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9日 星期日

組織與市場

現代社會的兩大結構是組織與市場,以及由其所交織出來的活動。我們的生活幾乎是脫離不了組織與市場,在與組織的接觸方面,包括我們在學校受教育,參加教會禮拜與活動,生病時到醫院或診所就醫,在各式各樣的機構或公司上班,參與非營利社團的活動或擔任志工等;在與市場的互動方面,我們透過購買獲得生活當中所需要的絕大多數東西,同時也將我們所製造的產品或從事的服務(大部分是透過組織)提供給社會中所需要的人,這種互惠的交易行為構成了無所不在的市場。

市場經濟學與組織社會學的緣起
一般來說,對組織與市場的探討分屬兩大學術領域,前者是社會學所關切的,後者是經濟學的範疇。經濟學在十八世紀中下旬的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的國富論中奠定其學術根基,社會學則稍微晚一點,大概在十九世紀初期形成一門學術領域,兩者形成專門學科的時間相差不算太多。市場在經濟學當中佔有核心的地位,所以經濟學從亞當史密斯開始就一直對市場有很廣泛且深入的探討。雖然亞當史密斯在其國富論中也有提到組織中分工的結構,可是在社會學裡,對組織的探討則大概是一個世紀以後的十九世紀下半葉,才由韋伯(Max Weber)提出並給予較有系統的論述。而韋伯的著作是由德文撰寫,一直到1946年才開始被翻譯成英文。

在美國,對組織有系統的研究始於泰勒(Frederick W. Taylor),他主要是研究工廠中工人的生產活動,提出最有效率的生產作業標準化的主張,開啟科學管理的領域,並啟發許多學者繼續投入組織的相關研究。後來組織研究隨著現代組織在美國的蓬勃發展與日益重要的角色,因此逐漸在美國茁壯起來,美國也成為組織研究的重鎮,許多組織理論都是在美國學界發展出來。

為什麼會有組織?
雖然如此,組織社會學者大多比較關切組織的運作與各個面向,較少注意到為什麼組織會形成這個基本問題。反而是經濟學者有注意到,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英國經濟學家Ronald Coase在1937年的一份作品中,問到:為什麼會有組織?為什麼組織中不同部門之間的種種交易不交由市場來處理就好?組織的層級架構有很高的成本,為什麼要花錢請人來擔任這些不事生產的主管職務?交給市場去做不是比較省錢省事嗎?假如組織真的很有作用,那為什麼我們整個社會不是藉由一個超級大的組織來協調整合所有的工作?為何還會有市場的交易與運作?Coase所提出的回答是說原因在於相對成本。有些交易由市場來進行的話成本比較低,有些風險較高的交易在機構的監督下完成比較好,這便是交易成本理論的基礎論點。而從經濟學觀點所看的組織基本上是認為組織的出現是因為市場的失靈,組織可以在市場喪失原有功能時發揮作用,使交易活動持續進行。所以,市場的盡頭就是組織的起頭。

這種市場失靈論的觀點被許多學者普遍接受,成為用來解釋組織的形成原因的主流。但是也有一些學者像Herbert Simon或Sumantra Ghoshal (1996[1])提出批評,認為這種觀點並非肯定組織的功能,而是把組織看為市場的替代品或附屬品,仍然是用經濟學的觀點在看組織。他們質疑說,為什麼不說市場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組織失靈的關係?Simon甚至不以為然地說,組織與廠商是經濟活動的主要推力,大部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也是來自在組織中服務所得的薪資,因此用「組織經濟」(organizational economy)要比用「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更能貼切地描述現代的經濟體系。

組織與市場的不同面貌
我們也許很難去斷定到底是先有組織,還是先有市場,但是我們可以觀察到組織與市場有很根本的不同。Coase在定義廠商(firm)時,認為廠商是一種根據企業主的意向(entrepreneur)、而非價格機制在指揮資源的分工關係系統(the system of specialized relationships which comes into existence when the direction of resources is dependent on an entrepreneur rather than on the price mechanism)。有人說市場是靠看不見的一隻手(價格)在進行調節與運作,而組織則是靠看得見的手(組織領導人與制度)在控制與協調。在功能方面,市場擅長引導交易與進行資源分配,但組織能夠激發創新,提供意義並帶領社會進步。

Ghoshal認為其實組織與市場基本上有各自獨立的運作機制,並非依附在對方的假設上面,更不是依循相同的(經濟)法則。他並指出雖然組織與市場都有追求效率及調適更新的目標,但兩者所根據的是不一樣的運作邏輯。在他看來,市場的邏輯是「自發性的調適」(autonomous adaptation),組織根據的邏輯則是「有目的性的調適」(purposive adaptation)。自發性的調適是指市場對參與者都一視同仁,沒有特別偏好,而且並未替參與者指定特定的方向,而只是透過價格改變的訊號,讓市場的參與者自發性的進行調整與活動,所追求的是比較靜態或眼前的效率。相反地,有目的性的調適是指組織內所共享的目的(shared purpose)成為統合組織的要素,幫助組織有系統性的運作、整合與合作。因此,即使在沒有價格訊號或市場的地方,組織亦能運作;而且組織中所被大家接受的目標可以形成一種動態的效率,向未來更高效率境界突破邁進;最後,共享的目標能夠形成轉化組織成員偏好、行為與關係的力量。

我覺得從這些討論中可以讓我們從另外的角度了解到市場與組織本質上的差異—市場是理性、不涉入情感、沒有設定方向,根據價格機制的運作邏輯;組織是自然、強調關係、有感情、根據成員共享的目標與意義去指引方向與運作機制的系統。當然這兩者並非完全互相排斥的,市場有時候也會放入一些組織的成份,有時候組織也會將市場機制套用到內部,但是外來的邏輯不能超過本身的邏輯,否則就會產生不良的後果。如果我們用組織的共享目標來運作市場,情況一定亂糟糟;相同地,如果我們完全靠價格、誘因來經營組織,那後果一定也是不堪設想。

[1] Ghoshal, S. and P. Moran, “Bad for Practice: A Critique of the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