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2日 星期三

《零號病人》給我們的貢獻與啟發

《零號病人:塑造現代醫學史的真正英雄》是一本引人入勝、很有深度的醫學史和科普著作,更是一本有血有淚的敘事醫學作品。


長期以來,醫學發展舞台上的鎂光燈都聚焦在醫療人員、特別是從事診斷與治療的醫師身上。明明在臨床診療的場景中,病人就同時站在醫師的面前,可是他們若不是隱形人,就是成為陪襯的角色,醫師永遠獨享醫療成就的光環與榮耀。


但書中引用法國哲學家康吉萊姆的話,指出事實上是「有了感到自己生病了的人們,才有醫學的存在,而不是因為先有醫生存在,人們才從醫生那裡了解到自己的疾病。」


《零號病人》收錄了至少19種病症26位病人的病例故事,這些病人對醫學的進展都有獨特的貢獻,因為他們都是醫學文獻上可以追溯到、揭開某種病症的最具代表性的病人。由於他們的不幸遭遇以及所承受的病痛,提供醫師或研究人員可貴的機會,去探索這些病症和人體生理奧秘,並奠定後續推動醫療進展的基礎。他們的貢獻絲毫不亞於醫師社群,如果不是他們的「獻身」,醫學可能會少了幾塊重要的拼圖,至少因試圖診斷或治療他們而享盡名聲的醫師也許會大失光彩。


醫學案例看似新穎,但有真正的「零號病人」嗎?


話說如此,人類歷史上的真正零號病人可能難以認定。書中的零號病例是目前文獻所知相關病症的零號病人,但醫學領域實在太廣太長遠了,我們永遠無法明確知道是否更早以前,零號病人便已存在。


著名的醫師作家努蘭(Dr. Sherwin Nuland)曾提到一個奇特的臨床案例:一位膿胸的19歲黑人少年急診住院,經一番特殊處置,赫然發現胸腔的膿液竟然是糞便液。原來病人4年前曾經左胸廓下方被刺傷而送醫治療,當時傷口不嚴重,經包紮後便出院,但該次刺傷在病人的橫膈膜留下一個比小指略小的破洞,最近病人腹腔的橫結腸被往上擠卡在洞口而壞死穿孔,導致結腸中的糞便流入胸腔。


遇到這個「橫結腸穿過橫膈膜破洞進入胸腔」的獨特案例,讓努蘭醫師頗為訝異與自豪,認為自己發現了醫學史的新案例,或許可以命名為「努蘭症」。不料當他很興奮地向主任報告時,博學的主任便指出16世紀法國名醫帕雷的著作中,記載一位上尉在1567年就是死於他所稱的「努蘭症」──「橫膈膜一處傷口,小到你幾乎無法把小指穿過去」,導致他的橫結腸穿過橫膈膜破洞進入胸腔。唯一的差別是,上尉的小洞是被毛瑟槍子彈射穿的,而黑人青年是被刀刺穿的。


因此努蘭醫師醒悟寫到:「行醫最讓人著迷之處,正是那穿越數千年歷史、綿延不斷的脈絡。科學會變,然而人性不變。只要醫治病患的同是人類,就會重複發生同樣的故事、遇到類似的難題,看似新穎的挑戰會一再出現,就好像首次現身。」


相信每位醫師都一定遇過自己的「努蘭症」,和不少自己的「零號病人」,源於在臨床診療中首度和之前沒聽過和讀過的病例相遇的深刻印象,因而留下永生難忘的經驗與體驗。雖然這些病例絕少是醫學史上真正的零號病人,但卻是每位醫師自己真實的「零號病人」,帶給醫師在自己的行醫生涯中很深遠的學習和影響。


其實,每個病人都是獨特的,我相信即使同樣診斷碼的病例,如果將身心社靈狀態一起納入臨床考量,應該沒有完全一樣的病人,因此每位病人應該都是醫師的「零號病人」,若能以獨一無二的態度去互動和診療,醫病雙方都會獲得難忘、富有意義的經歷。


兼具醫學科學精神和人文社會內涵


看過這本書的讀者,都會折服於作者的寫作創意和淵博的醫學知識和人文素養。書中的題材對許多讀者或許不是完全陌生的,可是作者卻能採取非主流的觀點,賦予這些案例新的意涵,在已經很豐富多元的醫學人文作品中,顯得獨樹一格。


作者Luc Perino原本是在法國鄉村執業的一般科醫師,具有熱帶醫學和流行病學學位,後來前往中非和中國南部從事臨床醫療工作多年,累積了豐富的熱帶醫學及跨文化醫療經驗;1990年返回法國里昂,在克勞德‧伯納德大學教授醫學史、人文和社會科學和進化醫學。


