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8日 星期六

定期檢視目標和成果

我們在寫服務方案或計畫時,都需要列出目的、目標和預期效益,以前我不太了解其中的重要性,總覺得方案內容比較重要,直到我讀到以下彼得杜拉克的第六個重要的學習領悟,是他從研究歐洲史所發現的道理。

◇ 第六項經歷─來自耶穌會和喀爾文教會的領悟(節錄自《杜拉克看亞洲》第143-159頁。杜拉克著,鄧嘉玲譯,天下文化出版)

「1937年,我自英國移民到美國。又過了幾年(約在1945年),我決定了接下來三年的研究主題:早期的歐洲現代史;特別是15和16世紀那段。我發現,那時有兩個機構成為主宰歐洲的力量。一個是在天主教南方(Catholic South)的耶穌會(Jesuit Order);一個是在新教北方(Protestant North)的喀爾文教會(Calvinist Church)。他們都用同樣的方法而獲致成功。兩派教會都是在1536年獨立的,也都是一開始就採用相同的學習方式。

每當耶穌會的神父或喀爾文教派的牧師做了某件要事(例如,一個重大的決定),他必須在事前寫下他所預期的後果。九個月之後,他會將實際結果和他所預期的,做一番比較。很快地,他就可以看出哪一部分做得好,以及長處在哪兒?同時,也可以看出他還需要學習什麼、哪些習慣必須改變。最後,還可以看出他所不擅長和做不好的部分。我自己也遵循這個方法長達50年。它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長處在哪裡(這對個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可以顯示出哪裡需要改進、需要哪種改進。最後,它還可顯示出你不能、或是不該做什麼。對個人而言,想要持續的學習,關鍵是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裡、如何改善缺點,以及不做什麼。」

最近我們都非常關注東京奧運的賽事,為我國的參賽選手加油。我覺得每一位參加奧運的運動選手都很不簡單,他們都是經過多次嚴厲的國際比賽所淬煉和篩選出來的世界頂尖選手。從最近的媒體報導中也讓我們看到許多選手的人生故事,無論他們是否有得獎牌,都非常值得我們尊敬。

運動員的訓練和彼得杜拉克所提到的方法很類似,每個選手都會設定下一次比賽的目標和希望獲得的成績,然後全力以赴。訓練是非常辛苦和寂寞的過程,而下一次比賽的目標和願景成為他們克服這段艱辛過程最大的動力;而每一次的比賽結果也成為檢驗選手所設定的目標或願景最實際的依據,他們再從目標與結果之間的落差去檢討原因,修改訓練計畫,繼續加強自己不足的地方。每一次的考驗都可能很殘酷或痛苦,可是卻是選手們成長最佳與唯一的途徑。

我相信我們的工作也是如此,需要設定階段性明確的願景和目標,來引導我們努力的方向,並給我們往前邁進的動力。時間一到就要將當初設定的願景/目標與實際結果進行客觀的比較,探討落差所在,並據此擬定下一階段努力的計畫與目標。藉由這樣循環審視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我們個人和事工一定會不斷突破成長,也會感到很強的動力與意義。

「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14)

2021年8月2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