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連續式醫療照顧的使命

12月我有兩次前往台南分享「嘉基的社區連續性照顧服務事工」,一次是受成大醫院楊宜青主任的邀請,與社區健康照護中心醫護同仁分享嘉基社區部門的組織和社區服務事工;另一次是成大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翁慧卿教授安排我為醫學系一、二年級學生介紹醫院的社區醫療照護服務,並以案例分享團隊成員之間溝通以及與病家的溝通。

今年7月25日嘉成高齡醫學研究中心的揭牌儀式中,我有機會和楊宜青主任與翁慧卿教授認識。「嘉成高齡醫學研究中心」是由嘉義基督教醫院和成大醫學院共同成立,由嘉基投注經費,結合成大醫學院研究量能,共同發展社區與高齡健康議題、高齡醫學、醫材與輔具三方面,提升高齡照護的品質。嘉基社區是工的單位是此中心研究很重要的場域,社區同仁們若有相關研究的研究主題,都歡迎提案。

嘉基姚維仁院長在儀式中,簡介嘉基很多元完整的社區醫療照護與急性後期至長期服務,令楊宜青主任與翁慧卿教授印象深刻,因此會後邀請我到成大分享我們的社區連續性醫療照護。

我在兩場分享中都強調,社區照護服務是嘉基體系「全人關懷照護」使命和任務關鍵的一環,是嘉基體系的DNA,從戴德森醫師創院到現在持續在實踐,但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需要,早期著重偏鄉醫療和特殊疾病防治,到1990年代下半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嘉基協同雙福社福基金會和保康社福基金會,開始拓展高齡友善的預防醫學、健康促進、急性後期和長期照護以及相關的社會福利服務至今。

我也提到凱博文醫師(Arthur Kleinman)曾在《照護的靈魂》書中描述陪同罹患早發性失智症的妻子就醫的經驗,他說:「這位醫師將95%的時間都用在診斷上,然而在他的診斷水落石出之後,幾乎沒有花多少時間討論對現在的我們而言最急迫重大的事:我們該怎麼辦?……只說目前可用的藥物治療並未證實對病情有明顯的效果,不過也沒有害處。至於病患照顧這方面什麼也沒說。」

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丟給單一醫師去面對,而是整個醫療照護系統的責任。現代醫療過度偏向急重症,著重疾病而忽略了病人,將醫療照護侷限於醫療院所之內,因此對病人離院之後的問題視而不見,並且束手無策….。

我相信很多同工都知道,我自己就曾經親耳聽朋友講過,事實上病人和家屬最煩惱的不是住院期間,而是出院之後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在高齡社會將更加凸顯,因此包括嘉基在內的多間教會醫院,在20多年前便著手建構連續照護網絡,提供病人急性後期、特別是在社區中和居家所需的服務。

醫療與長照整合愈來愈受到重視,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陳亮恭醫師曾撰文強調:長照與醫療體系無法脫鉤!因為「進入長照服務的高齡個案,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多重疾病的併發症或是所引發的失能,例如腦中風、失智、骨關節疾病或是其他疾病。」

凱博文醫師則更加肯定照護的重要性,他說:「照護是維繫社會最根本的機制與行動,醫療是照護的一環,醫療不應脫離照護的人性關懷本質。」

感謝上帝賞賜的異象與祝福,嘉基歷任院長的遠見與領導,以及社區團隊的用心打拼,逐步開創出相當完整與多樣的社區連續醫療照護事工,成為目前國內醫院最具代表性的社區服務模式之一。未來我們仍須秉持以往的心志和使命,迎向各種挑戰,不斷突破及落實全人關懷照護的願景。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一無缺乏。他讓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到安靜的溪水。他使我心靈復甦。他照著應許導我走正路。縱使走過陰森山谷,我也不怕災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用杖領我,用棍護我。」(詩篇23:1-4)

2022.12.26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運用Logic Model於方案規畫與評估

上禮拜的分享中提到我們要把工作成果評估納入事工的規劃中,將工作計畫與方案評估緊扣結合。我想利用這篇短文分享和推薦一個結合事工規劃與方案評估的方法,一般稱為Logic Model,近年在社工界提倡社會影響力評估,也有運用到其中的概念與方法。

這個規劃方法的基本概念其實不複雜,也容易了解,是依照要推動的工作的進展必然程序分成幾個階段:投入(inputs,我們要投注的資源)→活動(activities,我們所要做的事項)→產出(outputs,我們要接觸的層面)→結果(outcomes,我們期待造成的改變)。當我們將這當中每個階段的要素與彼此的關聯性設計和建立起來,就完成了工作計畫;在執行這些工作的同時收集各項要素的資料,整理分析後便完成成果的評估。

Logic Model很強調的是這些計畫步驟和要素不能是互相獨立的,它們之間要有緊密的連貫性和關聯性,投入的要素必須能完成所要辦理的活動,活動的執行能夠產生服務對象的參與、注意或回應,最終能夠帶出對象的行動或預期的改變。此外,計畫中每一項要素最好都能夠量化或具體衡量和評估。

以下舉年度募款計畫簡要說明:

投入:我們要動用幾位工作同仁、經費…;

活動:我們要辦幾場記者會和募款餐會、發多少篇新聞稿…;

產出:活動辦理後預計產生多少篇報導、餐會參加人數…;

結果(影響力):預計能夠募得多少金額、獲得多少筆的捐款、新增多少位捐款者…。

「結果」是我們推動這項工作想要看到(階段性或最終)成果,通常就是我們計畫書上的「預期效益」,最好能夠以量化的方式敘述。這也是服務計畫產生的社會影響力,也就是我們希望方案所產生對社會大眾或服務對象的具體改變或行動。如果我們能以「改變」或「行動」去思考方案結果或成效,便比較容易找到衡量成效的指標。有些人將結果再細分為短、中、長期的結果。

「活動」和「產出」都是為要達到結果的過程步驟。產出面屬於服務對象的描述,比如個案參與活動的人次、出席率、覆蓋率、滿意度等;活動則是我們所安排要做的工作項目與數量,概念上是我們藉由所舉辦活動或任務的質與量,帶動服務對象的接觸和參與(產出),進而影響他們朝我們所預期的產生正面改變(結果/影響力)。

「投入」是指執行此計畫/工作所要投注的資源,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醫院評鑑常提到的結構面品質指標,包括投入的人力(專業、員額與素質)、經費、分工、組織等。

在規劃時我們也可以從設定結果開始思考,再逐漸回推,舉愛抵家好厝邊專車的例子:

結果(影響力):預計今年要招募到多少位社區共生志工、組成及運作幾個社區共生方案…。

產出:為了達到上述結果,我們預期要接觸多少位民眾、小朋友和長者、他們參加活動的滿意度…;

活動:因此我們需要辦幾場社區活動、發多少篇新聞稿、拜訪多少位里長/校長…;

投入:為能完成這些活動,我們要動用幾名社工和行政同工、多少時間、經費…;

網路上有不少介紹Logic Model的影片,其中兩部的內容很精簡扼要,介紹給大家參考。

「有計畫的事必然成功;無策略的仗絕不可打。」(箴言20:18)

2022.12.19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回顧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成果

年底通常會安排許多方案/計畫的執行會報,主管都會提醒工作團隊除了將工作完成之外,還要在意及評估所執行事工的實質果效,是否發揮了預期的影響力,希望我們所執行的每一項業務,都能夠做明確的評估,以便了解是否有達到預期的成效。

主管們的提醒確實很重要,平常我們都很投入在工作的執行上,比較容易忽略成效或影響力的評估。有一個簡單的FABE行銷概念認為若業務或服務要能夠推動,我們必須清楚講出我們業務或服務的特色(Feature)、優點(Advantage)、實質好處(Benefit)和具體證明(Evidence)。如果我們沒有評估事工的成果和影響力,就比較難具體展現我們的FABE。

要落實做好成果評估,我們必須在擬訂業務計畫時就定好明確的預期成果以及衡量指標,並納入執行過程中,這樣當我們執行告一段落時,便同時有資料可以做成果評估。

著名的管理學者彼得.杜拉克曾經提出每一個機構或工作團隊必須思考的六大關鍵問題,其中就包括預設成果和評估實際結果。

一、我們的使命是什麼?What is our mission?

二、在此使命下,誰是我們的顧客(服務對象)?Who is our customer?

三、顧客重視什麼?有甚麼需求或問題?What does the customer value?

四、為滿足顧客的需求,我們預期的工作成果是什麼?What are our results?

五、我們要用甚麼計畫去達成預期的成果?What is our plan?

六、執行之後,我們實際的成果有多好?How good are our outcomes?

彼得.杜拉克也曾提到15、16世紀兩大最有影響力的宗教團體—加爾文教派和天主教耶穌會,其共同點是他們的神職人員如果要做某項重要工作,必須在事前寫下他所預期的後果。九個月之後,他會將實際結果和他所預期的,做一番比較。很快地,他就可以看出哪一部分做得好,以及長處在哪兒?同時,也可以看出他還需要學習什麼、哪些習慣必須改變。

這些概念和方法不僅適用於團隊計畫或任務上,也可以運用於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層面。杜拉克教授年輕時在報社工作,有一位總編輯每半年會帶他們花一個週六下午和一整個星期日的時間,進行半年的工作檢討,並討論接下來的六個月要做些什麼。總編輯總是由他們表現優異的工作開始檢討。然後,討論他們曾經試著盡力做好的事。接著,再檢視何事不夠盡力。最後,他會嚴厲地指出錯誤,或未做到的事。會議的最後兩個小時,則用來計畫接下來六個月的工作應集中注意力於哪些事?應該改善哪些事情?什麼事是他們應該學習的?會議完畢後,每個成員都要在一週內交給總編輯一份自己接下來六個月的工作和學習計畫(節錄自《杜拉克看亞洲》第143-159頁。杜拉克著,鄧嘉玲譯,天下文化出版)

在歲末年初之際,我們也可以用以下的問題回顧檢討一年來的工作和生活,並訂定明年的學習與工作計畫。

•過去這段時間,我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我有哪些任務做得不錯?

•有哪些任務做得不夠好,或應該做得更好?

•有哪些任務應該做卻沒有做?

•未來的這一段時間,我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把所籌畫的事交託上主,你就能夠成功。」(箴言16:3)

2022.12.12

2022年12月8日 星期四

充滿「感覺」的12月

今年已來到12月,這是一年之中給我最多感覺的月份,暨帶有些許感傷,但內心也非常期待12月的到來。

感傷的原因是這時會讓自己察覺(或驚醒)時間真的過得很快,今年進入倒數的時刻。另外,年底通常是特別忙碌的時期,許多今年必須完成的工作或任務已經沒有「下個月」可以想了,逼自己要努力去面對現實,趕緊結案,無法再拖延。

但對我來說,12月也是一個充滿喜悅、溫暖與盼望的時節,主要環繞著聖誕節散發出來。

這段期間最能夠讓人直接感到喜悅氣氛的莫過於聖誕布置和聖誕音樂。我多年在教會醫院服務,每間教會醫院在12月一定都有很用心的聖誕布置,最近同仁若有機會到院內,一定會被生動的聖誕布置吸引佇足觀看。在家裡我們會將聖誕樹重新組裝擺在客廳,掛上吊飾與彩燈,將電燈關暗,看著聖誕樹的彩燈閃閃照耀,喜悅與滿足的感覺也被點燃。

在12月,我會聽一整個月的聖誕音樂,最早是聽黑膠唱片,然後用錄音機播放錄音帶,後來播CD,現在則是上網聽YouTube或網路電台,雖然方式不同,但聖誕音樂百聽不膩,總能感到無比的平安、寧靜與喜樂。

雖然《聖經》和史書沒有明確記載耶穌誕生的日子,後來西方教會(約從西元386年前後)以12月25日慶祝基督誕辰已有悠久傳統。教會通常從11月底或12月初進入待降節期,為迎接和歡慶聖誕預做準備,使人感到滿滿的盼望。

在教會中12月有許多又令人忙碌又期待的活動,聖歌隊緊鑼密鼓練唱,為聖誕讚美禮拜的獻詩準備;各個團契則忙著排劇或策畫節目要在聖誕慶祝晚會演出;有些教會還會舉辦公開活動,邀請社區一同歡慶與分享。

我最喜歡的活動是12月24日平安夜的報佳音。以前我們會在半夜00:00教會敲鐘之後,一群人步行沿路唱聖誕詩歌,經過夜市時向吃宵夜的民眾報佳音,酒酣微醺的客人也會高興地回應打招呼。當我們到會友家前,在門外停下,唱《平安夜》、《普世歡騰》等歌曲,直到會友將家中電燈打亮,開門互道聖誕快樂,有時會友會請我們進入家裡招待點心和熱飲料。有幾次平安夜特別寒冷,可是報佳音的感受卻顯得格外溫暖,永難忘懷。

因為聖誕節再加上年底的緣故,12月是民眾和企業捐款的「旺月」,是非營利機構獲得捐款最多的月份,有時候可能光是這個月的捐款就會佔整年的三分之一。12月是民眾最直接展現愛心的時節,帶給社會滿滿的溫暖與祝福。

我覺得12月也是回顧感恩和展望期待新年度的時期,利用今年結束前的一個月回顧一年來的經歷,為美好的成果獻上感恩,為未能達成的進行回顧檢討,從中學習,並展望與規劃新年度的目標,心存盼望邁步向前。願上帝在12月裡藉著耶穌的降世賞賜您真實的喜悅、盼望與平安!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着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馬書15:13)

2022.12.5

2022年12月3日 星期六

分享嘉基的佳績

幾個禮拜前我曾向大家預告10月底還會有團隊的好消息,答案揭曉:就是好消息協談中心用心整理嘉基全院的成果,參加勞動部「111年工作生活平衡獎」的甄選,在147家參選的企業團體中,有23家獲獎,嘉基是獲得「員工關懷」獎項的9家機構之一,相當不容易。特別感謝好消息協談中心在促進院內同仁的壓力調適和復原力上長期的耕耘,致力營造同仁身心平衡健康。明年社區健康部已計劃繼續推動更多元化的活動和課程,帶動同仁獲得工作滿足、人際和諧、身心安康。

除此之外,嘉基大社區團隊最近有多項「佳績」,很高興與大家分享:

首先是「2022無菸醫院國際金獎」名單在10月初公布,全球共有16家醫院獲獎,台灣由國民健康署推薦7家醫院參加金獎競賽,全數榮獲國際金獎,嘉基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第2次獲得此項殊榮。國健署提到嘉基此次獲獎的執行特色及亮點是「跨團隊合作形塑無菸環境,提供青少年、孕婦、慢性病病患等族群菸害防制健康識能」。感謝社區健康團隊在無菸醫院工作上的用心投入,雖然菸害防治工作仍有許多外在的挑戰,但相信我們會繼續以毅力和智慧一一突破困難,營造更成功的無菸環境,讓民眾遠離菸害,並往第3次金獎邁進。

第二個佳績是嘉基(嘉義縣阿里山)在11月衛福部一年一度的部落健康營造全國觀摩會中,獲得文稿獎和影片獎。謝謝部落健康中心同仁,特別是政偉在部落健康營造中的努力。

上禮拜二捐贈本院遠距醫療行動醫療車的桃園景福扶輪社社長、下屆社長和社福主委訪視嘉基和雙福基金會在阿里山南三村所做的遠距診療、巡迴醫療、文健站和日照服務,對我們在偏鄉提供貼近民眾需求的多元服務相當肯定與讚賞,再次感謝部落健康中心同仁的投入。

第三個好消息是在嘉義縣政府10月「表揚111年度績優長照人員暨長照據點」大會中,本院有多位投身嘉義縣長照服務的同仁得到表揚。莊惠芳護理師獲績優長照人員-5年貢獻獎,許嘉偉、溫欽聰、辜昆津同仁獲得最佳暖男獎,嚴秋香、方郁仁同仁獲創新閃耀獎,李國芬、黃崇瑋志工獲長照志工獎。另有多位同仁獲專業人員類和照顧服務員類的15年、10年和5年貢獻獎。真的很感謝這些同仁長期的付出與貢獻,他們的獲獎讓我們與有榮焉。

第四個得獎消息是嘉義市「111年餐飲優良店及繪圖比賽頒獎典禮暨食安好食展」,「葫蘆 、蘋果、貓」大齡食堂獲評選為優級店家。衛生局今年對480 家的餐飲業進行衛生安全輔導查核,共計159家業者通過評核,其中獲頒優級有33家,嘉基和雙福基金會帶領長輩共同經營的「大齡食堂」是其中一家,團隊及對食安的用心守護受到肯定。

感謝上帝給嘉基大社區團隊許多默默奉獻、忠心服事的主管與同仁,在各種事工上盡心付出,以真誠與高品質去關心我們服務的對象,並獲得各界的肯定,盼與同仁一起分享這份喜悅,並將榮耀歸予上帝!

「你們的生活會充滿著憑藉耶穌基督才能有的仁義果子,來榮耀讚美上帝。」(腓立比書1:11)

2022.11.28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從小事展現工作品質

每年的五月和十一月是嘉基大社區單位的「董事會月」,因為我們的社區多元事工是由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所屬機構(包括嘉基)、雙福社福基金會(包括晨光中心)和保康社福基金會(包括保康長照中心)共同協力執行,而五月和十一月剛好三個法人都會召開董事會,其中都有社區事工的報告,因此各單位要準備及繳交的資料特別多。

很感謝各單位同仁、主管提供事工報告的資料,以及行政同仁彙整眾多資料,再給我確認後,提交三個董事會,編印成手冊或在董事會中簡報。在這過程中由於時間相當緊湊,為使資料詳盡和清楚,以便向董事會做正確說明,我可能會多次請同仁釐清問題或請大家修正內容,請大家包容見諒。

我聽過一種關於工作品質最簡單的定義是「讓你的顧客滿意」,如果我的工作產出讓顧客愈滿意,我的工作品質就愈好。通常我們比較會將這個概念運用在外部顧客如我們服務的病人或個案上,但也可以運用在內部顧客上。

在機構內或職場中,我的內部顧客就是我的工作流程的下一位。例如在董事會報告的準備工作上,流程順序是:各單位同仁/主管準備資料→行政同仁彙整資料→副院長確認資料→董事會瀏覽資料。因此,董事會是副院長的顧客,副院長是行政同仁的顧客,行政同仁是各單位的顧客。各流程的工作者若提供的資料讓顧客滿意,就是很棒的工作品質。

如果要提升這件事的品質,我認為兩方面要一起努力,首先是顧客必須將對資料的期待/需求和提供時間點表明清楚,再來是各階段的工作者要了解並依照顧客的需求和時效性準備及提供資料。如果每工作階段所提供的資料都能讓顧客直接使用,不需再做任何調整或修改,我覺得就是最好的工作品質。

因此我有責任清楚了解董事會希望聽取業務報告的重點面向,並設計報告的架構與格式,明確轉達給各單位同仁/主管知道。各單位則依此格式準備,依時提供正確資料給行政同仁彙整,再讓我確認並準時繳交給董事會。每個段落如果都將品質做到最好,也就達到精實的效率,不需要來來回回釐清或修改資料。

讓內部顧客滿意其實也是一種體貼和愛的表現,我想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前一個工作流程的同事能將工作做好做滿,然後完整地交給我們。同樣地,我們也應要求自己將份內工作做好,交給下一位同仁(顧客)。

準備資料有時是繁瑣、辛苦的工作,但也是相當重要的工作,藉此留下正確紀錄,呈現工作成果並回顧檢討工作進展。在最小的工作上,愈能夠顯示出我們的工作品質,哪怕只是減少一個錯字,不將頁碼漏掉,使圖表清晰易讀,把字體調整一致,正確使用注音符號,都可清楚看出我們對工作的用心與敬業。我們可以用這些細微的工作來操練自己,相信我們的心志與境界也一定會被不斷提升。

「你們要別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他們。」(路加福音6:31)

「一個人在小事上靠得住,在大事上也靠得住;一個人在小事上不誠實,在大事上也不誠實。」(路加福音16:10)

2022.11.21

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分享成果,激勵成長

兩個禮拜來我參加了兩場很有意思的活動,與大家分享。

首先是嘉基醫療部舉辦的2022年特色醫療中心成果發表會,這是陳煒副院長接任醫療副院長之後,繼去年舉辦的醫療科成果發表會,以特色醫療為主題的成果發表與學習活動。

這次參與發表的特色醫療中心有安寧緩和療護中心、自殺暨藥酒癮防治中心、醫學美容中心、減重中心、乳房醫學中心、神經放射介入性中心、骨鬆中心、頭痛中心。每個中心的主任醫師都在很短的時間內,精簡扼要地呈現各中心的使命、努力與成果。我看到嘉基醫療團隊如此用心積極地發展及精益求精,以及提供病人更高品質的診療照護,不僅敬佩,對嘉基的醫療更加充滿信賴與希望。

第二個是由長照服務發展中心嘉義縣長照組舉辦的「長照嘉年華」活動,這是縣長照組的年度大事和美好傳統,今年在民雄松田崗舉行,有超過一百多位第一線照服員同仁盛大參與。

去年的長照嘉年華活動我剛好有其他的事情而錯過,但風聞內容活動非常精彩,與會同仁都非常盡興熱情。這次我有幸參與下午半天的活動,果然名不虛傳,看到這麼多長照團隊夥伴在禮拜六齊聚一堂,有同仁遠從阿里山和東石、布袋過來參加,從歡樂的活動中一起分享、學習和彼此激勵,實在讓人熱血沸騰!

