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

學術期刊的論文審查機制與投稿策略

在學術界,發表論文並被刊登在學術期刊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果指標及生存之道,因此有人開玩笑說”publish or perish”。但這句話很傳神地描述出發表論文的要求對學者所形成的壓力,如果學者能夠持續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對升遷及學術聲望的累積都有直接的幫助;可是若沒有的話,那就準備捲鋪蓋走路,不要打算能夠繼續在學術界待下去。在美國的大學裡,這個壓力對年輕且尚未取得終身聘用任期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來說尤其明顯,不過如果已有終身任期的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或教授沒有論文持續被刊登,整體表現太離譜的話也是有可能被解除任期[1]。如果有機會去看這些學者的洋洋灑灑一大疊的自傳履歷,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論文與著作的成果條列。

因為發表與刊登論文對學術圈是如此重要,有意要當學者的研究生當然就得了解其中的遊戲規則與致勝策略。這個禮拜Dr. Gloria Bazzoli就對我們三個博士班一年級的學生傳授她的經驗談。Prof. Bazzoli可能是我們系上有最多經驗可以談這個話題的老師,一方面她不斷在投稿且數量相當傲人,另一方面她現在擔任一本有名的學術期刊Medical Care Research and Review的總編輯(editor),而且也曾經擔任好幾本期刊的論文審查者(reviewer)。

一般來說,美國學術期刊的審查流程都大同小異,當論文稿寄到某個期刊時,總編輯會先大致整個瀏覽過,看看其內容是否符合該期刊的性質、取向與格式要求,以及是否有利益衝突的問題。若是總編輯覺得該文章不適合刊登,便會直接退還給作者(約有2至3成的論文稿件會在總編輯這關被退還);若總編輯初步認為可以,則會請編輯檯人員將文稿上的作者姓名隱藏起來,然後送給兩到三位外部審查委員仔細審查論文的內容,審查者會將審查意見以書面的方式分別交到編輯檯,並就「拒絕刊登」、「修改後刊登」或「直接刊登」三個選項做出建議,總編輯在綜合審查委員的意見之後,做出最後的決定,回信告訴投稿者,並附上審查者的意見及理由。通常直接刊登的情況非常稀少,大多若不是被拒絕刊登(約佔投稿件數的3成),就是要做必要修改後刊登(佔4-5成),修改完後再投稿並附帶必要的說明。這時編輯檯會對照修改的內容與審查意見,並參考作者的修改說明,衡量整個修改後的情況,當沒有太大的問題時,論文就會被刊登出來[2]。由此可見,這是一個相當冗長、費事費時的過程,對投稿人來說,這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不僅有等待未知結果的期待與焦慮感,而且自己辛苦研究的成果經常要受到同儕嚴厲的審查與評論。

Dr. Bazzoli對我們的忠告是,絕對不要氣餒,更不可放棄,一定要鍥而不捨,從中學習,再接再厲。在面對嚴酷的批評時,我們一定要有正面的心理建設,並知道這不是只有自己才會遇到,大家也都不喜歡碰到無情的批評,但是其他人也都可以走過來。她說她投的文章被退是常事,在這種情況下,她都會仔細看審查者的意見,看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並加以調整使之更好,或稍微變更一下探討的角度,成為一篇新的論文之後,再投到另一本期刊。但是她說千萬不要一字不改就投到別的地方,這樣是不符合學術倫理的,而且自己也沒有從中獲得成長及經驗。她認為除非文稿在總編輯這關就被退,否則審查者的意見通常都很有幫助,即使是很負面的意見也有可以參考的地方,她只遇到一次審查的意見太過牽強,以致她們無法做任何修改,於是她們將該篇論文寄到另一本期刊,並說明上一次投稿的情形,後來該篇論文也被刊登出來。

對於經過審查後被要求修改的文章,這表示該文章已經通過嚴格的審查,這時更是要把握機會,仔細參考審查意見,去做必要的修改,若是無法修改的地方,則必須詳細說明理由,讓編輯檯瞭解,只要提出的理由充分,編輯檯應該是不會強人所難。投稿人應該要了解,絕大多數的外部審查是「雙盲」的,審查人不知道作者是誰,作者也不知到審查者是誰,因此,審查意見是對文不對人,作者不需有情緒反應。

