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

「壯世代」翻轉第三人生

「命名」是一種很大的力量,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類有命名的能力,《聖經》創世記2章19-20節描述上帝給人類權利和責任為各種生物命名。名字代表各種生物與每個人的本質、自我認同和尊嚴,也是我們認識每個人事物的指南。

不同的名字和定義代表我們對某個對象不同的理解與期待。比如以前社會稱身心障礙者(disabled person)為「殘障人士」(handicapped person),現在已經不用後者;美國民主黨有一度使用「不同能力人士」(differently abled person)來稱呼身心障礙人士。從名稱的演變表達出不同時代與社會對這群人的眼光,並帶出不一樣的互動模式與政策。

另外一個影響深遠的命名實例,是彼得杜拉克教授1959年提出「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對比「勞動工作者」(manual worker),他也預言憑藉自己擁有的知識和資訊去做事的知識工作者將成為工作人口的主流。他的見解即使現在來看仍相當有遠見,未來很可能絕大多數勞動工作都由機器代勞,由人從事的所有工作都將是知識工作。

我的好友戰國策公關公司吳春城董事長長期觀察與思考高齡社會的解方,在2020年國際老人日前夕,突然靈光乍現,提出「壯世代」概念,試圖翻轉社會大眾對年人、高齡者、銀髮族的理解,重新定義追求第三人生的這群人,並賦予新意義和動力。

2021年吳春城董事長發起成立「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對壯世代提出以下的描述:

「壯世代是以中高齡的優點為基礎發展出的全新名詞,形容勇於「跨出規則」、充滿智慧,且超越社會的中高齡者。

壯世代是50+對人生有夢想、熱愛學習體驗、熱情有活力、講究生活品質、有智慧且喜歡分享、有行動力活出自己,追求身心靈豐盛的人。

壯世代是有勇有謀,但已不受世俗拘束,擺脫束縛,用人生的智慧,創造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很有方向感,著重在實現自我價值,與明確的生活目標。

壯世代是繼續前進的人。」

吳春城董事長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人類第一次有這麼大量的中高齡在這個世界上,台灣必須重新規畫高齡人口的人力資源策略,這個策略如果設定為長照產業,就會增加這個社會的負擔;如果設定為有經驗值、有財力、有無限想像、創造價值的人口,這就是台灣的重大資產。」這段話講得太好了!我相信對於我們推展長照服務也有許多啟發,其實有些觀念我們已經努力在日照中心實踐。我們不僅給長輩照顧,更要看到他們的能力和強壯的一面,鼓勵他們發揮與自我實踐,追求意義。

摩西就是一位壯世代典範人物,他一生最精彩是在第三人生階段(80-120歲),他在80歲受上帝呼召,從在米甸牧羊返回埃及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到迦南地。雖然歷經千辛萬苦,但實現了上帝賦予他的壯舉、使命與價值意義,直到上帝召他回到天家為止,他一直朝著上帝給他的目標勇往前進。

相信「壯世代」不僅翻轉我們對追求第三人生的新定義,也將帶給我們嶄新視野,開創新世界。

「摩西死的時候年一百二十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耶和華打發他在埃及地向法老和他的一切臣僕,並他的全地,行各樣神蹟奇事,又在以色列眾人眼前顯大能的手,行一切大而可畏的事。」(申命記34:7&10-12)

2023.01.0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