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 星期一

心流(Flow)

上週四嘉基醫務團契邀請蔡茂堂牧師/醫師進行專題演講,他的講題是「心流」(Flow)。以前我沒有聽過這個名詞,經蔡牧師的講解,得知這是一位正向心理學者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50年前提出的概念。

Csikszentmihalyi教授強調真正持久的快樂或幸福感的源頭,物質條件與外在環境只貢獻少部分,更重要是透過主導我們的意識/意念,刻意的操練讓我們進入最優體驗中,這就是心流,意指當一個人完全投入某種活動中,其他的事情都變得無足輕重的狀態,這種美好的經驗可為我們帶來持久的幸福感。

簡單來說,當一個人處在心流狀態時,他會完全融入該情境,達到忘我的境界,全神貫注投入當下的人事物,不會感覺時間的飛逝和周遭環境的限制,此種狀態會帶給他盡情的滿足與幸福感。對一個創作者來說,心流狀態應該就是處在文思泉湧、創意源源不絕,享受在創作的過程。

這讓我想到韓德爾創作《彌賽亞》神劇的經歷,整首曲子演唱時間長達3小時,而韓德爾僅用24天便完成,讓人不可思議!台南的聲樂家與指揮家黃南海博士在一篇介紹文章中提到:「據說韓德爾在1741年8月22日至9月14日3個多星期時間裡,幾乎足不出戶,不眠不休地沉浸在狂熱的靈感中,完成了《彌賽亞》這部作品。特別是在寫〈哈利路亞〉(Alleluia)合唱曲時,他自己經常感動到淚流滿面,雙膝跪倒在地,雙手向天,喊著說:「我看到天門開了!」一氣呵成的音樂,帶動詩詞向前,充分掌握歌曲進行的方式,沒有一處凝滯,真是神來之筆!」這種狂喜與感動經驗是一種極致的心流體驗。

在之前一篇短文中我曾寫到:亞里斯多德用一個希臘字eudaimonia去描述一個理想人生的最終目標,英文常翻譯成幸福或快樂(happiness),韓第將它翻譯為”Flourishing”(展現朝氣蓬勃),意思是盡全力做你做得最好的事。而Flow和Flourshing的字根flu與flour都屬同一組意思相近的字根,這讓我們看到古代的大哲學家與當代的心理學家有共同的見解,而心理學則能更進一步以實驗或實證研究去映證其中的關聯。

蔡牧師歸納進入心流狀態有八個/步驟,依序是:1.興趣吸引進入、2.挑戰稍超技能、3.全神貫注投入、4.目標清楚控制、5.正面回饋快速、6.享受幸福舒適、7.不知時間飛逝、8.忘我廢寢忘食(最優體驗)。

此外,達到心流有4個F開頭的要素和重要原則,分別是1.Focus(專注/聚精會神)、2.Freedom(自由不受限)、3.Feedback(正向且及時回饋)、4.Four percent(挑戰難度高於能力4%)。

也就是,如何讓我們很喜歡投入一件事而不厭倦,設定的目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目標難度高於現行能力4%是最理想的。難度太高會產生焦慮,目標難度低於能力則會感到無聊,導致放棄或退出;而挑戰高於技能4%會使讓我們的努力形成正循環的動力,朝心流的境界邁進。

我覺得心流的概念很棒,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它可以運用於教育、管理與領導,也可以用於自我的學習成長。我似乎也從中看到以前一些學習失敗的原因,因為只是單純的學習,同時間並沒有稍高難度或目標任務配搭學習,最終會因無聊而無疾而終,由此看來,比「學以致用」更好的做法應該是「致用以學」。盼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心流,同仁在工作團隊中也能共同創造心流。

「我只專心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全力追求前面的事。我向著目標直奔,為要得到獎賞;這獎賞就是屬天的新生命,是上帝藉著基督耶穌呼召我去領受的。」(腓立比書3:13-14)

2024.03.18

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遠離疲勞的良方

在之前的分享短文中我曾提到在《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這本書,作者是著名的作家與人際關係教育家卡內基(Dale Carnegie),他在1948年出版這本書,現在來看,還是很實用。

書中有四篇文章談到如何避免疲勞與倦怠。撇開疾病引起的疲勞之外,作者指出勞力工作和動腦工作並不是導致疲勞的直接原因,造成疲勞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和生活/工作習慣。

我自己的經驗相當吻合作者的說法,當我在做覺得很喜歡、有意義和挑戰性的工作時,我不僅不會覺得疲倦,反而做得很起勁;反而假日沒有特定的事做時,有時會有疲累、昏昏欲睡的感覺。

造成疲倦的心理因素包括情緒負荷、煩惱、刻板、厭煩、不被重視的感覺以及不良的人際關係;引發疲勞的生活/工作習慣是指緊繃、計較、拖延等。

有幾個朋友和同事曾告訴我常看到我皺眉頭(眉頭深鎖),第一次聽到時我自己也很驚訝,因為完全沒有察覺,但是不只一個人提醒我,讓我不得不相信原來我有這個習慣。此外,我也有肩頸僵硬/痠痛和眼睛疲勞的毛病,再耕園的視障按摩師也證實我的肩膀很僵硬,書中指出肩頸痠痛和疲勞都是身體緊繃的結果。

作者提出幾點避免疲勞的忠告,很值得大家參考:

1.定時短暫休息,不要等感到疲累了才休息。

2.放鬆、放鬆、再放鬆,從眼睛與身體肌肉的放鬆開始。(如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在最喜歡的大自然環境中,或禱告;緩慢穩定地呼吸;伸展身體;從腳到頭,反覆收緊肌肉與放鬆的動作)。

3.工作時保持舒適的姿態與心情。

4.有交託的對象,能夠將心事講出來。

5.收集勵志的詩句、名言、禱詞等,適時拿出來看,提升自己的情緒。

6.不要計較他人的缺點。

7.對人感興趣。

8.睡前將明天要做的事條列下來。

9.工作時,除了正在辦理的事務,桌上不放其他文件。

10.事分輕重,由重要的事開始做。

11.遇到問題時,盡可能當時當地解決,切勿拖延。

12.能處理的事就馬上完成,不要留到後面。

13.學會組織、分工或授權。

此外,我相信營養也很重要,最近幾個禮拜我每天會補充維他命B群,並多喝水,發現精神狀況有改善,以前早上都需要喝一杯咖啡提神,現在不喝咖啡也不會怎樣。

我們可以多觀察自己的心理狀態與習慣,是否有以上容易導致疲勞的因素,透過培養放鬆的技巧和單純投入當下的生活與工作習慣,適度補充營養,我們的身心會更有活力,生活與工作會更有效率。

「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以賽亞書30:15)

2024.03.11

觀看星辰,轉化心境

這禮拜偶然在Youtube看到「TVBS看板人物」節目,由主持人方念華專訪台裔科學家馬中珮教授的影片—「美國國家科學院士馬中珮拆解宇宙黑洞奧妙/天文物理與人生選擇!」。馬中珮教授在影片中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解宇宙學近年來幾個重要的發現,讓一般人都能了解天文物理的奧秘。此外她也以自身的求學經驗比較台灣與歐美教育的差異與優點,並以母親與老師的角色提出對孩子培育的態度,相當具有啟發性。

在影片的最後,馬教授引用英國著名文學家王爾德(Oscar Wilde)在其劇作中的一句話”We are all in the gutter,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我們大家都活在溝裡,只是,有些人,會從溝裡,抬頭觀看天上的星星。)馬教授藉此希望處在這個繁瑣的世界裡,有更多人有空的時候望向天上星辰,看看這個宇宙是無限大的。

我覺得這句話很有意思,也相當程度反映我們的境況。的確生活中有時會遇到惱人、擔憂、瑣碎的事情或感覺,可能是來自人際關係的緊張,生活當中的難題,或是具有挑戰、壓力的任務。但是人也同時具有超越的意識,透過上帝所給予我們的靈性,以及自然宇宙所彰顯的奧妙,讓我們能夠感受到永恆與無限的存在。因此當我們被困在紛雜不適的處境時,仍可藉由這種靈性的力量幫助我們超越負面的心境與環境。望向浩瀚無窮的星空與宇宙,就是上帝給我們的一種超越管道。

我從國中時期就很喜歡的一首詩歌《祢真偉大》,不僅旋律優美,歌詞也很感人,啟發我要時常仰望上帝奇妙偉大的創造,讚美祂,心靈得到更新與力量。

主啊!我神,我每逢舉目觀看,你手所造一切奇妙大工,

看見星宿,又聽到隆隆雷聲,你的大能遍滿了宇宙中。

我靈歌唱,讚美救主我神,「你真偉大!何等偉大!」

上禮拜四晚上醫院邀請國家交響樂團小號副首席陳長伯老師,以及鋼琴家黃于珊老師在路加堂舉行演奏會,他們用小號與鋼琴合奏多首台灣民謠改編和德國、日本、法國膾炙人口的經典曲子。陳長伯老師在曲子當中也穿插分享他學習音樂的經歷和信仰的體驗,帶給聽眾很豐富的享受。

陳長伯老師提到他居住的大樓有一位很年輕、負責清潔工作的員工,雖然工作內容比較辛苦且不是一般人喜歡的工作,但是他卻做得很起勁愉悅。陳老師問他為什麼每天都工作得這麼快樂?他回答說平常都戴耳機聽搖滾音樂,讓他的心情很活潑。音樂也是一種蘊含超越性的奇妙力量,可以提升或轉化人的心境。

陳老師接著講到一首已經傳唱百年以上的詩歌《在花園裡》,作者Charles Austin Miles創作這首曲子是要描寫抹大拉的馬利亞到耶穌安葬的墓園,卻發現耶穌的遺體不見了,正當她很驚訝與傷心時,耶穌顯現和她說話,後來耶穌很溫柔地叫她的名字,她才認出耶穌,轉為欣喜。

我在網路上一篇介紹《在花園裡》這首詩歌的文章中,讀到一則故事:「據說中國大陸文革時期,一位愛主的信徒在每日清晨上班前,必須出外清掃街道。冬晨苦寒、朔風凜冽、曙色朦朧、四顧沉寂無人,倍覺淒清,於是他一面掃街、一面唱詩。有一天,當他哼唱《在花園裡》這首詩歌時,瞬間感到神的同在,仿如神在花園中和他同行,與他共話,原來自己並不孤單,從詩歌中他得著了力量和安慰。自此以後,那幾小時的勞役,反而成了他和神最親密的交通時刻,讓他感到有主同行的甘甜,暢快無比,心靈更得以甦醒,骯髒的街道也成了美麗的花園。這首聖詩伴他度過漫長又艱辛的歲月,將苦難化成祝福。」