從這些經歷可以得知作者不是一位很典型的醫師,更是兼具醫學科學精神和人文社會內涵的良知者,和醫學知識推廣者。他有12本大眾化的醫學科普著作,橫跨醫學史和人文社會的領域。他曾在1981年設計了第一個檢測藥物交互作用的資訊系統,甚至當過「演員」,2006年的影片《臨床診療》(La Consultation),就是以他和13位病人的臨床互動,真實呈現一般科醫生日常診療工作的長篇紀錄片。


書中每一種病症或生理機制都會搭配1-3位指標型的病人故事,作者透過他敘事和醫學的功力,將每個案例和病症描寫得很生動。更難能可貴的是,在許多的病人故事之後,作者都能提出深刻的反思,無論是光明的成果或黑暗的亂象,他都不閃避。


作者對於臆測沒有根據的診斷和治療行為,以及醫師的自我中心都很不以為然,對於商業化的醫療操作和疾病產業化所導致的過度醫療更是深惡痛絕。書中他用幾個故事道出醫藥產業界的黑幕,並不假辭令地予以評價。


面對醫學奧秘,我們都應該更謙卑謹慎


在台灣,讀者比較容易接觸到的大多是美國主流的醫學人文或科普著作,這些著作都很精彩,題材也很豐富,但是大多是描寫醫學發展的光明面和成就,儘管也有批判反思的觀點,但若與《零號病人》比起來,就顯得欲言又止,不夠直接和犀利。在這本書中,即使是大家認為法國人會引以為傲的光榮醫學經典案例,作者都不客氣地揭發真相,指出其中被過度渲染的「神話」(留給讀者自己去發掘)。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醫學的發展可能不如我們所想像的走直線般的路徑,或如公式般地推演出來,實際上反而常常是誤打誤撞,或者含有醫師刻意誇大、想像捏造的成分。不過這也正是醫學最吸引人的地方,因為涉及人的奧秘,永遠有意想不到的插曲,在人體和醫學面前,我們都應該更加謙卑與謹慎。


例如書中提到引起兩萬多例胎兒先天性畸形的止吐藥沙利竇邁,在1960年代被禁用,但本書沒提到的是醫界後來發現此藥物對於治療貝賽特氏症(引發患者嘴邊和生殖器潰爛)有相當的成效,並經多項臨床研究證實。


這本書也會讓台灣讀者領略到歐洲科學與人文社會的深厚底蘊,其中解析與敘事的角度與方式令人大開眼界。雖然有些題材內容牽涉專業醫學知識,不一定一次就可以馬上理解,但只要稍加研讀,一定能增廣我們對人與醫學的認識與視野。當然,如果讀者喜歡法蘭西嘲諷式的幽默,這本書更是不可錯過。


本文於2022年6月22日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 《零號病人》給我們的貢獻與啟發


病人自主與善終

6月18日嘉義基督教醫院、戴德森教育事務基金會,以及恩惠基金會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主辦「臨床醫療的神學倫理省思:從病人自主權利法談起」國際(視訊)研討會,邀請到《病主法》起草人孫效智教授以及基督教機構(嘉基、新樓、馬偕、長榮大學神學院)、天主教(輔大醫院和輔大神學院)的臨床工作者和神學研究者一起發表論文和討論病主法相關的臨床決定議題,有很多元角度的對話與交流。

《病主法》的主要目的是確保病人對病情和醫療的自主權,並讓成年民眾或病人得經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程序,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表明在生命末期或經衛福部公告之病人疾病狀況時(符合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等條件),是否要採取維生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

《病主法》於2019年1月6日實施之後,除了民眾接受ACP必須自費受到一些批評之外,整體而言台灣民眾和醫界是接受的,並沒有太明顯的反對。唯一對《病主法》部分條文有表明反對立場的團體是天主教台灣主教團,輔大醫院使命副院長柯博識神父和輔大符文玲教授在研討會中指出,天主教最擔心的條文是第14條,容許在瀕死狀態之外的情況「得依其預立醫療決定終止、撤除或不施行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一部」,以及在病人末期之外不予或撤除維持生命治療,主教團認為這會涉及被動安樂死,是道德上所不允許的。另外天主教也擔心這會引起「滑坡效應」,導致生命守護標準的持續退縮。

本身也是天主教徒的孫效智教授認為主教團在此議題上仍持守完全「pro-life」的教義,他希望主教團能去正視許多特殊病人的遭遇需要,以及了解社會上各種法理和學理的論述,才能對社會發揮實質的幫助和影響力。與會者國立陽明醫院陳秀丹醫師則發言,表示她相信上帝不會不顧無辜的生命承受無意義痛苦,期待天主教會以更多憐憫的心來回應這些人的苦痛。