長照嘉年華的活動很豐富,光光一個下午,我們就有手作繪製羊妹妹鑰匙圈、尋寶及照顧題目徵答競賽,以及照顧經驗分享/成果發表,充分展現團隊精神與對工作的敬業態度。

其中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五位同仁發表實際案例的照顧心得與成果,每一位都很用心地準備,不僅有精美的簡報看板,還帶著許多的照顧小工具和成果作品。例如吳美秀同仁帶著一份厚厚用日曆紙背面寫著滿滿的照顧記錄與心得,堪稱是一份最有誠意與溫暖的照顧病歷;許嘉瑋同工鼓勵年老個案用毛筆抄寫信仰小品文章,陪伴個案走出喪偶的悲傷,我們看到個案認真寫滿一大疊方格宣紙的「作業」,每個字都在述說與抒發他對妻子的懷念,同時接受從天而來的安慰與鼓勵,字字也在療癒我們的心。

在長照嘉年華的最後播放《長照職人誌》之照服員篇短片,很高興長照服務發展中心的何西利照服員受衛福部挑選,作為介紹國內長照各種專業人員的系列影片《長照職人誌》,照服員影片的主角,透過她的見證,讓全國觀眾認識照服員工作的內涵與意義,也讓我們感到與有榮焉,將嘉基的照顧品質與愛心分享給全國民眾。

參加這兩場活動之後,我內心也期待和構想在明年適當的月份或節日,舉辦社區服務團隊或專業同仁的全院性成果分享發表會,彼此觀摩、學習和激勵。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16)

2022.11.14



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記「社區共生」國際研討會

10月28日舉辦的「社區共生」線上國際研討會是由嘉義基督教醫院社區服務部和銀享全球合辦。感謝銀享全球蔡昕伶執行長和團隊的協助與促成社區共生研討會,邀請日本富山型日照的開創者惣万佳代子理事長、英國國民保健署(NHS)高齡暨整合人本服務國家臨床主任Dr. Andrian Hayter、嘉基長照發展中心主任林月娥社工師和醫療與長照整合中心主任翁成傑醫師發表專題演講。

惣万佳代子理事長像是一位親切的阿姨,用和朋友聊天的方式生動地分享「日本共生型服務的起點:富山型日照的開創」,讓人深受感動與啟發。說真的,我從來沒有想過日間照顧機構可以是讓失智的阿嬤、失能的阿公、身心障礙人士和發展遲緩兒童白天共同生活的園地,他們雖然都需要某種程度的照顧,但是他們也可以彼此互動、滿足、增進喜樂與幸福感。

一個社區本來就是由各種年齡與需求的人所組成,自然地融合一起生活,可是政府的福利政策卻是依照族群去劃分,因此到了照顧設計時,便將不同的族群分開照顧,並安置到不同的機構中。惣万護理師在富山縣開辦第一間日照中心時,就主張應該打破這樣的切割,將社區中的被照顧者融合在一起。經過十多年鍥而不捨的努力與倡議,終於讓日本政府接納他們的照顧模式,形成「富山型日照」,他們也開辦推廣課程,培訓有心實施富山型日照的經營者和照顧人員。

我印象很深的是惣万女士說其實個案有七、八成的照顧需要是相同的,在一起生活被照顧是沒有問題的,而且當他們共處生活時,卻可以比傳統的方式更為豐富有趣,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在「跨越藩籬的共生型日照機構-淺談太保日照的全齡照顧體驗」的演講中,林月娥主任提到太保日照中心一開始在接洽設置場地時,並不受社區長者歡迎,了解到社區長輩對日照有許多刻板印象。因此太保日照透過與隔壁國小的融合—拆除圍牆、開闢高年級農學園、老幼共學與分享生活智慧,以及帶日照長輩走入社區串門子,連結與社區民眾的感情,逐漸打造出一個跨越年齡與隔牆,與當地社區融合的日照。

太保日照如此的用心讓我聯想到日本的葵照顧日照中心,這間受到許多矚目的日照機構也是設法讓長者可以繼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積極打破與社區的隔閡,融入社區,讓整個社區成為照顧的一環。我相信這些社區共生經營的理念已成為照顧發展的趨勢,繼續改造照顧更加人性化、自然、永續和令人感動!

Dr. Andrian Hayter在其「英國國民健保署NHS十年大計-邁向安老的社區整合服務」演講中,介紹英國NHS思考如何在高齡社會改造規劃出一套新的醫療服務遞送模式,去提供切適的醫療照護支持年長者的需求。這是包括台灣在內每一個高齡化國家都需要努力的課題。

其中他提到區域整合醫療照護機制和團隊設計、在家住院、虛擬病房等方式都很有遠見,讓我們看到發展方向是朝運用資通訊科技,如遠距診療、行動量測儀器和資訊管理平台,支持年長者病人能在家得到妥善療護、盡量減少往返醫院的折磨。據我所知,台灣在宅醫療協會理事長余尚儒醫師已在台東都蘭進行在家住院的實驗計畫,期待台灣能開創出人性化、有效率的高齡社區醫療照護模式。

翁成傑醫師以多年帶領團隊投入社區和居家醫療的經驗,發表「醫療與長照協作-嘉基經驗分享」,我認為翁醫師分享的目標和Dr. Andrian Hayter所提的一致,都是希望營造一個良好的社區支持環境,幫助年長病人獲得妥適的療護,維護其生活品質。翁醫師在演講中用一個家庭案例,說明長照團隊與醫療團隊之間協力的重要性。翁醫師也點出在現行的長照2.0派案制度下,常常導致個案分別由不同體系的長照和醫療團隊所照顧,難以達到以個案為中心的全人整合照顧。關於這點,我們應該學習惣万佳代子理事長的精神,不斷的倡議、爭取和突破。

兩場線上國際研討會讓我有很多收穫,感謝多位同仁的用心籌備,付出許多心力,也都獲得熱回響,超出我們的預期。事實上線上國際研討會比實體研討會容易舉辦,我們可以持續透過這樣的管道,與國際學界與實務界有更多的交流。

「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帖撒羅尼迦前書5:21)

2022.11.07

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

記「長者友善暨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

10月22日和10月28日嘉義基督教醫院舉辦了兩場線上國際研討會,研討會主題分別是「長者友善暨健康促進」以及「社區共生」。滿心感謝社區健康部和社區服務部主管和同仁的辛勞,用心籌辦這兩場國際研討會,將國際上的醫療照顧研究成果、政策與實務引介到國內,同時以國內專家與嘉基在社區醫療與照護的努力經驗,分享在地的成果,相當有意義,收獲也非常豐富。

參加兩場研討會之後,我有很多的收穫和感想,這篇短文先就高齡友善與連續性照顧國際研討會的重點內容與大家分享。

在「高齡友善與連續性照顧」國際研討會中,加拿大McGill大學醫學院教授、卓越長壽研究中心主任Dr. Olivier Beauchet,分享他們多年來探討藝術治療/活動對年長病人與社區年長健康與生活品質的影響的研究成果,明確地指出,藝術活動確實對年長者的健康與生活幸福有明顯的實質助益。

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Beauchet醫師提到,我們常常認為照顧工作就是醫護照顧人員對個案的專業技術服務,如診療、給藥、清洗、翻身、拍痰、復健、衛教等,這些工作當然很重要,但另外有一個領域較常被忽略,但同等重要的照顧是人文類的活動,如音樂、視覺藝術、文學、創作、藝文欣賞等。聽覺和視覺的感知對年長者更直接和長久,在演講中我們看到一位罹患失智症的資深芭蕾舞者,平常已經不太能活動,必須坐在輪椅上,但一聽到天鵝湖的樂音,上半身馬上柔軟自然地做出優雅的舞蹈動作。《熱情洋溢》這本書提到舉世聞名的大提琴家卡爾薩斯90多歲時,身體已經不很靈活,可是當他一拉起大提琴,突然生龍活虎起來,變成年輕的卡爾薩斯,非常奇妙。

值得高興的是我們的長照機構也運用了不少藝術活動,像慈愛坊失智關懷據點就會帶長輩們一起藝術創作,我看過他們花好幾個禮拜共同完成的貓頭鷹紙捲畫,讓人非常驚豔!拾智園失智日照中心有一位阿公剛來時悶悶不樂,不太能適應,後來同仁知道他以前是電影院宣傳看板的繪畫師,因此試著拿一張智慧手術大樓的照片鼓勵他臨摹,沒多久他就畫出栩栩如生的智慧手術大樓,於是他愈畫愈起勁,一幅又一幅的美景畫陸續產生,也幫助他漸漸適應在拾智園的參與。我們應該可以在我們的場域進行相關的實證研究,與加拿大和國際的研究互相對照。

澳洲格里菲斯大學的講師Justin Wall在研討會中分享一個較少被注意的題目,探討氣候變遷對長者的影響。極端氣候對弱勢者的衝擊更大,尤其年長者身體適應環境的能力比較弱,因此在氣候變遷下,年長者所面臨的健康或生命風險也較高。這篇演講打開了新的關注點,提醒我們重視長者所處的環境變化,納入去營造良好照顧與生活環境。

周明岳主任在演講中分享高雄榮總在高齡友善的努力與成果,高榮急診室對年長病人的友善措施與投入讓人非常佩服,他們也透過研究,得到實證的成果,值得我們學習。周主任用「老年人生活功能變化趨勢圖」,說明對於各種功能狀況與需求的長者,我們應該採取的醫療照護策略,相當有啟發性。

國健署前署長王英偉醫師的演講內容很豐富,提供很完整的連續性照顧的學理架構。當他提到「以社區資產為基礎的取向」(Asset-based approach)時,我內心一直說「阿們」,社會學和社工界已經注意到我們所服務的社區和個案其實有相當程度的內在資產或能力存在,我們要善用這些能力,並加以擴大,而不是讓個案或社區完全依賴外來的資源或照顧者,這樣才能永續。我以前接觸過「正向偏差」(Positive Deviation)的學說和方法,同樣是主張與其移植外來的改善模式,更有效的是去發掘和運用潛藏於社區角落中為人所忽略,卻能夠帶來正面健康結果的在地智慧和解方。

這場研討會中嘉基的講者是黃秀珍主任和翁成杰主任。秀珍主任的演講將嘉基的「社區健康與照顧生態系」和各項照顧服務生動地呈現出來;翁醫師則深入地介紹嘉基醫療與長照之間的串聯。他們兩位都是願意親身投入到第一線社區醫療照顧的醫師,由他們講述格外有說服力和感動力!

會後東華大學陳筱華教授告訴我:「研討會不但內容精彩,流程也很順暢。」這是她兩年來參加過唯一沒有中斷的線上研討會,讓她很佩服幕後的執行團隊。讓我們為籌辦團隊拍拍手,並感謝上帝的帶領!

「我為你們禱告的是:你們的愛心會不斷地跟真知識和判斷力一齊增進,使你們能夠選擇那最好的。」(腓立比書1:9-10)

2022.10.31

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嘉基「愛抵家好厝邊專車」啟程,推展社區共生願景

10月20日上午在嘉義基督教醫院旁邊的中庄公園,嘉基長照服務發展中心結合失智整合服務中心、早療管理中心、再耕園、晨光中心等社區單位,舉辦「愛抵家好厝邊專車」的啟程活動與記者會,姚維仁院長、陳誠仁前院長、陳淑慧副市長、社會處林家緯處長、衛生局廖育瑋局長、東區田文珍區長、中庄里黃純美里長和慢慢猴等貴賓蒞臨參與和祝福。

活動中嘉基幼兒園的小朋友受邀表演生動的歌舞,慈愛坊失智據點的長輩在治療師的帶領下以很獨特有趣的坐踢足球互動展現高超的協調活力。晨光咖啡團隊則在現場沖煮美味咖啡,有些小朋友從車上拿繪本靜靜地翻閱,有些小朋友透過服務專車上的Switch球類軟體和大螢幕玩得不亦樂乎,長輩也開心地使用遊戲機做肌力防跌平衡互動活動,整個中庄公園充滿歡樂、活力和幸福感。

很感謝長照服務發展中心林月娥主任和團隊的用心構思、規劃,歷經將近兩年,與廠商共同打造出這部精緻巧妙、功能豐富的社區服務專車,這是全國首輛搭載繪本、行動咖啡、影音設備、衛教、復健訓練服務的行動社區服務車。

這輛行動車將巡迴到各社區、學校、據點、公園、機構和教會,推廣健康、親子、社福、長照的社區共融活動。所到之處,就是一個社區關懷據點、日照中心、繪本館、教具屋、咖啡小棧、劇院、教室、運動健身中心、復健訓練室…。

我很喜歡這部行動服務專車的名稱—愛抵家好厝邊專車,覺得很貼切且有意義。這讓我想到兩節聖經的經文:

第一處經文是馬太福音9:35:「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這節經文中大家比較熟知的是描述耶穌的三大任務—教育、傳道和醫療,但是我過去一直沒注意到一開頭的「耶穌走遍各城各鄉」,直到前一陣子姚院長引用這節經文的「耶穌走遍各城各鄉」來強調嘉基社區事工的重要性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耶穌就是社區行動服務的實踐者。有了這部專車,我們更能跟隨耶穌的腳步去「走遍各城各鄉」!

第二處經文是路加福音10:27:「要愛鄰舍如同自己。」台語的經文是「恁著疼厝邊親像疼家己。」在專車的車身兩側也寫上這節經文的英文”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這輛行動專車會搭載嘉基社區的同仁,走進各社區,去落實愛鄰舍的事工,成為他們的「好厝邊」。

專車啟程儀式中播放了一部很精采的簡介短片,讓人非常感動和印象深刻,是由長照服務發展中心縣長照組王鈞婷社工所製作的。片中文字簡要且深入地將愛抵家好厝邊專車的內涵表露無遺:「愛抵家好厝邊專車,滿載著愛與祝福,串起社區間友誼的橋樑。透過老幼共融、繪本時光、社區共好、照顧者關懷、衛教服務,與您攜手刻劃家園的美好想望,共同守護社區,讓愛啟程。Switch體驗、繪本書牆、伴唱影音KTV、肌力訓練、防跌訓練,邀請您與我們一同共好,Gung Ho!」

期待愛抵家好厝邊專車和晨光咖啡車,陪同大嘉基社區多元的服務團隊—失智友善、早療外展、照顧者關懷、長照、身心障礙、健康促進、自立復能,前往各社區和部落,分享上帝的愛與大嘉基用心優質的社區服務。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10:27)

2022.10.24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

10/12健康事業發展中心舉辦「原住民族文化敏感度」訓練課程,邀請安欣瑜主任授課。舉辦此課程的目的是因為嘉基和雙福基金會在阿里山有很多元的服務,在提供服務和與阿里山居民互動的過程中,如果能夠貼近並符合當地的文化與生活方式,更能產生正面的果效。

安醫師首先提到,健康不單純是由個人所決定的,影響健康更大的因素來自民眾所處的社經狀況、教育資源、工作條件、文化價值和生活環境等,因此個人的健康很大程度是被外在環境所塑造的。我們在某個地區或族群從事醫療照護工作時,需要對這些重要的因素具有較廣的理解和敏感度。

安醫師以她所接觸的鄒族文化指出,鄒族民眾對健康的主要概念是吃得下,可以工作,並且能夠持續在社群中與人互動及發揮功能。鄒族普遍認為生死是自然的過程,比較不忌諱死亡,而能以灑脫的態度面對。安醫師看到有些年長病人病症已經有相當的風險,從醫療的角度應該要盡快到醫院做進一步診療,但是他們還是選擇不就醫,其實背後有他們的考量與生活觀,雖然有時我們不免感到遺憾,但仍須理解和尊重。

我們在以原住民為主的社區中從事健康照護時,具有文化內涵的照顧是很重要的出發點。安醫師認為「文化照顧」的具體實踐就是「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健康活動、照顧工作和生活是要緊密結合的,而不是把三者區分開來。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啟發性,某種程度也與「社區共生」的想法很吻合。

聽完安醫師的演講,讓我想到,與其用全國一致的長照2.0模式搬上阿里山照顧長者,或許也可以稍微跳脫出這個框架,在當地發展某種長者可以並且喜歡從事的文創產業,鼓勵長者繼續依自己的體能工作,透過適度的工作與社會參與維護健康或延緩退化,並訓練留鄉的青壯年具備基本照顧技能,從旁給予長者支持式照顧。這些文創產業可以成為當地青銀共營的產業,形成創造就業機會的環境,吸引青壯年回流一起加入發展,讓社區活躍和再生。

《全球銀力時代》這本書中介紹日本上勝町這個人口不滿2000人,老年人超過一半的森林小村莊,有一間供應日本料亭擺盤裝飾用彩葉(妻物)的「彩株式會社」,員工都是長輩,平均年齡70歲,但都樂在工作,因為工作讓他們的生活有重心,而且有收入,覺得有價值,持續保持學習和動力,因此反而比其他地方的長者健康,做到「最好的照顧就是不用照顧」的境界。其實我認為這也與鄒族的健康觀很貼近。

前幾天有機會到台東參加半天的「鸞山森林博物館」體驗行程,創辦人阿力曼老師在分享中提到,對於原住民社區的生活與環境而言,有些外來的發展模式立意雖好,但不容易永續,甚至有時候造成的破壞比幫助更大。因此20年來他們不靠政府的補助,採取尊重並呈現鸞山布農部落的文化與生態智慧,與外界民眾分享,發展文化與生態體驗教育活動,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同時重建部落的產業生活。據我所知,阿里山山美村的達娜伊谷也是在相似的理念中營造出來的模式。

安醫師的分享和以上這些實例帶給我們更廣闊的啟示,幫助我們在原住民社區健康照顧的推展模式上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2022.10.17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團隊用心行善,締造成果

最近嘉基社區部門有幾件好消息,謹與大家分享喜悅,並感謝團隊努力與用心所締造的成果。

首先是社區護理室辦理的四癌篩檢業務榮,獲國健署頒發2020與2021年典範獎(最高榮譽),是國內唯一連續兩年獲獎的區域醫院,此外涂啟文醫師和翁靖雅護理長獲頒2020年防癌尖兵獎。

其實嘉基的四癌篩檢業務在社區護理室同仁的努力下,從2013年起便是國內的績優機構,經常獲得國健署的頒獎表揚,也是同儕醫院的標竿。然而在疫情壟罩的2020和2021年,我們仍能在癌篩工作上表現亮眼,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新冠疫情導致病人減少到院,社區篩檢中斷,影響癌篩業務甚大,但社區護理室團隊並不因疫情而停止腳步,反而積極應變,思考如何在挑戰的環境中開拓機會,找到對到院民眾和病人溝通的說服角度,調整篩檢作業更為便民流暢,以及更主動出擊的策略,掌握及持續提升篩檢和追蹤率。更重要的是,藉此能及時找出潛在的早期癌症,替民眾的生命健康把關。讓我們對社區護理室團隊追求卓越的心志感佩不已。

9月17日由嘉義市政府衛生局主辦、嘉基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和嘉義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協辦,在嘉油鐵馬道舉辦「失智友善在我嘉」單車健走活動,黃市長和多位議員到場支持打氣。嘉基的慈愛坊、聖彼得坊、道上活憶坊的三個失智關懷據點帶領據點長輩和家屬一起參與活動,大家心情和當天的天氣一樣舒適宜人,氣氛非常歡樂融洽!

