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摩拉維亞教會的傳統聖誕愛宴

上禮拜天晚上,Ginter Park Presbyterian Church依照摩拉維亞教會(Moravian Church)的傳統方式舉辦了一場聖誕愛餐(Love Feast),以慶祝聖誕節的來臨,我很喜歡,也覺得非常有意義。

摩拉維亞教會可能是最早的新教(基督教)團體,早在宗教改革之前的1457年,摩拉維亞教會就已經在波西米亞地區(現在的捷克共和國)設立。摩拉維亞教會又被稱為「波西米亞兄弟會」(Bohemian Brethren),他們的信仰內涵重視信徒間的合一與情誼,個人的敬虔、傳教以及音樂。

在1727年,當時在德國避難的摩拉維亞教會信徒經歷了聖靈的復興,因此它們根據初代教會信徒的愛餐(agape meal)形式,設立了摩拉維亞教會的愛餐傳統。愛餐的舉行日期都是在教會的重要節日,如特殊紀念日、聖誕節等;雖然稱為愛餐,但主要的內容是在唱詩及朗讀經文,餐點多半只是象徵性地以小麵包、熱飲(熱咖啡或可可)的分享來代表。在聖誕節的愛餐,最後還會點燃每人手中的蜂蠟蠟燭,在燭光中引唱聖詩為愛餐劃下句點。

這種方式的聖誕慶祝我以前在台灣的教會或多或少經驗過,比如台南太平境教會以前平安夜的慶祝晚會最後都會點燃蠟燭,吟唱平安夜;聖誕慶祝禮拜則有用獻詩、唱詩及讀經的方式取代一般禮拜的儀式。我以前都不知道這是摩拉維亞教會的愛餐傳統。不過,在台灣我們都沒有吃小麵包及喝熱可可就是了。不過我覺得這種傳統的慶祝方式已經越來越淡,反而是現在大部分的教會就真的用餐會來舉行愛餐。我最近參加的愛餐,大多是教會在聖誕節前夕或新年前夕,每戶會友出一道菜分享的potluck愛餐,填飽肚子是有,但是有沒有感受到愛就不知道了。

Ginter Park Presbyterian Church今年的聖誕愛餐,是以會眾唱聖誕詩歌、聖歌隊獻詩以及朗讀耶穌誕生有關的經文穿插進行,聖歌隊挑選並準備了好幾首孟德爾頌的宗教合唱曲獻唱,整個會場給人非常喜樂、寧靜、平安的感受。

在這些儀式進行過後,教會長執端來熱可可及麵包分給會友,讓大家享用,體會主內一體的情誼。最後,大家依序點燃手中的蜂蠟蠟燭,在平安夜這首歌曲的合唱聲中結束這場愛餐。
我個人覺得用這種方式來紀念或慶祝聖誕節要比舉辦熱鬧的慶祝晚會或參會更能讓人感受到聖誕的意義與內涵。

2007年12月9日 星期日

資金與資本主義社會

這學期的課程在這個禮拜劃下句點,等下禮拜考完試,這學期就結束了,我想藉此機會分享一下這學期上課的一些雜感。

「健康照護機構財務專題」主要是繞著資金(capital, cash)的管理在進行,討論到許多相關的議題,如機構的財務狀況評估(獲利狀況、資金的流動性、資金的結構等)、設備投資的決策(資金值不值得用到某一種設備或方案上面?或該用到哪一個方案上面?)、資本投資(如何運用現金或資產去投資獲利,如買股票或債券)、資產融資(如何用資產去取得資金,如上市發行股票)、舉債融資(如何透過舉債去取得資金,如發行債券、貸款等)、現金預算/預估、以及社區利益、慈善服務與壞帳(收不到資金、但能夠產生其他價值或效益的支出)等。這些財務活動的中心動機,都是要讓醫院或照護機構有足夠的資金去運用,以達成其設立的目的並能夠持續地發展。

這門課也讓我再一次體會到美國極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或融資管道,真的是讓人眼花撩亂,融資金管道非常多,也因為有這麼多的融資活動,衍生出許許多多的財務工具或服務,如利息交換(interest swap,固定利率換成浮動利率,或浮動利率換成固定利率),信用強化(credibility enhancement),貸款保險、債券保險等。