陳景松牧師在會中提到臨床決定與靈性考量息息相關,但《病主法》規定ACP的四種專業人員並未包括臨床牧關人員,相當可惜。教會醫院應該好好重視臨床牧關人員的培育和制度,發揮靈性關懷的功能。

會中多位與會者對末期人工餵養議題表達關切,北市聯醫前總院長黃勝堅醫師認為無論是否為末期,人工餵養(鼻胃管)都應該盡量避免,設法讓病人自然進食才是有品質和尊嚴的照顧。

嘉基社工室李雯主任分享自己奶奶多年接受機構照顧,後來皆以鼻胃管進食,有一天她去探望奶奶不久後,奶奶就因身體情況急轉直下,被送到急診急救,但仍無效過世。遺體送到太平間時她看到葬儀社人員為了整理遺體,還必須將當天早上灌食的牛奶導引出來,讓她內心很衝擊。她相信有《病主法》之後,這種遺憾應該能夠減少。

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和安寧療護示範中心方俊凱主任在演講中提到一個實例,一位他診療的失眠病人,在一次回診時方醫師赫然看到病歷上他有兩次上吊自殺送醫的記錄,病人告訴方醫師,他的父母親和岳父母過世前都是他照顧的,看到這些長輩生命晚期的經歷,讓他很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如此,且不想成為兒女的負擔,導致他想用自己的方式結束生命。方醫師告訴他,他所擔心的事,其實透過《病主法》的ACP,可以在AD上清楚選擇自己想要的醫療方式。病人知道之後很快就去申請ACP並簽署AD,並請方醫師不用擔心他再會輕生,後來病人還去開白內障,因為他知道可以好好過生活。

哲學家海德格說,人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存在;黃勝堅醫師說「善終是一種責任,可以讓活著的人活得更好」。要達到善終的理想社會,《病主法》只是起點,每位民眾都要能夠更加坦誠地思考、討論與預備死亡,並更積極地生活。

「因此,我們從不灰心。雖然我們外在的軀體漸漸衰敗,我們內在的生命卻日日更新。」(歌林多後書4:16)

2022.06.20

關照全人的需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助聽器與眼鏡有甚麼不同?當然兩者的功能不同,一個是改善聽覺的效果,讓我們聽得更清楚,另一個是改善或矯正視力,幫助我們看得更清楚。

雖然兩者都是為我們很重要的基本感官需要而設計,可是民眾對眼鏡的接受度很高,對助聽器的接受度卻很低。前者從到處林立的眼鏡行,令人眼花撩亂的各種款式眼鏡便可以看得出來;反觀助聽器,受到的待遇可說是有天壤之別。根據美國的調查,需要助聽器的民眾只有20%取得助聽器,而其中還有5-24%實際上沒有在用。原因很簡單,這些聽力不佳的人普遍就是不想戴助聽器,即使助聽器比眼鏡更稱得上是高科技的產品。

其實造成眼鏡和助聽器在市場接受度如此大差別的原因,不在於其功能品質上的差別,而在其他的地方。戴上眼鏡不會給人視力不佳的印象,對許多人來說甚至有美觀與時髦的好處,而且全齡都會使用;但戴上助聽器似乎馬上就透露出「我的聽力有問題」,而且大多數是長輩在使用,這些印象和感受導致大多數需要助聽器的人排斥助聽器。

好消息是現在許多多功能和美觀的耳機紛紛問世,耳機的使用愈來愈輕便與大眾化,以後聽力受損的人戴上有助聽器功能的耳機,就和一般人戴耳機一樣平常,不需要在意別人異樣的眼光,心裡就不會有任何的負擔。

《銀光經濟:55個案例,開拓銀髮產業新藍海》這本書舉眼鏡和助聽器的例子,提醒我們在設計與推廣高齡產品/服務時必須把握的原則,以及要避開的地雷。首先,產品的設計不能只一廂情願想到解決某個問題,而不考慮到其他層面的效應。

每個人都有很多層次的需求,包括生理的基本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後來研究發現,這些需求經常是同時存在的,因此產品的設計最好能夠兼顧各種需求,至少不要為了滿足了某項需求,卻減損了其他的需求。像助聽器只為了基本聽力的需求,卻忽略了社會歸屬與尊重的需求;眼鏡就能兼顧生理視力的需求,和受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求。