失智共照中心的同仁非常用心,在出發點設置闖關衛教活動,並在途中展示關懷據點長輩們的作品和活動海報,其中有一幅由長輩們共同創作的貓頭鷹紙捲畫,實在是維妙維肖,非常吸睛。

我們看到多位長輩的家屬陪同長輩一起健走,這份親情之美很感人。家屬也都很感謝據點同仁對長輩們的照顧與陪伴,減輕他們許多的負擔。我也很高興聽到有位家屬說嘉基的醫療持續在提升,讓他們產生更高的信賴感。

第三個好消息,是保康基金會在荖藤里開辦了嘉義市最北端的「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嘉基長照服務發展中心協助規劃與經營,於9月28日上午在黃敏惠市長和姚維仁院長(保康基金會董事長)的主持下舉行啟用儀式,衛生局長、社會處長和多位議員也都到場祝賀。長照服務發展中心精心設計了很有創意且色彩繽紛的啟用儀式,製作很有紀念價值的鑰匙圈,保康長照中心長輩贈送他們親手製作的精緻手工香皂,讓會場充滿活力與喜樂。

很感謝台灣信義會民雄榮光堂提供很好的場地與空間給據點長輩使用,許茂林牧師和師母也會帶領活動一起關懷據點的長輩。荖藤里有5000多位里民,是相當大的社區,相信在保康、嘉基與民雄榮光堂的合作配搭下,此據點可以成為荖藤里長輩與家屬的祝福。姚院長希望未來能與更多教會成為好夥伴,在各社區一起服務及關懷長輩。

很感恩各團隊主管與同仁的用心,讓我們的社區事工持續拓展並提升品質,相信上帝會看重我們願意為人服務的心,喜悅並賜福我們所做的工。

「不可忘記行善和幫助別人,因為這樣的祭物是上帝所喜歡的。」(希伯來書13:16)

2022.10.11

2022年10月6日 星期四

以謙卑與無私的心尋求智慧

9月23日嘉基智慧手術大樓完工啟用感恩禮拜中,董事長張復民牧師提到由於這棟新大樓的名稱中有「智慧」,讓他聯想到《聖經》中最著名的一段關於所羅門王向上帝求智慧的記載,因此他在證道時,引用聖經列王記上第三章5-14節的經文,勉勵嘉基同仁學習所羅門王以謙卑、無私的心志向上帝求智慧,遵行上帝的旨意,為民眾的健康福祉用心服事。

依照聖經的記載,所羅門王在當時以擁有高智慧聞名於世,聖經的智慧文學如《箴言》和《傳道書》都與他密切相關。許多友邦元首風聞他的智慧,長途跋涉到耶路撒冷,就是要親自聆聽所羅門王的教誨和親眼目睹他治理下的以色列盛況。這段經文提供了所羅門王智慧來源的背景:

「當天晚上,上主在夢中向他顯現,問他:『告訴我,你要我賜給你什麼?』所羅門回答:『…上主—我的上帝啊,雖然我年輕,不知道怎樣治理國家,你還讓我繼承我父親作王。…所以,求你賜給我一顆善於識別的心,能判斷是非,好治理你的人民。』主喜悅所羅門的祈求,就對他說:『因為你沒有為自己求長壽,求財富,或求消滅敵人,卻求明辨的智慧,好公正地治理人民,我願意照你所求的給你。我要賜給你一顆聰明和明辨的心,是前人所沒有的,後人也不會再有。你沒有求的,我也要賜給你;你一生享有的榮華富貴要比任何君王更多。你若順從我,遵行我的法律和命令,像你父親大衛一樣,我會賜給你長壽。』」

所羅門王有幾個很不一樣的地方。首先,他沒有將人民和國家當成是自己的,他知道人民和國家屬於上帝,他只是代為治理。而且,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不知道如何治理國家,因此他謙卑地向上帝求所需的智慧,幫助他做正確的判斷,能夠好好治理人民和國家。當上帝問他想要甚麼的時候,他並沒有求自己的利益,如長壽、富貴、權力和打敗敵人,卻是求上帝給他智慧好治理神的產業。因此上帝喜悅他的祈求,不但賜給他所求的智慧,更允諾若所羅門遵行神的旨意,還會將其他的福分也都賞賜給他。

真正的智慧來自上帝,智慧是表現在能夠謙卑遵照上帝的心意去做正確是非判斷和決定。就像麥克阿瑟將軍在為子祈禱文中所求的「求你賜給他謙卑的心,使他永遠記得,真正的偉大是單純,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真正的力量是溫和。」

在資訊室和臨床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智慧手術大樓確實運用了許多資訊智能科技,支持手術和臨床照護的流程更為準確、安全和效率。不過張董事長提醒我們,唯有謙卑、無私地敬畏上帝,遵行祂的旨意用心去實踐神所給我們的使命—為眾人的全人醫療、照顧、靈性關懷需求服事,我們才能從神獲得所需的真智慧,而且上帝會因我們的心賞賜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

祈盼上帝將這段經文深植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以謙卑和無私的心向神祈求智慧,以祂的心意來經營神託付給自己的工作、服事、家庭和生涯產業。

「你們要先追求上帝主權的實現,遵行他的旨意,他就會把這一切都供給你們。」(馬太福音6:33)

2022.10.03

2022年9月30日 星期五

為嘉基智慧手術大樓的啟用感恩

上禮拜五籌建2年8個月的嘉基智慧手術大樓完工落成,醫院舉辦啟用感恩禮拜,賴清德副總統和黃敏惠市長等多位貴賓蒞臨參加與祝賀。

記得2020年2月初我剛到嘉義基督教醫院服務時,智慧手術大樓的興建還在地基工程的階段,兩年多來雖然經歷Covid-19疫情,仍然看著大樓逐漸矗立起來,內心有滿滿的感恩與感動,這棟建築不僅有智慧,更匯集各界豐富的愛心!

智慧手術大樓的籌建獲得許多個人、企業與基金會的慷慨贊助,從數百元到數百萬元都有。每一筆捐款的背後,都是捐款人、企業與團體的無私和對嘉基的認同及嘉義醫療的期許,他們共同的期盼是嘉基智慧手術大樓可以為雲嘉帶來更好的醫療設備、人才與服務,守護民眾的生命與健康。

嘉基智慧手術大樓勸募有許多感人的故事,比如院內同仁「揪團」認捐;北榮教會主日學小朋友捐零用錢;黃敏惠市長為募款代言並慷慨解囊;金龍冠公司動員多間學校的師生,舉辦募款音樂會,傳達智慧手術大樓的意義;義雲會發起企業會員贊助籌建經費;涂美華董事長在生病療養中,仍四處奔走號召友人捐助支持,並認捐感謝牆的製作費用等等,都讓我們感念不已。

每一筆捐款都是上帝的恩典和捐款者的愛心,我們非常珍惜及努力實踐這份真摯的期許。我們在智慧手術大樓認捐感謝牆上,引用哥林多後書9:7-8經文向所有捐款者表達由衷的感謝與祝福:「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上帝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智慧手術大樓興建工程期間正好經歷因為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所引起的建築缺工及成本上漲的衝擊,但感謝上帝的保守與預備,由於工程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發包,承造協力廠商已提早準備主要的建築物料,因此在國內工程經費普遍飆升三至五成的況下,除了手術大樓僅進度稍微受到影響之外,大都能依照原先的規畫順利完成。

此棟大樓是國內首座獨棟手術專用大樓,在消防安全、病人安全、感管防疫、環保節能、溫控舒適、彈性模組空間運用、智能管理、大數據臨床資訊整合、手術情報即時展現等方面都是國內的新里程碑。

相信上帝要藉由這棟智慧手術大樓,成就祂美好的心意,帶給病人更好的醫治品質,讓病家經歷更大的盼望與平安!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篇127:1)

「房屋因智慧建造,又因聰明立穩。」(箴言24:3)

2022.09.26

2022年9月21日 星期三

雙福基金會「飛躍二十、服務深化」

今年是雙福社會福利基金會成立20周年,設立基金會緣起於嘉基翁瑞亨前院長看到全人關懷不只有醫療,還應該包括健康促進、宣教、長期照顧和社會福利才能完整。由於醫院的本業是醫療,社會福利事業獨立發展有其必要性,因此請林茂安特助開始籌備成立社福基金會,陳誠仁院長接任院長後繼續推動成立工作,在2002年與台灣信義會與高雄信義醫院共同捐助成立雙福社會福利基金會。

在楊寧亞牧師、陳志宏牧師和吳英賓牧師三位董事長與歷屆董事會的治理下,以及歷經茂安執行長、多位主管和同仁的努力耕耘,基金會的事工逐步擴展,形成一個涵蓋身心障礙福利服務、長照服務、老人福利服務、兒童婦家福利的全方位社福基金會,並且在總會之下分設北部辦事處、嘉義辦事處和高雄辦事處。

為慶祝雙福基金會成立20周年,總會在上禮拜二於士林真理堂舉辦20周年感恩禮拜,並在上禮拜四、五於輔大舉辦研討會。感恩禮拜中頒贈10年以上服務獎,晨光中心有9位同仁、嘉辦有7位獲獎,其中更有13位同仁服務超過15年,非常感謝同仁們長期投身於雙福的團隊事奉。

董事長吳英賓牧師在感恩禮拜中證道的主題是「天父的心」,他首先為上帝20年來帶領基金會的成長獻上感恩。吳董事長也提到在社福領域服務弱勢,常會感到所做的工作顯得微不足道,就像把一罐瓶裝水倒在沙漠中,長久下來會漸漸消耗內在動力。

社福服事並非一條易路,可能也得不到外界的掌聲,因此不僅需要專業訓練,更需要不斷去了解天父的心,補充神的愛,唯有內心湧出源源不絕的愛,才能不斷給出去。吳牧師期待未來基金會繼續「把服務帶出去,把天父的心留下來」,讓神的愛藉著基金會的同仁而湧流不息。

一天半的「飛躍二十、服務深化」研討會,邀請衛福部長期照顧司祝建芳司長做專題演講,之後各個主題在基金會主責同仁精彩的事工實務分享之後,邀請學者專家與談及回應,呈現雙福基金會很豐富多元的服務面貌,並有許多的討論、勉勵與肯定。

特別感謝思蕙組長/麗吟副主任、雅玲社工師和淑芬主任在研討會中,代表嘉辦針對大齡食堂、晨光阿里山早療外展服務和家暴多元關懷三個事工主題進行簡報發表,他們生動用心的分享讓我深感驕傲與感動,也獲得多位與談老師專家的肯定與嘉許。我發現我們的同工真的是「惦惦吃三碗公」,長期默默地規劃及執行很多貼心創新的工作。聽完他們的發表之後,幫助我更清楚瞭解平常在簽的請款單據背後的真實意義,覺得這些錢用得非常有價值!

除了三場主題簡報之外,縣長照、市長照、長青園、晨光中心、家庭組和阿里山團隊均有發表論文和海報,每一篇內容都很紮實和實用,謝謝主管和團隊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多篇雙福事工的論文分享。我認為我們可以用這些主題在嘉義再辦一場研討會,與社福同儕分享我們的努力和經驗。

「因為上帝常常在你們心裡工作,使你們既願意又能夠實行他美善的旨意。」(腓立比書2:13)

2022.09.19

2022年9月12日 星期一

適時休息,轉換心境

 上禮拜我利用中秋節連假,安排了一個禮拜的長假,回花蓮「度假」,和家人相聚,整理家務,參加一個好朋友接受浸禮的儀式,也約一些朋友餐敘,原本預定要與教會青少年團契一起搭船去賞鯨,可惜由於東北季風提早來到,海浪過大而取消。

不過,這期間有一天下午和翁瑞亨董事及元薇主任前往台北拜訪國合會,另外開了兩次視訊會議,並且每天要上網簽醫院的電子表單,似乎在資通訊愈便利的環境下,要真正休假暫時與工作「隔離」的難度將會愈高。

儘管如此,能夠撥出幾天離開辦公室,藉此改變一下生活步調和工作方式,稍微轉換一下處境和心境,還是很有必要的。很感謝多位主管在我休假這段期間代理我處理許多事務,若沒有他們的分擔,我可能就無法遠離醫院這麼多天。

雖然休假期間仍有一些事情要做,但是因為內容不太一樣、地點不同、心情也不一樣,和平常工作有所區隔,因此還是有休假放鬆的效果。有人說休息不必然是完全沒事做,其實變化工作就是休息,可能就是這個道理。

著名英國作家韓第(Charles Handy)主張實際上我們的生活是由幾種不同類型的工作(薪資工作、計酬工作、家庭工作、志願工作和學習工作等)所組成的,我們若能夠在不同的工作之間做妥善地安排及轉換,就能達成生活的平衡,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滿足與成就感。

舊約聖經記載上帝頒布給以色列人的《十誡》中,很特別地包含了第四誡「安息日」的條例,要求以色列人工作六天之後,第七天要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這一日所有人和牲畜,以及城裏寄居的客旅,都不可做任何工作。這是為了記念上帝用六天完成創造天、地、海與萬物之後,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給安息日,並定為聖日。

猶太人從安息日的誡律發展出「安息年」和「禧年」的規定,安息年是土地耕種六年後,第七年必須休耕;此外,每到安息年結束時,債務也跟著豁免。每七個七年(每49年)會有一個禧年,這一年奴隸可以恢復自由,賣出的土地可以重新買回。

現在我們每周要有固定的休息日,以及大學教授每七年有一年的安息年,不用教課,而可以離開學校去休息、旅遊或做自己想做的事,但這年中仍舊能夠支領薪資,都是由安息日規定所衍生及演變而來的制度。

雖然猶太人規定安息日中勞動工作要盡量避免或簡化,但是有一件事一定要做,就是敬拜上帝。耶穌則認為,安息日的用意不在限制人們甚麼事可做,甚麼不可做;安息日的真正目的是要使人的心回歸上帝,得到祂的賜福和益處。

上帝深知人類貪心的本質,透過安息日的概念提醒及要求我們規律地停止對慾望的追逐,從滿足自己慾求轉向尋求上帝的美好旨意,讓自己停下一直在做的事情,單純地關照自己及關注上帝,以免將自己誤認為上帝,並給自然大地休養生息的機會。

建議同仁能適時有計劃地安排休假,轉換一下工作與心境,給自己有安靜、放下、關照自己與仰望上帝的機會。相信當我們能夠規律地安息在上帝面前,我們更能領受到上帝的恩典與力量。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篇46:10)

2022.09.12

2022年9月8日 星期四

做決策/決定的智慧

最近在一次會議中我跟幾位主管分享「果決—做決定的能力是高效能團隊和領導人的重要特質」,我相信我們都期待主管都能聆聽團隊的意見,適時做出對的決策,不希望主管拖泥帶水不決定導致事工方向不明確。

著名的管理學者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1966年出版的《有效的管理者》書中,給「管理者」的定義是泛指「凡屬由於其職位和知識,必須在工作中作影響整體績效和成果的決策的知識工作者、經理人員和專業人員」。依此定義,現代社會的工作者絕大多數都是管理者,而管理者很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做有效的決策。

其實,每一個人也需要學習和勇敢做決定,我們每天都要做很多大大小小的決定,有些決定只和自己有關,有些會影響到別人;有些只和眼前有關,有些則有長遠持續的影響;有些類型的決定我們時常在做,因此已經有習慣的決定模式,有些則是從來沒碰過的情況,我們必須從中摸索出決定的依據。

《恆久卓越的修煉》這本新書中,著名的企管專家和作家Jim Collins提到以下幾點做明快決定的原則,我覺得適用於領導者在職場和團隊的決策,也適用於個人的決定:

一、結合理性分析和直覺

愈是重要、影響層面愈深、愈久或愈廣的決定,愈難做,因此原則上需要更多的客觀、完整的資訊、分析和評估,才能夠下決定。但也常常因為希望收集到「完美」的資訊和評估,導致決策者遲遲不敢做決定,事情和計畫就無法推動。

Jim Collins長久研究卓越企業和領導者,發現卓越的領導者在決策上都會同時運用理性分析和直覺,在一定程度的客觀分析之後,憑藉直覺做出決定,這裡直覺是指決策者面對下決定時的內心反應,當內心感到平安或覺得對了,便以信心承擔大膽的使命,做出勇敢的決策。

在討論使命和重大任務方向的設定時,他說「並非單憑分析來設定使命,而是靠分析加上直覺。…任務是在非適區裡,挑出某個使命:不是穩贏的局面,但你內心深信機構能達成使命。…我們永遠無法預先證明設立的大膽使命百分之百可達成,我們必須憑直覺知道有可能成功,而且體認到一個簡單的事實:一但勇於承擔大膽的挑戰,成功機率就改變了。」

二、果決,但不固執(願意根據新的資訊或情勢調整應變)

彼得.杜拉克認為有效的決策起始點不是先收集客觀的資訊,而是先提出對要決定的事項的見解,形成決策的假設(前提),然後再以所收集的客觀資訊來檢視假設是否吻合。比如我們要決定是否開辦某項業務,我們心中先要列出幾項原則或條件(確實有需要、財務能夠承擔、對使命的價值與意義..),然後去收集相關資料來映證這些條件是否能夠達成。若客觀情勢不符合這些原則,我們便不能冒進,即使做了決定,也有必要根據外界環境的改變進行調整。

企管顧問李河泉先生提醒具有最後決定權的人或機構負責人在做重大決策前,務必自我挑戰以下四個問題 :

1.我一定是對的嗎?

2.我的想法已是最周延的嗎?

3.我所得到的資訊已是最完整的嗎?

4.我是不是有哪裡還沒考慮到?

他也引用《決策的兩難》這本書的結論指出決策的完整性必須把決策觀點可能導致的正反兩面結果分析同時放在腦海裡去彼此激盪。

三、真正重要的是決策後的行動

這有兩層的意義,一個是決策不是單獨存在的作為,而是必須搭配後續的行動才有意義。若花了心思做出決定,卻沒有連結後面的行動,前面所做的決定都是白費。

第二個意義是由於決策要帶出後面的行動,因此若決定會影響到別人或需要別人一起行動,為了使行動能夠順利被執行,在決定前最好聽取受影響的人的意見,盡量讓大家參與在決策的過程中。

四、承擔責任

做決定是一種權利,但同時也要承擔決定後果的責任。愈能夠做決定和承擔責任是個人自我成長和在職場發展的指標,我們要明智地做決定並勇敢地扛起後果的責任。也因此,我們要尊重做決定的人並服從所做的決定,因為責任是由決定的人承擔。在決策形成過程中若有機會我們盡可能廣泛表達意見,但一旦決策下定,團隊就要一致往使其成功的目標共同努力。

理解事務原理和運用資訊需要的是知識,但做決定根據的是智慧,這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價值觀、信念與特質息息相關,我相信這項任務永遠無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願上帝不斷將我們做重要決定所需要的智慧賞賜給我們!

「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以賽亞書 30:21)

2022.09.05

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

留意當下,化被動為主動

8/19晚上我參加由嘉基社區健康部主辦、好消息協談中心黃彥榮心理師帶領的「正念減壓工作坊」,以前就常聽到「正念」,但都沒機會真正去練習或體會,因此很期待這次的課程。

兩周前我在短文提到8/5我們在接受「111年工作生活平衡獎」複審時,委員問到:「你們是否有幫助同仁處理工作中壓力ing的措施?」上過這次正念減壓工作坊之後,我發現正念減壓的理念和操練有助於我們調適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憂慮或壓力。

「正念」的英文是Mindfulness,意思是指「全心全意地專注在當下發生的事,包括自己身體的感覺,到整個環境的變化 」。我自己對Mindfulness的解釋是「留意或關注當下自己的身心狀態和周遭的環境,讓自己掌握生活和情緒的主導權」。

現代生活和工作型態講求多工和效率,增加不少壓力和緊張。現在電腦及3C產品可以同時開好幾個頁面和Apps,讓我們很容易在不同的工作中進行轉換,但也使得分心成為常態模式,愈來愈難專注,造成我們在某做一件事時,心理面其實是在想另一件事;走在路上時卻對周遭景物視而不見。在課程中彥榮心理師貼出一張我常經過的醫院某棟大樓的外觀相片,我卻指認成別棟大樓。

這種「心不在焉」無法留意當下處境和感受的生活與思考型態,會讓我們逐漸失去對生活的主導性,而無意識地被各種事物驅使。表面看起來好像是我們在做事,事實上是被事情牽著走。

這禮拜我有兩次的體驗,其中一次是某天下午要開始工作時,從院內信箱和LINE上同時看到好幾件別人要我協助的事情,而且都需要在短時間內處理;另一次是快下班時同事來電提到幾件主管交代的重要任務,也必須在有限的期間內完成,而這些任務還須請其他多位同仁一起才能完成。

以前遇到類似的狀況,我的反應比較會是先抱怨或嘀咕一下,然後帶著很煩躁或不情願的心情,或在不自覺的壓力中設法去回應處理。但這次由於剛上過正念減壓工作坊,我發現自己比較能夠察覺到當下內心的煩燥和壓力,並去面對這些感受和狀態,設法做一些心境的調整,用比較平緩的心情去思考後續工作和任務的規劃。

高中時每班都有負責清掃的環境區域,全校都會評比。我們班的清潔成績經常墊底,朝會時公開被教官唸,當然班上同學心裡都很不爽,就愈不想去做。班導師於是告訴我們:「如果有一件事非做不行,與其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做,倒不如用愉快的心情去做。」這句話我一直記得,提醒我在面對一些不是自己選擇的處境時,與其去否定和逃避它,倒不如回到當下去接納,調整心情去處理它。

美國著名的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有一段膾炙人口的禱告文,許多人從中得到幫助。我稍微加以改寫如下,與大家分享:

主啊!

