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Grounded Theory

上禮拜我去CARMA上的第二個研究方法課程是”Grounded theory”,這是一種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及理論建構的方法論,而不是一般我們所了解用來解釋或回答某種現象與問題的理論學說。

在社會科學領域當中,有兩大類(壁壘分明)的研究取向,一類是量性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另一類是質性研究。顧名思義,量性研究是去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對象的量化資料,並透過計量的分析去得到結果,以試圖了解問題的癥結與關係。質性研究則大多運用在探討與人有直接相關的議題,它是透過實地與直接觀察及深入訪談取得錄音或文字記錄資料,再遵循相關的步驟與方法去分析這些資料,歸納出研究對象在某一個問題上所呈現出來的普遍思考或行為模式,以了解問題的原因或現象的發生途徑。

這兩類的研究取向其實各有優缺,也各有擁護者。通常量性研究人員會認為量化的資料比較客觀且科學,而質性研究受研究者主觀影響很大,而且認為數理分析能力較差的學者才會去從事質性研究。另一方面,質性研究人員則認為量性研究人員之所以輕視質性研究是因為他們不懂質性研究,而且量性研究不見得就比較客觀、科學;更重要的,量性研究只能了解到問題的表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質性研究卻可以更深一層去探討問題背後真正的原因與發生的過程。

目前在美國的社會科學界,量性研究是主流,從事質性研究的學者相對要少很多。比如這次CARMA所開的12個主題,只有Grounded theory是質性研究方法,其他11個課程都是計量分析方法。參加Grounded theory課程的20位學員當中有一半是在大學任教的學者,他們有些已經從事質性研究有一段時間,有些是因為研究計畫必須用質性研究,因此希望有更多的瞭解。另外一半則多是已經在使用或想要用質性研究方法寫論文的研究生。我發現他們大多對質性研究有一種熱情,但周遭的同儕多是量性研究的學者,讓他們有孤單且不被了解的失落感,有位學員就用「被量性研究人團團包圍」來形容他們的處境,因此來參加這個活動也是有尋找同好、彼此打氣的目的。

其實說質性研究是冷門也不盡然,在人類學、社會學、社工界、社會心理學、消費者研究方面,質性研究也被運用得很廣,甚至成為主流方法論。我覺得質性研究與量性研究事實上是可以互補的。質性研究可以用來深入觀察與了解與人有直接相關的現象,並從中去歸納共同的模式及原因,建構解釋這些現象的理論。然後這些模式可以做為量性研究的理論架構,去進行實證研究,並了解該理論是否能夠獲得支持。另一方面,我們經常看到由量性實證研究得到的結果,並不一定與某種理論的預測互相吻合,量性研究人員對此頂多只能提出一些臆測性的說明,並不是真正了解問題原因所在 (許多量性資料可以回答「是甚麼的問題」,卻無法確切告訴我們「為什麼是這樣?「及「怎麼是這樣?」),這時候質性研究就可以派上用場,針對該現象,從直接相關的對象做較深入的瞭解,找出其中的原因與機制。

在自然科學領域也有理論科學與實驗科學互相搭配,理論科學透過推理去形成理論(將現象概念化、系統化與連貫化),但是這些理論必須藉由實驗與數據去加以證實,這即是實證科學的研究任務。有時候,實證科學先發現某些現象存在,後來才由新的理論去加以解釋。比如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出以前,科學家已經觀察到水星在近日點有異常的前移現象(the anomalous perihelion advance of the planet Mercury),但是用當時的理論並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直到愛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廣義相對論,這個現象才得到解釋。只是當時很多科學家對相對論還是半信半疑,後來在1919年由Eddington所帶領的研究小組測量日蝕時,因為太陽引力場所造成的光線偏折,發現與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情況相符,才使得此理論獲得廣泛的接受[1]

在社會科學當中,質性研究可以扮演類似理論科學的角色,而量性研究可以發揮實驗或實證科學的功能,前者將現象概念化與系統化,形成理論,後者可以去探討理論是否符合實證;或者質性研究可以接續量性研究所發現的問題,去做進一步的探究,兩者其實可以相得益彰。

Grounded theory是質性研究相當重要的一種方法論,為了避免陷入受到太多研究人員主觀因素的影響,Grounded theory與其它質性研究方法論一樣,在研究過程中有相當嚴謹的步驟,去確保研究人員的歸納與結論是忠實地根據從研究對象所收集到的第一手資料,而非自己主觀的意見,這也是為什麼稱為”grounded” theory的原因。

Grounded theory在台灣有人翻譯為「紮根理論」。”grounded”這個字強調研究人員必須實地進入研究對象的處境,紮紮實實著手去從事直接的觀察與互動,然後從零開始(不受之前的印象與概念的影響),完全根據這些觀察嚴謹地提出理論。Grounded theory的學理是從符號互動學派(symbolic interactionism)而來的,符號互動論致力於瞭解人類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與其認知的社會實況之間的互動關係。這學派的學者認為個人與社會實況互動所產生的主觀經驗會使他/她賦予該社會實況某種意義,而這個人對此社會實況所採取的行為或行動就是根據這個他/她所瞭解的意義所形成的。舉病人就醫的抱怨行為來看,病人之所以會抱怨,是他對醫療服務有某種意義上的理解,這個理解是從其在過去或現在就醫實況的互動中所帶給他的主觀經驗所形成的,因此他會對就醫有某種期待,如果所接受到的服務與這個期待當中有所落差時,病人可能就會抱怨。當然就醫的主觀經驗會隨著所遇到的情境改變,就醫的意義也會跟著改變,病人的抱怨行為也會變化,因此這是一種動態,不斷修正的過程。