我相信與慈愛的耶穌直接的相遇與互動,是幫助我們轉化困境與負面處境最大的超越力量,無論是藉由大自然或音樂的體驗,或是其他的管道,這些都是上帝白白賞賜給我們的珍貴恩典。

「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手的作為。」(詩篇19:1)

2024.03.04

從性格認識自己和別人

過年期間我看了兩本討論性格管理與人際互動的好書,一本是《你真的很正常,你不是故意的!》,作者是劉大明牧師;另一本是《輕鬆學九型--實用九型人格學》,作者是王天佑牧師。

這兩本書的作者都是牧師,也都用聖經與信仰的角度探討性格的本質,以及如何善用對性格的掌握去促進人際的了解與相處,並運用於職場、親職教養或家人互動上面。

不過兩本書對性格的分類不完全相同,人格九型比較常被聽到,也有比較多專書在介紹。劉大明牧師則是以內向與外向,理性與感性兩種座標,將性格粗分為四類主性格,包括領導特質(外向+理性)、分析特質(內向+理性)、表達特質(外向+感性)、親切特質(內向+感性),然後每一種主性格若結合其象限上鄰近的兩種主性格傾向(副性格),則可再分為兩種性格,比如領導的主性格可以再分出「領導+分析」以及「領導+表達」這兩種性格,因此總共有8種性格,大致可對應人格九型中的8種人格。有興趣的同工不妨去探索一下自己的性格類別。

我看過兩本書之後,還在摸索我是屬於書中哪一種性格,好像沒有一種性格剛好可以很直接套用在我身上,不過倒是可以刪除幾種很明顯不是我的性格。我在想這會不會是因為我對自己認識得不夠透徹,還是我自己的性格會隨時間變動?或許我們可以聽聽親人或朋友說說看自己比較屬於哪一種性格。

這兩種性格分類的差異,據兩位作者的見解,是因為九型人格是以人的內在動機去劃分性格,而四型(或八型)性格比較以人的外在表現去做分類。雖然如此,我覺得有機會透過性格角度探索自我是很好的,有助於認識自己。宗教改革家加爾文(John Calvin)曾說:「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認識上帝和認識自己。」

兩位作者都認為性格是上帝賜給每一個人的特質,每一種性格本質上都是好的,都含有上帝的形象(特性),也都可以彰顯上帝所要給我們的價值。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到性格也有可能會被誤用,或是每一種性格都有其容易被誤用的傾向,導致出現不健康的性格,這兩本書都有針對每一種性格提出提醒。

此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性格學去了解別人,看到彼此之間可能因為性格的差異所產生的行為想法不同的原因,而能夠彼此包容和接納。王天佑牧師說尊重與包容的基礎是了解和理解—了解創造出諒解。許多人際關係的問題都是因為性格不同,彼此不了解、又不知道如何「有創意的化解彼此的差異」使然!

在人際互動上,王天佑牧師用騎機車或開車時在不同路況要換檔為例,告訴我們面對不同性格的對象,我們所用的相處模式也要「換檔」,不能用同一種檔(模式)和所有人相處。如果我們能了解對方的性格,善用合適的模式與對方互動,就能使雙方激盪出最大的益處。

團隊成員中一定有不同性格的成員,不同的性格可以達到互補,有助於形成一個優秀的團隊。就像上帝在團隊中安排有先知特質的人、傳福音特質的人、牧者特質的人和教師特質的人,透過這些不同恩賜的人一起服事祂,完整達成祂的旨意與使命。因此我們要學習了解彼此、包容彼此、欣賞彼此、成就彼此,讓我們的團隊成為我們彼此的祝福。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者和教師,為要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4:11-12)

2024.02.26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感念林澄輝長老及鄧璐德女士夫婦美好的腳蹤

一個月前我在台南參加「2024年林澄輝長老及鄧璐德女士夫婦紀念音樂會」,除了聆聽到很優美的詩歌與音樂之外,也讓我得知一對信仰前輩的美好腳蹤。

可能許多嘉基同工對林澄輝及鄧璐德夫婦比較陌生,其實他們與嘉義有不少淵源。鄧璐德(Ruth Duncan)女士是美國的宣教師,完成護理訓練後,1946年(25歲)接受基督教內地會差派至中國甘肅服務。1951年被共產黨關押7個月後驅逐離開中國。1952年來到台灣宣教,在台北樂山園痲瘋病療養院服務,因此與出身台南、留學日本、因罹患痲瘋病返台,當時在樂山園接受治療的林澄輝生先相識,互有好感。由於內地會規定宣教師不得與宣教區當地人相戀,因此鄧璐德調往台東服務,1955年以獨立宣教師身分來到台南,與林澄輝重逢。

有感於南部痲瘋病人的醫療需要,林澄輝及鄧璐德1956年先在台南設立「台南特別皮膚科診療所」,後於1957年底設立「嘉義特別皮膚科診療所」。當戴德森醫師1958年8月落腳嘉義後,就曾參與此診療所的醫療服務,在戴醫師所製作、介紹他在台灣初期工作的紀錄片《傳道與醫治》中,就有戴醫師在嘉義特別皮膚科診療所內為痲瘋病人診療,與鄧璐德合影以及林澄輝拉手風琴佈道的畫面。

