對弱勢者較不利。她研究發現,台灣最常利用醫療資源的5%民眾裡,有20%是低所得族群,因此,小幅度調高部分負擔對一般中產階級不但無感,反而可能傷害弱勢。

提高部分負擔對健保開源節流效果不明顯,有可能是因為過去的調整幅度都不大,因此最近楊志良教授 主張從大幅改革部分負擔著手,做為這波挽救健保財務的努力方向,他建議門診和住院部分負擔都採取定率制,用所有的醫藥費用去計算,而且取消重大傷病免除部分負擔的規定。不過考量增加部分負擔對弱勢者的不利影響,他認為部分負擔應設立年度天花板,比如以國民平均年所得的10%為上限,而且應以病人的經濟能力決定是否收取部分負擔。

排定優先順序,多管齊下改良健保財務

上述討論的三種增加健保收入措施,彼此並不衝突,其實可以多管齊下,比較不會將增收費用的負擔完全放在某一類族群上面,使健保有更穩定、寬廣的財源。在推動策略上,建議健保署或衛福部同時研擬數個方案,試算其效果,提出給社會大眾討論,凝聚共識並由民意進行集體選擇與決策,這樣的政策推動過程應該會比較平順。

這三種措施中,我個人建議優先採用大幅改革部分負擔,因為改革部分負擔同時有增加健保收入與管控醫療支出的效果,而且有現行法律基礎。

由於門診輕症就醫情形較多,現階段改革重點在門診的部分負擔,可考慮回歸《全民健康保險法》第43條的規定:「保險對象應自行負擔門診或急診費用的20%,居家照護醫療費用的5%。但不經轉診,於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門診就醫者,應分別負擔其30%、40%及50%。」

適度提高門診的部分負擔率,不僅能立即增加健保收入,且有助於健保體制逐步朝較能夠永續的「保大病不保小病」或「保住院不保門診」的模式發展,將健保資源用在刀口上,去保障民眾因急重症所帶來的衝擊。

每次一談到「保大不保小」或提高健保部分負擔及自付額,有些病人權益團體便會質疑這些措施會導致弱勢民眾無力就醫的障礙,失去保障全民的公平性與照顧弱勢民眾醫療的精神。事實上只要有完善的配套去保障中低收入民眾的就醫管道,保大不保小不必然會成為弱勢民眾就醫的阻礙,像楊志良教授所提到的配套措施就相當可行。

另外一個方式,就是健保局針對中低收入民眾開辦類似「論人計酬」的專案,由政府社會福利預算編列及代繳其健保費,指定專屬的醫療院所來照顧這一群民眾的健康、醫療與所需的照護,保障其充分的就醫機會,但是也相對做合理的健康與就醫管理。將有能力付費的民眾與中低收入民眾分開規劃,才能夠在兼顧不同族群需求與能力下,進行必要及彈性的變革,讓全民健保走得更穩、更遠。

本文於2020年10月29日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 健保保費漲不漲?要增加收入不如多管齊下

用故事療癒醫病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小說的一開頭點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非常不幸家庭的遭遇各都不同。」這句開場白可貼切套用到生病的處境:「健康人的情況都相似,重病病人的生病故事各都不同。」

的確,即使罹患同樣的癌症,有的病人坦然接受,有的憤恨不平;有的順利病癒,有的不敵病魔;有的無痛無憂,有的飽受折磨;有的家人圍伴,有的孤寂一人;有的含笑而終,有的抱憾而走;有的關係和樂,有的爭吵紛亂。

病人所呈現出來的不同處境,背後各有不同的深層脈絡,而且也會進一步影響醫病互動、診療過程與結果。每一病人的獨特故事都與診療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可是現代醫學講究客觀實證,多關注「病」而少關照「人」,強調「病理」而輕忽「脈絡」,盡量要臨床人員「抽離情感」而非與病人「拉近關係」。這使得臨床診療愈來愈依賴檢驗數據和科技產生的影像,而愈遠離眼前的病人以及他的生病遭遇與故事。所幸「敘事醫學」揭露長期被忽略的秘密—就是病人的疾病故事在診療中的關鍵角色,以及對醫療照護人員的意義。

