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

學習小孩的喜樂與生命力

魏德聖導演的電影新作《BIG》去年12月上映,這部片子以6個癌症病童抗癌為故事主軸,敘述生命的可貴。院內一位兒癌醫師向企劃室推薦並建議醫院包場,基於支持優質國片以及醫療人文與生命教育,上禮拜醫院在電影院包下兩場次,供同工報名觀賞。

這部影片內容很豐富,片長158分鐘。雖然這些兒童生病與治療過程很讓人心疼,加上看到其中部分家庭也或多或少有難念的經,影片本身是屬於比較讓人感到沉重的題材,不過因為劇情流暢,不會讓人覺得很冗長或難熬;更可貴的是導演與製片團隊很巧妙地放入許多歡樂、幽默、明亮的氛圍,甚至很用心地穿插動畫,去展現兒童求生的生命力。因此儘管不是每一位病童都能如願獲得療癒,但整部片子仍能傳遞出不凡的勇氣與盼望。

我在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偉文醫師的臉書上看到他介紹魏德聖導演拍這部電影的起心動念:

「二十年前曾經有個機會訪問兒童癌症病房,發現裡面充滿了歡笑,喜樂多於悲傷,這個深刻的經驗就留在心底。前兩年因為疫情,台灣三部曲電影的製作喊停,除了心痛,還有很多事沒辦法交代,內心充滿了負能量,想轉移焦點,忽然又想起這個經驗,為了消除負能量,就以孩子的眼光寫這個劇本,寫著、哭著、笑著,心中的負能量就消失了,於是就想把這個電影拍出來,希望能幫忙消解社會上的負能量。」

很佩服與感謝魏導願意將這些內心的轉折分享出來,帶給我很多啟示。魏德聖導演對台灣影壇有莫大的貢獻,有人說他製作的《海角七號》使得長久陷入低潮的國片重振起來,開創的台灣電影的新局。後來他再拍了《賽德克巴萊》與《Kano》,都引起很大的迴響。

但即使像魏導這樣令人欽羨與佩服的成功人士也不是都事事順利,仍難免遇到重大逆境與考驗,使得事與願違。其實愈成功、有名聲的人在人生的挫折中所承受的壓力更大,有時候就因此消沉下去或以酒精或藥物麻醉自己,甚至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我們常會看到新聞報導明星或名人的不幸殞落消息,讓人婉惜。

很難能可貴的是魏導從過去與病童的接觸經驗中找回生之喜悅和盼望,決定拍攝這部以癌症病童為主題的影片,因此這部電影的片名「BIG」是”Being Is Great!”的英文字母縮寫,中文意思是「活著最大」或「好好活著就是一件偉大的成就」,鼓勵大家不要放棄,好好活著,就有轉機。

我在嘉基60周年專書《踏在愛的第二里路:嘉義基督教醫院60年愛的傳承》第104頁中看到一段記載。戴醫師在嘉基第一棟醫院蓋好之後,接著計畫興建小兒麻痺中心,於是1962他利用回美國度假時為此進行募款。他的一位木匠鄰居Chester Alfson拿給他一張3000美金的支票,要支持這個計畫,當時這是一筆大金額。1967年有25床與復健設施的小兒麻痺中心便以「艾弗遜小兒麻痺中心」(Alfson Polio Center)命名。

書中提到:「艾弗遜小兒麻痺中心一直是戴醫師心中的支撐,他常說當他沮喪時,看到中心這些深受苦痛的麻痺症小孩的笑容,他就開朗了。戴師母也提到這些小孩的天真可愛,她記得有一年聖誕節美軍送來一些三輪腳踏車給這些小孩,她想這些孩子又不能用他們的腳來玩,所以認為這些是無用的禮物。但令她驚訝的是,她去查看小朋友時,看到他們坐在小三輪車後面,然後用他們的手去踏踏板,在醫院裡到處跑,他們很喜歡這些三輪車,並且得到極大的快樂。」

耶穌曾教導我們要回轉變成像小孩那樣地喜樂與謙虛。我發現戴醫師、戴師母、魏德聖導演也都同樣看到小孩從內心所展現毫無保留的、不被病痛或外界環境限制的喜樂泉源,讓他們感到極大的鼓舞,我深信我們也都可以。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上帝國的子民正是像他們這樣的人。」(路加福音18:16)

2024.01.2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