對剛接觸到這些衍生性財務工具或產品(derivatives)的人來說,最難理解的是為什麼有人會做這些事情,他們的出發點是甚麼?舉利率交換swap為例,有時候發行變動利率債券的醫院,當市場的利率上升時,他們就必須要付較高的利息,因此會增加融資成本;這時她們可能就去買浮動換成固定利率的swap。我就在想,如果這對買swap的醫院有利,那不就對賣swap的一方不利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為什麼有人會去賣swap?老師請一位投資銀行的主管來跟我們上這門課,他說他剛接觸swap的時候也是有這樣的疑問,經過很久之後才漸漸弄懂。他說一個好的財務操作模式都不會是零和遊戲(一方有利,另一方就吃虧),而會是雙贏的模式,雙方各取所需,各自打自己的如意算盤,經過交易,皆大歡喜。比如上述的例子中銀行替醫院付浮動利率給債券持有人,收醫院的固定利息,承擔這些浮動利率的風險,但是會想辦法從當中賺取套利的差額。

這位主管很坦誠地說,這些活動或財務產品之所以會有需要或有人去做,其實最大的推力來自於人們的「貪心」(greed),希望多賺一點,或少虧一點,因此即使有風險存在,只要能滿足貪心的動機的事情,就會有人願意去做。

我們老師接著說這就是資本主義的精髓與特色,而美國就是資本主義國家最典型的代表,在共產或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是很難去理解,也看不到這些活動的,甚至在這些國家,有很多人一生是從來沒有借過錢的。我覺得這句話回答了存在我心中好一段時間的問題:為什麼在美國,借款是如此平常,借貸的管道如此多?相較台灣的情形,我們比較不習慣借錢,也沒有那麼多借貸的機會與管道。目前我所得到的答案就是在於資本主義化程度的差別,資本主義化程度越高的社會,這些管道及活動就會越普遍。資本主義的英文是capitalism,其核心就是在於capital「資金」,我覺得capitalism如果翻譯成「資金主義」可能會更加貼切,也更容易了解。

在資本主義化程度高的國家,為了讓資金充分流通,法規限制就會越低,因此伴隨而來的是自由化;或者也可以將此看成「蛋生雞或雞生蛋」的現象,因為自由化,所以資金能夠充分流通及多元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資本主義及自由化是不太能夠分開的。美國之所以能夠在世界上維持其優勢,主要就是靠著這兩點,使其能夠(用高薪或自由的環境)吸引各國優秀的人才來到這裡,並由於其多元的資金操作管道成為世界金融的中心,吸引大量的資金。

最近從一些老師的討論中得知,美國學界或高等教育界已經開始擔憂在不久的將來師資短缺的問題,現在美國大學裡的老師主要是以55歲以上的嬰兒潮人口為主,這些老師再過10後就會快速離開教職,而投入學術界的人口卻相對不足,因為年輕一輩都被吸往更高薪的職場,去就讀像MBA、法律或資訊相關的科系。相較於這些產業,學術界的確是比較枯燥、寂寞且所得不算高的職場,我們老師說有一句話可以很貼切形容學術界的生態:”publish or perish”(發表論文,不然就等死),意思是說在學術界就是以做研究及發表論文做為最重要的要求及成就指標,對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這真的不是一件太受歡迎的工作。因此美國有一些大學的研究所除了一再鼓吹對學術研究有興趣的學生來唸博士班之外,也再度積極在招收外國學生前來就讀,像VCU最近幾年就很致力於國際學生的拓展。而剛好像印度、中國或南美洲這幾年有大量的留學生前來就讀研究所,這些外國學生畢業後因為美國提供了更好的薪資及自由的環境而能將他們留在美國。

類似的情況,我們也可以從美國醫師及護士短缺的情況上看到,臨床醫療及護理工作都是相當辛苦的任務,越來越無法得到年輕人的青睞,雖然美國的醫學院還是相當熱門,但有很高的比例是移民的第二代在就讀,白人學生的比例是在減少中。在護士短缺方面,美國的醫院也是積極在招募外籍護理人員,用相對較高的薪資及較佳的生活環境吸引她們前來。從這裡我們看到,資本主義(向錢看)為美國帶來了一些問題,但也替美國解決了許多難題。

組織理論

這學期唸到了一些組織理論,有比較微觀的,也有比較巨觀的理論。較早期學者大多是在探討組織內部的運作,著重微觀的組織面向,如工作的進行、決策、成員與工作的心理因素、組織成員的人際互動及溝通等;後來的組織理論比較偏重巨觀的組織現象,特別是組織與其他組織,以及組織與環境的互動。

