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

上帝會如何衡量我的人生?

有「創新思想大師」之譽的哈佛大學商學院企管理論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這兩年來以「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為題,在哈佛商學院畢業典禮、TEDxBoston發表發人省思的演講,並出版一本相同標題的書,引起極大的迴響。

在這篇演講中,克里斯汀生教授提出兩點非常與眾不同的想法。首先,他指出許多企業之所以走向沒落,是因為太過注重與追求短期的利潤。接著他提醒,人生失敗的原因也很類似,由於事業提供我們即時的成就感,以及最具體且直接的報酬,我們遂被這些立即可見的事業成就所驅使,忽略去經營信仰、夫妻、親子等需要長期努力才能看出成果的關係,長期下來,人生的問題便一一浮現。他從自己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同窗的身上印證到這點,畢業之後頭幾年,大多數同學都找到了理想的伴侶,擁有溫馨的家庭與可愛的子女。可是隨著時間過去,這些在事業上有成的同學婚姻大多以離婚或再婚收場、與子女疏離,過得非常不快樂,因為他們只投資在短期立即的事業成就,忘了用心去經營那些一時看不到成果,卻影響深遠的關係與事務。

第二個想法來自於他有一次與某個重要職位擦身而過,讓他開始思考到「別人會如何看待我的人生?我要如何衡量自己的人生?」等問題。對此,他的體會是由於人們的智慧有限,我們習慣以加總數字的統計方式來了解所關心的事物以及衡量企業或個人的成就。在數字加總統計與比較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同層級的數據,遂出現階級的概念,因此我們的社會傾向用可以量化的財富與階級地位來代表企業與個人的成功。

然而,克里斯汀生教授說,上帝的智慧是無限的,祂不需要用這種數字加總的方式,以某個量化指標來評量我們一生的價值;在祂眼中,也不會用某種階級地位來肯定我們的成就。「當我們走完生命,到上帝面前,檢討我們的一生時,祂不會問我在事業爬得多高,或者我在世上存了多少錢。相反地,祂會問我,喔,克雷頓,我將你放在這樣的生活處境中,我們來討論一下那些因為你的幫助而變得更好的人,無論是你的家人、同事、或素昧平生只是剛好需要你幫助的人,因為你運用了我所給你的天賦去幫助他們。」換言之,上帝是用我所幫助過的每一個人來衡量我的人生。這位著名的企管顧問與教授所領悟的道理,其實就是耶穌在馬太福音2531-46節所描述的上帝審判萬民的根據。

20世紀最著名的一位經濟學家熊彼德由於才華出眾,在年輕時狂傲不已,曾說過他真正想為後人所記得的是「成為歐洲美女們的大情聖和歐洲最偉大的騎師,也許,另外再成為世界最偉大的經濟學家吧!」到他年老、對人生有更深的體驗之後,當朋友問他現在還會跟人提起將來想被後人記得什麼嗎?他笑著說:「是的,這個問題對我來說仍然很重要。但是,答案卻與以前大不相同了。我希望被後人所記得的是,我曾是一名將許多優秀學生教育成一流經濟學家的老師。」接著他說:「你知道嗎,到了這個年紀,人們是不是記得我寫的書和理論已經變得不重要了。一個人如果不能使別人的生命有所不同,那麼他的一生也只能算是表現平平而已。」[1]五天後,熊彼德便與世長辭。他留下的這句話,我覺得比他的經濟學理論與著作更為真實、更能引起長久共鳴。

最近去看「悲慘世界」2012年電影版,其中所述說的是一個非常悲慘的故事,但同時也將信仰與人性的光輝表露無遺,讓人在黑暗中看到可貴的愛與盼望。最後尚萬強臨終那一幕讓我感觸最深,這位一生歷經各種不幸遭遇的男士,自從心靈被神父的愛心與寬恕所挽回之後,答應一位瀕死妓女會妥善養育她的女兒柯塞特,於是後半生便全心全力照顧與保護這個小女孩,視為己出並撫養她至成人,後來甚至冒極大的危險去救回女兒的心上人、受重傷的革命青年馬利。當女兒情有歸處並找到幸福的家庭後,尚萬強覺得義務已盡,選擇悄悄離開。在其臨終潦倒之際,馬利發現原來尚萬強是他的救命恩人,便與柯塞特趕緊回去陪伴父親的靈魂被天使接去。這種情操實在是無比偉大,更是上帝所喜悅的;這樣的人生不僅令人動容,也讓人仰慕。我覺得如果一生能夠忠實地完成一件上帝所託付的使命,好好去關懷、照顧一個人的生命,沒有甚麼比這更神聖、有價值的。



[1]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著,鄧嘉玲譯,《杜拉克看亞洲》,天下文化出版,1998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