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淺談「全球化」(Globalization)

這篇文章是我將近三年前在自己的讀書週記中所寫的一篇文章,整理我對「全球化」的瞭解與看法。最近金融危機更讓我們看到全球化的影響,特別在將文章拿出來曝光一下。

「全球化」的意涵

這個禮拜在香港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場外發生抗議團體與香港警方的流血衝突,引起國際媒體的廣泛報導。而在香港的各國貿易代表正努力協商希望達成一些共識時,美國一位國會議員揚言如果發展中國家只一味要求已開發國家讓步,而不盡一些義務時,美國國會將不承認會議的決議。

事實上這些問題都與「全球化」(globalization)有關,廣義的「全球化」是指地球上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互動、往來已經相當頻繁且密切;由於整個世界已經形成一個「地球村」(global village),沒有一個地方能夠不受到其它地方的影響。「全球化」可以分別從政治、經濟、文化及科技的層面去瞭解。政治的「全球化」即是國際化,消除國與國之間的壁壘,加強國與國之間的合作與互動;經濟的「全球化」則是指國際自由貿易競爭及地區產業分工;科技的「全球化」是交通運輸及傳播科技所帶來的全球密切人際及資訊的往來與交流;文化的「全球化」是上述作用所產生的各地區人民生活型態、價值觀互相影響並愈趨於一致的現象。

「全球化」的利與弊

對於「全球化」,有兩種壁壘分明的態度,一種是忠誠的倡導與支持者,另一種是堅決反對到底的抗議者。前者成員以主張市場經濟及自由貿易的國家政府、學者專家以及推動自由貿易的國際組織(如WTO)為主,標榜右派(自由市場)思想;後者則是由各國家的農民、勞工、環保或社運團體為主,有濃厚的左派(保障勞動者權益,消除不平等及階級)的價值觀。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工業(已開發)國家一向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量,但最近這些國家內部也開始有日益強烈的反全球化情緒,其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去瞭解。

贊成「全球化」的理論認為透過自由貿易,可以使全球的資源獲得最有效率的使用,並使全世界受惠。由於每個國家都有發展特定產業的優勢條件,比如澳洲有極佳的天然條件發展畜牧業,因此可以生產品質好且低價的牛肉;台灣的人力資源及技術可以生產高品質及最便宜的電子零件或產品,那麼透過消除國家之間的貿易障礙(如關稅或國內對特定產業的保護措施),將有助於澳洲及台灣為全世界生產及供應高質低價的牛肉及電子產品。如果各國都能就其獨特條件去發展,藉由整個世界的自由市場運作,便能達到全球最佳的產業分工狀態。

「全球化」另一個理想,就是希望透過自由貿易及市場,促進每個國家(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並認為經濟發展會帶動政治民主與開放,以及社會的繁榮與安定。這是西方民主國家的主流思想,認為全球化將可建立一套共同的經濟制度與規範,使所有國家融入相同的運作體系與價值觀,在此可以解決各種衝突與歧見。

事實上全球化相當符合已開發國家的利益,理由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全球化使得已開發國家能夠持續取得由發展中國家所製造的低價產品,減緩這些已開發國家的通貨膨漲的問題,使其人民得以維持以高收入購買物廉價美產品的高生活品質。第二個利益是透過全球化的產業分工,擁有生產技術的已開發國家的企業能夠靈活建立其全球生產的供應鏈,或移動其生產線,取得最低的生產成本,以增加其全球競爭能力及獲利率。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全球化的利弊關係就顯得比較錯綜複雜。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全球化的確是帶給發展中國家不少機會,在自由貿易及產業平等發展環境的保障下,已開發國家可以將其勞力密集的產業外移到工資低廉的發展中國家,增加這些國家的就業機會,同時在此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獲得管理及生產的技術,提升其產業能力,奠定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如果這時這些發展中國家的政府能夠制訂適當的政策使得經濟發展的利益較平均地分配給整個社會,則人民整體的生活水準便能夠得到提升。

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負面影響,包括對這些國家較弱產業的衝擊,以及其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及自然資源的耗損。此外,如果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這些國家的政府沒有適當的配套政策,結果常常是更嚴重的貧富差距、財富壟斷及社會的動盪。

我們可以從台灣很清楚地看到全球化的運作與軌跡,台灣基本上是全球化正面的實例。台灣從1970年代開始的經濟發展,就是拜全球化之賜,當時台灣是以廉價勞工及勤奮的生意人拓展外銷業務,成為全球(主要是美國)市場的加工國;後來再加上台灣優質的人力資源、持續的基礎建設、技術的研發、及公平的教育及社會政策,使得經濟發展的成效相當程度能夠均分、累積並持續發展。此外,由於台灣納入全球市場,資訊逐漸開放,與其他民主國家互動日益密切,這些因素也是將台灣的政治推向開放民主的重要力量。不過,台灣在此全球化及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付出了工業環境污染的沉重代價、農業的萎縮、以及現在的產業外移與失業的問題。