在每天的生活中,有許多的事情與工作需要處理,(這句是我加的)

求祢賜給我智慧,去分辨哪些是可以改變的,哪些是不可改變的;

請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

並請賜給我寧靜的心,能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事物。(我將三句的順序對調)


「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馬太福音5:41)

2022.08.29

2022年8月25日 星期四

發展醫院的軟實力

上禮拜二(8/16)臺安醫院黃暉庭院長到嘉義基督教醫院做全院演講,講題是「醫院的軟實力」,我在聽完黃院長的專講之後,有很多的收穫,且對他的經營理念與成果深感敬佩。

臺安醫院位於台北都會區,周圍有八家醫學中心以及大型的區域醫院,競爭非常激烈,必須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才能突圍。健保開辦後各家醫院積極擴張病床,購置先進的儀器設備,但20年前臺安醫院面臨無法負擔先進的儀器以及招攬優秀醫護人員的窘境。黃院長16年前接任院長後,苦思臺安醫院的生存之道,發現醫院在1960年代就開始推動預防保健,譬如戒煙班、減重班、糖尿控制班等,並做得有聲有色。那時候幾乎沒有其他醫院在做這些預防保健及健康促進,但他認為這是臺安醫院唯一保留下來的重要基礎。

另外一方面黃院長看到了美國的Johns Hopkins、Mayo Clinic等知名醫院在病人的照護上,不只強調專業能力,同時更重視病人的安全與照護品質。因此他就帶領臺安醫院陸續推展重大專案,如國際醫院評鑑(JCI)、持續品質改善手法(QCC)、平衡計分卡(BSC)、健康促進醫院(HPH)、企業社會責任、策略變革、商業智慧分析工具(BI)、國際醫療、和護理磁吸醫院(Magnet Hospital)認證等,據此發展策略並落實去執行每個專案,獲得實質的成果,逐漸培養與發展醫院的軟實力,走出一條很獨特且成功的道路。

黃院長很重視空間美學,積極營造富有質感的療癒環境,在診間、候診區、病房、健檢中心、員工餐廳等區域,都透過設計師競圖導入舒適高雅的環境改造。除此之外,臺安醫院在國際醫療方面原本就有很好的基礎,是許多外商公司在台灣的指定健檢和就醫場所,黃院長更以獨特的思維,以「東進」往大洋洲與帛琉簽署《醫療合作協議書》。

臺安醫院在健康促進方面一直是國內的標竿,安息日會有濃厚且悠久的健康信念,在加州的Loma Linda大學所在的安息日會村,被公認為世界三大長壽村之一。我相信很多同仁聽過臺安醫院在魚池鄉三育基督學院舉辦的「新起點生活型態課程」(NEWSTART Lifestyle Program),就是安息日會的保健模式,包括Nutrition(均衡營養)、Exercise(持久運動)、Water(充足飲水)、Sunlight(適度陽光)、Temperance(節制生活)、Air(清新空氣)、Rest(身心休息)、Trust(心靈依靠)八個健康原則組成。

在演講中黃院長也提到基督教安息日會機構所共同遵循的「SHARE」服務品質內涵:包含Sense、Help、Acknowledge、Respect、Explain。

Sense是指在對方開口詢問前,我們就能感知他的需要

Help是指給予對方及時且合適的協助

Acknowledge是指能夠體會到對方的感覺

Respect是指表達對對方的尊重與禮貌

Explain是指充分的溝通與說明

我覺得這些內涵是人際互動非常棒的原則與方法,無論是主管對同仁,同仁之間,以及同仁對服務對象,都可以適用。

黃院長的分享和臺安醫院的經營帶給我的啟發是,機構領導人要有清楚的經營方向和實踐的毅力,以機構原本的優點為基礎,透過導入重要的策略專案,持續加以落實,成為機構運作與文化的一環,才能不斷提升強化機構的體質、服務品質、和競爭力。

「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帖撒羅尼迦前書5:21)

2022.08.22

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醫院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措施與方向

社區健康部好消息協談中心姚秀靜主任和黃彥榮心理師,彙整了嘉基對員工的關懷與生活支持的成果,提報參加勞動部「111年工作生活平衡獎」,在8/5下午接受勞動部委員的複審。複審中彥榮心理師預錄了很詳細的簡報影片,從簡報裡面讓我有機會得知更多嘉基對同仁的用心措施。

複審委員對嘉基的許多措施相當肯定,但也對嘉基有很深的期許。會中我在聽委員所提出的建議時,內心OS:「如果要把委員的建議都予以執行,可能會導致有些同工的工作和生活無法平衡了XD。」不過後來想一下,委員也確實提供不少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未來我們可以繼續落實。

有位委員詢問到嘉基對同仁具體提供哪些「安親」、「安家」和「安養」的措施?嘉基在這三方面都投入許多,在「安親」方面我們有幼兒園、托嬰中心(皆由職工福利委員會經營),社區部門所經營的長青園、日照、失智據點、居家服務和保康長照中心照顧許多同仁的長輩,讓同仁能夠安心工作。

在「安家」方面,嘉基院牧部經常舉辦夫妻成長營和親職團體或課程,提供同仁與配偶以及兒女互動成長的園地。在「安養」方面,我相信社區部門和保康基金會將持續提供相關的支持性康養與照顧服務,讓同仁在退休之後無後顧之憂,甚至可以一起追求積極活躍的第三人生。

委員很讚許嘉基在工作時間以外提供很多元豐富的健康促進與紓壓活動,不過有位委員問到:「你們是否有幫助同仁處理工作中壓力ing的措施?」坦白說,我不曾想到這件事,或從這個角度思考。

或許,我們可以在每位同仁的工作場所安裝三支不同顏色的旗子,當一位同仁立起紅旗,表示她的壓力很大,需要有人關心;若同仁立起紫旗,表示他需要安靜獨處一下;當同仁立起黃旗,表示他需要有人支援。這時單位主管可以過去了解,給予必要的協助或安排,減緩工作中的壓力。

另外急診部一直在推動的「團隊資源管理」(TRM)方案,其中有一個【I’M SAFE】技能和查檢表,就是團隊在工作前,彼此了解成員是否有生病(illness),服藥情況(Medication),壓力程度(Stress),是否有使用酒精或成癮藥物(Alcohol & Drugs),疲倦情形(Fatigue),以及能否正常飲食與排泄(Eating & Elimination)。透過簡單的每日查檢表,以確定自己和同事是否具備足夠的安全工作能力,必要時做臨時的工作調整及互相支援。這個方案或許可以推廣到更多的單位和團隊。

勞動部為了推展工作生活平衡運動,特別架設一個「工作生活平衡網」網頁,提供相當實用的訊息。網頁提到「三活」面向,分別是「工作悠活」(工時彈性化措施與靈活的工作安排)、「家庭樂活」(如前面提到的三安)和「健康快活」(員工協助方案和健康促進)。我相信繼續朝著這三個方向努力,嘉基體系將更邁向「幸福機構」的境界。

「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份。」(傳道書5:18)

2022.08.15

2022年8月7日 星期日

關心同仁與向上管理

8/3社區服務部邀請陳恒霖教授帶領一堂主管課程,主題包括「向上管理」以及透過有效的晤談與同仁溝通和激勵,並在課程中帶我們演練與示範晤談的要領,我覺得這兩點涵蓋了職場上兩個面向的基本能力。

陳教授是諮商心理學博士、第一屆國家特考諮商心理師、以及美國加州政府官方認證組織教練。他擁有超過30年豐富心理諮商、心理治療、企業組織教練、及督導的專業技巧與實務經驗。

我讀過陳老師三本著作的其中兩本—《Coach領導學》《晤談的力量》,有很多的收穫。這兩本書的核心觀念是一貫的:領導者可以透過優質有效的晤談,扮演一位好教練幫助同仁發覺內在的力量,使他在職場中勝任成功。《Coach領導學》是教練領導的觀念基礎,《晤談的力量》則是用9個實例的逐字稿,去解析如何運用晤談進行教練領導。

今年《晤談的力量》出版前,我受陳老師邀請為新書寫一小段心得與推薦文:

「有幸先拜讀陳恒霖教授的新著《晤談的力量》,非常期待更多主管讀到這本書。陳教授在書中以九個實例生動且有系統地告訴我們:只要出發點和方法用對,光是好好與同仁晤談,就能夠幫助同事從內在發現改變的方向與盼望,產生往前的力量。《聖經》也不斷提到,話語有極大的力量,上帝就是用話語創造天地,同樣主管也可以用話語帶給團隊同仁力量。學習這套方法之後,我們將蛻變為『助人』、而非『管人』的主管。」

在這次課程裡,陳老師指出我們要善用及開發每個人內在的power,透過empower的過程去產生改變,而不是光想要用外在的force去推動,從內在力量產生的改變才能夠源源不絕。好的領導就是要去關心及激勵同仁內在的優勢力量,這樣他自然能夠去克服工作上的困難與完成任務。

在課程中,同仁和陳老師用兩次臨場晤談示範,具體地讓我們看到晤談的方法與重要性,也讓我省思到通常我們在職場中的會談,都一下子跳到為了處理問題和事情的模式,忽略了先去處理感受和情緒。陳老師在晤談中很重視對方話語中的情緒,然後用同理的角度鼓勵對方講出內心深沉的想法,並適度引導對方整理自己的想法,發覺自己的優勢力量。

我覺得這種晤談的方法不只可以運用在職場上,在夫妻、親子、親友和各種人際關係與溝通中也很有幫助,這也與Stephen Covy所提到的「設身處地的溝通」(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的原則不謀而合。

在向上管理方面,陳老師舉他和學校校長的互動為例,告訴我們要先理解到上司要考量的層面比我們關切的更廣,他們要顧及許多單位,而且經常面對有限資源要如何分配的挑戰。因此陳老師分享如果要向校長溝通,他一定先做足功課,將建議方案準備好,找校長心情好的時機,向他提議和說明,然後把每一個計畫或改善方案實際做成功,就能累積上司對自己的信任度,上司便會更放心接納我們的建議與放手讓我們發揮。

我的體會也與陳老師很類似,與上司溝通前要先準備好自己的想法或具體的建議,找適當的時間與場合,重點扼要地說明,然後尊重主管的決定,盡全力去執行,幫助主管和團隊成功。我相信這樣的方法與態度必定可以取得主管的信任與認同,逐漸培養出更佳的默契與關係。

這次的課程,給我兩個很重要的體會和學習:主管和同仁晤談時,要多花時間關心同仁的心情;同仁找主管討論時,要盡量協助主管做好事情。我想這是主管與同仁之間互動很好的原則。

「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拉太書6:2)

2022.08.08

思考亞急性照護網的建構

7/28我們邀請台大社工系楊培珊教授到院跟社區部門的主管演講與討論「亞急性照顧」的議題,帶給我們許多的啟發與思考。

在這次的聚會中,我們先與楊教授分享嘉基社區部門三個亞急性照顧事工。首先是長照服務發展中心林月娥主任分享居服團隊,透過自立支援服務協助居家失能長輩恢復自主生活能力的案例,之後社區護理室珮綺督導分享嘉基社區醫療與護理團隊,串聯眾多醫院、診所、居家護理所、物理治療所和長照機構,推展「醫療到府」整合服務模式,最後由保康長照中心慧君主任分享推展住宿機構長輩復能的經驗。

楊老師提到2021年衛福部《高齡政策白皮書》指出四大目標,分別為自主、自立、永續和共融。前兩個目標是長輩個人層次,後兩個目標是在照顧機構、社區與社會層次,透過有效持續的經營模式,善用有限資源去達成目標。

衛福部高齡政策方向包括:1.支持高齡者獨立生活;2.擴充社區化服務系統;3強化健康生活及功能提升及維護。這些方向也是嘉基社區部門一直在努力的,楊老師建議我們運用策略管理的方法,一起思考機構的短中長期目標,了解有助於達成上述目標的最大優勢/機會,以及阻礙達成目標的最大弱點/威脅,然後據此去設計與執行能實踐目標的具體方案或計畫。

在「強化健康生活及功能提升及維護」的目標上,不能只靠急性醫療,亞急性照顧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提到由於目前亞急性照顧的不足,致許多中風、腦傷、跌倒骨折、呼吸功能缺損的病人由一家醫院「流浪」到另一家的情況。她認識的一位朋友因車禍造成重度腦傷失能,歷經不同縣市多家醫院住院後返家、由外籍照服員看護,過程中逐漸好轉,但仍須很多復健與長期照顧。

楊老師指出目前國內對於這些需要亞急性照顧的個案,我們現行的照護系統有三個主要缺口:1.健保沒有長期照顧給付;2.亞急性的復健需求很重,但也包含生活照顧;3.長照機構(或慢性病照護機構)缺乏復健能量。她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現行體制/服務體系,如何重新設計來「補破網」?

楊教授對嘉基社區部門在居家和住宿機構場域提供亞急性照顧,積極協助高齡個案/病人恢復功能,重獲自立的努力相當讚許,但是她也認為居家和機構場域有其限制和風險。她提到是否能建構專門的亞急性照顧場域,更有效率地幫助高齡個案恢復生活的自主/自立?我覺得對嘉基體系來說,這是一個很有啟發性的問題,但我們絕對有能力接受這樣的挑戰。保義院區就是一個有潛力發展亞急性照顧的場域。

楊教授在美國進修時曾在紐約的猶太人醫療及長照機構服務,在機構的經營與服務設計上有許多的實務經驗,是一位很少見能融合學理、理想與經營等面向整體考量的學者。她跟我分享社工專業不只是分析社會問題,而是在了解問題之後,能夠提出解決方案(solutions)。這是楊老師讓我最佩服的地方,她除了教學研究之餘,也有豐富的「協槓」生涯,擔任多家非營利組織的董事或顧問,甚至自己創辦過公司。

她強調雖然問題、限制和考驗很多,但是機會永遠都在。台灣社會和高齡者的觀念變化很快,過去不可行的,不久之後就變得可行了。以台灣的稅收水準來看,政府只能提供補充式的社福服務,還有很大的服務設計和發展空間與機會有待民間有心的團隊去開拓。

楊老師表示她也曾遇過許許多多的挫折,但是從事社會工作的人會愈挫愈勇,這些挫折都會成為寶貴的經歷與養分,繼續提升我們的能力與境界。

「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羅馬書5:2-5)

2022.08.01

2022年7月30日 星期六

無限賽局思維

幾個禮拜前曾分享Simon Sinek的「從『為什麼』開始—偉大的領導者如何激發行動」演講,他也曾在許多重要場合演講「領導無限賽局」,內容同樣很發人深省。

「賽局」開始於面對競爭者,當我們有至少一位競爭對手時,賽局便形成。賽局分為兩種,一種是「有限賽局」,條件是有已知的競爭者、固定的競賽規則和共同追求的目標。最典型的有限賽局是運動比賽,每一次運動比賽都有明確的參賽者,遵守事先公布的比賽規則,共同競爭特定的結果。有錄取名額限制的考試和甄選也是有限賽局。有限賽局不僅參賽者、規則和結果都是明確和有限的,比賽也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會結束,不會拖太久。

另一種可能更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是「無限賽局」,是指競爭者不完全明確、變動的競賽規則和以持續進行為目標的持久競賽。其實我們面對的情況大多是屬於無限賽局,比如做生意、經營事業/機構、職場或生涯發展。

演講一開始提到美國在越戰中幾乎每一場大小戰役都獲勝,但是後來還是很不光彩地從越南撤兵。對美國來說,越戰比較像是有限賽局,但對越南來說,越戰是事關生存的無限賽局。這種情形在現今的俄烏戰爭更加明顯,我們很難弄清楚這場戰事到底有多少國家參與其中,並打破了許多傳統戰爭的模式。傳統上有限賽局概念愈來愈難界定現今持續在進行的國際競賽,包括經貿、軍事、資訊、科技、產業等綜合作戰。

最有意思的是,Simon Sinek指出無限賽局沒有所謂的輸贏和,只有暫時領先與落後,存活與淘汰,終極目標不再是打敗別人,而是如何不斷讓自己更好。在無限賽局中,相稱的對手所形成的競爭甚至可以刺激自己不斷進步和成長。

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或服務,也都有其他機構和同儕一起努力和競逐,爭取服務的對象、經費資源和人才,以提供高品質的服務,給予病人和個案最貼切的關懷、支持與幫助。這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持續性賽局與奮鬥,同儕競爭者提供我們相對定位的標竿,有些領域我們暫時超前其他同儕機構,有些地方我們暫時落後,或遇到困境和瓶頸,這些境況在無限賽局中都是有可能改變的,落後的地方我們不須氣餒,而是設法創新突破,強化自己的體質與品質;超前的部分我們更不可自滿,要想得更遠,看看是否有潛在的競爭風險和自己的盲點,謙虛地繼續自我革新,使自己不斷往前邁進。

我認為在無限賽局中,真正會打敗我們的不是看得到的競爭者,而是看不到的力量,以及不想突破改變的自己。我們參與的無限賽局也不會停於自己和我們這一代,當我們離開,仍將持續推展下去。我們除了用心參與其中之外,盼望也可以留下謙卑自省和不懈毅力的精神風範,不斷激勵新一輩的同仁。

「讓我們堅定不移地持守我們所宣認的盼望,因為上帝的應許是可靠的。讓我們彼此關懷,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希伯來書10:23-24)

2022.7.25

2022年7月22日 星期五

敬業、愛心與品質

最近我開始從台大開放式課程的「商管程式設計」這門課學Python程式語言,台大將許多熱門課程透過Youtube讓每個人都可以免費觀看和聽課,是一座知識和學習的寶庫,大家可以多加利用。

這門課的老師是資訊管理系的孔令傑副教授,他上課相當生動,解說也很清楚,我剛好在Youtube上看到一部訪問他的影片,得知他是很受學生喜愛且認真教學的老師,多次獲得台大教學優良/傑出獎、論文獎、導師獎和優良服務學習導師獎等。 

影片中他提到到幾件事讓我印象深刻,想用這篇短文與大家分享:

首先他提到在拉近與學生距離上面,他會試著去了解學生在想甚麼,看他們都在做甚麼,多跟他們相處,比如與他們聊天、吃飯、打球、上FB和IG聊天、甚至上PTT版與學生們討論,他認為這樣學生有問題比較會來找他討論;對於他想要教導學生的道理,他自己會盡量做給學生看,因此要教給學生的東西他們也比較聽得進去。孔老師這段分享給我的啟發是如果我們想影響別人,拉近距離和以身作則是相當重要的兩個方法與原則。

由於資管系經常教導學生要創新,並運用資訊增進效率,因此孔老師也要求自己在每天的工作範圍內做一點點的創新,並不斷透過教學創新讓自己的教學更加有效。他說如果學生花了很多時間聚集到課堂,只是單方面聽他講課,那就太可惜了;他認為進了教室就是要有互動,才值得大家聚在一起。因此他先把講授的內容錄成影片,讓學生先看,課堂上的時間則藉由一些設計,讓老師和學生們一起討論或互動,使課堂更為有效和有意義。其實,創新就是不要一成不變,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更有效地來達成工作和生活目標,就是創新。我也覺得我們可以來推「創新開會」,把要報告的內容都先製作好給與會者先看,開會時主要聚焦在討論、激盪與交流。

在本來就已經很忙碌的研究和師生互動行程中,孔老師又排了超多的課,他開玩笑地說時間管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所有事情都拖到截止時間的前一刻,這樣效率就會倍增了」,不過他馬上補說這當然是不得已的時候的辦法。會這麼忙碌是因為在原本的工作中感到有一些課應該要開,因此就去做了,才導致自己常常要熬夜,在deadline前將任務趕出來,但也真的多做了許多事。

不過,他愈來愈體會到:「其實一個人如果能成功地做很多事情,影響很多人,確實都是需要很多人的幫忙。我們必須要練習如何融入一個團隊,而不是一直堅持甚麼事情都要自己幹。」

最讓我感動的,是孔老師期許自己給學生的講義、投影片、作業等文件都做到無錯誤,他說自己生活上很隨興,沒有甚麼特別的要求,但是自己製作的文書資料,包括標點符號、編排、用字等他都花很多心力盡量弄到沒有錯誤,因為他覺得這些都只是最起碼的本分。

這部影片讓我們看到孔老師對教學和專業的熱誠、責任感和對團隊的感恩以及對自己的要求與期許,我相信就是因為他看重自己的老師身分以及對學生的關心和尊重,因此呈現出如此高效率和品質的教學品質。

這讓我再一次想起醫療品管學者Avedis Donabedian所說的:「我相信品質的奧秘就是愛心,去熱愛我們的專業,關愛周遭的人以及敬愛上帝。」(The secret of quality, I wish to believe, is love: love of one’s profession, love of one’s fellow man, and love of God.)

「凡你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哥林多前書16:14)

2022.07.18

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令人感念的政治家

上週五(7/8)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喪生,震驚全球。許多國家元首均表達悼念,印度、美國、台灣等國都降半旗哀悼和致敬,巴西總統頒布三天的全國哀悼令;蔡英文總統、新加坡總理、印度總理、美國拜登總統和川普前總統都不約而同以「親愛的朋友」、「真朋友」、「新加坡的好朋友」、「台灣摯友」、「人民友誼倡導者」來描述對安倍前首相的懷念。

安倍前首相的辭世可能是我第一次對外國元首級人士的過世感到深摯的哀傷與不捨,原因是我認為他是非常少數(若不是唯一的話)真正關心與支持台灣的國際領導人,當然其中主要也是因為台灣與日本在國際地緣政治上,有著很密切的命運休戚與共的關係。

但更特別的是,我覺得安倍前首相有一般政治人物少有的、於公於私都給人「真誠關心」的特質,我最記得他在2018年初花蓮大地震之後,馬上拿著一張他親手用毛筆寫的「台灣加油」,表達他的關心。身為當時的災民之一,對於一位外國元首用如此熟悉親切的方式對受災區人民的打氣,我的內心有無比的感動。

後來在台灣鳳梨滯銷時,他帶頭支持與促銷台灣的鳳梨;當我們缺疫苗時,他努力促成日本政府送給台灣第一批COVID-19的疫苗。這些雪中送暖的舉動,再再凸顯安倍前首相的為人,我相信他對其他國家也有許多類似的協助,因此讓許多國家元首感念他所展現的友誼。

有「創新思想大師」之譽的哈佛大學商學院企管理論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曾以《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為題,在哈佛商學院畢業典禮、TEDxBoston發表發人省思的演講,並出版一本相同標題的書

克里斯汀生教授說,上帝的智慧是無限的,祂不需要用統計數字,以某個量化指標來評量我們一生的價值;在祂眼中,也不會用某種階級地位來肯定我們的成就。「當我們走完生命,到上帝面前,檢討我們的一生時,祂不會問我在事業爬得多高,或者我在世上存了多少錢。相反地,祂會問我,喔,克雷頓,我將你放在這樣的生活處境中,我們來討論一下那些因為你的幫助而變得更好的人,無論是你的家人、同事、或素昧平生只是剛好需要你幫助的人,因為你運用了我所給你的天賦去幫助他們。」換言之,上帝是用我所幫助過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來衡量我的人生。這位著名的企管顧問與教授所領悟的道理,其實就是耶穌在馬太福音25章31-46節所描述的上帝審判萬民的根據。

我認為從安倍前首相的身上也彰顯同樣的道理,他用政治的天賦和影響力,去促進國際的交流互助以及安全和平的提升,他真誠並良善地一一去實踐,贏得國際廣泛的懷念與肯定。因此,在21世紀眾多的國際領導者中,他將是特別被真心懷念的少數領袖之一。我更相信相較於他生前的地位和施政成果,這些一件又一件暖心的關懷舉動,會更讓眾多民眾所感念。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裏,你們來看我。』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裏,來看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35-40)

2022.07.11

2022年7月5日 星期二

"Why"的力量

上個禮拜我在Youtube上觀看到Simon Sinek於2009年在TED演講的影片,題目是「從『為什麼』開始—偉大的領導者如何激發行動」”Start with why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 。這支影片引起廣大迴響,到目前為止在TED眾多演講中點閱次數排行第7名,我認為不僅對領導者很有幫助,也對產品或服務的行銷推廣很有用,甚至對個人的經營與溝通有所啟發。

演講的中心信息是,偉大的領導者或成功的產品/服務,不只是因為他們做了甚麼,或他們的做法特別好,更關鍵的是他們做這件事背後的理念和原因。卓越的領導者會生動且具體告訴別人他們的信念和理想,吸引更多人的認同與支持,像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金恩牧師(Martin Luther King Jr.),在公開演說中用「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而非「我有一個計畫」去激勵群眾參與民權運動。

同樣地,一個成功的機構、產品或服務,首先要告訴消費者或潛在的服務對象這個機構、產品和服務為什麼存在(Why),然後才去說我們如何達成這個理想(How),以及我們做了甚麼去達成這個目標(What)。

人與其他物種最大的不同是,人是意義導向的生物。我們做任何事一定有某種意義存在,包括認同某個人,支持某個機構,買某項產品,接受某種服務,都是因為這個人、機構、產品或服務有和我理念相同的目的。Simon Sinek在演講中指出:「事實上,人會去做能夠證明他們信念的事。」

我以前有時會看到捐款者在捐款劃撥單留言欄上寫著:「謝謝你們!」剛開始我很納悶捐款者為什麼要謝謝我們,應該是我們感謝他們才對。後來我漸漸了解到,他們之所以捐款是因為我們實踐了他們所認同的理念。

我們都知道「物以類聚」的道理,對人而言,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人以意義聚」,我們若要吸引別人的注目、認同或支持,就要清楚告訴別人我的使命、這個機構的志業、這件事工的願景和這項產品的獨特價值。Simon Sinek以「創新擴散理論」說明:清楚地說出Why,最能夠引起市場上的早期採納者的注意和認同,這些市場先行消費者通常是為了某種意義,而非功能去買新產品,而當市場接受度跨過16%的門檻,便能引起後續其他消費者的興趣,進入快速/大量擴散的階段。

這篇短講還舉了許多實例,很生動,值得大家去觀看。我覺得其中的道理和重點可以運用到我們的工作和人生發展上。對於自己和所從事的工作,我們希望能被感動,並能感動別人,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清楚知道並表達出Why—了解自己的人生價值、意義,在目前工作上的使命與志業,並在推廣業務時,能具體且生動地描述自己、工作和服務的願景,去感動有相同理念的人一起參與。

在人生的道路上,知道Why更是重要,德國哲學家尼采曾說:「當你知道『為何』而活,幾乎就能忍受『任何』境況。」“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使徒保羅同樣在腓立比書寫過,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他能夠適應人生的任何處境。從Why的核心生出的力量常常會超乎我們的想像!