此外,組織的研究也從靜態的描述逐漸走向動態的過程,去探討組織的變化,甚至認為組織是一種過程(organizations as organizing),且沒有明顯的範圍,在這種觀念下,組織不再只是圍牆內有形的一個團體,而是該組織所有的活動。

不管是微觀或巨觀的組織理論,都在提供我們對組織某一些面向的了解與認識,並幫助我們掌握影響組織或管理的重要因素。比如體制理論提醒我們去注意法規、專業要求、文化象徵、社會觀念對組織運作的影響;資源依賴理論點出組織之間的互相依賴與權力關係的重要性。

一個理論其實就代表一種對組織特殊的理解,並舉出當中有關連的影響因素,雖然不是完美的,但可以讓我們知道哪些重要的因素會對組織的運作造成怎樣的影響,讓我們將複雜的處境或現象稍加以精簡,以便能夠進行較為系統性的分析,把握重點去做必要的因應或管理。因此有些學者說用某一種組織理論去分析組織就像是戴上一種特別的鏡片去看待組織一樣,將某些光線過濾掉,只讓某些光線透過來。所以我們也要注意帶上某種組織理論的鏡片之後所看到的影像與原來真實的影像之間其實是有差別的。組織實在是太多元、動態且複雜了,因此沒有一種組織理論能夠涵蓋所有的組織面向或因素。儘管一些較具代表性組織理論大致上是成立的,因為它們可以說明許多主要的組織行為與活動,但總是有某個理論所無法解釋的例外與個別性的現象存在,這也就是理論的限制。

統計分析的限制性

現在組織理論都強調須要有實證研究的支持,而實證研究的主流是量性的研究,也就是透過量性數據的收集,並藉由統計或數學模式的分析去檢視各個主要因素之間的關係是否真如理論所預測或描述的狀況。

統計分析的基本原理是藉由大量的樣本資料,希望去計算在母體(真正的群體狀況)中,某一個因素的代表值或估算值(estimator or predicted value),而通常最有代表性或預估能力的估算值,就是樣本資料的平均值。可是問題在於平均值是用一個數值去代表一整批數值,儘管統計學上有輔以變異數或標準差幫助我們瞭解樣本數值的分布情形,可是我們對於個別數值的掌握事實上還是很有限的。這讓我想到「見林不見樹」的問題。統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整體上各個因素之間的關係,但是無法確實掌握因素之間細部的互動。就像如果我們想了解A班與B班學生的學習成效,我們可以將班級A與班級B的平均分數拿來比較,假設A班的平均分數較高,因此整體來說A班的學習成效與B班好,可是這並沒有告訴我們這兩班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比如,A班所有學生的學習成效都比B班的學生差嗎?還是有些比較好,有些比較差?當我們的資料變數越多,或我們同時想所要探討好幾個因素時,就越難從統計中看到個別性。

在計量經濟學當中,我們有上到「某個預估值的信心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for a predicted vale)與「預估區間」(prediction interval)的不同之處。比如我們要探討「計量經濟學」這門課期中考的成績與期末考成績的關係,以便用學生期中考成績去預測期末考的成績。用迴歸模式去分析,我們馬上可以獲得兩個預估值,去代表所有學生的期末考成績與期中考成績的關係。比如:

期末考分數=17+0.76期中考分數

此外,統計軟體還會提供我們17與0.76這兩個預估值的信心區間,讓我們了解這兩個數值很有可能的變化範圍。如果我們的資料筆數夠多的話,通常這個預估值是蠻準確的,而且預估值信心區間也會相當小。但是,這可不代表每位學生的期末考成績都是被期中考成績所左右,事實上當我們去計算某一位學生的期末考成績時(用某一個期中考成績要去預估期末成績時),預估值雖然還是一樣,可是預估區間會變得大得多,也就是說,對某些學生來說,實際的期末考分數還是可能與用期中考分數所預估的期末考分數有很大的差距。這當中主要的原因在於統計是將資料加以統整,在這過程中資料本身的變異已經某個程度上被消除了,比如有些期中考分數不理想的學生期末考卻考得很好,有些期中考分數很好的學生期末考卻考得不好,但是在統計中,這兩個效果被中和掉了。所以所呈現的預估值並無法真正代表個別學生的期中與期末考的關係。這也是統計當中「見林不見樹」的現象之一。

