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六英國倫敦發生暴動,據雅虎新聞網轉載民視8/10的報導:「英國倫敦暴動第3天,包括利物浦、布里斯托和伯明罕等大城,都遭暴民攻陷,整起事件始於上週六,原本民眾在抗議警方執法過當,掏槍射殺一名29歲黑人男子,就在家屬舉行追悼儀式時,群眾突然情緒失控,警民衝突隨即爆發,現在暴民就像病毒般,在全國各地蔓延,四處縱火打劫。」這則新聞也指出:「有部分政客將矛頭指向政府,說集體抓狂理由,是為了抗議政府打算在2015年前,刪減800億英鎊的公共開支,但也有英國當地媒體解讀,是年輕人失業率太高,無所事事又對社會不滿,才會上網揪團聚眾鬧事。」
今天的網路新聞則也提到,歐盟國家有500萬年輕人失業,其中西班牙年輕人失業率高達45.7%,這幾天已經引發三個國家勞工的串連大遊行。看來歐洲國家面臨種族緊張與年輕人失業所造成的社會不穩定,已經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這些新聞讓我想起2005年法國發生的大暴動事件,肇因許多移民第二代的青少年用放火燒車表達(發洩)他們的憤怒與不滿,因為他們覺得法國社會沒有公平對待對弱勢族群,特別是移民。歐洲的幾個大國,像英國、法國、德國及西班牙約有1400萬的移民(而且快速增加),其中大多是回教徒。他們有些是在殖民時代來到歐洲,有些則是在1960-70年代來到歐洲做外勞,後來留在歐洲並有第二代。這次法國暴動主要是巴黎郊區北非回教徒移民的青少年所引發,並波及到法國鄰近的幾個國家,移民較多的國家則因此開始擔心這些次文化青少年的社會邊緣化及極端主義化未來會帶來更多社會的不穩定。在法國青少年暴動事件發生後不久,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有幾篇文章分別從文化宗教、經濟與社會的角度去探討這個問題,雖然這幾篇報導免不了帶有美國意識型態的偏見,不過也可以提供一些討論。
報導中引用歐洲幾位學者的意見,認為這次暴動代表歐洲社會民主主義的失敗。歐洲絕大多數的國家都實施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透過妥善的社會措施,照顧國民的生活(健康保險、失業保險等),工時一直往下降,稅率不斷提高,再加上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於是導致幾個結果:人民工作意願不高、工資貴、產業外移、經濟衰退、失業率高漲,特別是年輕人失業率高達20%,尤其在移民社區內年輕人比非移民的年輕更不容易找不到工作,埋下社會不安的種子。其實在這次暴動發生以前,法國每天平均就有80輛車遭人放火。
此外,歐洲國家仍有相當大的種族歧視問題,即使是移民的第二代,仍不容易融入當地的社會,要找到工作的機會也比較低,再加上傳統的回教信仰,使得他們與歐洲主流文化格格不入。雖然這次事件中並沒有發現這些肇事的回教青少年有被極端份子所利用的情況,但許多人擔心如果他們未來受到回教激進教義的影響,後果可能會比此次事件更複雜、更嚴重。這次事件使得這些問題同時浮上檯面,成為歐洲這些主要國家迫切要面對的難題。
這讓我想到幾個問題:
1. 完善的社會福利/保險措施是否也有副作用?如果是,那最適點在哪裡?
2. 最重要的社會安全網是失業保險、健保等措施,還是充分的就業機會,讓每個人都有工作做?
3. 經濟發展及民主政治必定會導向高工資、缺乏勞力人員,導致產業外移或引進外勞,最後發生失業問題及種族問題嗎?還是有其他的可能性存在?
4. 尊重種族文化、宗教的多元化與種族和諧要如何取得平衡點?個別種族的教育應不應該納入國家的教育體系內?
5. 這些問題對台灣的啟示是什麼?台灣應該如何思考及因應這些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