「全球化」中的產業爭議

農業是在全球化議題中最具爭議性的問題。農業是每個國家的民生基本產業,一個國家若沒有農業的話是有相當大的風險,如果世界發生糧食危機或戰爭,隨即有斷糧的危險。此外,許多國家都有為數眾多的農民,農業是他們的生計所在;農業也是社會穩定的緩衝帶(可以吸納部分失業人口);農地更有生態環境上的重要作用,因此各國政府多將農業視為政策性產業加以保護,即使進口的農產品比自己國內生產的農產品來得便宜,也必須設法維護一定的農業規模及生產能力,比如對進口農產品訂定關稅,或對其國內的農業生產進行補貼,使其價格低於進口的農產品,保持及競爭性。有些國家如美國甚至補助其農產品能以低價外銷至其他國家,使其大量生產的農產品能有足夠的市場及生產規模,以穩定其農產品物價,並保護其農業。但是此一補助農產品外銷政策對許多國家的農業造成巨大的打擊,導致農民的生計困難,這是為什麼世貿組織會議場外有眾多韓國農民示威抗議的原因。許多發展中國家認為已開發國家要求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可是卻不開放自己的農產品市場,不僅加以保護,甚至還「傾銷」農產品到發展中國家,使他們原本具有優勢的農業反而岌岌可危。農業談判一直是世貿組織會場上難解的議題,儘管這次香港世貿組織部長會議達成在2013年各國農產品補貼措施必須逐步取消的原則性共識,不過具體方法及步驟都還未做細節討論,在每個國家有各自的算計的情況下,相信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不過在抗議WTO的農民團體中,並不是訴求都一致。有些國家的農民團體(如韓國的農民)是反對農業被放入自由貿易的框架中,因為他們是農業開放政策下的受害者;另外有些發展中國家(如巴西)的農民團體則是要求真正、公平的農業品市場開放及自由貿易,以便他們的農產品能夠銷往已開發國家的市場。

示威的勞工團體與環保團體則立場比較一致且固定,他們一貫反對全球化及推動全球化自由貿易的國際組織,因為他們認為自由貿易會導致失業、勞力剝削、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環境生態的加速破壞。只是這些團體大多來自已開發國家,很少是發展中國家的成員,因為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全球化或自由貿易可以帶來更多的工作及就業機會,環保、社會平等、勞力剝削都還不是他們現階段主要的關切問題。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已開發國家也開始發現自由貿易或全球化所帶給他們的負面影響。中國走經濟開放路線之後,以其大量廉價勞動人力吸引全世界企業前往設廠生產,把已開發國家中的傳統產業或勞力密集工業紛紛吸到中國,由於中國的人力太充沛且產能太大,使得這些大量產業外移的國家的失業率頓時升高。

最近美國公共電視(PBS)就有一集以”Is Wal-Mart Good for America?”為題的專題報導就在探討相關的問題。Wal-Mart以標榜提供顧客最便宜的商品,發展成目前美國最大的連鎖零售商店。它之所以能夠銷售價格最低的產品,主要的方法就是在勞力便宜的國家,特別是在中國(其銷售商品的85%是在中國製造),生產及收購其商品,再運送到美國販售。事實上Wal-Mart與中國早已成為策略聯盟,中國政府提供相當多的優惠給Wal-Mart,並使中國成為Wal-Mart最主要的供應國。

由於Wal-Mart這個低價策略相當成功,美國其他零售業為了生存,也不得不轉向中國等生產成本低的國家採購,導致許多美國本土的製造廠商接不到訂單,不是結束營業就是關廠轉往其他國家設廠,產生許多失業的問題。這些廠商在美國有些城鎮或社區即是當地的主要經濟來源及就業機會,當這些廠商一關廠,整個社區的生活頓時陷入困境。因此美國有不少民眾對Wal-Mart很反感;也有些美國廠商控告Wal-Mart聯合中國傾銷商品到美國。也有人批評Wal-Mart除了為追求低價,將第三世界所製造的低品質商品賣到美國,其實是降低美國的生活水準,更不道德的是對待自己的基層員工非常苛刻,而且助長供應其產品的中國廠商對勞工的剝削及忽略人權的做法。Wal-Mart的解釋是Wal-Mart讓美國顧客享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使國內消費者獲得最大的權益;此外,也幫助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人民獲得就業機會,改善其生活。