治療痲瘋病的抗生素在1940年代問世,1959年世界衛生組織派專家到台灣推廣治療的方法,痲瘋病人快速減少,1972年台南特別皮膚科診療所結束,轉而協助小兒麻痺青少年的收容、就學與職訓。從1956年至1972年,台南與嘉義的特別皮膚科診療所共照顧了超過1000名病人。

林澄輝及鄧璐德在2002年捐地捐款設立林澄輝社會福利基金會,開辦養護中心、關懷據點據點、日照以及居家服務。我有幾位朋友的家中長輩目前是由林澄輝基金會提供長照服務,對基金會的照顧品質相當肯定。姚維仁院長也曾擔任林澄輝基金會的董事。

林澄輝先生因有家族地產,加上擅於投資,累積不少財富,但是他們的生活極為簡單樸實,開國產福特舊車,衣服與鞋子破了修補後繼續穿,而且保持勤勞;他長期擔任社區志工,自願打掃街巷道環境;他們的財產幾乎都捐給教會和教會機構,並投入社會公益服務。

紀念音樂會中,林澄輝先生的姪女薛悅悅老師提到,對鄧璐德女士印象最深的是她對上帝的信靠與禱告。她說鄧璐德女士每天為她禱告,後來她知道鄧璐德的禱告單上有200多人,每天一一為這些人禱告。

國中到教會受到林澄輝及鄧璐德關心與培養的長榮大學神學院前院長莊雅棠牧師,在一篇文章中也提到鄧璐德每天一大早就起來禱告,每次和她談完話,她一定會帶領莊牧師禱告。她相信禱告可以孕育人的靈性,改變人的生命。而且,雖然宣教路上遇到許多困難,鄧璐德從不氣餒,用堅韌的信心克服各種挑戰,她總是堅信上帝會為她開路。

在莊牧師考上大學時,鄧璐德在送給他的聖經中夾上一張卡片,上面用打字機寫了一段分享與鼓勵的話:”God has His best things for the few who dare to stand the test.  God has His second best for those who will not have his best.  I want in this short life of mine, as much as can be pressed. Of service true to God and man.  Help me to have Thy best.”(上帝會將最好的給那些少數勇於承受祂的試煉的人;上帝把次好的給那些不想要祂最好事物的人。願我在短暫的一生中,盡可能地承擔上帝所給的壓力,好真實地服事上帝與服事人。願上帝幫助我得到祢最好的賞賜。)

莊牧師說每當在人生的特別時刻或面臨重大抉擇時,他總是會想起這段話。我也將這段話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帶給我們鼓勵與力量。

「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約伯記23:10)

2024.02.19

2024年2月13日 星期二

如同雲彩圍繞我們的見證人

去年底我受邀參與《台灣偏鄉醫療簡史》的寫作,負責其中一章〈教會醫療傳道與偏鄉醫療〉的撰寫。由於最近事情較多,要另外撥出時間來查閱相關資料,整理成一篇能夠出版的章節,確實感到有點吃重。不過主編非常重視教會醫療團體對台灣偏鄉醫療的貢獻,我也認為基督教與天主教醫療團體確實在偏鄉醫療扮演了開創性與獨特的角色,基於一份使命感,便接下了這份任務。

花了不少時間將這篇文稿完成後,我很高興當時有答應這次的撰寫邀約,因為在寫作過程中看到許多醫療宣教師與醫界的信仰前輩所留下的美好腳蹤,再次被深深感動與激勵。

我大學念的是理工科系,到大二時逐漸發現自己比較喜歡社會人文領域,因此從大三起便開始選修社會科學與人文共同科目,也去歷史系選修台灣史課程,我的期中報告題目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社會關懷服務」,在撰寫過程讀到彰基創院院長蘭大衛醫生與師母「切膚之愛」的故事—為了醫治一名傷口潰爛恐併發骨膜骨髓炎的小孩,蘭醫生從文獻上得知或許可採用植皮手術治療,盼能避免截肢,但考慮病童過於虛弱,恐無法負荷自己身上皮膚被切除下這麼一大塊,於是蘭師母請蘭醫生從她身上割取皮膚移植給小孩。那時我一邊寫一邊哭,感動到不行,心想為什麼有人這麼願意無私去愛別人?

這個月為了撰寫〈教會醫療傳道與偏鄉醫療〉,讀到更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些是我以前不知道的,有些是聽過的故事,但是現在重讀卻有不少新的體會,並且從中得到許多鼓勵。

嘉基以前的同工、目前任職於中研院台史所的劉淑慎小姐,提供一篇她撰寫有關戴德森醫師治療小兒麻痺,與回美國進修脊椎側彎矯正手術的文章給我參考,讓我對戴醫師有更多的認識與敬佩。

戴醫師是一位謙虛、內斂、沉默不多話的人,嘉基在1997年曾經印製一本小冊子《戴德森—一個沒有自己的人》,我覺得這個標題把戴醫師形容得非常到位。不過,讓我大感訝異的是,默默不張揚的戴醫師所做的事情之多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1959年雲嘉地區「八七水災」,受災人數達25萬人以上,戴醫師和美國軍隊、宣教士及基督徒團體合作,直接將救援物資運送到超過40個遭受水災的市鎮,對於受災嚴重的村莊,提供每人10天份的物資,並在國內外教會捐助支持下,巡迴災區治療了近2000名的患者。