這學期我們在進行美國天主教醫院體系的價值觀是否有影響其所屬醫院的服務種類這個題目的探討,當我們用統計去分析相關資料所得到的結果,是指有某種核心價值觀的醫院體系所屬的醫院提供某些性質的服務類別的傾向程度。假設我們發現關連性不明顯,甚至是反關聯;可是,其中可能有些體系的價值觀與其醫院所提供的服務性質關連性高,只不過卻被有些關連性很低的醫院體系給中和掉,因此我們只能說整體來說,關聯性不高,但是我們無法結論說所有的天主教醫院體系所屬醫院的服務性質與其價值觀都沒有關聯性。

統計是很好的研究分析工具,但是它也有其限制及前提,這是我們在運用量性方法進行研究時必須注意及提醒自己的地方,這樣才不會誤用工具,產生誤導的結果。

2007年12月2日 星期日

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上)

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事實上是經濟學的一個理論或學派,因此又被稱為交易成本經濟學(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CE),它之所以會產生主要是在指出新古典經濟學理論的限制與不足,新古典經濟學理論的基本論點就是在強調自由市場中的價格機制,認為透過競爭及價格的調節機制,市場形成了一個極佳的管理結構去引導交易的進行,使資源的分配達到最大的效率。交易成本理論則認為在很多情形下,光是靠是市場中的價格機制是不夠的,因為有一些因素是市場沒有考慮到的,比如:交易所可能衍生出來的成本。因此交易成本理論進一步指出組織在經濟學及交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是傳統經濟學所忽略的一環。

傳統(新古典)經濟學分為個體經濟學及總體經濟學,個體經濟學討論個人的經濟行為(需求、供給和價格),雖然個體經濟學也有討論廠商(firm)的經濟行為,但事實上只是將廠商視為市場當中的一個生產者(或製造者),去討論在不同的競爭型態當中價格如何決定廠商的生產行為,並未考慮到廠商本身的決策或組織形態的考量。總體經濟學則直接去討論國家或一個社會的整體經濟狀況及貨幣政策,因此都沒有去討論組織對經濟行為的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經濟學會遇到幾個問題。交易成本理論的宗師Oliver Williamson舉出幾個例子。首先,如果廠商只是一個生產工具,它就應該只考慮技術問題,其正當性也應該由其技術面考量去決定。因此,同樣是垂直整合的兩個例子,一個是煉鋼廠與軋鋼廠的合併,另一個是原廠禁止加盟店將品牌產品賣給未經授權的經銷商,在傳統經濟學的觀念下,前者是基於技術的考量,因此是可以被接受且合法的整合模式,而後者則與生產技術無關,所以被認定為壟斷或違反競爭原則,一般來說是被法律所限制的。Williamson認為這樣的判斷方式過於武斷。

再者,Williamson說到,如果廠商只是靠技術的生產單位,那麼使用相同技術的廠商應該都會一樣。但事實上即使是使用相同機器的工廠,也沒有兩家是完全一樣的。他舉例曾親眼看到一個匈牙利工廠引進一套在德國公認相當成功的燈泡製造設備,卻為了一整年生產不出一個無瑕疵的燈泡而深感苦惱。

還有,如果組織無關緊要的話,那根據經濟學原理,一個大廠商的生產效率總是可以比好幾個小廠商加起來的更好,因此我們終究會看到全世界的生產活動都被收歸於一個超級大廠商裡[1],但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

另外,傳統經濟學認為個人及廠商自己並不知道甚麼是好的,而是出於自利的動機,由市場的價格去主導及行為。若果真是如此,那麼如果有一些重要人物講出一些聳動的經濟或投資建議,應該會使大多數的個人及廠商趨之若鶩,不過這種情況卻不常發生。

最後,美國每年政府每年耗資鉅款去補貼糖的生產,有人去算過與購買同量的進口糖的費用比較,美國每年補助糖的生產要多出三十億美元,這是平白的浪費。可是,即使知道這樣,為什麼補助政策還是照常?

這些問題都不是單純的經濟學觀點可以完全解釋的,因為它們牽涉到組織的結構與運作。因此Williamson一再在其著作中強調:組織很要緊(很有關係)!"Organizations matter."交易成本理論很仔細、深入地去討論組織本身的結構與經濟行為的關係之後,指出這些現象的核心點,在於組織/廠商在進行交易過程中所衍生出來的相關成本;而組織行為的依據或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將此交易成本降到最低。由於交易成本理論將組織帶入經濟學裡,因此又有人稱此為組織經濟學派。

