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7日 星期日

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五):設身處地的溝通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提到的第五個習慣/修練是「設身處地的溝通」,也就是「先求了解人,再求被了解」(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聖法蘭西斯的禱告也有一句類似的禱詞是「少求被瞭解,但求瞭解人」,作者說這是他在人際關係中學到最重要的一句話。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花很多時間學習讀、說和寫,但很少教我們要如何去聽,尤其是如何聽懂別人的話語所要傳達的意涵。

聆聽可以分成幾個層次,從層次最低的「聽而不聞」、「虛應故事」、「選擇性地聽」、「專注地聽」,到最高層次的「設身處地的傾聽」,就是從對方的立場去聽,出發點是為了要真正了解而非為了要回應,這不僅要用耳朵聽,還需要用眼睛觀察,以及用心靈去體會。

作者提到當我們設身處地的聆聽別人說話時,可以提供對方心理所需的基本滿足—被了解、被肯定、被賞識,這時我們才能集中心力解決問題或發揮影響力。有時候,不待別人開導,只要能暢所欲言和被聆聽,就足以讓說話的人釐清問題,甚至找到答案或重獲力量。敘事醫學的倡導人Dr. Rita Charon就常常在診間鼓勵病人講出病痛的故事,並專注地聆聽,她堅信醫師這麼做對病人是有療癒效果的。

表達也是要建立在聆聽和了解對方的基礎上,根據對對方的了解來訴說自己的意見,有時候甚至會改變原來的想法,因為在了解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產生了新的見解。如果我們的表達未被對方理解或採納,很可能是我們不夠了解對方,以致無法影響對方。如果我們能夠傾聽,也就能夠接受影響;能接受影響,就能影響人,於是彼此影響的範圍會日益擴大,互賴關係也會更加深厚。

「我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你們每個人都應該隨時聆聽別人的意見,不要急於發言,更不要輕易動怒。」(雅各書1:19)

2022年3月14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