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醫療的第二意見,何時需要?如何執行?

尋求第二意見是病人的權益

朋友的弟弟2年前因為脖子疼痛,曾到醫院神經外科門診診療,當時醫師建議兩種可能的治療方式—開刀治療或做復健看能不能改善。病人選擇先採取復健,但經過兩年,症狀仍沒有好轉。

後來病人左頸肩到左手開始會痠麻,由於他在北部工作,去年11月中旬在台北某間醫院的神經外科門診就醫。醫師從診斷MRI(磁振造影)影像發現,頸椎有兩處是歪的,壓迫到左邊的小神經,其中有一處比較嚴重,且接近大動脈血管,因此醫師建議病人進行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

病人與家人認為手術是大事,希望能夠多了解和蒐集資訊後再決定,朋友詢問我是否認識這位醫師,以及這位醫師的技術與風評,可惜我不認識這位醫師。不過我剛好在幾天前與一位在台北另一家醫院擔任主管的前輩聚會,他提到一個月前剛在所服務的醫院神經外科接受頸椎手術,並跟我描述大致的經過。

他的症狀已經持續幾年,但都還能正常生活工作,神經外科醫師當時認為尚未到非開刀不可的程度,考量手術的潛在風險,採復健保守治療即可。後來因為症狀加劇影響到基本的生活功能,醫師才建議手術治療。

我相當認同這位主治醫師的理念,加上前輩對這位醫師給予高度肯定,他的術後復原狀況很順利,通常若醫院員工選擇在院內給某位醫師同事治療,表示這位醫師確實值得信賴,因此我就建議朋友的弟弟,將在前一家醫院的門診紀錄與MRI影像帶到這家醫院給這位神經外科醫師診療,徵詢他的意見與建議,再做最後決定。

在某些就醫與臨床診療的過程中,徵詢第二位醫療專家的意見是很正常,甚至是必要的。不過許多病人不好意思向醫師表達自己想要尋求第二意見,有些醫師也不習慣建議病人尋求第二意見。

維基百科[1]提到在六種情形下,很可能會出現病人徵詢「第二意見」的需求:

1.      當醫師建議要手術時。
2.      當醫師診療病人罹患重大疾病(如癌症)時。
3.      當病人認為醫師建議的治療方式沒有必要時。
4.      當醫師建議病人接受某種非緊急手術或醫療處置(elective surgery/procedure),保險公司要求必須有第二意見。(全民健保對於人工關節置換術採事前審查,就是一種徵詢第二意見的作法,不過健保署會直接請專家審查,不必由病人自己找第二意見)
5.      病人認為醫師的診斷可能不正確時。
6.      醫師建議病人徵詢第二意見。

醫療的多樣性凸顯第二意見的重要

醫學不是完美的科學,醫師也不是神,無法在短暫的時間內透徹每一種疾病。有時候病症相當撲朔迷離,同一種病症在不同病人身上表現不同,或者在不同階段呈現不同的面貌。這些因素可能會讓不同醫師對同一個病人做出不同的診斷。

此外,同一種疾症診斷,經常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不同專科、不同背景的醫師也可能建議不同的療法。只要醫師有學理上的根據,所建議的診療方式或結果是屬於醫師的臨床裁量權,然而病人擁有治療決定權,在了解到臨床診療可能有不同觀點的差異,透過徵詢與綜合第二、甚至第三個專業意見再做決定,應該是合理的。

從病人的角度看,徵詢第二意見可能有兩個主要的目的,一個是參考不同的醫療觀點與建議,另一個是確認醫師的診斷與建議的合理性。比如前述的實例,徵詢第二位神經外科醫師的意見,是想了解醫師對於病情是否有其他的見解與建議,如果兩位醫師的結論相同,則比較可以確定這是真正的病因與必要的治療途徑。

醫療經常沒有絕對理想的臨床處置,每種處置方式多半各有利弊,端視病情與病人的考量而定,有時候徵詢不同專家醫師對不同療法的分析,有助於病人更深入了解各種療法的利弊,與思考及選擇最符合自己情況與需求的治療方式。

何時需要第二意見?