敘事醫學

敘事醫學(Narrative medicine)不是某種新的臨床治療方法或醫學科技,相反地,它要喚醒臨床專業照護人員運用與生俱來、貼近人性的聽說故事能力,去給病人適切的診療並同時療癒自己。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麗塔‧霞蓉醫師(Dr. Rita Charon)在2000年開授「敘事醫學」課程,在她與眾多醫學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至今已成為許多醫學院的醫學人文核心素養。

霞蓉教授在TED 短講 中,給敘事醫學的定義是「藉由了解如何運用故事的知識去增進臨床診療」。她說進入臨床工作之後漸漸了解到,病人就醫時,都很期待醫師很精細地去注意他們所提供的敘事,這些敘事有些從病人口中或表情透露出來,有些則透過身體或身體的變化呈現,有些是由別人談病人時而得知,有些甚至藏在沉默當中。然後醫師要將這些片段的敘事加以彙整,從中建構出一些意義來,讓醫師能夠去了解病情,並據此從事診療行動。

病人的故事從醫師的聆聽開始

霞蓉教授認為要得知病人的生病故事,最好且容易的方式就是聆聽。面對第一次接觸的病人,她不再單方面詢問許多一般診療例行的提問,而是把手擺在膝上,看著病人說:「我將成為你的醫生,所以我需要知道很多有關你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請你告訴我如何了解你的處境。」然後讓病人講,自己則專注地吸收病人所說的內容。

由於現代醫療講究速成和效率,較少有機會讓病人好好講,由醫師用心聽。對於霞蓉醫師這樣的邀請,有些病人剛開始會有點驚訝,回問她:「妳確定要聽我說?」也有病人談到自己的各種遭遇,就哭起來了,霞蓉醫師問病人為何哭,病人回答從來沒有人讓他這麼做。

霞蓉醫師從一開始就發現只要醫師鼓勵病人講出自己病情故事,病人都願意且渴望提供深入且流暢的細節,來描述自己生病的經歷與感受。而這些敘事,就是她臨床診斷與協助病人最重要的訊息。

哈佛大學醫學院血液腫瘤科教授、醫學人文作家古柏曼醫師(Dr. Jerome Groopman)指出 :「語言仍是臨床醫療的基石;如果沒好好聽病人說,就不是真正的醫師;要知道更多病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和病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看病的能力和溝通技巧是無法分割的,兩種能力也絕不互斥。而且醫師要讓病人覺得他真的對病人說的感興趣,病人或許就會說出醫師原先沒想到的線索。」因此,著名的醫學教育家奧斯勒醫師(Dr. & Sir William Osler)曾對醫師說:「如果你用心聆聽病人的話,他一邊陳述自己的病情,一邊已經把診斷告訴你了。」

前衛生署副署長、小兒科醫師黃富源教授曾提到一個案例,是一位13、14歲男童,因不明腹痛在某家醫學中心做過腸鏡、超音波、X光及腎臟攝影檢查,仍找不出問題,後來到黃醫師診間就醫,他讓病童住院後,每天花10分鐘坐在男童床邊,和父母詳談他的病情。經過幾天,得知男童是在最近重新能力編班之後,每天上學前才出現腹痛,之前男童在原班級是第一名,新班是同一年級各班名列前茅的學生,男童在新班不再是第一名,以前男童的姊姊也有過類似的情形,轉學之後症狀就有改善,因此黃醫師終於確定男童的病因是「上學恐懼症」。

透過理學檢查觀察病人身體的故事

第二個建構病人完整疾病故事的途徑是理學檢查。理學檢查又稱身體檢查(physical examination),簡單說,就是醫師透過五感或簡單的設備,用眼睛觀察、用手觸摸或敲擊、用鼻子聞、用耳朵聽等途徑,全面且詳細地掌握病人身體和變化的故事,藉以理解病因與病情。

以前的臨床診療很重視理學檢查,但是當各種診斷科技推陳出新之後,就漸漸被忽略了,非常可惜。黃富源醫師說:「其實70%的病,光靠醫師問、聽以及檢查病人身體,就能得到正確的診斷,根本不必動用多高明的儀器檢查;若醫師的眼、口、耳、手也無法診斷,或者經此查診之後仍有懷疑,此時再安排儀器檢查,才是正途。」