我們在思考高齡社會和年長者需求時,通常都著重較低層的生理和安全需求,除了想到的大多是拐杖、醫療照顧、紙尿布、生理量測等項目之外,推廣時也過於狹隘地強調特定對象和解決特定生理功能,忽略掉其他的歸屬、尊嚴和自我展現等較高階的需要。書中提到:「自從長壽被當成負擔而不是禮物後,產品、研究、政策等各方面與老年有關的創新,主要動機變成想要減輕重擔,而不是妥善利用這個時間長、充滿可能性的人生階段。事實上,忽視高階慾望反而對老年生活有害,除了讓人對於活很久興趣缺缺,甚至會減損健康與安全創新產品的效用。」

家族治療專家薩提爾曾用「冰山隱喻」,來說明人際互動行為,是由個人隱而未見的自我定位、渴望/需要、期待/價值觀、觀點思想、情緒感受所形成的應對習慣或模式所決定的。同樣地,當一個人在考慮是否接受某種產品或服務時,也會受到這些內在因素的影響。

當我們愈清楚了解人心內在的需求,相信我們的服務便愈能夠讓服務對象所接受,對他們的幫助也愈大。耶穌就是一個典範,他為了能夠幫助世人,從神成為人,進入人的真實處境,以完全了解我們的一切需要。

「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充滿著恩典和真理。」(約翰福音1:14)

2022.06.13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妥善處理訊息與媒體危機

這一、兩個禮拜來國內因為兒童感染Omicron病毒不幸死亡的案例,後續引發兩起新聞和媒體危機事件,受到社會大眾廣泛的關切與討論,包括藝人郭彥均在臉書貼出「很多小孩都走了」對話圖檔,以及恩恩爸爸申請調閱1922通聯錄音檔,這兩個事件的媒體效應都帶給當事人和主管機關相當大的輿論壓力。我不是要討論事件的內容,而是想藉此談談我們可以從中更了解訊息傳遞的效應,以及思考如何處理媒體危機事件。

社群媒體是現在社會的一大特色,讓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和分享訊息的機會,但是也因為傳遞方式過於方便,有時若不注意就容易引起意想不到的結果,因為個人的意見或訊息在別人的轉發、解讀或主流大眾媒體的引用報導之下,可能會脫離原來的本意,演變成尖銳的政治、社會或法律議題。

社群媒體的貼文通常都很簡短,很難將一件事或自己的完整意思講清楚,有一定程度被引申、誤解或扭曲的可能性。因此若有想法或訊息要在社群媒體分享,內容表達愈清楚完整愈好,若是轉發別人的訊息,最好是有明確來源根據,或是經過查證確認後,才加以轉發。

愈是知名的公眾人物或是具有機構代表性的人,愈要謹慎自己貼出的訊息內容,因為粉絲/朋友愈多,社會注目度高,訊息更容易被轉發或引用,而成為大眾注目的焦點。這是身為知名人物的好處,也是他們的責任與負擔。

公眾人物和機構在對外傳遞訊息或回應問題,務必根據完整正確的資訊,考慮周到且定調後,再對外表達,以免做出不適宜的回應或評論。經常在重大的媒體危機事件中,當事人只顧著處理眼前的問題,忘了訊息傳遞的適當性或應對媒體;而媒體的反應與輿論常常是決定事件處理成敗的關鍵。問題依法和正確得到處理有時不是民眾最關切的結果,反而是處理的過程中給當事人和民眾的感受與觀感。

在危機事件中,公眾人物和機構所傳遞的訊息必須兼具精簡扼要及包容性,內容絕對不能有不實的成分或者前後不一,最好能用簡單3-4個重點去陳述,但是也不能把事情講死和太過絕對化,而且陳述時要保持溫度與關懷,也就是既能就事論事,表達立場,又能讓人覺得古道熱腸。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是,機構或團隊在面對危機時,所傳遞的訊息一定要一致,千萬不要有內部不同人給外部不同的說法和回應,這會讓問題更加複雜化,大幅提高危機處理的難度。因此在面對危機事件時,從一開始就要盡快整合內部的意見與共識,設立對外訊息傳遞的窗口(如機構發言人),讓每一次的訊息傳遞,都能有效回應問題,讓危機逐漸收斂。

願神賞賜夠用的智慧給我們,讓我們知道如何善用社群媒體達到訊息傳遞的果效;同時也知道在面對可能的危機中做出合適的回應與處理。

「我常常為你們感謝我的上帝,因為他藉著基督耶穌賜恩典給你們,使你們在基督裡樣樣富足,具備充分的知識和口才。」(哥林多前書1:4-5)