有時候第一次修改後的論文內容可能還會被退回來要求再修改,這時的因應之道就是「再改」。我們博士班的主任Dr. McCue也告訴我們這時不要有太強的自我中心或本位主義,謙卑是最佳的策略。在健康照護服務應用研究領域相當權威的Health Services Research這本期刊2004年所選出來的當年最佳論文,就被要求改了好幾次,才得以刊登,也因為這樣的過程,加上作者們的鍥而不捨,一再突破,才得以獲得該期刊當年最高榮譽。

系上也提供我們一個實際案例,包括當初投稿的文章、三位審查者的意見(兩位建議修改後刊登,有一位建議拒絕刊登)以及最後刊登出來的文章,發現作者們真的採納審查者的意見,進行相當程度的修改,最後的作品也比初稿來得理想很多。

Prof. Bazzoli建議我們當論文在進行的中段或尾聲,心中大概就要列出兩至三本可能的投稿對象,並排列優先順序,先投往學術地位最高的期刊,若沒有被接受的話,修改之後再投到順位。在考慮投稿對象時,可以閱讀相關期刊最近幾期的文章,瞭解各期刊的性質與走向,或看自己所引用的文獻大致的出處來決定。她也建議論文在初稿完成時,最好在適當的場合做發表,聽取別人的意見,或送給幾位同儕過目,請他們秉持「殘酷地誠實」(painfully honest)態度,提出批評。在寄出論文以前,特別在檢查一下文稿的格式是否符合該期刊的要求,因為期刊的編輯非常在意這點。她強調論文的寫作一定要詳讀並遵照投稿的期刊的投稿說明。

最後,她說,現行的期刊審查機制不是讓人太喜歡的方式,也絕對不是完美的方式,但卻是目前所能找到最客觀,維持學術水準的方式,因為透過這個機制,讓同儕審查(peer review)的精神能夠繼續運作下去,這也是學術期刊能夠廣被尊重的主要原因。

我的指導教授Dr. White曾跟我分享他的論文投稿策略,就是盡可能過總編輯的第一關,不要一開始就被退還;如果過了第一關,稿件被送給外部審查者,由於這是匿名審查,一般來說是蠻公平的,只要內容好,刊登機會應該是很大;即使審查結果是被拒絕刊登,至少我們有得到寶貴的審查意見,知道可以從甚麼地方加以改善,改完之後還可以投到另一個期刊。可是如果在第一關就被退還,就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裡。因為總編輯收稿件時,可以看到作者姓名,如果總編輯認得作者群當中的某些人,還是多少會有影響,剛進入學術圈的人缺少知名度,在這點上比較吃虧。當時他大多盡量找與資深學者合作研究的機會,然後一起掛名投稿,他覺得這個方法頗有幫助。資深學者大多已經有終身任期,研究工作量大多會比較緩慢,但仍需要定期有論文發表,且比較不在意是不是第一作者,這時資深與年輕學者的合作就頗能互補欠缺,年輕學者比較有衝勁、資深學者有知名度。Dr. White說若有機會與資深學者合作,他不在意多做一點,這樣可以名符其實掛上第一作者。他對有些教授從不讓辛苦協助研究計畫的研究生掛名頗不以為然,認為有實質參與研究案的人都應該共同掛名,依照貢獻的程度排作者順位,共同分享研究的成果與credit。

在醫院的實務工作者可能沒有像學術界那種面臨發表研究論文的壓力,可是當台灣醫院評鑑對教學醫院的研究發表要求越來越高時,我們對學術期刊的審查機制與投稿要領也需要有一定的掌握,相信這對發表論文的上榜率會有幫助。

[1] 終身任期(tenure)是為了保障學者的學術自由,不會因為其學術立場所作的表達有可能得罪有權勢的人或團體而被解聘。但是如果是因為研究、教學、人際互動等整體表現不佳且情事嚴重的話,在教授會的決議下,還是有可能被解聘。
[2] 最後的刊登率因期刊不同而有所不同,像NEJM是低於總投稿數的5%,JAMA大概是5%,Health Affairs約是10%,Health Services Research、Medical Care Research and Review都約是25%。

2 則留言:

大衛林 提到...

周兄你好,
你在美國讀書心得,使在台灣的研究生有好的示範與激勵作用,感謝你!也祝你早日學成歸國!

thchou 提到...

謝謝林兄的鼓勵與祝福。請您多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