這個月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有一篇文章討論到美國科技人才培養速度遠低於幾個亞洲的國家如中國、印度、日本及韓國等。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中等學校科學教育師資差,使得年輕人對科學缺乏興趣。第二個原因是美國社會政治掌握在學法律的人手中,經濟掌握在學財經或管理的人手中,科學相對是比較邊緣的學科。第三個原因是到美國留學的外國理工學生日益減少,理工留學生是美國日後科學家的重要來源。第四個原因特別跟美國學資訊科學的學生明顯下降有關,由於印度的資訊人才多,工資便宜,且英語流利,因此美國許多資訊產業都外包給印度的資訊廠商,造成不少美國資訊系畢業的大學生反而找不到工作,資訊產業被美國年輕人認為是夕陽產業。最近微軟總裁比爾蓋茲發現在美國找不到優秀資訊人才的事態嚴重,因此密集巡迴各大學及具代表性的高中演講,鼓勵更多年輕人選讀資訊科學,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讀者文摘這篇文章還引用諾貝爾獎得主、現任加州理工學院院長David Baltimore的話指出,美國如果在科技輸給其他國家的話,美國人將不可能維持現在的生活水準、生活型態,甚至危及國家安全。

這個實例讓我們看到,全球化浪潮中外移的產業不一定只是傳統產業或夕陽工業,高科技產業也會外移。此外,任何產業的價值不只是經濟性的,還有社會的、文化的、甚至國家安全上的意義與功能;產業發展與外移若只考量利潤與成本的話,將會忽略掉許多其他的面向的價值,引發許多的問題。

可是,全球化事實上是促使更殘酷的全球產業競爭,絕大多數的國家及產業若不循此遊戲規則及價值觀,幾乎難以生存;未來則會有更多的國家及產業被捲入這個大競技場裡。已開發國家不見得都是贏家,勝輸很可能只是在很短的期間內就產生逆轉。

「全球化」與健康

全球化對全球人口健康的影響,也是有兩種觀點在爭論:其中一個觀點認為全球化可以帶動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升其人民生活水準,並有助於改善其健康狀態;再加上國際的交流與援助,對這些貧窮國家取得必要的醫療資源以對抗疾病也有正面效益。支持這個論點的證據包括(1)發展中國家裡每人每天生活費低於1美金的人口比例在過去20年內下降一半;(2)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到現在,發展中國家的平均預期壽命增加一倍,並且逐漸接近已開發國家的水準;(3)發展中地區的兒童死亡率逐漸下降;(4) 世界上住在每人每天熱量攝取低於2,200卡的國家的人口比例從1960年代的56%下降到1990年代的10%;(5)全世界的整體收入差距是在縮小;(6)民主政治逐漸擴展,在1900年,沒有一個國家實施全民投票選舉,到2000年,已經有62.5%的國家實施;(7)全球識字人口比例(特別是婦女的識字率)已大幅增加,同時,全世界各地能夠獲得電力、汽車、電視、乾淨飲用水的人口比例也多有相似的改善趨勢。

持質疑態度的觀點認為以上的結果不一定就是經貿全球化所帶來的,相反地,他們也舉出許多證據顯示全球化並無法達成如支持人士所期待的結果:(1)全球化增加地區與地區之間人際的往來與交流,也大大增加疾病傳播的風險,像HIV/AIDS、SARS及一些新興的傳染疾病;以HIV/AIDS為例,HIV/AIDS在非洲的疫情已經嚴重到不僅導致許多生命的折損,還拖垮好幾個國家的經濟及社會體系;(2)全球化造成「不健康產業」大舉進入發展中國家,如菸酒、速食、高熱量食品等,對這些國家人民的健康產生危害;(3)反而發展中國家所迫且需要的許多藥物,卻因為有專利保護,無法用他們付得起的價格取得;(4)全球化也對發展中國家的傳統醫療體系產生負面干擾,一來因為傳統療法功能喪失,但是西醫醫療的設施不足,導致醫療體系的中空;其次是因為外來資訊使得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對醫療的期望,特別是對高科技醫療儀器的需求越來越高,導致醫療成本與費用的成長率遠超過其經濟成長率,結果大部分人民無力負擔醫療費用,被排拒在醫療服務之外;(5)在全球競爭日益激烈,國際經濟相互依存度極高,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對外界的變化變得非常敏感,這些國家的政府面臨更高的財政不確定性,因此對健康與醫療無法提出長期的全盤性政策規劃;(6)從中國1980年代開放發展經濟之後,許多證據顯示有越來越多人(特別是農村人口)反而失去就醫的保障,貧富差距逐漸擴大,健康不平等(health disparity)的情況日益顯著,這些現象都與主張全球化人士的期望背道而馳。