早期戴醫師的同工很少,大多投入在巡迴診療、診所的醫療及關心病人的工作,但他還要處理購地、規劃興建醫院,以及募款的種種事情,幾乎可以說一人身兼現在醫院醫療、總務、工程、財務、企劃、院牧單位的任務。

等醫院比較上軌道之後,為了因小兒麻痺導致脊椎側彎病人的需要,戴醫師於1968年返美,50歲再度進入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以住院醫師的身分進修骨科專科以及脊椎側彎手術。美國住院醫師訓練是非常操的,因為美國絕大多數醫院的住院病人都是由住院醫師照顧的,還要輪班,體力負荷非常大,戴醫師以超過50歲的年齡經歷4年這樣的操練,實在是很不簡單。

當他訓練完成準備回台時,接獲信義會世界救濟協會的電話,得知孟加拉獨立戰爭發生大屠殺,許多難民受傷及流離失所,急需外科及骨科醫師前往救援。戴醫師和師母內心非常掙扎,覺得不能無視戰亂中孟加拉的傷患需要而不顧,因此毅然改變計畫,帶著四個孩子轉往孟加拉,在砲聲隆隆中投入醫療工作長達一年半。這是需要多大的愛心與勇氣!

光是這幾件事就讓我對戴醫師產生無以復加的感佩,一個沒有自己的人,卻把自己完全給了最需要的人。互相對照之下,我發現自己所面對的工作與生活考驗與負擔要比戴醫師少太多了,任何的問題根本都微不足道。

歷史是有系統地回顧與陳述過去所發生有影響力的事,讓我們從中獲得面對此時與未來的智慧與力量。感謝上帝將許多美好的典範人物放入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看見許多愛與勇氣的見證!

「所以,既然我們有這許多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繞着我們,就該卸下各樣重擔和緊緊纏累的罪,以堅忍的心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希伯來書12:1)

2024.02.05

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

學習小孩的喜樂與生命力

魏德聖導演的電影新作《BIG》去年12月上映,這部片子以6個癌症病童抗癌為故事主軸,敘述生命的可貴。院內一位兒癌醫師向企劃室推薦並建議醫院包場,基於支持優質國片以及醫療人文與生命教育,上禮拜醫院在電影院包下兩場次,供同工報名觀賞。

這部影片內容很豐富,片長158分鐘。雖然這些兒童生病與治療過程很讓人心疼,加上看到其中部分家庭也或多或少有難念的經,影片本身是屬於比較讓人感到沉重的題材,不過因為劇情流暢,不會讓人覺得很冗長或難熬;更可貴的是導演與製片團隊很巧妙地放入許多歡樂、幽默、明亮的氛圍,甚至很用心地穿插動畫,去展現兒童求生的生命力。因此儘管不是每一位病童都能如願獲得療癒,但整部片子仍能傳遞出不凡的勇氣與盼望。

我在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偉文醫師的臉書上看到他介紹魏德聖導演拍這部電影的起心動念:

「二十年前曾經有個機會訪問兒童癌症病房,發現裡面充滿了歡笑,喜樂多於悲傷,這個深刻的經驗就留在心底。前兩年因為疫情,台灣三部曲電影的製作喊停,除了心痛,還有很多事沒辦法交代,內心充滿了負能量,想轉移焦點,忽然又想起這個經驗,為了消除負能量,就以孩子的眼光寫這個劇本,寫著、哭著、笑著,心中的負能量就消失了,於是就想把這個電影拍出來,希望能幫忙消解社會上的負能量。」

很佩服與感謝魏導願意將這些內心的轉折分享出來,帶給我很多啟示。魏德聖導演對台灣影壇有莫大的貢獻,有人說他製作的《海角七號》使得長久陷入低潮的國片重振起來,開創的台灣電影的新局。後來他再拍了《賽德克巴萊》與《Kano》,都引起很大的迴響。

但即使像魏導這樣令人欽羨與佩服的成功人士也不是都事事順利,仍難免遇到重大逆境與考驗,使得事與願違。其實愈成功、有名聲的人在人生的挫折中所承受的壓力更大,有時候就因此消沉下去或以酒精或藥物麻醉自己,甚至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我們常會看到新聞報導明星或名人的不幸殞落消息,讓人婉惜。

很難能可貴的是魏導從過去與病童的接觸經驗中找回生之喜悅和盼望,決定拍攝這部以癌症病童為主題的影片,因此這部電影的片名「BIG」是”Being Is Great!”的英文字母縮寫,中文意思是「活著最大」或「好好活著就是一件偉大的成就」,鼓勵大家不要放棄,好好活著,就有轉機。

我在嘉基60周年專書《踏在愛的第二里路:嘉義基督教醫院60年愛的傳承》第104頁中看到一段記載。戴醫師在嘉基第一棟醫院蓋好之後,接著計畫興建小兒麻痺中心,於是1962他利用回美國度假時為此進行募款。他的一位木匠鄰居Chester Alfson拿給他一張3000美金的支票,要支持這個計畫,當時這是一筆大金額。1967年有25床與復健設施的小兒麻痺中心便以「艾弗遜小兒麻痺中心」(Alfson Polio Center)命名。