2022.06.06

2022年6月4日 星期六

增設學士後醫系公費生─一個焦點不清的政策交集

增設三間學士後醫學系的政策折衝

最近國內醫界最熱門的議題除了防疫和調整健保部分負擔之外,就是教育部於去年九月和今年二月陸續通過清華大學、中興大學和中山大學設立學士後醫學系,三校醫學系都在今年開始招生,各招收23名公費生。

台灣醫學系招生名額採總量管制,教育部曾在1998年開會檢討國內醫學系招生名額,並採納當時衛生署的建議,從原先1,200名每年增加100名,從此全國醫學系每年1,300個招生名額,沿用至今已23年。雖然這段期間有馬偕、輔大和義大醫學系的增設,但總招生額度並無變動。因此今年一口氣增設三所學士後醫系,並增加全國醫學生約70-90個總招收名額,格外受到矚目。

這波三校增申請設醫學系過程中,中山大學和中興大學的申請計畫在去年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的預先審查中並未通過,需要再做修正。後來監察委員對教育部和衛福部的相關規定與程序提出調查 ,認為現行管控與審理程序有所不當,希望兩部會適度增加醫學生招收名額並改進醫學系新設審查程序。今年二月中山和中興獲准設立後醫系,似乎是府院高層指示教育部通過的 。衛福部醫事司劉越萍司長在接受媒體採訪 時表示,衛福部的立場其實是不建議增設的,「增設這件事是教育部的權責,我們增加公費生名額是因為偏鄉醫療,在人口老化這段是能夠把偏鄉醫療的服務做得更好。」因此目前衛福部給這三間新的學士後醫學系的都是公費生名額,也就是說只能招收公費生,完成受訓後必須到偏鄉服務一段期間。

由於醫療有其特殊性,醫師不足和過多都會引發眾多問題,因此衛福部每年都會委託學術單位推估未來全國醫師人力的供給與需求。看來目前衛福部並不認為有必要增設醫學系和自費醫學生招生數,但剛好有計畫要增加偏鄉醫療的公費生名額,因此當教育部決定通過三所學士後醫學系的增設時,衛福部就將欲增加的公費生名額平均分配給這三所醫學系,算是配合府院及教育部政策的一種解套方式。

大學設立後醫系的考量

其實要辦好醫學系並不容易,必須投入許多資源擴充相關的軟硬體,同時要有足夠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師資,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財務負擔也很重,為什麼這幾間大學都積極爭取要設立醫學系?

其中可能有國立大學之間的同儕競爭考量,由於交通大學已經和陽明大學合併,成為有醫學院的國立學府,台成清交四所學府只剩清大沒有醫學院,因此清大積極爭取設立,此舉又牽動區域之間的醫學教育資源分配平衡,導致中南部的國立大學也提出申請爭取。

此外,由於台灣有相當優質的醫療生技發展潛力,較具規模的大學也看到這股趨勢,希望藉由成立醫學系院,吸引更多醫學人才,並與當地的大型醫院合作,結合原本相關領域的研發能量,共同掌握未來的醫療生技發展契機。

這三間後醫系的共通點是都在綜合型的國立大學裡,設立的目的都希望能夠結合校內的理工、人文、社會等豐富教學與研究資源,培育跨域專長的醫療人才。清華大學後醫系 希望培育更具科技素養的「ABC醫師」(AI人工智慧、Big Data大數據、Cloud雲端物聯網),以迎接下一世代的醫學挑戰與機會。中興大學後醫系 的招生目的在於招收大學畢業生施予醫學教育,以培育兼具多元底蘊與全人文關懷素養暨科學家精神的醫學生,提升中部地區偏鄉與原住民醫療品質。中山大學 將以綜合研究大學優勢,提供學士後醫學生多元選修課程,包含醫學科學家微學程、醫師工程師微學程、醫務管理整合學程,提供醫學生豐富多元學習。

新設後醫系是要培養偏鄉醫師還是跨域醫師科學家?

但是這三所新設醫學系被分配到的是因應偏鄉醫療需求的公費生名額,因此不免與上述各校設系的目的產生一些矛盾的情況,引起資深醫學教育學者賴其萬教授 和郭博昭教授 的質疑:到底這三間後醫系是要培養未來能夠投入偏鄉服務的醫師,還是兼具醫學與科技的「醫師科學家或工程師」?