雖然有這些問題及對全球化的爭論,但不可否認的是全球化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也是目前的主流趨勢,反對聲浪還不足以扭轉這股潮流。因此務實一點的想法是既然這是必走的路,如何將它導向正途,使其產生最多益處,盡可能減少其副作用。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對國際社會來說】
1.國際共同合作防疫
2.制定國際上適用於貧窮國家的藥品及必要醫療儀器的平價措施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
1.制定平等的社會及財金政策,使經濟發展的成果為全民所分享
2.加強國民教育
3.注重公共衛生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改善
4.避免生態環境的過度破壞

【對台灣來說】
1.持續投資科技的研發,進行產業升級(如農業改良),保持技術及產業優勢
2.培養人才(特別是科技及國際人才)
3.以技術協助發展中國家(包括醫療及公共衛生),拓展國際關係
4.積極爭取參與國際合作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哈,剛好幫老闆整理一份研討會的資料的主題就是全球化,我沒你那麼高竿,我只能把人家的講義消化後再文字化,請指導指導囉!
-=-=-=-=-=-=-=-=-=-=-=-=-=-=-=-=-=-
WHO的代表Dr. Tikki Pang 以Evidence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作為其演講的主題,他首先點出國際公共衛生相關議題在全球化後的衝擊,諸多成功的”全球化”的代表包括香煙的危害、既有(如肺結核)與新興傳染病(如禽流感)的威脅等,又如最近同樣引起全球關注的中國毒奶粉事件,諸多公共衛生全球化之後的議題,再再挑戰WHO應對這些衝擊的能力,即使將範圍縮至與實證醫學最直接相關的議題,越來越多的臨床試驗在第三世界國家如印度、中國大陸等地進行,因為可以較低的成本進行其臨床試驗,卻引致倫理層面的討論,另外在執行面上,WHO也希望能建立針對特定議題的執行指引,也公告相關的操作準則,並因體認到國際間針對健康議題的研究仍欠缺整體性策略,特別是如何有效地應用研究證據於WHO的政策建議上,在2007年第60屆的WHA會議中特別提請秘書處展開WHO strategy on research for health的政策建議並於2009年第62屆的WHA會議中提報。而談到globalization,最常被比較的無非是經濟面的表現,儘管各國持續投入對健康照護相關的經費,人們面對各種健康照護相關風險如藥物安全、傳染病的威脅等並沒有顯著地改善,而情形在開發中或未開發的國家更加地嚴重,國際間持續投注援助的經費,但如AIDS的藥物不是沒法有效地分配到最需要的病人,不然就是補助的設備在那些最貧窮的社區裏其實根本沒法有效地運作,WHO的資料顯示,不管是家庭計畫、婦幼保健、疫苗注射或給病童的治療等,在不同健康層次的社群裏其使用情形也有極大的差距,換句話說,不平等(inequity)也是全球性的,而導致不平等最主要的原因第一是欠缺有效的取得管道(access)及第二為沒有能力負擔所需的費用。WHO在其2008世界衛生報告中呼籲初級基層的健康照護面臨前所未有的急需,並提出四大策略包括全面健康服務、以民眾需求為導向的服務、支持能促進公共衛生進展的各項公共政策,以及政府決策者需回應那些複雜的挑戰而非視而不見。然而,儘管有鑑於具實證支持的決策策略的迫切需求,WHO也體認到政策的推行需因應各地區的不同條件及環境,Dr. Pang引用坦尚尼亞的Hassan Mshinda博士的話”相較於那些有錢人,窮人要投資之前,更需要有充足的證據”。而對大多數政策制定者,清楚易瞭解的研究結果呈現、及時且容易獲取與容易應用的資訊、及與決策背景有相關性,為三項決定證據是否被決策應用的要因,而一個更前提的因素是研究優先序的決定,如Leroy等學者的研究指出,他們以美國二大主要的研究經費補助機構NIH及比爾蓋茲基金會2000至2004年間在開發中國家針對學齡前兒童有關所資助的研究作分析,研究發現97%的研究用在有關新科技的研發計畫,估計可減少約22%的兒童死亡率,然而,事實上,只要致力現有科技的有效應用推行,可降低的的兒童死亡率約是前者的3倍_62.5%,研究者與決策者應就什麼是當務之急的課題先建立共識。Dr. Pang最後總結實證衛生政策需因應全球化後負面的衝擊,國家健康管理體系應運用有效且具實證基證的政策去達成服務供給與可近的雙重功能,政策最終的目的應是保障一個公平及安全的健康環境。他最後以WHO成立的使命即在讓所有人都可以獲致最大可能的健康作了一個完美的結語。

thchou 提到...

Daniel:
謝謝提供這篇從國際公共衛生的角度看全球化的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