書中提到:「艾弗遜小兒麻痺中心一直是戴醫師心中的支撐,他常說當他沮喪時,看到中心這些深受苦痛的麻痺症小孩的笑容,他就開朗了。戴師母也提到這些小孩的天真可愛,她記得有一年聖誕節美軍送來一些三輪腳踏車給這些小孩,她想這些孩子又不能用他們的腳來玩,所以認為這些是無用的禮物。但令她驚訝的是,她去查看小朋友時,看到他們坐在小三輪車後面,然後用他們的手去踏踏板,在醫院裡到處跑,他們很喜歡這些三輪車,並且得到極大的快樂。」

耶穌曾教導我們要回轉變成像小孩那樣地喜樂與謙虛。我發現戴醫師、戴師母、魏德聖導演也都同樣看到小孩從內心所展現毫無保留的、不被病痛或外界環境限制的喜樂泉源,讓他們感到極大的鼓舞,我深信我們也都可以。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上帝國的子民正是像他們這樣的人。」(路加福音18:16)

2024.01.29

音樂是上帝所賜的禮物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像過沒有電影配樂的電影會變成甚麼感覺?我想一定是乾澀和枯燥許多,也少了很多的感動、情感或歡樂。同樣地,我真的無法想像沒有音樂的人生會變成怎樣的光景!連強人哲學家尼采都曾說:「沒有音樂的人生是完全走調的(錯誤)。」幸好上帝將音樂賜給人類,讓人的生活不至於變調,而能夠得到滋潤,因此創立信義會的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說:「音樂是上帝所賜的禮物!」

我覺得音樂是最平易近人的藝術,我們不必懂任何音樂的道理,都能夠直接從音樂得到喜悅、安慰與激勵。音樂超越時空的廣度與觸角幾乎可以吸引每個人與它親近。

音樂的風格與類型很多元化,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音樂,另外有宗教音樂、古典音樂、爵士音樂、流行音樂,而這裡每一類音樂又可以細分許多不同風格或派別的音樂。更神奇的是,藉由少數幾個音階、不同節奏的組合,透過各種樂器或音色的搭配呈現,竟可以展現無窮的變化與極豐富的內涵,讓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

聆賞音樂的管道也很多樣,我從小在教會參加主日學與主日禮拜要唱聖詩,聽聖歌隊的獻詩,也在教會與學校禮堂聆聽過現場的音樂會。國中時自己買了一套小音響,以及古典小品和西洋流行音樂的黑膠唱片,很享受其中。高中時開始有卡式錄音帶,因此只要一台錄音機裝入錄音帶便可以播放音樂,後來隨身聽(Walkman)問世,使得我們能夠隨身攜帶一台小錄音機,接上耳機聆聽音樂。大學末期台灣雷射唱片CD逐漸普及,主宰音樂市場20年,直到近20年網路串流影音興起,結合通訊與手機的進展,我們現在戴上藍芽耳機,透過手機便可以隨時隨地聆聽音樂。我在讀書寫作或運動時,也喜歡一邊聽音樂,覺得會更有精神。

不過最佳的音樂聆賞體驗,還是要在音樂廳聆聽現場演奏,親身感受音樂家的生命力!上禮拜天下午鋼琴家陳毓襄和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在嘉義市文化局音樂廳舉行2024新年音樂會,上半場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以前我好幾次從CD、廣播或YouTube,透過音響和電腦聽這首曲子,但沒有特別發現樂團和鋼琴獨奏力道竟然都這麼強,直到這次在音樂廳中才深刻被震撼和感受到。陳毓襄老師說她是「用生命在彈奏」,「當成是最後一次演奏」,因爲在如此激烈的彈奏時手極有可能會受傷。原來這麼精彩的演奏,是音樂家用她(他)們的生命創造出來的!

著名的黎巴嫩詩人與作家紀伯倫曾說:「音樂是靈性(心靈、精神)的語言!」我非常認同這句話,而且音樂是全世界共同的心靈語言。大提琴泰斗卡爾薩斯說:「音樂是向心靈傳達美麗而詩意事物的神聖方式。」

無論是在歡樂、欣喜、興奮時,還是在悲傷、憂愁、痛苦時,或是安靜、沉寂時,上帝賜給我們音樂成為各種時刻與處境中的陪伴。我們也可以用唱歌和擅長的樂器抒發這些內心的情感,向上帝讚美稱謝,並與別人一起同樂或帶給人安慰及鼓勵。

最近我特別喜歡聽無伴奏人聲重唱(A cappella)的歌曲,Youtube中有許多優質的團體的演唱影片,向大家推薦其中兩個A cappella團體。




「你們當向上帝-我們的力量大聲歌唱,向雅各的上帝歡呼!高唱詩歌,擊打手鼓,彈奏悅耳的琴瑟。當在新月和滿月-我們過節的日期吹角,因這是為以色列所定的律例,是雅各上帝的典章。」(詩篇81:1-4)

2024.01.22

終極的人生領導者

禮拜六(1月13日)台灣才剛經歷總統與國會立法委員的選舉,在民主國家,選舉是很重要的機制,藉政黨與政見的競爭,由人民挑選下一階段的執政者與團隊,因此在競選期間,各候選人和政黨充滿張力,許多選民也熱情投入,爭取或展現支持。無論結果是否如自己所願,我們都應該慶祝我們再一次共同決定未來四年國家的領導者與政策的制定與監督者。