黃醫師聽過一位婦人肚子痛就醫,主訴是腹部「糟糟」(台語,悶痛的意思),醫師幫她照胃鏡,認為是「輕微胃炎」,開給胃藥,並請婦人兩三周後回診;到第三次就診時病人表示肚子脹脹的,似乎裡面有一顆丸子,經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下有一顆瘤。其實若在第一次就診時,醫師請病人躺下,藉由腹部觸診應該就可以摸出病人肝臟裡「有東西」。

理學檢查另一個功效,或許是在逐一檢查的過程中,醫師比較有充裕的時間與病人互動、溝通,也比較有機會聽到病人講述自己的病情經歷與感受。而在光靠儀器檢查的診療模式中,這種高品質的醫病互動是難以存在的。

從病人的故事進行深刻反思

敘事醫學另一個特色與重點,是希望醫師藉由病人故事進行反思。維基百科在介紹「敘事醫學」的條目 中,提到「在進行敘事醫學的過程中,不單是確認患者的體驗,也鼓勵醫師的創造力以及自我反思。」

每個病人的故事,對醫師來說都是很寶貴的學習教材,不僅幫助醫師更深入且全面地了解病人,同時也啟發醫師對醫學和醫療本質的認識,發掘從醫的意義。

著名的醫學人文作家努蘭醫師(Dr. Sherwin Nuland)曾講過一個奇特的臨床案例,一位膿胸的19歲黑人少年急診住院,可是胸腔的膿液因太濃稠而無法用空針抽吸出來,後來努蘭醫師切開病人肋骨旁一小段的胸膜層,流出的竟然不是膿液,而是糞便液,這時必須將胸腔打開,進去清理和探查,最後發現病人的橫膈膜不可思議地有個比小指略小的破洞,腹腔的橫結腸被往上擠卡在洞口而壞死穿孔,導致結腸中的糞便流入胸腔。

努蘭醫師後來從病人病歷中赫然發現,原來病人在四年前曾經左胸廓下方被刺傷而送到急診,當時傷口看起來不嚴重,實習醫師用紗布包紮傷口之後,請傷者三天後回診,但是他並未回診。讓努蘭醫師更為懊惱的是,由於他太過注意病人胸腔的裡面,忘了檢查身體其他的部位。如果那時有做全面的檢查,很容易就可以在病人的左胸廓下緣看到這個傷口疤痕,立即詢問病人並了解來龍去脈。

雖然診治過程不是那麼完美,不過親身遇到這個獨特案例,最後也順利解決了病人的問題,讓努蘭醫師頗為自豪,認為自己發現了醫學史的新案例,或許可以命名為「努蘭症」,不料當他很興奮地向主任報告時,博學的主任大笑並從架上一本厚重的法文古書《昂布瓦斯‧帕雷作品集》中,指出一小段請努蘭唸出來。這時努蘭醫師才恍然大悟,早在1634年以前,就曾記載有一位上尉死於他所稱的「努蘭症」—「橫膈膜一處傷口,小到你幾乎無法把小指穿過去」。唯一的差別是,上尉的小洞是被毛瑟槍子彈射穿的,而黑人青年是被刀刺穿的。

反思這個病例故事,努蘭醫師寫到:「行醫最讓人著迷之處,正是那穿越數千年歷史、綿延不斷的脈絡。科學會變,然而人性不變。只要醫治病患的同是人類,就會重複發生同樣的故事、遇到類似的難題,看似新穎的挑戰會一再出現,就好像首次現身。」

網路上流傳一篇台大雲林分院急診室江文莒醫師的文章 ,是很令人感動的敘事醫學作品。這篇標題為〈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的短文,主要敘述一位疑似盲腸炎的男子到人滿為患的急診室就醫,當臨床症狀、檢驗數值、CT影像一一出爐,結果都很明確指向盲腸炎時,江醫師強烈建議病人手術治療,可是病人和太太非常「龜毛」不肯合作,一再要求醫師確認,而且拒絕手術,只要醫師開藥給病人回家吃,使得江醫師很生氣地說出:「如果早要這樣就不需要這麼多檢查了!你不信任我們,我可以把你轉到其他醫院開刀,但要回去我不會同意。要不然你們就簽自動出院吧,有事我們不負責!」