這幾所後醫系的設立都有很好的理想,但實際上相當籠統。要一位公費醫師在偏鄉服務多年,並兼顧科學與醫療的整合研發或運用,即使不是不可能,也確實有客觀上的難度。如果這些後醫系學生畢業後必須在偏鄉從事基層醫療8-10年,不僅專科技術不易持續精進,要繼續與跨專業領域團隊成員一起密切合作的機會也將大幅減少。

後醫系招收的醫學生已有某些專業領域的訓練,初步具備結合醫療的跨域整合優勢,但是後醫系課程非常緊湊,在校接受醫學基礎學科訓練僅有兩年的時間,其餘兩年大多在教學醫院接受臨床學科的訓練,事實上不易同時利用這四年進行實質的跨域訓練和研發。以美國的學士後醫學院教育來看,年輕醫師跨域進修大多是在醫學院畢業後,再去念相關的研究所(公衛所、臨床醫學所、工程所、法研所、管理學院等),裝備第二個專長。如果公費醫學生畢業後或訓練後須下鄉服務多年,恐怕會對這些年輕醫師繼續追求第二專長造成主觀和客觀的阻礙,並對跨域人才培育與跨域研發的目標大打折扣。

清楚的目標和合理的配套才是政策成功關鍵

推動一個政策或計畫時,目標愈清楚具體愈有機會成功,因為每一位參與者都知道朝共同的目標努力,並在執行的過程能夠準確的進行檢討,不斷地調整更加聚焦目標,而非各有盤算。

適度增設後醫系和公費醫學生也許都有需要,也都有其意義和效益,本身不是壞事,但是如果硬將這兩者牽連在一起,有可能使其焦點變得模糊不清,導致兩者想要達到的目標都無法如願,那就很可惜了。這次三間新設後醫系與公費生拼湊式的政策很可能就會偏離原先所要達成的理想。

更重要的是這兩項政策計畫各自的配套是否周全。例如此階段若有必要增設後醫系,考量所需的教學資源和品質,增設幾間比較合適?後醫系若要培養跨域醫學人才,在招生時是否能夠看出其未來跨域整合的特質與潛力?課程和進修計畫是否要和一般的醫學教育有不同的思維和設計?公費醫師的養成需要考量各個偏鄉的醫療需求特性,以設定需求醫師的專科和員額,並且應思考是由原有的醫學院系還是新設的後醫系培養?同時也要能夠招收到適合在偏鄉服務特質的醫學生,輔以所需的基層醫療、人文社會和公共衛生的學士技能,並提供其發展留任的環境和待遇。

醫學的發展空間很廣,除了有許多不同的臨床專科領域可以選擇之外,還可以從事基礎研究、公共衛生、行政管理、生技研發、醫療資訊等,重點在於適性發展,若每一位年輕的醫師都能在養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志趣並引導他們投入符合自我價值意義的領域發展,對社會整體的效益才會是最大的。

教會對教會醫院事工的關心與支持

5月29日是嘉義西門長老教會的福音主日,透過醫院董事潘慶彰牧師的聯繫,西門教會特別將這個主日定為嘉基智慧手術大樓奉獻主日,安排嘉基小詩班到主日禮拜中獻詩,由我分享嘉基和教會醫院從神領受的使命以及所面臨的挑戰。

我分享的主要內容是:醫療是耶穌在世主要的使命和事工,後來基督徒學習耶穌的榜樣,積極濟病扶傷,並促成照顧收容所的設立,成為醫院的濫觴。從1865年起陸續有英國和加拿大的宣教師跟隨耶穌的腳步,到台灣開辦醫療服務,並設立新樓、馬偕和彰基三家教會醫院。二次戰後有更多基督教派和天主教差會到台灣開辦偏遠醫療服務和醫院,門諾、嘉基、羅東聖母和聖馬爾定醫院都是這時期成立的,並發展至今,對台灣的醫療貢獻良多,包括在貧病關懷、偏遠醫療、醫學教育、公共衛生/社區健康、安寧照顧、婦幼醫療照護、長期照護和海外醫療宣教各方面的開創。不過教會醫院也都面臨共同的挑戰,主要有來自政府法規的管制干預、評鑑的同化、健保給付的緊縮、競爭的壓力、和信仰氛圍的淡化。

我在分享中表達期待教會能夠了解到教會醫院是接續主耶穌使命的見證與服事機構,盼望眾教會繼續用奉獻與代禱,支持教會醫院投入促進醫療的進步、品質的提升、時代需求醫療服務的設計、弱勢公益服務的推動、醫病關係的改善、醫療關懷與傳道的擴展,醫學研究和教學的落實,以滿足社會醫療照顧的需求,使教會醫院在社會上都能做出更多與眾不同的見證與貢獻,讓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歸榮耀給上帝。