國家的領導者與執政和監督團隊確實很重要,對國家的未來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好的領導者能帶給國家清楚的願景與方向、穩定平和的社會環境、勇於面對國家所遇到重大問題,提出或制定有效的前瞻性政策,並激勵民眾一起同心努力建造更美好的國度。

國家需要有好的領導者,同樣地,我們個人的生命也需要有卓越的領導者。最佳的人生領導者必須有超越與永恆性,不會變來變去,就如同北極星對於航海者一樣,天天指引正確的方向。

理想的人生領導者也要能幫助我們保持生命的穩定度與韌性,在變化及挑戰的環境中持續提供穩固的基礎,賞賜內在的平安、智慧與勇氣去迎接與克服各種考驗,展現生命的活力。真正的領導者能夠讓我們完全信靠,將所有事情交託給他,相信他了解我們的真正需要,並依我們的需要安排最好的結果。

終極的人生領導者也能夠時時激勵我們,去實踐與追尋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活出美好、豐盛的人生與見證。

著名的作家與人際關係教育家卡內基(Dale Carnegie)在《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書中,提到他小時候家境艱困,不幸與不順之事不斷打擊他們,使得父親陷入憂鬱;幸好母親有深厚堅定的信仰,在那段辛勞的歲月中,在祈禱中單純信靠,把一切困擾交給上帝,使得他們家苦盡甘來。

卡內基年輕時也曾經對基督教信仰懷疑與迷惘,並離開信仰。但後來重回基督教的懷抱,因為宗教「帶給他信心、希望以及勇氣,消除了緊張、焦慮、恐懼與憂慮,給他人生的目標與方向,拓展了快樂的泉源,以及真正的健康」。

他也舉美國汽車工業先驅亨利福特為例,在採訪他之前,卡內基想像亨利福特要經營世界最大的企業,一定有極大的壓力,因此問他有沒有憂慮過什麼?78歲的亨利福特親口告訴他:「沒有,有上帝在管事,我相信上帝會處理一切事情有最好的結果,那我還擔憂什麼呢?」

聖經前半部(舊約)記載以色列這個民族與王國從歷史發展中,深刻體驗到需要上帝來帶領他們,做為他們的領導者;後半部(新約)則強調每一個人都需要上帝成為生命的主宰,跟隨上帝的指引。

當我們有上帝做為我們的領導者,便不再孤單,需要事事依靠自己,而是有一位超越及永恆的神與力量時時陪伴、支持我們。因此美國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與奧地利的心理學家榮格,都強調宗教信仰對身心靈健康的關鍵影響。著名的作家柯維(Stephen Covy)曾說:「我相信人性裡頭有某些部分是法律或教育都無法碰觸到的,唯有靠神的力量才有辦法處理。」

國家的領導者儘管重要,但絕非長久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換,因此人生不變的領導者更顯重要。盼望我們都能在信仰中找到人生最關鍵的領導者,成為我們生命穩定與盼望的根基。

「要專心信賴上主,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以上主的旨意為依歸,他就會指示你走正路。」(箴言3:5-6)

2024.01.15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4Rs的簡樸生活

去年底在整理家裡環境時,竟然清出超過100公斤、好幾堆的舊書和資料,大部分是30年前大學和研究所時期的教科書和講義,連自己都覺得訝異。

其中有好幾大箱甚至是當時從美國的學校費了一番功夫裝箱、托運回來台灣,結果放了30年,都沒有開箱過,從來沒有拿出來翻閱,只是長久堆在家裡占空間,卡灰塵。而現在看來,這些書和資料也已經過時、老舊,不會再用到,因此就加以回收清除。

這件事提醒我要學習「斷、捨、離」的功課,以及讓自己的生活趨向簡樸生活型態。

現在的物品來源豐富,有自己買的,別人送的,活動獎品或贈品,天天都有新東西往家裡放;如果東西只進不出,家裡空間總有一天會被占滿,變成倉庫,而非住家。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提到:如果有一樣東西三年沒用到,就可以考慮送給別人、捐出去或丟掉,甚至極簡主義的人士會認為一年沒用的東西就可以處理掉,我後來覺得也不無道理,通常一年以上沒用的東西,再用到的機會非常小,為了非常小的機率再用,卻長期佔用了一個位置或空間,其實並不划算。

每個人都有很難捨棄的東西,可能是衣服、包包、鞋子、資料、書籍、3C用品、玩具等等。像我對書本就很沒有抗拒力,也很不捨得把書丟掉。直到書架不夠用了,我才決定把一些自己不會再看的書,若書況還可以,就寄到「讀冊」二手書網站上賣,處理了好幾十本的書,藉此分享給可能想購買這本書的人。

前門諾醫院小兒神經科樂俊仁醫師,也是一位神父。他長期投身在花東兒童醫療與早期療育,多次醫院要推薦他參與醫療奉獻獎甄選,都被他斷然拒絕。有一次他知道我關心環保,要送我一本書,請我和他到宿舍拿。當我和他進到宿舍,發現他的單人房裡只有一張床、一張書桌和一個釘在牆上的木書架,真的是家徒四壁,沒看到多餘的家具。他要送我的書是書架上唯一的一本,他說已經看過這本書,就送給我看。當時我有點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竟然有人的生活可以如此簡樸。其實樂醫師的穿著也極度簡單,總是幾件白袍與白長褲搭配重複穿,但看起來都很樸素、乾淨與專業。