想不到一直不說話的病人竟然開口道:「簽就簽吧!反正我爛命一條。」這時病人太太才低下頭說:「江醫師,我們不是不想治療或住院,只是我們一點錢也沒有。他每天作捆工領現,三個小孩才有飯吃。現在要是他開刀住院 …」。

江醫師這時才驚覺,社會上竟有如此弱勢的病家,覺得自己剛剛表達的方式太魯莽了。於是安撫並勸病人先留在急診打抗生素,手術醫療費用隔天再照會社工想辦法協助。隔天當他把這件事告訴另一位醫師時,這位醫師聽完隨即皺起眉頭回江醫師:「你怎麼可以讓他在急診待這麼久?盲腸炎隨時會有破裂併發敗血症的危險!」,當江醫師想反駁時,這位醫師接著說:「我們可以讓病人因病而死,卻不能讓病人因貧而死!你應該先讓他去開刀,錢的事再想辦法,大不了就幫他出嘛!」

這句話讓江醫師感到一陣昡暈,好像心被敲開,露出了一道刺眼的光。他想起年輕時雖然薪水比現在少很多,但對於幫助別人的事總是二話不說就做,可是現在對眼前的弱勢病人些許的付出卻不知不覺中被排除於他的選項之中,懊惱驚覺:「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後來社工告訴他病家是低收入戶,醫院可以補助大部分的醫療費用。聽完江醫師再到病床邊,看到已換好手術服的病人,對他解釋術後要休養的時間,然後將5000元放到病人的手中,病人與太太很不好意思要拒絕,並感動到快哭出來。江醫師說:「沒關係,互相幫助而已。我要下班了,你還是要好好休養,不要急著出院,之後的復原才不會受影響。」江醫師在文章的最後表達心境:「走出急診的大門,天空皎潔的星空似乎更耀眼了。」

回歸關照病人脈絡的醫療,讓醫病同獲療癒

強調科學與效率的現代醫療,將醫療人員的診療逐漸抽離病人生病脈絡,也使得醫病關係更為疏遠。醫療照護人員在此醫療環境與模式中,成為治病與照護的工具;在醫療人員眼中,病人也被簡化為只剩下疾病,而不在是一個活生生、有情感與社會關係的存在,導致醫病雙方都對醫療環境愈加不滿意。

敘事醫學喚醒我們,病人的故事中有廣闊的空間讓醫療人員探索,去發掘和實現醫療的價值,以及最真實的行醫感動。透過敘事醫學的實踐,醫療人員更能在撲朔迷離的病症背後,抓住關鍵線索,讓病人得到真誠的療癒和撫慰。

敘事醫學並不深奧,也不僅限於醫師。每一位接觸病人的臨床工作者,包括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治療師、關懷師等,都是敘事醫學的實踐者,只要找機會去聆聽病人,理解病情,用心執行醫療、照護與關懷,從中反思,並加以書寫分享,敘事醫學將改寫現代醫療的面貌。

期待臨床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是願意並能夠聆聽以及述說或書寫病人故事,並從中反思成長,提供病人更貼切地診療照顧,同時找到從事醫療照護的初衷、意義與成就感的醫學敘事家!

本文於2020年9月30日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 今天,我們聽病人說故事:打動人心的「敘事醫學」

與其慌張地找病源,不如篤定地建設社會警覺度

無症狀感染者引發的隱憂

這幾個月來,國內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相對穩定,已經將近140天沒有本土病例,民眾的社交與經濟活動逐漸回溫,甚至出現「報復性消費/活動」,讓人擔心民眾的防疫意識是否會因此鬆懈,尤其是國際上許多國家疫情依然嚴峻,而且專家也預期秋冬第二波大規模疫情難以避免,因此觀照國內目前的「一片太平」,讓許多人憂心忡忡。

在疫情平穩的這幾個月,出現了幾位從台灣出境的國人或外籍旅客,在其他國家被檢驗出確認的案例,讓人懷疑國內社區可能有潛在的無症狀感染源,這些無症狀感染者加上民眾防疫心理的鬆懈,會不會在秋冬引發大規模的感染,再度加深了前述的擔憂。