當然我們也不是每次就醫都需要第二意見,哪些情況需要尋求或參考第二意見,以下有幾點實際的考量可做參考:

屬於非緊急的症狀
理由很簡單,若是很緊急的症狀,必須立即救治,沒有時間再找第二意見。

當醫師無法清楚告訴你診斷時
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醫師,在其《看病的方法︰醫生從未告訴你的秘密》書中提到,病人就醫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請問醫師「我今天的診斷是什麼?」如果醫師無法明確告知診斷的結果,很可能醫師尚未掌握到病情與原因,之後的治療可能就邊猜邊走。

不過第一次就診,診療還不是非常清楚的情況也經常發生,醫師通常先會鎖定幾個可能的病因,朝最主要因素嘗試初步療法,再約病人回診看結果是否有改善,再對診療做必要的調整,但應該充分說明讓病人了解診療過程。

如果醫師對病症真的沒有把握,病情持續沒有改善,則有必要替病人轉診,徵詢第二意見。若醫師無法告知病人診斷,又不清楚說明後續的診療方向,病人也需要考慮尋求另一位醫師的第二意見。

病人被診斷罹患重大疾病,但沒有具體的依據
許多重大疾病的確診,都有具體客觀的根據,比如在MRI影像清楚看到的動脈瘤,透過病理組織切片報告確診的癌症,或者藉由血液檢查發現的愛滋病等,這些診斷相當可靠。

不過還是有不少病症的診斷較屬於醫師主觀的認定,如肝硬化、心臟衰竭、慢性肺阻塞等,則可再藉由另一位專科醫師協助確認。

醫師建議的治療方式具有相當程度的風險,對後續影響很大,不可回復性
手術是最典型的例子,雖然絕大多數手術的併發症已經降到很低,但是每次手術都還是有麻醉、感染和突發異常狀況的風險存在,最好事前做好資訊與意見收集,經由另一位外科醫師或相關內科醫師確認沒有其他更理想的療法,手術確實必要與合理再予以執行。

醫法雙修的鄧政雄牙醫師在《做對3件事,不怕醫療糾紛、改善醫病關係》提到,外科醫師若建議病人手術,除了說明手術必要性與風險之外,應該鼓勵病人回家仔細考慮,約下次門診再決定。如果病人仍無法決定,醫師可以主動鼓勵病人參考第二意見。我相信醫師愈是以坦然尊重的態度,在重大醫療決定前給病人慎重評估考量的機會,愈有助於醫病互信和預防醫療糾紛。

當對醫師的診療沒有十足信心時
病人對醫師的信任是臨床醫療的基礎,也對診療的結果有很實質的影響,因此當病人感覺對醫師的診療有疑慮、缺乏信心時,其實不須勉強接受,可以尋找另一位醫師的診療。

如何尋求第二意見

徵詢第二意見最直接的管道就是到門診,給第二位醫師診療。台灣的全民健保與醫療體系充分保障病人的就醫權,只要不是太浮濫與離譜,健保針對病人透過門診尋求第二意見並未加以干涉或設限。

哈佛醫學院教授古柏曼醫師在《第二意見:為自己尋求更好的醫療》書中,提到美國論人計酬制的「健康維護組織」健保公司,為管控成本,嚴格規定病人就醫的場所和管道,也大大限縮病人尋求必要第二意見的機會。

至於要找哪位醫師徵詢第二意見,可請自己的家庭醫師或熟識的醫界朋友推薦或介紹。其實如果病人或家屬不會覺得不好意思開口的話,也可以坦誠且客氣地告訴原來的醫師想徵詢第二意見,請教醫師能否介紹另一位專家。

如果是要確認診斷或手術的必要性,也可以根據診斷病名或術式名稱,上網搜尋,參考較有公信力、客觀的醫學網站資訊,或從自己信任的醫院官網中,醫師專長介紹以及醫師所寫的衛教文章去尋找徵詢對象。

在門診向第二位醫師徵詢意見時,病人應該清楚告訴醫師自己想要徵詢第二意見的理由或考量,事先想好要請教醫師的問題,並且攜帶前一次診療的資料,提供包括病歷影印、影像檔案,或過去相關症狀的就醫紀錄給醫師參考,這些資料都有助於醫師了解病情,做出有效的診斷與建議,以免醫師從頭來過一次。若是由別的醫師或醫界朋友介紹,也要讓醫師知道,大多醫師都會樂於提供諮詢服務,因為這代表自己的醫療專業受到同儕的肯定。

不過,醫療第二意見並不是愈多愈好,漫無目標的徵詢意見只是耗費心神和醫療資源、甚至拖延診療時效的無意義行為。有一則漫畫就在嘲諷這種不適當的第二意見做法:醫師診間門口掛一個告示,寫著:「如果已經在Google上搜尋過的病人來此想要徵詢第二意見,請直接上yahoo.com。」

病人要獲得高品質的第二意見,必須以第一意見為基礎做為出發點,想好自己的問題、擔憂或不確定的點在哪裡?準備好病症可能造成的各種情況下,自己的考量與對醫療的目標。當病人事前準備作業做得愈完整和具體,所得到第二意見會更切合自己的需求,幫助自己做最適切的醫療決定。

本文於2019年3月11日刊登於《康健雜誌》網路專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