禮拜中我們也播放一部企劃室剪輯的募款影片,其中有戴醫師美國明尼蘇達州信義會三一教會陽光圈姊妹會,在1959年為嘉基第一棟醫院籌建烤餅烘派義賣及奉獻,並收集許多醫療物資捐贈給醫院。我也在陳博憲前院長的相關報導中看到在1979、1980年左右,醫院人力缺乏,物力維艱,棉花棒、紗布等沒有專門廠商在製造,陳博憲醫師的媽媽帶領嘉義西門長老教會的婦女團契,每週三下午為醫院製作棉球、紗布、棉花棒等開刀房及病房物品,開啟了嘉基志工隊先鋒。這種由教會關心和支持教會醫院醫療事工的故事和見證,都使人特別感動。

嘉基這次為手術大樓發起募款,同工本來有些許猶豫,因為嘉基這20年來的發展,已經讓民眾認為是一間大醫院,有需要募款嗎?而我認為,美國每年獲得最多捐款的機構是哈佛大學,在台灣是慈濟。這兩間都是大機構,不是窮困弱小的機構。只要我們所做的是合乎上帝的旨意,不是為自己,而是要讓眾人得福,覺得有意義的事情,相信上帝就會感動眾人來奉獻支持。

此外,募款其實是「募心」,我們也希望透過捐款奉獻,讓嘉基和神的事工得到更多的認同與關心。馬太福音6:21記載耶穌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裏。」我相信當人奉獻給嘉基時,他們就會注意嘉基的服務和事工,我們就有更多機會分享神的大能。北榮教會主日學的小朋友這兩個月為智慧手術大樓發起募款,我5/15代表嘉基去北榮教會接受捐贈的時,聽到有一位主日學學生因為參與了捐款,在經過嘉基時,會特別跟媽媽說這就是在興建的智慧手術大樓。也有一位小朋友來到醫院時,請爸媽帶他們去看智慧手術大樓,讓我們很受激勵。

每一筆捐款,無論金額多寡,只要出於誠心,都非常可貴,然而來自院內同工和教會的支持都讓我格外感恩,意義特別深遠。願上帝透過教會與各界的愛心捐款,祝福和保守嘉基的醫療服事,使智慧手術大樓的建造,能幫助嘉義、雲林地區的患者得到更好的醫治和平安,以及上帝的愛和賜福。也求神賜福我們下半年開始推動的社區三個主題的勸募。

「每一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心願捐助,不猶豫,不勉強,因為上帝喜愛樂意奉獻的人。上帝會更加豐富地賜給你們,使你們不但自己充足有餘,還能夠在各樣慈善的事上出力。」(哥林多後書9:7-8)

2022.05.30

我們如何看待年老將決定高齡社會的面貌—《銀光經濟》的啟發

最近我從嘉基圖書館借閱《銀光經濟:55個案例,開拓銀髮產業新藍海》這本書,原文書名是”The Longevity Economy: Unlocking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Most Misunderstood Market”,中譯應是「長壽經濟:開啟全世界成長最快、最容易受到誤解的市場」,得到很多啟發,謹與同工分享書中部分內容。

有人開玩笑說「銀光」經濟是「把銀子花光光」的經濟,某種程度上我覺得相當貼切。書中提到美國50歲以上的人口掌握83%的家戶財富,我相信台灣的情況也類似。由於中高齡者擁有社會大多數的財富資源,若這些財富只是存在銀行或不動產,會造成社會的經濟活動停滯,但若能將這些資源引導投入合適的消費,對帶動經濟非常關鍵。

可惜的是,目前政府和絕大多數企業在高齡者的消費上,若不是不看重,就是不得要領,找不到正確有效的切入點,以致無法開發出高齡者青睞的產品或服務。這本書的作者Joseph F. Coughlin教授是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年齡實驗室」的創辦人與主持人,長期關注高齡社會變遷與產業因應的議題,這本書就是希望能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大眾提供突破此困境的答案。

針對上述的問題,作者說:「我在這裡開心的宣布,這個謎題有解,答案簡單到幾乎令人不可置信:老年其實是一種人為建構出來的東西。」

我覺得這句話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首先,現在我們對老年的許多認知不必然是真實的,而是一種「集體錯覺」。比如65歲以上一定就是老年人嗎?老年人就一定是軟弱需要依賴別人扶養嗎?老年一定要退休嗎?退休後就一定要離開職場,無法繼續貢獻社會嗎?作者指出:「我們對於老年的概念,的確有一小部分源自生物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然而絕大多数其實是在過去150年間我們為了短期的人為目的所提出的講法,造成我們今日困在嚴重偏離現實的老年觀之中,危機四伏。」