交易成本理論將個別的交易視為一個分析的單元,並從此處去建構組織行為與結構的決策依據。交易過程中為什麼會衍生出成本?有哪些成本?大部分的交易都要訂定合約,然而我們知道,再詳細的合約都無法將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設想到,這也是「受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所指出的,雖然我們希望做到理性(追求最佳的狀態),可是我們的知識及資訊都有限,也無法預知所有可能的結果,因此每一個合約都有隱藏的風險(hazard)。此外,交易成本理論也指出另一個交易風險的存在,那就是人的「投機取巧」(opportunistic)傾向,我們或多或少都想從交易中占一點對方的便宜,讓自己多得一點好處(有一句俗語說無奸不成商)。這個問題為每一次交易增添更多的風險,因此,為降低這些風險,每一份合約或交易都要衍生出不少成本(合約的擬定、處理的行政成本、公證、訴訟、法務人員或顧問費…),甚至有些合約或交易的風險還是難以控制的。當交易風險或相關的成本高到某一個程度下,組織便會希望將該交易內化,也就是將它納入組織之內,從「購」(buy)轉變成「做」(make)。比如原來某家醫院原本都是向外面的資訊廠商購買應用軟體,或請廠商替其開發軟體,後來因為醫療環境變化太快,請廠商開發軟體的頻率增加,導致相關的交易衍生成本也大為上升,這時醫院極可能會聘雇資訊人員自行開發部分或全部的軟體。

而影響交易風險或成本的主要因素,除了交易頻率之外,交易的不確定性及「資產特定性」(asset specificity)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交易的不確定性我們比較容易理解,而資產特定性的討論是交易成本理論的焦點。Asset specificity是指當交易的內容涉及到與廠商的個別性非常有關係的東西時,比如該東西是供應商為買家所量身訂作的物品時,我們稱此為asset specificity。我們可以舉某家醫院的所需要的食用鹽及資訊軟體來做比較,所有醫院所要用的食用鹽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甚至與一般家庭所要用的食用鹽也沒有甚麼差別;但是每一家醫院所要用的資訊軟體,特別是臨床上所要用的電腦程式都不一樣。因此這兩者可以說是asset specificity的兩個極端代表,前者是一般性的代表,後者則是特定性的代表。對於一般性的東西,交易的雙方都沒有甚麼交易衍生成本,因為買賣雙方都很自由,你買不買我的東西,我賣不賣給你都沒關係,我們都馬上可以在市場上找到其他的買主或賣方;但是對於資產特定性的東西,就沒這麼簡單了,如果這個東西是我為你特別生產的,你不買的話我的損失就很慘重;相反地,如果只有你在製作這種我所需要的物品,萬一你供貨不及或你無預警停產,那我就要停擺了。所以這類個別性的東西的交易所衍生的成本是相當龐大的,雙方都要力求合約及交易的完美,以降低風險,可是要做到如此,所投入的心力、金錢等有形或無形的成本是很可觀的。其實我們可以將交易成本理解成交易進行中的摩擦力,就像物理學上物體在運動時有摩擦力,會消耗掉其動能一樣,組織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也有磨擦力會衍生相關的成本。

[1] 傳統經濟學認為"市場"就是這個超級大廠商,但Williamson在此所指的是一個真正、具體的廠商。

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下)

交易成本理論提到三種資產特定性,分別是「場所特定性」(site specificity)、「硬體設備特定性」(physical specificity)、「人員特定性」(human specificity)。我們可以將它們理解成空間的、物體的以及人員的這三個面向的特定性。我們再舉醫院請外面的資訊廠商開發專案的例子來討論,如果受委託的廠商在開發或維護該軟體時必須到該醫院或在附近設立專案辦公室,那該交易的場所特定性就很高;如果開發或維護該軟體時,廠商必須使用特殊的工具或設備,則該交易的物體特定性就很高;如果該廠商必須投入受專業訓練或有特殊學識或技能的人員才能進行該專案,則該交易的人員特定性就很高。

交易成本理論在這樣的理論基礎上,討論許多組織的活動與結構相關的問題。首先是「做或購」(make-or-buy)的決定。「做」是指自己生產,「購」則是向外購買或委託外包。成本交易理論認為組織在做make-or-buy decision時,會根據該交易去比較兩者的相關成本,並選擇成本較小的方案,如果向外買比自己來要省事、成本低及風險小,便會委託外包或向外購買;如果自己做要比向外買的交易成本較低,組織便會從委外轉變為內製,用企業的術語來說,這便是垂直整合。