因此,國內有些團體主張應該進行普篩或高風險族群篩檢,了解社區感染的情形,或及早找出國內可能的感染者,加以隔離或治療,以避免傳染擴散,彰化縣衛生局為此與台大公衛所合作進行「彰化縣新冠病毒抗體血清調查」(簡稱「彰化縣萬人血清篩檢」),而且對入境居家檢疫者進行新冠病毒篩檢。但是由於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認為現階段只要確實做好入境者14天居家檢疫,便能有效阻絕感染於境外,沒有必要對無症狀者進行檢測。雙方的認知差異與防疫不同調最近引起社會與媒體的關注,後來不同政黨與網民也加入討論,擦出不少火花。

這項眾所矚目的「彰化縣萬人血清篩檢」終於在8月27日對外說明 ,調查結果顯示:在彰化縣4841位新冠病毒感染高風險族群中,發現有4人產生具保護力的中和抗體,確定他們曾經感染新冠病毒,陽性率為萬分之8.3。因此主辦此調查的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在這些最容易感染族群中,陽性率都只有萬分之8.3,顯示一般民眾在社區相當安全,民眾可以安心。


無端的社會焦慮與無謂的輕忽都無助防疫

雖然結果讓大家鬆了一口氣,但我認為這份調查報告衍生出兩個問題,首先是調查實施期間,研究單位為吸引大眾的注意,透過媒體發布消息,引發不少民眾對疫情不確定狀況的恐懼。而且當最後研究者做出「台灣社區環境相當安全」的結論時,卻容易造成民眾心防的進一步鬆懈。

面對重大的疫情,漫無目標的擔憂與過度的安全感都是大忌。前者嚴重的話會引發民眾的恐慌,導致資源的錯置、政策決策失效以及社會體系的崩潰;後者則讓民眾掉以輕心,忽略必要的防護與防疫行動,而讓疫情有機可乘。


持續疫病監測與應變

在彰化縣萬人血清篩檢調查報告公布之前,中研院何美鄉研究員和前疾管署長張峰義在公共電視節目訪談 中(從34分30秒起),都表示即使現階段國內社區有無症狀感染者,也不需要特別花功夫去找出來(事實上也很難找出來)。但他們建議為了防範秋冬可能的疫情,必須要持續強化疫病監測與應變。

疫病監測的概念是針對特定與Covid-19相關的症狀,如呼吸道症狀、肺炎、類流感等病人,進行採檢與新冠病毒檢驗,從中掌握感染源以及研判疫情發展。

何美鄉研究員也建議中央指揮中心舉辦全國的疫情應變演練,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假設國內在短期間內爆發1千人或1萬人的感染,去規劃與演練病人的分流與收治方式,以及後續疫情的控制策略與步驟。

我非常認同他們的建議,事實上指揮中心一直透過醫療體系的篩檢進行疫病監測,並沒有間斷,只要醫師認為症狀有需要,就可以實施新冠病毒篩檢,而且篩檢條件隨著對病毒的了解持續調整放寬。另外,衛生福利部在七、八月也開始輔導重度急救責任醫院進行第二波疫情的整備,並要求醫院以爆發大規模感染設定情境,演練醫院的應變方式。

在這份「109年度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機構重症照護資源盤點及收治能力輔導作業」中,衛福部為因應Covid-19疫情的發展作超前部署,以及為充分掌握重症照護資源準備現況,針對46家重度急救責任醫院進行重症照護資源盤點與收治能力輔導。輔導作業分兩部分,第一是根據醫院填報的資料,輔導醫院進行照護人力、儀器設備及備援空間的盤點與檢討;第二是設定當疫情需要擴大重症收治規模時,輔導醫院進行模擬情境的演練,並依醫院實際具備的照護人力、儀器設備及空間推估最大收治量能。

我們都知道防疫如同作戰,社會心理強度很重要,任何會擊潰或鬆懈心理防線的因素與舉動都應該避免。反之,能夠鞏固防疫社會心理的措施則必須落實。比如對敵人(疫病)動向的偵測一定要持續執行,同時我們必須針對敵人可能採取的戰略與各種戰況,進行模擬演練,了解自己的弱點並一再檢討及強化,以取得知己知彼的優勢。