與樂醫師這次的互動讓我體會到,生活簡樸不僅無損生活品質,反而可能更有品質。因為我看到的樂醫師總是精神奕奕,充滿活力,投入在醫療與教區的服務,而且受到許多病家與教友的敬重與感謝。後來我知道他只跟醫院領取少數的生活費,請醫院將其餘的薪資撥入社福貧病基金,為弱勢病人支付醫藥費。我們不一定能和樂醫師一樣,但一定能以他為標竿,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簡樸一點。

我相信外在生活的簡樸也有助於內心的單純,讓自己的心思更專注,不會被太多外在的東西影響而忙亂。當自己的居住環境簡潔有條理,生活也會更加就緒有效率。除了清理堆放在家中用不到的東西之外,也可以從減少不必要的東西來源著手,當拿到一樣物品時,先問,我真的用得到這個東西嗎?如果不是很確定,那就應該加以拒絕。簡樸生活有4Rs,分別是Refuse(拒絕不需要的東西)、Reduce(減少需要的東西)、Reuse(將現有的東西重複使用,物盡其用)、Recycle(將用不到的東西清理回收)。

在新的一年,我們可以立下心志朝向4Rs的簡樸生活,讓我們在物質充裕的時代,生活與內心空間不被這些東西所占滿,而能夠騰出更多內外空間,追尋人生更重要的永恆價值。

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加福音10:41-42)

2024.01.08

人生可以充滿喜樂

今天是2024年的第二天,也是第一個上班日,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天天豐盛!

我們在重要的節日都會互祝「快樂」,活得快樂確實是人生核心的期待,幾個禮拜前我曾分享哈佛大學商學院Arthur Brooks教授的見解,他提到快樂的人都同時懂得享受與分享生活中美好的經驗,對自己所擁有的很滿足與珍惜,並且清楚自己生命的目的與意義。

另外一位我很喜歡的作家是諾曼.皮爾牧師(Dr. Norman Vincent Peale),在他的書《人生光明面》(The Amazing Results of Positive Thinking)中,有一章「人生可以充滿樂趣」,對如何營造快樂的生活提供幾點很具體的建議,謹在新年之際與大家分享,希望每位同仁都能有更喜樂及充滿樂趣的一年。

首先,皮爾牧師提到身心的美好體驗可以增進生活的樂趣。他建議我們從周遭環境中發現與欣賞美的事物,當精神愉悅,心境開闊時,人生也會感受新的意義;此外適量的運動與休息是心情愉悅、重獲活力與樂趣的必要因素。

第二步是好好對待自己的心靈,採取積極的思考模式。他建議我們養成一種習慣,每天期待驚喜的事發生,我們期待得愈多,所得到的意外喜悅愈高;一天中碰到的驚喜,會與當天的信念相符合。

書中提到一位讀者分享的「七天精神食療法」,藉由操練自己連續一周不要講任何一句消極、負面、沮喪的話,使他從原本很不快樂變成能夠享受生活樂趣的人。

皮爾博士也建議採取類似古倫神父的晨間與睡前儀式,他說一天之中最重要的兩個時刻是早上起床和晚上入睡前。早上起床時第一件事是告訴自己一件好消息,像是作家梭羅都提醒自己「能活在世間是多麼幸運的事!」有人則是告訴自己「今天我要做幾件好事」。睡前躺到床上則可以回想「今天最快樂的事是甚麼?」,也許只是一個美好的小東西、一句溫柔的話、小小的善舉,或聽到一首優美的樂曲,然後用感恩與愉悅的心入睡。

第三個享受生活樂趣的原則是學習去愛、去尊敬別人,即使是一個自己原本不喜歡、討厭的對象,秘訣是「你必須把每一個人都看作是上帝的兒女,保持一種尊敬的心情與態度,這樣就可以使對方和你同樣感到快樂」。我們如何理解他人,對待別人,對他人有所回應,都與自己的幸福與快樂息息相關。

第四種快樂的來源是「給予」,包括付出金錢、時間、興趣或忠告,以及任何可以提供出去對別人有益的事物。我們的心必須保持流動,才會充滿生氣,不要像死海一樣只進不出,而是像一個健康的湖泊,有充沛的源頭,也有傾注出去的管道。

第五個過得快樂的建議,則是學習從憂傷悲慘的遭遇中復原。皮爾博士從許多朋友的經歷中指出,工作、旅遊、藥物只能暫時止痛或減緩創傷造成的沮喪心情,唯有信仰能夠能使人從傷痛中復原。他建議的處方如下:

1.每天不斷地禱告,如聖經上所說的:「不停地禱告!」

2.讓自己沉浸在聖經的字句中,時常頌唸,反覆思索,將給自己很大的力量。

3.拿一張紙,對所認識的人所能想到的一切好想法一一寫下。

4.想一想自己一天中可以有幾次想對上帝表達愛與感恩。愈能表達出對上帝的愛,自己就愈感到快樂。

5.設法消除生活中的罪惡感。不須一直為已經發生、無法改變的過去懊惱。英國喬治首相(David Lloyd George)說:「順手將門關上,將過去的一切留在門後,然後,你又可以重新開始。」腓立比書3:13-14鼓勵我們:「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立比書4:4)

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