成本交易理論運用這個觀點去解釋為什麼企業或組織之間會有這些與垂直整合相關的併購、合併等活動在發生,以及為什麼企業或組織的規模大小與組織形態都不一樣,以及企業或組織如何決定其最適當的組織範圍(boundary)。交易成本理論對這些問題所提出的回答就是:由交易成本而定。當交易成本比自己做的成本低時,企業或組織就會縮小其範圍,當交易成本相對較高時,組織便會擴大其範圍。

交易的擴大(外買或委外)或內化(垂直整合)會影響組織的結構,當交易擴大,組織會縮小或簡化,比如現在有些虛擬公司,自己並沒有實體工廠,而是將生產委託給其他工廠,下訂單請工廠製造產品,貼上自己公司的品牌,再委請相關的行銷公司或通路將其產品舖到市場,這樣的虛擬公司只要一間辦公室及與各委託廠商接洽的人員即可。相反地,當組織將交易內化,組織的結構會變大及複雜化,對組織來說,這有利也有弊。其好處是組織可以透過本身的管理架構,去避免原來交易所會產生的風險或弊端,因為理論來說,內部的情況是比較能夠被組織所掌控的,比如若組織內部部門間有爭議,可以透過開會討論或主管的裁決來處理,不必上到法院去訴訟。此外,組織內部比較沒有組織與組織之間所存在的投機取巧或佔對方便宜的動機或問題,且收集組織內的資訊也比收集其他組織的資訊要來得容易及正確。不過,組織範圍擴大及結構複雜化也會衍生出相關的內部行政成本,每一種組織形態有其功能,也有其成本。因此組織必須在比較相對的組織或制度的相關成本,做出決定。

在組織形態方面,Williamson提出M-form的觀念,他說當傳統功能性結構(functional structure, 又稱為U-form)的組織大到某一個規模時,其內部的各個功能部門(研發、生產、行銷、人資、財務、資訊、總務等)會變成一個個資訊封閉儲倉(information silos),只管自己的事,失掉為整個組織的利益合作的出發點。在這種情況下,高層主管得不到真正的資訊,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他根據觀察指出,當組織規模很大時,多重部門 (multidivisional form, M-form)的組織結構會優於功能性結構。M-form是指一個組織再將自己分成幾個有完整功能部門 (divisions),每一個部門就像是一個組織中的組織,都有自己所需要的研發、生產、行銷、人資、財務、資訊或總務等單位,也要自負盈虧,基本上每一個部門都可以獨立運作,在市場上與其他組織或機構進行交易。這樣的組織中的部門本身就是一個組織,會依照盡可能降低交易成本的原則去做決策及從事相關的經濟及組織活動,因此會比U-form來得有效率;而且M-form組織的總部高層主管只須扮演一個內部資金市場及資源分配者及政策方向的決策者的角色,整個機構便能朝相同的目標去發展。現代的一些大企業,像奇異電器(GE)依照產品性質設立分公司;幾個主要的汽車公司也都依照各主要款式的車種設立獨立經營的部門。

此外,依照成本交易理論對人員特定性的見解,組織其實只要與具有組織特定性學識或技能的員工(比如對醫院特殊的資料庫有深入了解的人員,或掌握醫院非常重要的人脈網絡的人員)簽訂特殊約定的聘雇合約,至於其他員工則不需這樣的合約,即使一般主管及醫師具有高度的知識或才能,也不需要,因為這樣的人員可以很容易換到其他的醫院服務,而其他醫院的相關人員也可以很容易轉換到這家醫院工作。但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卻不多,這便點出交易成本理論的幾個主要問題,其中一個是交易成本理論沒有考慮到法規或社會期待等體制因素的影響,像人員聘雇在許多國家都是受到法規的保護,並有高度的社會期待(比如在日本有終生雇用的文化)在裡面。還有交易成本理論著重在交易所衍生的成本,沒有去考慮到其他的相關成本,比如一位醫師離職時,醫院可能會流失的病人,以及新醫師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累積一定的病人群的成本。

此外,交易成本理論也被一些學者批評過於天真,他們指出像投機取巧的問題並非僅存在於其他的組織,其實組織內部也有這些問題,有時候內部的問題更棘手與難處理,弊端更不容易被發現,爭端更難釐清。

雖然如此,交易成本理論還是提供了一個幫助我們瞭解組織的途徑與觀點,特別是由於交易成本理論的出現,使得組織理論與經濟學理論開始有了辯論與對話。而且他所提出的幾個架構,對組織行政管理仍然具有實質的參考與運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