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1日 星期五

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一):操之在己,而非受制於人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 》這本書作者認為,如果我們要經營一個有效能的人生,第一個需要操練並養成的習慣就是「操之在己,而非受制於人」,他用”be proactive”來描述,這個字的意思不只是積極主動,還指出人必須為自己負責—個人的行為和結果絕大多數取決於自己的意識,而非那些自己無法改變的人或因素。

書中舉從納粹集中營倖存的猶太裔精神科醫師法蘭柯(Victor Frankl)的經歷為例,在集中營極為惡劣的物質條件和完全被控制且毫無人性尊嚴的環境中,他體悟到自己仍有最後一絲的自由,是納粹軍人永遠無法剝奪的,雖然處於完全受制的環境,他發現自己內在意識還有選擇如何反應的自由與能力。他不斷鍛鍊自己的意志,直到心靈的自由終於超越了納粹的禁錮。

作者認為法蘭柯醫師的經歷告訴我們人性最可貴的一面,就是人有「選擇的自由」,這種自由來自四種恩賜,包括自我意識/省思/覺察、想像力、良知和獨立意志。我們的心情和行為當然可能因為連日陰雨而消沉,但也可以選擇感謝天賜甘霖滋養大地而持續欣喜。我們可能因為家族有某種遺傳病史而終日擔憂,但也可以選擇營造健康的生活型態與之共存。我們可能因為別人的批評或某些行為而忿忿不平,但也可以選擇藉以自省,成為提升自己的動力。

史懷哲博士曾說:「我在知識方面是悲觀的,而在意志和期望方面卻是樂觀的。…無論對世間苦難多麼憂心,我也絕不會讓自己深陷鬱悶的沉思而無法自拔。我始終堅信:只要每個人肯出一份力,該局面便有扭轉的可能。」

「操之在己,而非受制於人」的選擇不只是一種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自由和權利,也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需要不斷有意識的操練和精進,不逃避為自己開創前途的責任。「愈是艱難痛苦的經驗,反而愈能砥礪志節,堅強意志,提升面對未來考驗的勇氣,甚至感召他人。」使徒保羅就是一個最好的代表,他一生為基督、信仰和福音的緣故,冒險犯難、顛沛流離,被同志懷疑排擠,受到宗教勢力與政權的逼迫威脅,然而他不因此退縮,反而愈挫愈勇,視這一切苦難為上帝給他的榮耀與喜樂。

在實踐方面,作者建議我們在所關切的眾多問題(關切範圍)中,將焦點放在自己可以影響和掌握的範圍(影響範圍),集中資源和心力投注於自己可以改善的事項,讓影響範圍確實掌握在己,而非受制於模糊不定的關切範圍,並藉由幾個實際行動讓影響範圍逐漸擴大,包括1.用心擴大影響力、2.先從(改變)自己做起、3.不怕錯只怕不改過、4.信守諾言、5.身體力行。

作者建議我們利用30天的時間,身體力行「操之在我」的準則:全力專注於影響範圍的事務,許下承諾並予以兌現;做照亮他人的蠟燭,而非論斷對錯的法官;以身作則,不要只顧批評;解決問題,勿製造問題。

使徒保羅:「主對我說:『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12:9-10)

2022年2月7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