「我知道怎樣過貧困的生活,也知道怎樣過富裕的生活。我已經得到祕訣:飽足也好,飢餓也好;豐富也好,缺乏也好,隨時隨地,我都知足。藉著基督所賜的力量,我能夠適應任何情況。」(腓立比書4:12-13)

2022年6月27日

2022年6月22日 星期三

《零號病人》給我們的貢獻與啟發

《零號病人:塑造現代醫學史的真正英雄》是一本引人入勝、很有深度的醫學史和科普著作,更是一本有血有淚的敘事醫學作品。


長期以來,醫學發展舞台上的鎂光燈都聚焦在醫療人員、特別是從事診斷與治療的醫師身上。明明在臨床診療的場景中,病人就同時站在醫師的面前,可是他們若不是隱形人,就是成為陪襯的角色,醫師永遠獨享醫療成就的光環與榮耀。


但書中引用法國哲學家康吉萊姆的話,指出事實上是「有了感到自己生病了的人們,才有醫學的存在,而不是因為先有醫生存在,人們才從醫生那裡了解到自己的疾病。」


《零號病人》收錄了至少19種病症26位病人的病例故事,這些病人對醫學的進展都有獨特的貢獻,因為他們都是醫學文獻上可以追溯到、揭開某種病症的最具代表性的病人。由於他們的不幸遭遇以及所承受的病痛,提供醫師或研究人員可貴的機會,去探索這些病症和人體生理奧秘,並奠定後續推動醫療進展的基礎。他們的貢獻絲毫不亞於醫師社群,如果不是他們的「獻身」,醫學可能會少了幾塊重要的拼圖,至少因試圖診斷或治療他們而享盡名聲的醫師也許會大失光彩。


醫學案例看似新穎,但有真正的「零號病人」嗎?


話說如此,人類歷史上的真正零號病人可能難以認定。書中的零號病例是目前文獻所知相關病症的零號病人,但醫學領域實在太廣太長遠了,我們永遠無法明確知道是否更早以前,零號病人便已存在。


著名的醫師作家努蘭(Dr. Sherwin Nuland)曾提到一個奇特的臨床案例:一位膿胸的19歲黑人少年急診住院,經一番特殊處置,赫然發現胸腔的膿液竟然是糞便液。原來病人4年前曾經左胸廓下方被刺傷而送醫治療,當時傷口不嚴重,經包紮後便出院,但該次刺傷在病人的橫膈膜留下一個比小指略小的破洞,最近病人腹腔的橫結腸被往上擠卡在洞口而壞死穿孔,導致結腸中的糞便流入胸腔。


遇到這個「橫結腸穿過橫膈膜破洞進入胸腔」的獨特案例,讓努蘭醫師頗為訝異與自豪,認為自己發現了醫學史的新案例,或許可以命名為「努蘭症」。不料當他很興奮地向主任報告時,博學的主任便指出16世紀法國名醫帕雷的著作中,記載一位上尉在1567年就是死於他所稱的「努蘭症」──「橫膈膜一處傷口,小到你幾乎無法把小指穿過去」,導致他的橫結腸穿過橫膈膜破洞進入胸腔。唯一的差別是,上尉的小洞是被毛瑟槍子彈射穿的,而黑人青年是被刀刺穿的。


因此努蘭醫師醒悟寫到:「行醫最讓人著迷之處,正是那穿越數千年歷史、綿延不斷的脈絡。科學會變,然而人性不變。只要醫治病患的同是人類,就會重複發生同樣的故事、遇到類似的難題,看似新穎的挑戰會一再出現,就好像首次現身。」


相信每位醫師都一定遇過自己的「努蘭症」,和不少自己的「零號病人」,源於在臨床診療中首度和之前沒聽過和讀過的病例相遇的深刻印象,因而留下永生難忘的經驗與體驗。雖然這些病例絕少是醫學史上真正的零號病人,但卻是每位醫師自己真實的「零號病人」,帶給醫師在自己的行醫生涯中很深遠的學習和影響。


其實,每個病人都是獨特的,我相信即使同樣診斷碼的病例,如果將身心社靈狀態一起納入臨床考量,應該沒有完全一樣的病人,因此每位病人應該都是醫師的「零號病人」,若能以獨一無二的態度去互動和診療,醫病雙方都會獲得難忘、富有意義的經歷。


兼具醫學科學精神和人文社會內涵


看過這本書的讀者,都會折服於作者的寫作創意和淵博的醫學知識和人文素養。書中的題材對許多讀者或許不是完全陌生的,可是作者卻能採取非主流的觀點,賦予這些案例新的意涵,在已經很豐富多元的醫學人文作品中,顯得獨樹一格。


作者Luc Perino原本是在法國鄉村執業的一般科醫師,具有熱帶醫學和流行病學學位,後來前往中非和中國南部從事臨床醫療工作多年,累積了豐富的熱帶醫學及跨文化醫療經驗;1990年返回法國里昂,在克勞德‧伯納德大學教授醫學史、人文和社會科學和進化醫學。


從這些經歷可以得知作者不是一位很典型的醫師,更是兼具醫學科學精神和人文社會內涵的良知者,和醫學知識推廣者。他有12本大眾化的醫學科普著作,橫跨醫學史和人文社會的領域。他曾在1981年設計了第一個檢測藥物交互作用的資訊系統,甚至當過「演員」,2006年的影片《臨床診療》(La Consultation),就是以他和13位病人的臨床互動,真實呈現一般科醫生日常診療工作的長篇紀錄片。


書中每一種病症或生理機制都會搭配1-3位指標型的病人故事,作者透過他敘事和醫學的功力,將每個案例和病症描寫得很生動。更難能可貴的是,在許多的病人故事之後,作者都能提出深刻的反思,無論是光明的成果或黑暗的亂象,他都不閃避。


作者對於臆測沒有根據的診斷和治療行為,以及醫師的自我中心都很不以為然,對於商業化的醫療操作和疾病產業化所導致的過度醫療更是深惡痛絕。書中他用幾個故事道出醫藥產業界的黑幕,並不假辭令地予以評價。


面對醫學奧秘,我們都應該更謙卑謹慎


在台灣,讀者比較容易接觸到的大多是美國主流的醫學人文或科普著作,這些著作都很精彩,題材也很豐富,但是大多是描寫醫學發展的光明面和成就,儘管也有批判反思的觀點,但若與《零號病人》比起來,就顯得欲言又止,不夠直接和犀利。在這本書中,即使是大家認為法國人會引以為傲的光榮醫學經典案例,作者都不客氣地揭發真相,指出其中被過度渲染的「神話」(留給讀者自己去發掘)。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醫學的發展可能不如我們所想像的走直線般的路徑,或如公式般地推演出來,實際上反而常常是誤打誤撞,或者含有醫師刻意誇大、想像捏造的成分。不過這也正是醫學最吸引人的地方,因為涉及人的奧秘,永遠有意想不到的插曲,在人體和醫學面前,我們都應該更加謙卑與謹慎。


例如書中提到引起兩萬多例胎兒先天性畸形的止吐藥沙利竇邁,在1960年代被禁用,但本書沒提到的是醫界後來發現此藥物對於治療貝賽特氏症(引發患者嘴邊和生殖器潰爛)有相當的成效,並經多項臨床研究證實。


這本書也會讓台灣讀者領略到歐洲科學與人文社會的深厚底蘊,其中解析與敘事的角度與方式令人大開眼界。雖然有些題材內容牽涉專業醫學知識,不一定一次就可以馬上理解,但只要稍加研讀,一定能增廣我們對人與醫學的認識與視野。當然,如果讀者喜歡法蘭西嘲諷式的幽默,這本書更是不可錯過。


本文於2022年6月22日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 《零號病人》給我們的貢獻與啟發


病人自主與善終

6月18日嘉義基督教醫院、戴德森教育事務基金會,以及恩惠基金會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主辦「臨床醫療的神學倫理省思:從病人自主權利法談起」國際(視訊)研討會,邀請到《病主法》起草人孫效智教授以及基督教機構(嘉基、新樓、馬偕、長榮大學神學院)、天主教(輔大醫院和輔大神學院)的臨床工作者和神學研究者一起發表論文和討論病主法相關的臨床決定議題,有很多元角度的對話與交流。

《病主法》的主要目的是確保病人對病情和醫療的自主權,並讓成年民眾或病人得經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程序,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表明在生命末期或經衛福部公告之病人疾病狀況時(符合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等條件),是否要採取維生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

《病主法》於2019年1月6日實施之後,除了民眾接受ACP必須自費受到一些批評之外,整體而言台灣民眾和醫界是接受的,並沒有太明顯的反對。唯一對《病主法》部分條文有表明反對立場的團體是天主教台灣主教團,輔大醫院使命副院長柯博識神父和輔大符文玲教授在研討會中指出,天主教最擔心的條文是第14條,容許在瀕死狀態之外的情況「得依其預立醫療決定終止、撤除或不施行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一部」,以及在病人末期之外不予或撤除維持生命治療,主教團認為這會涉及被動安樂死,是道德上所不允許的。另外天主教也擔心這會引起「滑坡效應」,導致生命守護標準的持續退縮。

本身也是天主教徒的孫效智教授認為主教團在此議題上仍持守完全「pro-life」的教義,他希望主教團能去正視許多特殊病人的遭遇需要,以及了解社會上各種法理和學理的論述,才能對社會發揮實質的幫助和影響力。與會者國立陽明醫院陳秀丹醫師則發言,表示她相信上帝不會不顧無辜的生命承受無意義痛苦,期待天主教會以更多憐憫的心來回應這些人的苦痛。

陳景松牧師在會中提到臨床決定與靈性考量息息相關,但《病主法》規定ACP的四種專業人員並未包括臨床牧關人員,相當可惜。教會醫院應該好好重視臨床牧關人員的培育和制度,發揮靈性關懷的功能。

會中多位與會者對末期人工餵養議題表達關切,北市聯醫前總院長黃勝堅醫師認為無論是否為末期,人工餵養(鼻胃管)都應該盡量避免,設法讓病人自然進食才是有品質和尊嚴的照顧。

嘉基社工室李雯主任分享自己奶奶多年接受機構照顧,後來皆以鼻胃管進食,有一天她去探望奶奶不久後,奶奶就因身體情況急轉直下,被送到急診急救,但仍無效過世。遺體送到太平間時她看到葬儀社人員為了整理遺體,還必須將當天早上灌食的牛奶導引出來,讓她內心很衝擊。她相信有《病主法》之後,這種遺憾應該能夠減少。

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和安寧療護示範中心方俊凱主任在演講中提到一個實例,一位他診療的失眠病人,在一次回診時方醫師赫然看到病歷上他有兩次上吊自殺送醫的記錄,病人告訴方醫師,他的父母親和岳父母過世前都是他照顧的,看到這些長輩生命晚期的經歷,讓他很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如此,且不想成為兒女的負擔,導致他想用自己的方式結束生命。方醫師告訴他,他所擔心的事,其實透過《病主法》的ACP,可以在AD上清楚選擇自己想要的醫療方式。病人知道之後很快就去申請ACP並簽署AD,並請方醫師不用擔心他再會輕生,後來病人還去開白內障,因為他知道可以好好過生活。

哲學家海德格說,人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存在;黃勝堅醫師說「善終是一種責任,可以讓活著的人活得更好」。要達到善終的理想社會,《病主法》只是起點,每位民眾都要能夠更加坦誠地思考、討論與預備死亡,並更積極地生活。

「因此,我們從不灰心。雖然我們外在的軀體漸漸衰敗,我們內在的生命卻日日更新。」(歌林多後書4:16)

2022.06.20

關照全人的需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助聽器與眼鏡有甚麼不同?當然兩者的功能不同,一個是改善聽覺的效果,讓我們聽得更清楚,另一個是改善或矯正視力,幫助我們看得更清楚。

雖然兩者都是為我們很重要的基本感官需要而設計,可是民眾對眼鏡的接受度很高,對助聽器的接受度卻很低。前者從到處林立的眼鏡行,令人眼花撩亂的各種款式眼鏡便可以看得出來;反觀助聽器,受到的待遇可說是有天壤之別。根據美國的調查,需要助聽器的民眾只有20%取得助聽器,而其中還有5-24%實際上沒有在用。原因很簡單,這些聽力不佳的人普遍就是不想戴助聽器,即使助聽器比眼鏡更稱得上是高科技的產品。

其實造成眼鏡和助聽器在市場接受度如此大差別的原因,不在於其功能品質上的差別,而在其他的地方。戴上眼鏡不會給人視力不佳的印象,對許多人來說甚至有美觀與時髦的好處,而且全齡都會使用;但戴上助聽器似乎馬上就透露出「我的聽力有問題」,而且大多數是長輩在使用,這些印象和感受導致大多數需要助聽器的人排斥助聽器。

好消息是現在許多多功能和美觀的耳機紛紛問世,耳機的使用愈來愈輕便與大眾化,以後聽力受損的人戴上有助聽器功能的耳機,就和一般人戴耳機一樣平常,不需要在意別人異樣的眼光,心裡就不會有任何的負擔。

《銀光經濟:55個案例,開拓銀髮產業新藍海》這本書舉眼鏡和助聽器的例子,提醒我們在設計與推廣高齡產品/服務時必須把握的原則,以及要避開的地雷。首先,產品的設計不能只一廂情願想到解決某個問題,而不考慮到其他層面的效應。

每個人都有很多層次的需求,包括生理的基本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後來研究發現,這些需求經常是同時存在的,因此產品的設計最好能夠兼顧各種需求,至少不要為了滿足了某項需求,卻減損了其他的需求。像助聽器只為了基本聽力的需求,卻忽略了社會歸屬與尊重的需求;眼鏡就能兼顧生理視力的需求,和受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求。

我們在思考高齡社會和年長者需求時,通常都著重較低層的生理和安全需求,除了想到的大多是拐杖、醫療照顧、紙尿布、生理量測等項目之外,推廣時也過於狹隘地強調特定對象和解決特定生理功能,忽略掉其他的歸屬、尊嚴和自我展現等較高階的需要。書中提到:「自從長壽被當成負擔而不是禮物後,產品、研究、政策等各方面與老年有關的創新,主要動機變成想要減輕重擔,而不是妥善利用這個時間長、充滿可能性的人生階段。事實上,忽視高階慾望反而對老年生活有害,除了讓人對於活很久興趣缺缺,甚至會減損健康與安全創新產品的效用。」

家族治療專家薩提爾曾用「冰山隱喻」,來說明人際互動行為,是由個人隱而未見的自我定位、渴望/需要、期待/價值觀、觀點思想、情緒感受所形成的應對習慣或模式所決定的。同樣地,當一個人在考慮是否接受某種產品或服務時,也會受到這些內在因素的影響。

當我們愈清楚了解人心內在的需求,相信我們的服務便愈能夠讓服務對象所接受,對他們的幫助也愈大。耶穌就是一個典範,他為了能夠幫助世人,從神成為人,進入人的真實處境,以完全了解我們的一切需要。

「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充滿著恩典和真理。」(約翰福音1:14)

2022.06.13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妥善處理訊息與媒體危機

這一、兩個禮拜來國內因為兒童感染Omicron病毒不幸死亡的案例,後續引發兩起新聞和媒體危機事件,受到社會大眾廣泛的關切與討論,包括藝人郭彥均在臉書貼出「很多小孩都走了」對話圖檔,以及恩恩爸爸申請調閱1922通聯錄音檔,這兩個事件的媒體效應都帶給當事人和主管機關相當大的輿論壓力。我不是要討論事件的內容,而是想藉此談談我們可以從中更了解訊息傳遞的效應,以及思考如何處理媒體危機事件。

社群媒體是現在社會的一大特色,讓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和分享訊息的機會,但是也因為傳遞方式過於方便,有時若不注意就容易引起意想不到的結果,因為個人的意見或訊息在別人的轉發、解讀或主流大眾媒體的引用報導之下,可能會脫離原來的本意,演變成尖銳的政治、社會或法律議題。

社群媒體的貼文通常都很簡短,很難將一件事或自己的完整意思講清楚,有一定程度被引申、誤解或扭曲的可能性。因此若有想法或訊息要在社群媒體分享,內容表達愈清楚完整愈好,若是轉發別人的訊息,最好是有明確來源根據,或是經過查證確認後,才加以轉發。

愈是知名的公眾人物或是具有機構代表性的人,愈要謹慎自己貼出的訊息內容,因為粉絲/朋友愈多,社會注目度高,訊息更容易被轉發或引用,而成為大眾注目的焦點。這是身為知名人物的好處,也是他們的責任與負擔。

公眾人物和機構在對外傳遞訊息或回應問題,務必根據完整正確的資訊,考慮周到且定調後,再對外表達,以免做出不適宜的回應或評論。經常在重大的媒體危機事件中,當事人只顧著處理眼前的問題,忘了訊息傳遞的適當性或應對媒體;而媒體的反應與輿論常常是決定事件處理成敗的關鍵。問題依法和正確得到處理有時不是民眾最關切的結果,反而是處理的過程中給當事人和民眾的感受與觀感。

在危機事件中,公眾人物和機構所傳遞的訊息必須兼具精簡扼要及包容性,內容絕對不能有不實的成分或者前後不一,最好能用簡單3-4個重點去陳述,但是也不能把事情講死和太過絕對化,而且陳述時要保持溫度與關懷,也就是既能就事論事,表達立場,又能讓人覺得古道熱腸。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是,機構或團隊在面對危機時,所傳遞的訊息一定要一致,千萬不要有內部不同人給外部不同的說法和回應,這會讓問題更加複雜化,大幅提高危機處理的難度。因此在面對危機事件時,從一開始就要盡快整合內部的意見與共識,設立對外訊息傳遞的窗口(如機構發言人),讓每一次的訊息傳遞,都能有效回應問題,讓危機逐漸收斂。

願神賞賜夠用的智慧給我們,讓我們知道如何善用社群媒體達到訊息傳遞的果效;同時也知道在面對可能的危機中做出合適的回應與處理。

「我常常為你們感謝我的上帝,因為他藉著基督耶穌賜恩典給你們,使你們在基督裡樣樣富足,具備充分的知識和口才。」(哥林多前書1:4-5)

2022.06.06

2022年6月4日 星期六

增設學士後醫系公費生─一個焦點不清的政策交集

增設三間學士後醫學系的政策折衝

最近國內醫界最熱門的議題除了防疫和調整健保部分負擔之外,就是教育部於去年九月和今年二月陸續通過清華大學、中興大學和中山大學設立學士後醫學系,三校醫學系都在今年開始招生,各招收23名公費生。

台灣醫學系招生名額採總量管制,教育部曾在1998年開會檢討國內醫學系招生名額,並採納當時衛生署的建議,從原先1,200名每年增加100名,從此全國醫學系每年1,300個招生名額,沿用至今已23年。雖然這段期間有馬偕、輔大和義大醫學系的增設,但總招生額度並無變動。因此今年一口氣增設三所學士後醫系,並增加全國醫學生約70-90個總招收名額,格外受到矚目。

這波三校增申請設醫學系過程中,中山大學和中興大學的申請計畫在去年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的預先審查中並未通過,需要再做修正。後來監察委員對教育部和衛福部的相關規定與程序提出調查 ,認為現行管控與審理程序有所不當,希望兩部會適度增加醫學生招收名額並改進醫學系新設審查程序。今年二月中山和中興獲准設立後醫系,似乎是府院高層指示教育部通過的 。衛福部醫事司劉越萍司長在接受媒體採訪 時表示,衛福部的立場其實是不建議增設的,「增設這件事是教育部的權責,我們增加公費生名額是因為偏鄉醫療,在人口老化這段是能夠把偏鄉醫療的服務做得更好。」因此目前衛福部給這三間新的學士後醫學系的都是公費生名額,也就是說只能招收公費生,完成受訓後必須到偏鄉服務一段期間。

由於醫療有其特殊性,醫師不足和過多都會引發眾多問題,因此衛福部每年都會委託學術單位推估未來全國醫師人力的供給與需求。看來目前衛福部並不認為有必要增設醫學系和自費醫學生招生數,但剛好有計畫要增加偏鄉醫療的公費生名額,因此當教育部決定通過三所學士後醫學系的增設時,衛福部就將欲增加的公費生名額平均分配給這三所醫學系,算是配合府院及教育部政策的一種解套方式。

大學設立後醫系的考量

其實要辦好醫學系並不容易,必須投入許多資源擴充相關的軟硬體,同時要有足夠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師資,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財務負擔也很重,為什麼這幾間大學都積極爭取要設立醫學系?