在國內疫情相對平穩之際,在疫苗與治療藥物尚未研發成功及大量使用前,對秋冬流感季節新冠病毒可能有的第二波更猛烈攻勢,必須保持正確理性的警覺,預防性的公共防疫措施絕不可輕忽。民眾須要保持適當社交距離與自我防護的日常習慣;相關必要的政令,應該在目前仍然相對安全的時候形成和繼續落實,一旦有意外狀況發生才來應對宣導,可能會太遲。


透過模擬社會實驗,強化群眾的社會心理防疫

除了醫療體系的應變防線之外,群眾社會心理的防疫強化也非常重要,要提升群眾正確的防疫警覺高度,可藉由社會傳染病模擬實驗加以推廣。

公共電視「主題之夜」曾播出英國廣播公司(BBC)以流感疫情為主題,拍攝的紀錄片《流感追緝令》  (Contagion! The BBC Pandemic),報導英國流病專家與科技團隊所進行很有意思的大規模社會流感實驗。由參與實驗的二萬八千多位民眾下載流感傳播的App在手機上,以模擬追蹤民眾的接觸與感染情形,用大數據描繪出流感疫情可能的爆發與擴散樣貌。

另外BBC團隊也用同樣的App在黑索米爾小鎮實施一項有500位鎮民參與的社會實驗,結果讓人驚訝,發現當「零號感染者」進入小鎮,第一天便將病毒傳染給77位參加者,到第三天更有高達86%的參與者染病。透過這個實驗也辨認出哪些人可能是超級傳播者,如果這些人有10%接受疫苗注射,則可降低40%的感染案例。

我相信類似的虛擬社會實驗並不難在台灣實施,藉此可讓我們模擬在各種條件下,Covid-19疫情在國內的可能發展,參與實驗的民眾也能夠很切身地體會感染風險,以及評估如果自己採取各樣的防疫措施,可以對自己與整體社會帶來多少的防疫貢獻,有效促進與提升民眾的防疫行動。

著名的行銷學者Philip Kotler在其《社會行銷》(Social Marketing)一書 中,介紹社會推展(campaign)的成功12項要素,其中一項是「把握及增加目標對象實際參與的機會,並透過合適的媒體給予行動後立即的回饋」。

書中提到美國西岸一位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仿照1980年以色列一次成功的電視節目案例,宣導節約用電活動。主持人在節目中邀請市民觀眾在早上11:30參加節電實驗,到時請觀眾將家中非使用中的電燈關掉、插座拔掉。實施步驟如下:11:28他請電力公司的職員唸出全市目前的用電負載為1,400百萬瓦。11:30他宣佈「實驗開始」,並將攝影棚附近房間的電燈及電腦螢幕關掉,並打電話給家裡的女兒提醒她將家中不用的電源關掉以作示範。11:35鏡頭再度切到電力公司,請該職員回報全市用電變化情形,結果全市用電負載下降40百萬瓦,相當於4萬個家庭的用電量及30萬美金的電力。參與這項活動的市民與觀眾都藉由此實驗,親身目睹自己的省電動作,可以為全市節電一起做出巨大的貢獻,而大幅增加意願去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與行為,達成個人與社會的共同福祉。

BBC的流感社會實驗與此節電實驗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使用不同的媒體(手機App vs.電視節目),但是都可以讓廣大民眾參與,並即時提供集體行動所造成的影響與結果給參與者了解。

防疫不只是衛生官員、醫療機構、或公衛專家的事,而是全民的事。因此防疫不能只靠醫學專業知識和公共政策,還需要妥善引導群眾社會心理,避免產生無端的社會恐懼或焦慮,也不要陷入無謂的輕忽,將心防卸盡。

在長期疫情下,中央防疫單位或指揮中心會同時面臨兩方的壓力,一方是學界希望多做防護的期待與焦慮,另一方是產業界希望鬆綁防疫限制的要求。這時與其各方站在對立面,指揮中心不如主動出擊,適度引導讓各方投入必要的防疫心理建設,借此共同提高社會整體的警覺和防護感。而根據疫情科學模擬的參與式社會實驗,是成本最低、理性有效、且能夠凝聚共識的途徑。

本文於2020年8月31日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 普篩風波之後:與其慌張找病源,不如穩定建設我們的社會警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