再者,作者要強調,現今社會和企業之所以無力或採用錯誤的方法回應高齡社會,就是因為對老年或高齡持守過時、錯誤的認知或陷入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視),以致一直將老年或高齡視為問題和負擔,而非契機或商機。作者說:「過時的觀念限制了我們老了以後能做些什麼,而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畢竟未來的老化面貌,自然取決於生活在其中老年人做些什麽。」

書中這些見解很大程度打開了我的思考框架,點醒我用更寬的角度來看待與想像高齡社會與相關的議題,我發現以前我在討論高齡社會相關的文章中,心中想到的大多是高齡所帶來的負面衝擊和隱憂,如照顧人力不足、自我保健動機不強、失能與失智的問題、社會照顧的負擔與資源不夠、無效醫療等。我不否認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絕不是全部,可能只占小部分,而且我們可以將這些比例壓縮到更小。

現在台灣健康餘命是72歲,如果改以70歲定義老年人口,則我們的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14%)將慢9年,在2027年才來到,超高齡社會將比原預估時間晚10年,到2035年才會來到。如果我們能積極有效提升民眾的健康餘命,台灣有可能永遠不會進入實質上的「高齡社會」。

這本書的觀點也可以帶給我們的工作可貴的啟發:我們如何看待我們所服務的許多高齡者?我們只看到他們的需要和軟弱,還是同時看到他們的潛能和盼望?如果只是前者,我們的服務恐怕只會侷限在身體上的照顧;若是後者,我們便更能關照到長輩的復能、開發、心靈的自由與全人價值的實現。

相信在這樣更寬廣的關照視野下,我們能開創出更多貼切、有助長者整體生命品質的服務或產品。

「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箴言16:31)

2022.05.23

用冷靜的頭腦和熱誠的心因應疫情

最近國內Covid-19確診病例數大幅增多,再度引起社會各界對防疫措施的關切與討論。民主社會中民眾與媒體對重大公共議題表達意見本來就是正常與可貴的,透過批評與討論的過程對政策的擬定與修正都會有所助益,相信我們會逐漸摸索出一套合適有效的疫情處理模式。

在成熟的民主社會,多元的意見聲音互相激盪,熱鬧不已,可是人民的內心是穩定的;在獨裁的社會中,因為只有一種聲音和做法,因此看起來似乎很平靜,但是人民心中是焦慮不已的。

我記得高中一位老師曾告訴我們:「在熱鬧之處持有一顆冷靜的頭腦,在冷漠之處保有一分熱誠的心。」在面對疫情的考驗時,除了專業知識之外,我們也需要具備平靜安穩的心,讓我們在眾多的資訊和變動的環境中,不慌不亂地做出最適切的判斷與因應。

由於Omicron病毒的特性是傳播力強、症狀嚴重度低,當這波Omicron感染在國內快速擴散時,我們不可能也沒必要再採高規格防堵的模式,因此許多專家已建議防疫政策從清零預防轉向減災共存,將防疫資源集中運用於對高風險者的防治上面,特別是確診中重症病人的治療與高齡者的保護。

大嘉基社區部門服務許多高齡長者,疫情對我們的挑戰特別大,一方面病毒已散布於各社區,防不勝防,接觸感染的機會相當大;另一方面長者感染的風險又較一般人高,因此長照機構的防疫格外重要,然而長照機構的防疫資源無法像醫療機構那麼充足,考驗實在不小。

我要特別感謝保康長照中心慧君主任、素妮護理長和中心團隊的不眠不休努力,以及院長、煒副、嘉基王壯銘主任、洪冬哲主任、感管室以及護理部主管的指導協助,審慎因應從五月初陸續發生的確診案例,由於有嘉基的專業支援,使得保康長照中心幾乎是以醫院的規格來進行防疫應變,也由於這分專業與責任感的自我期許,保康長照中心承擔更多的壓力,願神賜福紀念團隊的辛勞!

社區和居家長照團隊在持續服務的同時要兼顧防疫,也相當辛苦與不易。我想我們可以用「保護自己、保護個案和關懷案家」這三個原則作為因應的出發點,此時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照顧好自己,對家人、同事和個案都是非常重要的,並讓服務能夠持續不間斷,使個案得到所需要的協助。另外我們或許可以針對日照和居家的個案與家人,整理簡單實用的防疫措施和確診應變須知相關資訊,提供給他們參考,以備不時之需,在此時成為案家得到平安的來源。

願神在疫情期間保守我們的心,並堅固我們所做的一切事工,透過我們的服事為案家與社會帶來真正的醫治、平安與盼望!

「至高的上主—以色列神聖的上帝對他的子民說:『回來吧,安心信靠我,你們就得安全;鎮靜等待我,你們就有力量。』」(以賽亞書30:15)

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