其中可能有國立大學之間的同儕競爭考量,由於交通大學已經和陽明大學合併,成為有醫學院的國立學府,台成清交四所學府只剩清大沒有醫學院,因此清大積極爭取設立,此舉又牽動區域之間的醫學教育資源分配平衡,導致中南部的國立大學也提出申請爭取。

此外,由於台灣有相當優質的醫療生技發展潛力,較具規模的大學也看到這股趨勢,希望藉由成立醫學系院,吸引更多醫學人才,並與當地的大型醫院合作,結合原本相關領域的研發能量,共同掌握未來的醫療生技發展契機。

這三間後醫系的共通點是都在綜合型的國立大學裡,設立的目的都希望能夠結合校內的理工、人文、社會等豐富教學與研究資源,培育跨域專長的醫療人才。清華大學後醫系 希望培育更具科技素養的「ABC醫師」(AI人工智慧、Big Data大數據、Cloud雲端物聯網),以迎接下一世代的醫學挑戰與機會。中興大學後醫系 的招生目的在於招收大學畢業生施予醫學教育,以培育兼具多元底蘊與全人文關懷素養暨科學家精神的醫學生,提升中部地區偏鄉與原住民醫療品質。中山大學 將以綜合研究大學優勢,提供學士後醫學生多元選修課程,包含醫學科學家微學程、醫師工程師微學程、醫務管理整合學程,提供醫學生豐富多元學習。

新設後醫系是要培養偏鄉醫師還是跨域醫師科學家?

但是這三所新設醫學系被分配到的是因應偏鄉醫療需求的公費生名額,因此不免與上述各校設系的目的產生一些矛盾的情況,引起資深醫學教育學者賴其萬教授 和郭博昭教授 的質疑:到底這三間後醫系是要培養未來能夠投入偏鄉服務的醫師,還是兼具醫學與科技的「醫師科學家或工程師」?

這幾所後醫系的設立都有很好的理想,但實際上相當籠統。要一位公費醫師在偏鄉服務多年,並兼顧科學與醫療的整合研發或運用,即使不是不可能,也確實有客觀上的難度。如果這些後醫系學生畢業後必須在偏鄉從事基層醫療8-10年,不僅專科技術不易持續精進,要繼續與跨專業領域團隊成員一起密切合作的機會也將大幅減少。

後醫系招收的醫學生已有某些專業領域的訓練,初步具備結合醫療的跨域整合優勢,但是後醫系課程非常緊湊,在校接受醫學基礎學科訓練僅有兩年的時間,其餘兩年大多在教學醫院接受臨床學科的訓練,事實上不易同時利用這四年進行實質的跨域訓練和研發。以美國的學士後醫學院教育來看,年輕醫師跨域進修大多是在醫學院畢業後,再去念相關的研究所(公衛所、臨床醫學所、工程所、法研所、管理學院等),裝備第二個專長。如果公費醫學生畢業後或訓練後須下鄉服務多年,恐怕會對這些年輕醫師繼續追求第二專長造成主觀和客觀的阻礙,並對跨域人才培育與跨域研發的目標大打折扣。

清楚的目標和合理的配套才是政策成功關鍵

推動一個政策或計畫時,目標愈清楚具體愈有機會成功,因為每一位參與者都知道朝共同的目標努力,並在執行的過程能夠準確的進行檢討,不斷地調整更加聚焦目標,而非各有盤算。

適度增設後醫系和公費醫學生也許都有需要,也都有其意義和效益,本身不是壞事,但是如果硬將這兩者牽連在一起,有可能使其焦點變得模糊不清,導致兩者想要達到的目標都無法如願,那就很可惜了。這次三間新設後醫系與公費生拼湊式的政策很可能就會偏離原先所要達成的理想。

更重要的是這兩項政策計畫各自的配套是否周全。例如此階段若有必要增設後醫系,考量所需的教學資源和品質,增設幾間比較合適?後醫系若要培養跨域醫學人才,在招生時是否能夠看出其未來跨域整合的特質與潛力?課程和進修計畫是否要和一般的醫學教育有不同的思維和設計?公費醫師的養成需要考量各個偏鄉的醫療需求特性,以設定需求醫師的專科和員額,並且應思考是由原有的醫學院系還是新設的後醫系培養?同時也要能夠招收到適合在偏鄉服務特質的醫學生,輔以所需的基層醫療、人文社會和公共衛生的學士技能,並提供其發展留任的環境和待遇。

醫學的發展空間很廣,除了有許多不同的臨床專科領域可以選擇之外,還可以從事基礎研究、公共衛生、行政管理、生技研發、醫療資訊等,重點在於適性發展,若每一位年輕的醫師都能在養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志趣並引導他們投入符合自我價值意義的領域發展,對社會整體的效益才會是最大的。

教會對教會醫院事工的關心與支持

5月29日是嘉義西門長老教會的福音主日,透過醫院董事潘慶彰牧師的聯繫,西門教會特別將這個主日定為嘉基智慧手術大樓奉獻主日,安排嘉基小詩班到主日禮拜中獻詩,由我分享嘉基和教會醫院從神領受的使命以及所面臨的挑戰。

我分享的主要內容是:醫療是耶穌在世主要的使命和事工,後來基督徒學習耶穌的榜樣,積極濟病扶傷,並促成照顧收容所的設立,成為醫院的濫觴。從1865年起陸續有英國和加拿大的宣教師跟隨耶穌的腳步,到台灣開辦醫療服務,並設立新樓、馬偕和彰基三家教會醫院。二次戰後有更多基督教派和天主教差會到台灣開辦偏遠醫療服務和醫院,門諾、嘉基、羅東聖母和聖馬爾定醫院都是這時期成立的,並發展至今,對台灣的醫療貢獻良多,包括在貧病關懷、偏遠醫療、醫學教育、公共衛生/社區健康、安寧照顧、婦幼醫療照護、長期照護和海外醫療宣教各方面的開創。不過教會醫院也都面臨共同的挑戰,主要有來自政府法規的管制干預、評鑑的同化、健保給付的緊縮、競爭的壓力、和信仰氛圍的淡化。

我在分享中表達期待教會能夠了解到教會醫院是接續主耶穌使命的見證與服事機構,盼望眾教會繼續用奉獻與代禱,支持教會醫院投入促進醫療的進步、品質的提升、時代需求醫療服務的設計、弱勢公益服務的推動、醫病關係的改善、醫療關懷與傳道的擴展,醫學研究和教學的落實,以滿足社會醫療照顧的需求,使教會醫院在社會上都能做出更多與眾不同的見證與貢獻,讓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歸榮耀給上帝。

禮拜中我們也播放一部企劃室剪輯的募款影片,其中有戴醫師美國明尼蘇達州信義會三一教會陽光圈姊妹會,在1959年為嘉基第一棟醫院籌建烤餅烘派義賣及奉獻,並收集許多醫療物資捐贈給醫院。我也在陳博憲前院長的相關報導中看到在1979、1980年左右,醫院人力缺乏,物力維艱,棉花棒、紗布等沒有專門廠商在製造,陳博憲醫師的媽媽帶領嘉義西門長老教會的婦女團契,每週三下午為醫院製作棉球、紗布、棉花棒等開刀房及病房物品,開啟了嘉基志工隊先鋒。這種由教會關心和支持教會醫院醫療事工的故事和見證,都使人特別感動。

嘉基這次為手術大樓發起募款,同工本來有些許猶豫,因為嘉基這20年來的發展,已經讓民眾認為是一間大醫院,有需要募款嗎?而我認為,美國每年獲得最多捐款的機構是哈佛大學,在台灣是慈濟。這兩間都是大機構,不是窮困弱小的機構。只要我們所做的是合乎上帝的旨意,不是為自己,而是要讓眾人得福,覺得有意義的事情,相信上帝就會感動眾人來奉獻支持。

此外,募款其實是「募心」,我們也希望透過捐款奉獻,讓嘉基和神的事工得到更多的認同與關心。馬太福音6:21記載耶穌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裏。」我相信當人奉獻給嘉基時,他們就會注意嘉基的服務和事工,我們就有更多機會分享神的大能。北榮教會主日學的小朋友這兩個月為智慧手術大樓發起募款,我5/15代表嘉基去北榮教會接受捐贈的時,聽到有一位主日學學生因為參與了捐款,在經過嘉基時,會特別跟媽媽說這就是在興建的智慧手術大樓。也有一位小朋友來到醫院時,請爸媽帶他們去看智慧手術大樓,讓我們很受激勵。

每一筆捐款,無論金額多寡,只要出於誠心,都非常可貴,然而來自院內同工和教會的支持都讓我格外感恩,意義特別深遠。願上帝透過教會與各界的愛心捐款,祝福和保守嘉基的醫療服事,使智慧手術大樓的建造,能幫助嘉義、雲林地區的患者得到更好的醫治和平安,以及上帝的愛和賜福。也求神賜福我們下半年開始推動的社區三個主題的勸募。

「每一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心願捐助,不猶豫,不勉強,因為上帝喜愛樂意奉獻的人。上帝會更加豐富地賜給你們,使你們不但自己充足有餘,還能夠在各樣慈善的事上出力。」(哥林多後書9:7-8)

2022.05.30

我們如何看待年老將決定高齡社會的面貌—《銀光經濟》的啟發

最近我從嘉基圖書館借閱《銀光經濟:55個案例,開拓銀髮產業新藍海》這本書,原文書名是”The Longevity Economy: Unlocking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Most Misunderstood Market”,中譯應是「長壽經濟:開啟全世界成長最快、最容易受到誤解的市場」,得到很多啟發,謹與同工分享書中部分內容。

有人開玩笑說「銀光」經濟是「把銀子花光光」的經濟,某種程度上我覺得相當貼切。書中提到美國50歲以上的人口掌握83%的家戶財富,我相信台灣的情況也類似。由於中高齡者擁有社會大多數的財富資源,若這些財富只是存在銀行或不動產,會造成社會的經濟活動停滯,但若能將這些資源引導投入合適的消費,對帶動經濟非常關鍵。

可惜的是,目前政府和絕大多數企業在高齡者的消費上,若不是不看重,就是不得要領,找不到正確有效的切入點,以致無法開發出高齡者青睞的產品或服務。這本書的作者Joseph F. Coughlin教授是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年齡實驗室」的創辦人與主持人,長期關注高齡社會變遷與產業因應的議題,這本書就是希望能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大眾提供突破此困境的答案。

針對上述的問題,作者說:「我在這裡開心的宣布,這個謎題有解,答案簡單到幾乎令人不可置信:老年其實是一種人為建構出來的東西。」

我覺得這句話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首先,現在我們對老年的許多認知不必然是真實的,而是一種「集體錯覺」。比如65歲以上一定就是老年人嗎?老年人就一定是軟弱需要依賴別人扶養嗎?老年一定要退休嗎?退休後就一定要離開職場,無法繼續貢獻社會嗎?作者指出:「我們對於老年的概念,的確有一小部分源自生物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然而絕大多数其實是在過去150年間我們為了短期的人為目的所提出的講法,造成我們今日困在嚴重偏離現實的老年觀之中,危機四伏。」

再者,作者要強調,現今社會和企業之所以無力或採用錯誤的方法回應高齡社會,就是因為對老年或高齡持守過時、錯誤的認知或陷入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視),以致一直將老年或高齡視為問題和負擔,而非契機或商機。作者說:「過時的觀念限制了我們老了以後能做些什麼,而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畢竟未來的老化面貌,自然取決於生活在其中老年人做些什麽。」

書中這些見解很大程度打開了我的思考框架,點醒我用更寬的角度來看待與想像高齡社會與相關的議題,我發現以前我在討論高齡社會相關的文章中,心中想到的大多是高齡所帶來的負面衝擊和隱憂,如照顧人力不足、自我保健動機不強、失能與失智的問題、社會照顧的負擔與資源不夠、無效醫療等。我不否認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絕不是全部,可能只占小部分,而且我們可以將這些比例壓縮到更小。

現在台灣健康餘命是72歲,如果改以70歲定義老年人口,則我們的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14%)將慢9年,在2027年才來到,超高齡社會將比原預估時間晚10年,到2035年才會來到。如果我們能積極有效提升民眾的健康餘命,台灣有可能永遠不會進入實質上的「高齡社會」。

這本書的觀點也可以帶給我們的工作可貴的啟發:我們如何看待我們所服務的許多高齡者?我們只看到他們的需要和軟弱,還是同時看到他們的潛能和盼望?如果只是前者,我們的服務恐怕只會侷限在身體上的照顧;若是後者,我們便更能關照到長輩的復能、開發、心靈的自由與全人價值的實現。

相信在這樣更寬廣的關照視野下,我們能開創出更多貼切、有助長者整體生命品質的服務或產品。

「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箴言16:31)

2022.05.23

用冷靜的頭腦和熱誠的心因應疫情

最近國內Covid-19確診病例數大幅增多,再度引起社會各界對防疫措施的關切與討論。民主社會中民眾與媒體對重大公共議題表達意見本來就是正常與可貴的,透過批評與討論的過程對政策的擬定與修正都會有所助益,相信我們會逐漸摸索出一套合適有效的疫情處理模式。

在成熟的民主社會,多元的意見聲音互相激盪,熱鬧不已,可是人民的內心是穩定的;在獨裁的社會中,因為只有一種聲音和做法,因此看起來似乎很平靜,但是人民心中是焦慮不已的。

我記得高中一位老師曾告訴我們:「在熱鬧之處持有一顆冷靜的頭腦,在冷漠之處保有一分熱誠的心。」在面對疫情的考驗時,除了專業知識之外,我們也需要具備平靜安穩的心,讓我們在眾多的資訊和變動的環境中,不慌不亂地做出最適切的判斷與因應。

由於Omicron病毒的特性是傳播力強、症狀嚴重度低,當這波Omicron感染在國內快速擴散時,我們不可能也沒必要再採高規格防堵的模式,因此許多專家已建議防疫政策從清零預防轉向減災共存,將防疫資源集中運用於對高風險者的防治上面,特別是確診中重症病人的治療與高齡者的保護。

大嘉基社區部門服務許多高齡長者,疫情對我們的挑戰特別大,一方面病毒已散布於各社區,防不勝防,接觸感染的機會相當大;另一方面長者感染的風險又較一般人高,因此長照機構的防疫格外重要,然而長照機構的防疫資源無法像醫療機構那麼充足,考驗實在不小。

我要特別感謝保康長照中心慧君主任、素妮護理長和中心團隊的不眠不休努力,以及院長、煒副、嘉基王壯銘主任、洪冬哲主任、感管室以及護理部主管的指導協助,審慎因應從五月初陸續發生的確診案例,由於有嘉基的專業支援,使得保康長照中心幾乎是以醫院的規格來進行防疫應變,也由於這分專業與責任感的自我期許,保康長照中心承擔更多的壓力,願神賜福紀念團隊的辛勞!

社區和居家長照團隊在持續服務的同時要兼顧防疫,也相當辛苦與不易。我想我們可以用「保護自己、保護個案和關懷案家」這三個原則作為因應的出發點,此時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照顧好自己,對家人、同事和個案都是非常重要的,並讓服務能夠持續不間斷,使個案得到所需要的協助。另外我們或許可以針對日照和居家的個案與家人,整理簡單實用的防疫措施和確診應變須知相關資訊,提供給他們參考,以備不時之需,在此時成為案家得到平安的來源。

願神在疫情期間保守我們的心,並堅固我們所做的一切事工,透過我們的服事為案家與社會帶來真正的醫治、平安與盼望!

「至高的上主—以色列神聖的上帝對他的子民說:『回來吧,安心信靠我,你們就得安全;鎮靜等待我,你們就有力量。』」(以賽亞書30:15)

2022.05.16

2022年5月9日 星期一

寫作的樂趣

4/28日社區服務部舉辦社論寫作工作坊,邀知名作家林靜宜老師授課,林老師曾擔任遠見雜誌記者,也為多位傑出人士寫過傳記,並曾出書介紹多家卓越的企業,在她的引導和教學下,當天參加課程的同仁都獲益良多。

淑芬主任轉寄一位同仁上課之後所寫的文章給我,我看了很感動。這位同仁在文章中提到國中一年級時的一篇作文,老師給的評語讓她對寫作產生很深的挫折感,並失去了自信,導致自己的作文分數都在均標以下。

同仁在參加這次寫作課之前,由於以前老師的評語壟罩在心中揮之不去,因此心情還是很沉重。可是工作坊帶給她完全不同的感受:「作家老師用幽默、有趣、正向思考、鼓勵的言語,激起我對文字組合的興趣,心想:或許,我也有那麼一天,可以成為小寫手。」

我看了這篇文章之後,不僅很感動,更發現這位同仁的文筆很棒,文章很流暢並很吸引人閱讀,很感謝她的分享並高興她從這次的工作坊中找到寫作的樂趣。

我的作文也不好,然而在大學團契中有兩年負責團契周刊的編輯,當缺稿件時就得自己寫,因此硬逼自己寫了一些文章。沒想到有一次自己寫的文章被當時台北大專學生中心主任陳美蕙牧師刊登在《使者雜誌》上,受到很大的鼓勵,讓我對寫作產生更大的動力和興趣。

我喜歡寫作的原因有幾個,首先是寫作可以記錄和整理自己的心思、體會和學習收穫。為了要能夠寫出來,我必須設法弄懂自己的想法和徹底消化學習的內容,這個過程有助於學習效果。寫作的過程也是一種沉澱和整理的訓練,讓自己專注在思考和表達上,能夠讓自己擺脫羈絆的事物,是一種不錯的紓壓方式。寫作也是一種反省,幫助自己回顧及找出生活的意義,對自己是一種心靈的療癒。

雖然寫文章要花心思和時間,讓我喜歡寫作的第二個原因是當文章完成之後,會從內心發出滿足和喜樂,像是一種創作的成就感。在《聖經》創世記第一章記載上帝用六天創造天地萬物,當整個創造完成時,「上帝看他所創造的一切都很好」。雖然我的文章和上帝的創造根本無法比,但我發現寫作完成時很可以體會到上帝完成創造的心情。有人說「文章總是自己的好(下一句我不敢講,怕被老婆念XD)」,應該就是這個含意。

第三個原因是寫好的文章可以和別人分享,當文章刊登出來,讓別人看到時真有難以言喻的快樂,知名作家、台大「河馬教授」張文亮曾形容「看自己的文章被印成鉛字,是一種老友重逢的快樂」。有一首詩歌【給我你的手】有一段歌詞寫到:「分享的快樂加倍的多,分擔的重擔格外的輕。」現在寫文章和別人分享的管道比以前多很多,透過投稿到各種平面或電子媒體平台或在自己的FB、部落格上發表都可以。我從2007年開了一個部落格分享自己的見聞和進修心得,得到不少網友的回饋,收穫很多。

其實我們不需擔心自己的文筆不好,每個人的寫作就像指紋一樣都是獨特的,只要是真誠、流暢的描寫與分享,就是好文章。我的經驗是寫愈多一定會愈得心應手,草稿寫好之後自己再念幾次,或請好友幫忙看過及提供意見,並修改至通順易讀,就是一篇好文章。

話語和文字是有力量的,願我們善用神所賜給我們的寫作能力,成為眾人的祝福!

「我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使你們的喜樂充足。」(約翰一書1:4)

2022.05.09

成為工作的主人

5/1是國際勞動節,國際勞動節的由來主要是1889年紀念勞工團體爭取合理工時所做的付出,當時歐美正值工業化,工人在工廠中反覆單調的工作中每日工作長達12-14小時,相當不人道,且對身心健康影響甚鉅。

現今社會和勞動條件較一個多世紀以前已改善許多,工作型態也很不一樣了。目前純粹生產作業線上的勞工已經大幅減少,大多數是靠某種專業知能或技術工作的「知識工作者」。在醫療照護領域中,每個同仁都是知識工作者,我們不僅運用專業的知能去服務病人/個案和機構,對工作的方式和調排也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性,不再是坐在同一把椅子上每日反覆同一個動作。

如果我們在工作中有更大的自主性,愈大程度作工作的主人,而非被動作工作的奴隸,我相信我們會從工作中得到更大的滿足與意義。有多位名人講過類似道理的話,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愛自己的工作,就不會有任何一天感到是在工作。」要對自己的工作產生喜愛,我們必須看到這份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以及能夠去評價它的成果。

我自己很喜歡英國的管理學者韓第(Charles Handy)的著作,他的見解很有啟發性,我推薦同仁有機會可以先閱讀《你拿什麼定義自己?—組織大師韓第的生命故事》《第二曲線》這兩本。

韓第對工作的詮釋相當獨到,他認為「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其實是一種誤導,他主張「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因為我們要追求的是在各種不同類型工作之間的巧妙分配。為此他體會出「組合式生活」概念,指出我們的生活是由薪資工作(固定時間上班領薪)、計酬工作(靠某種技能或專長論件計費)、學習工作(閱讀、研究、進修)、家庭工作(做家事、照顧親人)和志願工作(志工、慈善服務)所組成的。如果我們每天的生活能夠在不同類型的工作中妥善地變換,不但不會覺得累,還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滿足與成就感。

生活中的工作組合比重會隨著人生的不同階段而改變,從學生時代的以學習工作為主,到剛入社會時以薪資工作為主。韓第認為中年以後,人最好能夠開始學習自由安排適合自己多元的生活組合,甚至走向完全組合式工作的生活型態。他自己就是減少在組織中的薪資工作,依自己的特質與條件,成為一個在家工作者,以寫作、演講、家務、志工為他的生活重心,過適合自己的多元工作生活,甚至能夠隨時調整,讓自己更自由、愉快。

我有一位朋友去年60歲退休,本來想說終於放下「工作」,每天能自由自在地寫自己最喜歡的書法。結果不到兩個禮拜,他就發現整天寫書法反而讓他開始覺得厭倦,「當喜愛的休閒變成每天的日常也會走味」,而且感到生活中失去重心。因此他開始用他的公關傳播專長,積極投入「壯世代運動」的推展,讓他找到第三人生的使命感。

願上帝賜福每位同仁看到工作與生活的價值,努力成為工作的主人,在每個人生階段並找到最合適的生活組合。

「願主-我們上帝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你堅立。」(詩篇90:17)

2022.05.02

嘉基早療服務的公益品牌—擁抱慢慢猴

早療管理中心4/16在嘉義市兒童福利館舉行「當我們劇在一起~擁抱慢慢猴」兒童劇場活動,共計有150個有6歲以下兒童家庭報名,透過戲劇讓大家呵護支持發展遲緩兒童與家庭,黃敏惠市長、社會處林家緯處長、莊彩鴦科長都親臨參與,與大小朋友一起歡喜看戲同歡。

早療團隊還邀請並連結許多相關資源單位在活動會場設攤,介紹宣導相關的服務業務,包括本院出院準備服務中心的「醫療到府服務」。晨光智能發展中心的宜均所屬的「林宜均樂團-非洲鼓表演」也獲邀作壓軸表演。

這次慢慢猴兒童劇是由多位60歲以上的志工擔綱演出慢慢猴、樹懶、長頸鹿、狐狸、大象,他們的表演非常生動活潑,不僅把我緊緊黏在座位上,更讓大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毫無冷場。從劇後有獎徵答時,小朋友的踴躍搶答和全都答對,便可看到慢慢猴兒童劇的戲劇和教育效果非常顯著。

春香主任告訴我這場活動是慢慢猴兒童劇的首演,接下來會有巡迴演出,包括為環台醫療聯盟規劃成立20周年公益活動,受邀前往各盟院巡演,而巡演的演員則是另一批大學生志工。

我很敬佩早療團隊的創意和執行力,他們將「慢慢猴」經營成一個嘉基早療的公益品牌是一個很卓越的案例。《擁抱慢慢猴》繪本在2018年誕生後,早療團隊持續以慢慢猴為主軸,每年推出新的執行構想與方案,包括「跟著慢慢猴健走趣」、慢慢猴兒童病房關懷行程,,2020出版擁抱慢慢猴有聲書,2021年推出「慢慢猴說繪本行動列車」,2022年展開「當我們劇在一起~擁抱慢慢猴」兒童劇巡演。

公益品牌的建立需要長期的堅持與創新,早療團隊給我們的啟發是:以一個主題(擁抱慢慢猴)透過創新不同形式與管道,重複向議題目標對象傳遞與溝通「發展遲緩兒童的接納與早療重要性」訊息,持續加深並擴大目標群眾對慢慢猴與早療議題的認知與理解,同時「慢慢猴」也成為外界了解嘉基早療的代表性管道。

我相信要籌辦一次大型的活動,一定很不容易,有許多的環節要規劃,需要許多人的投入,有眾多事物要準備。在這次活動籌備過程中,早療團隊表現得從容不迫,我在辦公室裡完全感受不到他們的忙碌,一切就像平時一樣;即使活動後從會場搬回大批的道具和場布看板,他們也是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完成歸位儲藏,效率極佳。

感謝早療團隊的用心與耕耘,願上帝繼續使用早療團隊成為嘉義許多兒童和家庭的祝福!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天國的子民正是像他們這樣的人。』」(馬太福音19:14)

2022.04.25

敘事帶領我們更親近受苦者

院牧部去年底舉辦第一屆「戴德森紀念醫療文學獎」徵文活動,共有3篇小說和10篇散文,院牧部請我擔任評審,上個周末我仔細地閱讀這些13篇文章,發現每一篇都是非常真摯感人的作品,我都很喜歡,實在很難評出高低,但很榮幸能夠先讀到這些好文章。

這些作品絕大多數都屬於醫護人員的敘事醫學或敘事護理文章,作者用臨床工作中所接觸到的病人故事為核心,先描寫病人就醫的緣由、病症或初步接觸的印象,然後談到病人就醫背後有關的成長背景、特殊遭遇、掙扎努力、與周遭主要親友的情感與互動、人生價值理念等,再描寫病人就醫的歷程與結果,最後作者以病人的故事或醫病互動提出對自己的工作的反思,或從中對自己人生的啟發與學習。

雖然文章的書寫流程大致可以歸納如上面的架構,但是由於每個醫病互動的場合和情形,文中每位病人的病痛、對疾病的反應、周遭環境、親友組成、人生際遇,以及作者描述情節與人物的方式都不一樣,因此每篇文章都呈現多元且獨特的面貌、內涵與價值,只要讀起來順暢,每一篇都會是動人的好文章,這也是我喜歡閱讀敘事文章的原因。

敘事醫學的提倡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教授Rita Charon醫師曾說:「敘事醫學是一種致力於深入了解病人的生活、關懷照顧者以及讓受苦者講出心聲的承諾行動。」(Narrative medicine is a commitment to understanding patients’ lives, caring for the caregivers, and giving voice to the suffering.)

我相信上述敘事醫學的理念與方法也可以運用到護理、社工、照顧、諮商、教育等各種助人的專業領域中,發展出敘事護理、敘事社工、敘事照顧、敘事諮商、敘事教育等模式,而且可能更為貼切,因為社工、照護、諮商、教育工作原本就非常貼近個案的生命故事與社會脈絡。只要我們能用心去聆聽個案、照顧者或與其生命休戚與共的親友的心聲與故事,藉此啟發我們做專業或倫理的反思,並加以組織並書寫描述出來就是一篇敘事文章。個案的故事和我們的反思對於讀者和社會而言都是寶貴的訊息和啟發,可以讓讀者更了解我們的專業內涵、倫理考量和個案所處的世界、以及他們的期待與盼望。

資深的社工師、教研部張麗珍副研究員有一篇〈帶著隱形悲傷的阿蒂們〉感人的敘事社工文章(網址連結http://www.cych.org.tw/cychweb/cych3/narrativemed_show.aspx?web_id=1&n_id=5),是她在安寧病房一位臨終長輩與家人的互動場景中,深刻地觀察到並描述長期照顧這位長輩的外籍照服員阿蒂,在家屬中沒有正式的身分去表達出對臨終長輩的感情,只能默默地在旁悲傷,讓人非常不捨,這篇文章讓我對外籍照服員的處境與情感產生更多的理解。

很鼓勵並期待看到大社區同工書寫個案故事與自己反思的文章與人分享,字數不拘,最好不超過2000字。如果大家不嫌棄,歡迎寄初稿給我,我很樂意與作者一起討論,文章完成後可以投稿或在嘉基官網「敘事醫學」刊登。

「要與喜樂的人同樂;要與哀哭的人同哭。」(羅馬書12:15)

2022.04.18

經歷挑戰越多,恩典越多

由於院長今年請每位院務委員會的成員輪流分享「莫忘初衷」為會議開場,陳明晃副院長在3/10分享以「遷徙」為題的分享,給我不少啟發與激勵,希望藉此機會與同仁一起分享。

陳副說當時到嘉基服務時並沒有很清楚的「初衷」,但是20多年來經歷了許多的計畫、環境的挑戰與危機事件的考驗,陳副都參與其中並有刻苦銘心的經歷,卻讓他從中愈來愈明白神美好的意思。

陳副說這段期間他自己的家與院內服務單位與工作場所搬遷不下20次,這所有的經歷讓他體會到:「經歷挑戰越多,恩典越多,不敢冒險或面對挑戰的操練,就沒有成長成熟的生命體。人的一生就像不斷的遷徒,居住地點、工作轉換、角色、生活方式...,你的很多抉擇對生命或生活經驗帶來改變與影響,這些抉擇就跟遷徙一樣會帶來改變,這些改變又帶來學習成長或影響,形塑我成為什麼樣的人,也形塑我對自己及組織的mission(使命感)。」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章10節所提到的感受也是如此。

最後他歸納從中學習到兩項寶貴的道理:1.謙卑依靠、經歷上帝的恩典。2.繼續尋找「遷徙」與「付出」的意義。

一位好朋友曾告訴我,為什麼上帝喜悅我們的服事?其實全知全能的上帝並不需要我們的服事,但是祂要我們服事祂是讓我們有機會經歷祂的恩典,為要造就我們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我非常認同這樣的信仰體會,也與陳副的體驗相呼應。

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只要我們想要突破成長,一定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挑戰。當然我們要運用自己和團隊的智慧,透過良好的規劃與執行,在盡可能管控風險的情況下去達成目標,不過其中仍有許多我們無法掌握的變數,面對這些風險,我們還是應該勇敢地踏出去迎接挑戰和面對困難,我相信只要我們秉持合乎神旨意的心志和負責任的態度,上帝會用祂的方式帶領我們經歷祂的恩典,並豐富我們的人生。因為我們不是自己一個人在面對這些考驗,而是有上帝的恩典與我們一起同工,祂的恩典夠我們用。

「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其實,不是我自己在工作,而是上帝的恩典與我一同工作。」(哥林多前書15:10)

2022.04.11

2022年4月6日 星期三

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七):磨練自己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1]這本書提到的第七個重要的習慣是「磨練自己」,從身體、靈性、心智與社會/情緒等四個層面不斷操練,全面且均衡地提升自己身心社靈健康,這是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

我們都曉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我們若希望人生有更顯著的果效,就必須持續磨練我們的身體、靈性、心智與社會/情緒這四項利器,使其保持在良好的狀態。任何的操練都需要堅強的毅力與紀律,持之以恆才能見成效,我們可以從運動員和音樂家身上看到這種反覆練習的不懈毅力。我自己觀察多位很有成就且令人敬仰的人士,發現他們雖然有許多差異,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高度的生活紀律。

身體(physical)的操練包括運動、營養、與壓力管理。這些我們已經非常清楚,問題在於如何有規律地實踐。我認為如果能將運動嵌入每天生活行程當中是不錯的,我過去有幾年走路上下班,每趟約2公里,這樣每天至少固定可以步行4公里。在壓力管理方面我自己常用的方法就是在面臨壓力時,將壓力源或擔憂的事項一一條列出來,思考最壞的狀況會如何?通常當我這麼做之後,壓力就頓時減輕許多。如果還是壓力很重,嘉基有好消息協談中心可以給我們專業的諮商輔導。

心智(mental)的操練主要有閱讀、想像、規劃和寫作。對我而言這四樣心智活動是「四位一體」。我常在閱讀中獲得想法與靈感,啟發我去規劃某些工作或活動,得到很大的滿足感。我也會要求自己定期寫作分享,寫作的過程需要很多的閱讀與思考,而經過自己咀嚼和消化之後寫出來的內容,才會成為自己的智識內涵,並為自己留下珍貴的思考和成長紀錄。我非常鼓勵每一位同工都能固定寫作並與別人分享,一段時間之後,你一定會覺得很值得。

社會與情緒(social/emotional)的操練包含服務、同理心、集思廣益和內在的安全感,這些操練對待人處事很有幫助。本書第四、五、六種習慣就是社會與情緒的操練準則。作者鼓勵我們樂於奉獻,服務助人,持守這樣的態度,再平凡的工作和職業也會顯得不同凡響。

靈性(spiritual)的操練主要在於尋求與永恆創造主之間的合宜關係,確立與堅持價值觀,以及學習和默想。讀經靜默禱告,閱讀偉大的文學著作,欣賞美好的藝術和音樂,都能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昇華陶冶。書中舉作家葛登的故事為例,他有一度感覺人生乏味,醫生建議他去度假勝地做一次精神之旅,並開給他四張處方,每隔一段時間一一拆閱。第一張處方上面寫「仔細聆聽(自然的聲音)」這幫助他心中逐漸平靜下來。第二張處方指示他「設法回顧」,讓他有機會停下來回想過去的種種。第三張處方要他「檢討動機」,思索自己待人處事的態度,他發現自己某些做事的出發點已經違背自己的價值觀,這或許就是他覺得人生乏味的原因。第四張處方則告訴他「把憂愁寫在沙上」,他一一寫下,隨後用手將沙掃平,心中的積塵也隨之滌除。

作者提到不僅個人要均衡地自我磨練,企業和組織也需要均衡發展提升。組織的體質就是財務狀況,心智則是人力資源的開發、培養與運用,社會/情緒是指公關與員工關係,靈性則反映機構的目標宗旨與價值原則。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第二是『要愛鄰如己』。」(馬可福音12:30-31)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and with all your strength. The second is this: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Mark: 12:30)



[1] 原著為Stephen Covey,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Powerful Lessons in Personal Change”

2022年3月27日 星期日

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六):集思廣益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這本書提到的第六種重要的習慣是「集思廣益」,英文用詞是”Synergy”,中文通常翻譯為「發揮綜效」,意思是「一加一大於二」。企業或組織管理經常會討論綜效,不過這本書中比較偏重人際互動和團隊的層次,提醒我們能夠積極地操練自己,去尊重差異,欣賞別人的優點,樂於與別人共事,營造出具有互補創造性的合作環境和模式,彼此截長補短,集合團隊的力量產生超越性的果效。

從小我們就聽到不少「綜效」的道理,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團結力量大」、「一根棍子容易折斷,三根棍子,就不容易折斷」,可是要真正實行並不容易,主要原因是通常人都會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自己的能力是最強的,要一起做事時最好是聽我的,當每個人都這樣想,就很難一起共事了,更別談要同心合作。

不過,其實並不是因為我們相同才需要結合,而是因為我們不同。好幾個相同的東西加起來還是同一樣東西,不同事物的結合才有可能創造出新的事物。同樣想法和才能的人在一起大多能維持現狀,不同背景和個性的人才有可能激盪出更豐富的想法,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愈來愈強調跨域(專長)合作。交響樂團的演奏之所以能比許多把小提琴合奏來得更為精采,就是因為不同樂器的音色能激盪共鳴出更震撼動聽的音響。

要達到集思廣益的運作,團隊的每個人都要保持開放的胸懷,真誠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但同時欣賞並接納別人的表達,相信團隊中每個成員都有獨特價值和貢獻,共同在充足的安全感中互動,不用擔心會被批評或看輕,盡量發揮每個人的潛力,朝共同的願景和目標努力。

團隊會議若要成為一個集思廣益的場合,可以善用「腦力激盪」的方法,在成員了解及清楚問題的目標之後,在輕鬆的氣氛下,鼓勵每個人都表達想法(多多益善),不要批評或否定別人的想法(嚴禁批評),而是仔細聆聽別人的想法,並歡迎從別人的想法中獲得靈感,提出更多的想法(搭順風車、自由發想)

我相信在一個能夠讓成員彼此開放、尊重與欣賞的文化下,將能形成具備「集思廣益,發揮綜效」的團隊,讓團隊的力量嶄露無遺。

「你們要有共同的目標,同樣的愛心,相同的情感,和一致的想法,好讓我充滿喜樂。不要自私自利,不要貪圖虛名,要彼此謙讓,看別人比自己高明。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腓立比書2:2-4)

2022年3月21日

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五):設身處地的溝通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提到的第五個習慣/修練是「設身處地的溝通」,也就是「先求了解人,再求被了解」(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聖法蘭西斯的禱告也有一句類似的禱詞是「少求被瞭解,但求瞭解人」,作者說這是他在人際關係中學到最重要的一句話。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花很多時間學習讀、說和寫,但很少教我們要如何去聽,尤其是如何聽懂別人的話語所要傳達的意涵。

聆聽可以分成幾個層次,從層次最低的「聽而不聞」、「虛應故事」、「選擇性地聽」、「專注地聽」,到最高層次的「設身處地的傾聽」,就是從對方的立場去聽,出發點是為了要真正了解而非為了要回應,這不僅要用耳朵聽,還需要用眼睛觀察,以及用心靈去體會。

作者提到當我們設身處地的聆聽別人說話時,可以提供對方心理所需的基本滿足—被了解、被肯定、被賞識,這時我們才能集中心力解決問題或發揮影響力。有時候,不待別人開導,只要能暢所欲言和被聆聽,就足以讓說話的人釐清問題,甚至找到答案或重獲力量。敘事醫學的倡導人Dr. Rita Charon就常常在診間鼓勵病人講出病痛的故事,並專注地聆聽,她堅信醫師這麼做對病人是有療癒效果的。

表達也是要建立在聆聽和了解對方的基礎上,根據對對方的了解來訴說自己的意見,有時候甚至會改變原來的想法,因為在了解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產生了新的見解。如果我們的表達未被對方理解或採納,很可能是我們不夠了解對方,以致無法影響對方。如果我們能夠傾聽,也就能夠接受影響;能接受影響,就能影響人,於是彼此影響的範圍會日益擴大,互賴關係也會更加深厚。

「我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你們每個人都應該隨時聆聽別人的意見,不要急於發言,更不要輕易動怒。」(雅各書1:19)

2022年3月14日

2022年3月7日 星期一

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四):利人利己(雙贏)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提到的第四個習慣/修練是「利人利己」或「達到雙贏」(Win-win),主要的含意是提醒我們不要用二分法(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事情,而是用廣闊、包容的態度,了解世界之大,人人皆有共存空間,不必將別人之得視為自己之失。

作者將人際互動分為六類:從最理想到最不理想分別是1)利人利己、2)好聚好散、3)獨善其身、4)損己利人、5)損人利己、6)損人損己(兩敗俱傷。

要達到利人利己的境界,有五大要素,先從自己的「品格」著手,建立互利「關係」,進而獲致兩全其美的「協議」。協議的果效則有賴合理的「制度」配合,並透過正確的「流程」來達成。

一、品格─有三種品格是利人利己的基礎,包括誠信、成熟和豁達。

1.誠信:人要對自己和別人誠實,才有可能利己利人。

2.成熟:成熟的表現是兼具勇氣和關懷,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情與信念,又能顧及他人的感受與想法;有勇氣追求自己的益處,也能顧及對方的利益。

3.豁達:豁達的人能超越「零和遊戲」的競爭心態,往共存共好的方向努力,也即俗語所謂「有(度)量才有福(分)」的道理。

二、關係─建立厚實的感情帳戶和彼此互信互賴的人際關係是利人利己的要素與依據。

三、協議─在互利關係中,對於彼此期望或能接受的結果,必須先取得共識,藉此協議,使競爭關係成為合作關係。

四、制度─互利協議要能夠發揮果效,必須有適當的制度去促成,或避免不當的誘因去破壞協議的結果。特別要注意制度中是否有造成彼此爭奪資源/利益、阻礙團結合作的因素,若有則必須調整為鼓勵合作的機制。

五、過程─互利的協商過程以原則而非立場為重心,對事不對人,著重雙方的共同利益,以不違背雙方認同的原則/標準尋求彼此互利的解決途徑為目標。

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人際感情帳戶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的前三個習慣是有關個人的操練,第四至第六個習慣則是有關人際互動的操練。在討論第四個習慣/修練之前,作者談到培養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與方法。

個人獨立與人際互賴是兩個不同的層面,但都不可或缺,人際關係的經營也要建立的個人的成熟與操練上,包括自知、自制、自愛與誠實。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是取得別人的信任,而唯有長久一致、真誠、有禮的修養,才能取得別人真正的信任與尊敬。

作者建議我們要開立「感情帳戶」並不斷為感情帳戶儲蓄,存入增進人際關係所需的信任和他人與你相處的安全感。能為感情帳戶加分的存款有禮貌、誠實、仁慈、關懷與信用,而且愈是持久、親近的關係,愈需要不斷的感情儲蓄。

更具體來說,下面六類存款可以增進感情帳戶:

一、了解別人─了解並真心接納對方的好惡,是增進彼此關係的關鍵。

二、注意小節─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節,如忽略禮貌,不經意的失言,很容易消耗感情帳戶。

三、信守承諾─守信是大筆的感情存款,背信則是感情極大損失。一次嚴重的失信使人信譽掃地,很難再建立起良好的互信關係。

四、闡明期望─幾乎所有的人際關係問題,都源於彼此對角色與目標的認知不清,甚至互相衝突所致。要了解彼此的期待則需開誠布公的討論,雖然彼此坦誠相待與討論需要相當的勇氣,但仍需努力去行,不可因此抱著「問題自然會解決」的心態而不去處理。

五、誠懇正直─不在別人背後批評或說三道四,是誠懇正直的最佳表現。在人後依然保持尊重之心,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

六、勇於道歉─向感情銀行提款時應勇於道歉,發乎至誠的歉意足以化敵為友。由衷的致歉是正數,但習以為常就會被視為言不由衷,變成負數。一般人可以容忍錯誤,因為錯誤通常是無心之過;但動機不良或企圖掩飾,就不會獲得寬恕。

作者提到無條件的愛成分愈是濃厚,人際關係愈是穩固與長久。無私的愛可以給人安全感與自信心,鼓勵個人肯定自我。不過,無條件的愛不是沒有原則的溺愛,依然有原則、限度、是非,只是無損於愛心。

最後,作者提到人際關係的問題有時候反而是深化關係的契機,如果雙方都有面對問題的正確態度,勇於坦承溝通與討論彼此之間的差異、期待、目標與價值,經常會帶來增加感情帳戶的機會。最可惜的是明知問題存在,卻沒有勇氣踏出一步去探討與互動。

有一句話說:「人比事情重要。」一對一的人際關係(親子、夫妻、兄弟、主管與部屬、同事之間…)是人生中最基本的要素,價值勝過豐功偉業。

「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加拉太書5:14)

2022年3月1日

2022年2月23日 星期三

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三):掌握重點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 》提到第三個幫助我們經營有效益人生的習慣/修練是「掌握重點」(Put first thing first),意思就是要「透過獨立意志的發揮,建立以原則為重心的處事態度,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進而達到每天且每時每刻掌握重點式的有效自我管理」。

「掌握重點」是前兩項習慣的結合和具體實現,必須依據個人的意志力做正確的抉擇,由領導力決定目標後,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並加以貫徹實踐,避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所左右。

由於每個人的生命與時間都是有限的,唯有將有限的時間專注於與達成人生目標相關的要事上,方能將效益極大化,因此這項操練其實就是不斷精進時間管理的實踐。

在討論時間管理時我們通常會將工作或事務依輕重緩急分成1)重要且緊急、2)重要但不緊急、3)不重要但緊急、4)不重要且不緊急四大類,然後再依其屬性排定處理的優先順序。作者提醒盡量減少1、3、4類的事務,因為第2類的工作才是真正值得投注心力、可以產生效益的重點任務,包括防患未然、改進產能/品質、建立人際關係、開發新機會、規劃與休閒等。如果平常就將此類工作做好,就會大大減少其他三類的事務。

作者針對掌握重點提出四個實際步驟,去規劃每周行事曆的優先要務,做為有效個人管理的工具:

一、確定角色:寫下現階段個人認為重要、需要或願意定期投入時間精力去扮演的角色,如個人發展、丈夫、父親、經理、研究者、教會執事、志工等。

二、設定目標:為每個角色訂定未來一周欲達成的2-3個重要目標或成果,這些短程目標必須與使命宣言中的終極目標有所關聯,且應該大多是真正重要但不急迫的事務。

三、安排進度:根據所列的周目標,規劃本周優先要務,並據此安排未來七天的行事曆(請參考所附的一周行事曆格式)。

四、逐日調整:每日早晨依據行事曆,安排一天的大小事務。

我覺得作者提供的這份周行事曆格式相當完整,除了每天的要務與行程規劃之外,也考慮到很重要但常被忽略在身心靈與人際關係的成長事項。作者也提到在執行個人重點管理與規劃時,要把握一致/自制、平衡、有重心、符合人性、有彈性、攜帶方便的原則,我覺得很實用且值得我們參考。

「你們要先追求上帝主權的實現,遵行他的旨意,他就會把這一切都供給你們。」(馬太福音6:33)

2022年2月21日

2022年2月15日 星期二

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二):確立人生目標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 》提到第二個幫助我們經營有效益人生的習慣/修練是「確立人生目標」,如果從英文的用詞”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出發時心中謹記終點),則更能了解作者Stephen Covey所要表達的意思。

作者請我們設想一個情景,如果有一天來到一場告別式,發現是自己的喪禮,我希望聽到親友如何描述自己?如果這是我人生的最後一年,我該如何好好把握這段時間,將自己的角色/任務扮演好,讓生命展現最大的意義?他說:「蓋棺論定時,你希望獲得的評價,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目標。」

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理解且運用這個道理,購物前會先了解需要以及要買甚麼東西,到哪裡去買,然後再出發;要出門旅遊時,也一定會先設定目的地,然後規畫好路線或交通工具。可是在一些更重要的任務上,比如在工作/事業經營、領導團隊、家庭經營、子女教養、人際關係、人生信仰等方面,我們卻不一定會先思考與設定明確的目標或方向。

人生終極目標不是人云亦云、由別人或社會環境所定義的目的,而必須是自己有意識地深思熟慮所建構的最重要的觀念、價值、原則和自我期望,並以此來決定每天的生活與行動。設定目標並朝此努力就是在實踐領導,每個人都是領導者,時時領導自己勇往直前,朝向人生終極目標邁進。

作者建議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撰寫一份「人生使命宣言」,宣言中應包括自我期許和基本價值觀,成為自己行為處事的根本大法,好比一國的憲法。「無論世事如何多變,環境多麼艱困,它依然不為所動。凡是心中秉持恆久不變真理的人,才能屹立於動盪的環境中」。

我聽過最令人敬佩的「人生使命宣言」實例,是蘇格蘭宣教師巴克禮牧師(Thomas Barclay)的〈獻身文〉,他在1875年來到台灣,直到1935年病逝並葬在台南基督教公墓,從26歲至85歲在台灣奉獻一甲子。為推廣一般民眾識字,他積極推廣台語羅馬字(白話字),將印刷機和技術引進台灣,創辦台灣第一份報紙;他也用白話字翻譯新舊約聖經,並設立台灣第一間西式學院。

巴克禮牧師在16歲時立下他的〈獻身文〉,之後每年生日時,都會更新獻身誓約內容並簽名於上,結婚後太太也加入簽名。在〈獻身文〉中他立志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上帝:「我決意終身順服祢。我以熱心、謙卑的決意,希望永遠屬於祢,而且時常能察知祢要的指示,以熱情及歡愉之心,來實現奉獻意志。」

100多年前,巴克禮牧師在台灣的工作充滿困難與危險,除了要克服文化、語言、宗教、氣候和環境的挑戰之外,還要面對傳染病和民眾的敵意,他曾罹患瘧疾,遭遇喪偶,曾被民眾潑糞羞辱,設立的教會受到群眾攻擊。但是因為這份獻身的立志,激勵他堅持到底,實踐上帝所交付的使命與任務,造福台灣。

依照路加福音4章17-21節的記載,耶穌也在傳道生涯開始之際,用聖經以賽亞書的一段話描述他的人生使命宣言。

作者提到,當我們思考生活的重心時,可能有許多不同的考量,包括以自我、配偶、家庭、金錢、工作、名利、享樂或宗教為重心,但作者認為這些考量都沒錯,但都不完全,最正確的生活重心是以原則(價值觀)為依歸。其他的考量可能會互相衝突,也會經常改變,唯有原則是恆久不變且歷久彌新的;注重原則的人會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不受情緒或其他因素干擾,在各種情境下做出最合適的抉擇。

除了個人寫下「人生使命宣言」之外,作者也建議我們與配偶一起描繪結婚20周年或50周年希望達到的情景和理想的婚姻關係為何。他也提醒每個家庭成員共同訂立「家庭使命宣言」,以及機構成員共同訂定「組織使命宣言」。相信透過個人與群體書面化的使命宣言,必能幫助我們確立更加明確的人生與群體目標。

「有人把先知《以賽亞書》給他。他打開書卷,找到一個地方寫著:主的靈臨到我,因為他揀選了我,要我向貧窮的人傳佳音。他差遣我宣告: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光明;受欺壓的,得自由;並宣告主拯救他子民的恩年。」(路加福音4:17-19)

2022年2月14日

2022年2月11日 星期五

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一):操之在己,而非受制於人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 》這本書作者認為,如果我們要經營一個有效能的人生,第一個需要操練並養成的習慣就是「操之在己,而非受制於人」,他用”be proactive”來描述,這個字的意思不只是積極主動,還指出人必須為自己負責—個人的行為和結果絕大多數取決於自己的意識,而非那些自己無法改變的人或因素。

書中舉從納粹集中營倖存的猶太裔精神科醫師法蘭柯(Victor Frankl)的經歷為例,在集中營極為惡劣的物質條件和完全被控制且毫無人性尊嚴的環境中,他體悟到自己仍有最後一絲的自由,是納粹軍人永遠無法剝奪的,雖然處於完全受制的環境,他發現自己內在意識還有選擇如何反應的自由與能力。他不斷鍛鍊自己的意志,直到心靈的自由終於超越了納粹的禁錮。

作者認為法蘭柯醫師的經歷告訴我們人性最可貴的一面,就是人有「選擇的自由」,這種自由來自四種恩賜,包括自我意識/省思/覺察、想像力、良知和獨立意志。我們的心情和行為當然可能因為連日陰雨而消沉,但也可以選擇感謝天賜甘霖滋養大地而持續欣喜。我們可能因為家族有某種遺傳病史而終日擔憂,但也可以選擇營造健康的生活型態與之共存。我們可能因為別人的批評或某些行為而忿忿不平,但也可以選擇藉以自省,成為提升自己的動力。

史懷哲博士曾說:「我在知識方面是悲觀的,而在意志和期望方面卻是樂觀的。…無論對世間苦難多麼憂心,我也絕不會讓自己深陷鬱悶的沉思而無法自拔。我始終堅信:只要每個人肯出一份力,該局面便有扭轉的可能。」

「操之在己,而非受制於人」的選擇不只是一種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自由和權利,也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需要不斷有意識的操練和精進,不逃避為自己開創前途的責任。「愈是艱難痛苦的經驗,反而愈能砥礪志節,堅強意志,提升面對未來考驗的勇氣,甚至感召他人。」使徒保羅就是一個最好的代表,他一生為基督、信仰和福音的緣故,冒險犯難、顛沛流離,被同志懷疑排擠,受到宗教勢力與政權的逼迫威脅,然而他不因此退縮,反而愈挫愈勇,視這一切苦難為上帝給他的榮耀與喜樂。

在實踐方面,作者建議我們在所關切的眾多問題(關切範圍)中,將焦點放在自己可以影響和掌握的範圍(影響範圍),集中資源和心力投注於自己可以改善的事項,讓影響範圍確實掌握在己,而非受制於模糊不定的關切範圍,並藉由幾個實際行動讓影響範圍逐漸擴大,包括1.用心擴大影響力、2.先從(改變)自己做起、3.不怕錯只怕不改過、4.信守諾言、5.身體力行。

作者建議我們利用30天的時間,身體力行「操之在我」的準則:全力專注於影響範圍的事務,許下承諾並予以兌現;做照亮他人的蠟燭,而非論斷對錯的法官;以身作則,不要只顧批評;解決問題,勿製造問題。

使徒保羅:「主對我說:『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12:9-10)

2022年2月7日

2022年1月29日 星期六

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

最近我從書架上將一本多年前看過的書《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拿出來閱讀,有不少收穫,想用幾次的機會與同工們分享並一起思考學習。

這本書的原名是”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Powerful Lessons in Personal Change”,中文直譯應該是「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有關個人改變的重要功課」,作者是美國著名的管理學者和教育家Stephen Covey,這本書於1989年出版後,成為全球暢銷書,已經售出3000萬本;我覺得即使經過30多年,內容還是很具啟發性。

作者一開始引用亞里斯多德的名言:「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造成的結果)。」此外也有俗諺指出「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其實這本書主要在探討會影響/決定我們個人一生成果的重要觀念、習慣、品德和原則,而不只在教我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

思想是我們看待和理解自己、別人和外界事物的觀點,不同的理解觀點會導致我們對自己、別人和做事的態度與行為。作者說要改變現狀,就得先改善自己;要改善自己,先得改變我們看待外界的觀點。

書中有一段話給我很大的幫助:「如果你想擁有美滿的婚姻,那麼就作一個能產生助力而非阻力的人,不要一味強求對方。如果你希望青春期的子女更聽話、更討人喜歡,那麼先作個言行一致、充滿愛心且懂得體諒的父母。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上享有更多自由與自主,那麼先作個更負責盡職的員工。如果你希望獲得信任,那麼先作個值得信任的人。如果你希望才華不被埋沒,那麼先修養自己的基本品格。」

作者認為習慣是由三種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包括知識(做什麼,為什麼做),技巧(如何做),和欲望(想要做)。要養成一種習慣,必須同時包含想要做、知道為什麼做、做什麼、如何做這些要素。

這本書特別強調品德為成功之本,圓滿成功的生活與基本品德密不可分。唯有修養自己具備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與恆久的快樂。而品德的修養來自良好習慣的建立與實踐。

書中提到七項重要的為人處事習慣,是幫助我們營造高效能人生的基本準則或原則,無論在家庭或職場上都能夠運用與實踐,包括:

1.主動積極(Be proactive)

2.確立目標(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3.要事優先(Put first things first)

4.利人利己(Think win–win)

5.設身處地(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6.集思廣益(Synergize)

7.自我磨練(Sharpen the saw)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

2022年1月24日

2022年1月21日 星期五

調整自己融入團隊

上禮拜四全院心靈成長聚會中,洪管理師的生命見證分享很激勵我,也給我不少的反省。洪管理師提到雖然她從高中讀教會學校起,就對基督教信仰有很好的感覺,來到嘉基工作後更有機會進一步認識信仰,受到多位主管同工的帶領與鼓勵,只是因為父親已經過世,無法獲得父親的同意一直成為她信主的最大心理障礙。有一次在上慕道課時,洪管理師跟牧師提到這點,牧師的回應就像父親親口在告訴她:「你不用為此擔心,父親只希望妳得到最好的。」讓她內心感到無比的平安,決定受洗。

但是洪管理師在從牙科技術助理轉任到新單位之後不久受洗信主,隨即遇到一段工作上的「黑暗期」,自己與主管和同事的關係變得很緊張,人際互動和工作都不順。不過很快地她就發現到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因為以前擔任牙科技術助理必須獨當一面,一手包辦醫師需要的器械、材料和病人的預約,讓醫師無後顧之憂;然而新單位是著重團隊搭配,必須充分互相通,可是她仍然採用過去在牙科的做事方式,很少與主管和同事互動,以致無法融入團隊運作中,與主管和同工產生隔閡。當她了解到這個問題之後,她便逐漸調整自己的處事方式,成為團隊的一員。

我很感佩洪管理師願意分享這段寶貴的心路歷程,通常我們會以為信主之後,生活和工作必蒙神祝福而更加順利,如果事實上不是如此,便會對神或信仰有所質疑。其實我覺得信仰的本質不是在保證我們不會遇到考驗和挫折,而是幫助我們用神的眼光和力量調整自己的生命,藉此使我們更接近上帝創造我們原本的美好樣式。

此外,當我們遇到一些和自己預期不一樣的情況時,經常會認為是別人或對方的問題,所謂「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較少會察覺自己也有改善調整的必要與空間。在家庭與職場團隊當中,由於家人與同事與我們的互動格外密切,這點體認顯得特別重要,可是通常要認知到自己的問題,進而願意調整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是相當不容易的。這時候神所給我們的感動與啟發便成為重要的改變動力源頭,在洪管理師的見證中,我們清楚看到神在她身上的奇妙作為。

感謝洪管理師很真誠地與我們分享如此寶貴的體驗,更感謝上帝不是賞賜給我們一個平順不變的生活,而是不斷察覺自己的不足並更新提升的生命。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

2022年1月17日

2022年1月16日 星期日

社會服務需求再設計—「好好園館」參訪收穫

去年底12月28日,保康基金會與社區服務部多位主管組團前往台中參訪兩處樂齡宅/共生宅,一處是位於沙鹿的「好好園館」,另一處是「合勤健康共生宅」。

我們這次選擇樂齡宅/共生宅作為參訪主題的原因是,保康基金會在保康老人長照中心旁邊的第二、三期計畫,將包含退休人士的生活住宅,期望能營造退休積極與活躍的共居生活型態,讓中高年齡的住民發揮專長,繼續貢獻其生命價值。沙鹿的好好園館與烏日共生宅是目前國內相關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獲得相當多的媒體報導,也引起我們觀摩的動機。

好好園館是由靜宜大學社工系紀金山教授所發起,以社會企業的模式,由多位投資者共同籌設,本質上是一種「附服務的高齡宅」,可供長者在此短期療養居住,也可讓健康長者長期或短期居住。機構提供生活管家協助與陪伴住民,食宿、清潔打理、學習課程、規劃旅遊、健康照顧等服務,並連結光田醫院的醫療服務。

好好園館的環境相當不錯,周遭綠意盎然,室內採光明亮,建築質感良好,公共空間設計舒適親和。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園館內的生活管家都很年輕、有禮貌,相信大多是認同紀老師理念的學生後來加入這個團隊。

紀教授很重視住民在此生活,透過互惠與交換建立起的社群關係,因此好好園館中有比例相當高的公共設施與空間,地下室有電影院、教室;一樓有店鋪、餐廳、文創聚落;二樓是安心家園,屬月租型的休養住宅;3-5樓為文旅,供一般旅客或住民親屬短期住宿;6-7樓為長住型住宅。不過園館採取會員制,鼓勵中高齡住民過開放且連結的二地或多地生活。

紀老師提到退休人士依年齡漸長會出現各階段需求:1)休閒享樂(如旅遊)、2)悠閒自在(如耕種)、3)生活樂趣(如聯絡感情)、4)生命意義與靈性成長、5)醫療與照顧。好好園館的精神標語是「HaHeHo」,希望在完成長者的「共居夢」時,能為住民帶來快樂(Happy)、健康(Health)和希望(Hope),讓人好好到老。

有感於台灣快速高齡化的趨勢,紀老師認為能促成自立生活支援的附服務高齡宅絕對有廣大的需求。他用不斷實驗、創新、改良的精神去發展所需的軟硬體,他強調必須以「社會服務需求再設計」的精神來推動這件事,並將從過程中得到的know-how轉化成商業價值,去提供輔導和顧問服務給其他機構。

另外紀老師挑戰我們盡量跳脫政府計劃與補助的框架,去思考和執行社會服務和創新。許多具有創新理念的社會服務模式,一但被政府採納為補助方案,就被綁死了!這就是為什麼他堅持走社會企業、而非社會福利路線的主要原因。

參訪好好園館之後,對紀金山教授的理念與社會創新實踐精神相當佩服,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參考和學習的思考與設計內涵,也為台灣高齡化的未來提供更多的想像與出路。

「弟兄姊妹和睦相處是多麼幸福,多麼快樂!」(詩篇133:1)

2022年1月10日

2022年1月8日 星期六

New Year's Resolution

2022年開始工作的第一天,祝福每位同仁和家人新年蒙神恩典,福杯滿溢!

很感謝上帝巧妙地為宇宙和大自然立定周始循環的運作機制,每個星球都循著特定的軌道循環運行,最奇妙的是因此在地球上產生每天、每星期、每月、四季與每年的周始變化,讓人類和眾生物經歷一種動態重複的生活體驗,讓我們感覺每隔一段期間之後,環境和自己都會更新再出發。

這種自然規律會不斷帶給我們新的力量與盼望,使我們不用一直陷在舊的心態、思想和處境中,而提醒我們可以跳脫出來,展望新的階段並設法調整變化。

新年就是當我們經歷春夏秋冬完整的四季更迭後,所感受到關鍵的更新起點。因此我們把握此一珍貴的時刻彼此祝福、鼓勵和關懷,並期許在新的一年有更美好的體驗和收穫。

不少人有訂定「新年新希望」(New Year's Resolution)的習慣,在年終或新年之際列出新的一年決心要努力實踐的重要承諾事項,我覺得這是一種迎接新年很棒的方式。很多年前美國一本很暢銷的生活雜誌每年12月有一期的主題是The 50 Ways to Improve Your Life in the Next Year”,所列的建議項目也都很有意思。現在網路上也有不少「New Year's Resolution」的介紹文章。

至於「新年新希望」要列哪些項目?最近我讀到美國的暢銷書作家、管理學者和教育家Stephen Covey曾將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歸納成4LsLive(生存)Learn(學習)Love()Leave a legacy(留下深遠的貢獻),這四類需求提供我們訂定新年願望清單的思考方向。

Live(生存)包括生活的各層面,如健康、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的改善事項,像是每天運動30分鐘、攝取2000 cc的水等;

Learn(學習)則是擴充知識或精進技能的活動項目,如去選修兩門某種專業的線上課程;

Love()涵蓋敬神、憐憫人、與疼愛土地的表達,例如每天聽15分鐘閻大衛先生的有聲聖經(Youtube),一年聽完整本聖經一遍;

Leave a legacy(留下深遠的貢獻)包括有意義的工作、家庭、社會投入和人際關係,像是提升某項計畫的品質以達獲獎、每天給同事一次讚賞等。

在訂定新年新希望時以具體、務實為主,不需要列太多目標,並可定期檢討。盼望這些想法與建議對於大家在設定新年願望清單時有參考價值,擁有充實的2022年!

 

 

「你們要把自己的心志更新,並且穿上新我;這新我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有從真理來的公義和聖潔。」(以弗所4:23-24)

2022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