因此,grounded theory非常強調研究人員要走進被研究對象的實際生活世界,透過面對面訪談收集第一手的直接資訊,從中了解被研究對象對問題或研究主題現象所理解的意義。此外,grounded theory認為研究的問題必須是被研究對象所遇到的真正問題,而不只是研究者感到興趣而已;並且研究者應該以學習的態度去從事研究,而不是以測試或檢視問題的姿態去介入被研究者。最後,grounded theory相信依照這樣的原則與態度所發展出來的概念架構或理論,會與所研究的實際狀況相當吻合。

一般來說,採取grounded theory的質性研究有以下幾個主要步驟。雖然學者將grounded theory的研究方法歸納成這幾個主要步驟,不過真正在進行時並不全然是從第一步驟走到第八個步驟的線性進展,而是在不同步驟間來來回回,反覆進行的過程。

1.形成問題(Question formulating)
Grounded theory很適合用來研究某種與人的行為有密切相關的現象或問題,以便能夠提出理論去解釋該現象或問題背後的原因與發生的過程與機制。比如我們想要去了解為什麼藥師或護理人員會給錯藥?為什麼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不好?哪些因素最容易引起病人的抱怨?或病人的抱怨是如何產生的?母親照顧雙胞胎第一年的過程是如何?這些問題都可以用grounded theory的方法去研究。

2.理論取樣(Theoretical sampling)
在量性研究中,研究資料的取樣基本上是從所有研究對象中隨機抽樣,找出足夠且有代表性的樣本去做分析。在像grounded theory的質性研究中,研究資料的取得並非透過隨機取樣,而是根據資料的豐富性來決定,研究人員所考量的是哪一些相關的研究對象最能夠提供完整且足夠的研究資料。比如我們要研究藥師給藥錯誤的原因,最好是去訪談曾經給錯藥的藥師,而不是從藥局中隨機抽出幾位藥師來做訪談。如果要研究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理想的訪談對象是血糖控制最不理想的病人,而不是從所有糖尿病人中隨機抽樣。這裡所謂的理論取樣是指考量哪些對象能夠提供對理論的建構或瞭解問題本質最能夠提供深入且完整資料與直接的幫助。在訪談時,研究者可以請受訪者用說故事的方式,去引導受訪者將來龍去脈、感受、情境都清楚、自由表達出來。此外,grounded theory的研究資料除了來自研究對象的深入訪談之外,也包含其他相關的記錄、資料、文件等等。例如在給錯藥的研究上面,異常事件記錄、相關的文獻報告也都是重要的資料來源。

3.資料整理與撰寫接觸摘要記錄(Interview transcribing and Contact summary)
接下來,研究人員要將訪談內容逐字謄寫或打成訪談稿,這是grounded theory資料分析的原始檔案。如果有其他的記錄與文件,也是要整理成相同格式的文字檔。此外,研究者針對每一次的訪談或與研究對象的接觸,也要做成重點記錄,這麼做主要的原因是在幫助研究者去思考該次訪談的重點、意義、價值,並抓緊研究方向。在接觸摘要記錄中,研究人員要回想與思考該次訪談主要的人物、牽涉到的主要事件或狀況;提到的主題與研究的問題有沒有直接相關?與前面的訪談內容或主題有沒有很大的差異?研究問題有沒有需要做調整?以及下次的訪談要將重點放在哪裡?

4.資料分段(Data chunking)與命名(Data naming)
研究者要從訪談稿或文件檔案中,逐行去看,並將資料做妥當的分段,每一段可能是一行或幾個句子,分段的原則是每一段具有單獨且相同的意義。如果一行或一個句子中有陳述兩個不同涵意,那就要分成兩段。資料分段之後,研究人員必須給每一段資料一個具體但簡潔的名稱,去代表該段資料的意義。在資料命名時,最好是用動詞開始,以便能明確及有力呈現受訪者的想法與行為。

5.提出概念類型(Developing conceptual categories)
這時研究者大致要從已經訪談的資料中整理出幾個主要的概念類別(conceptual categories),以便能夠將受訪者所提供的眾多資料加以歸納。然後研究者再將之前分段資料歸到意義相同的概念類別下面,若一個概念類別下面有6-12段的資料時,表示該類別有其代表性,這時研究者必須給予該概念類型明確的定義。概念類型的項目不能太多,如果有很多概念類型,可以嘗試將其中類似的類型加以合併。

6.同步持續比較(Constant comparison)
隨著訪談的進行,資料分段的作業也要同步進行,研究者並持續將新的分段資料跟現有的概念類別作比較,如果分段資料的意涵與某個概念類別意義相同,則歸入該類別裡面,如果從現有的類別都找不到相同的意涵項目,那研究者就要考慮新增一個概念類別,來涵蓋新的資料。盡可能做到所有的資料都能夠依照重要的概念加以分門別類,但又不會遺漏。這時如果研究者發現哪一方面的資料比較薄弱或欠缺,或者資料偏向某些類別,便可以思考是否要再調整取樣或訪談對象的方向。

7.分析備忘錄(Analytic memoing)
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研究者心中所產生的想法、靈感、概念、概念的意義等,都應該隨時記錄下來,做成分析備忘錄,以便之後追蹤自己概念發展的思路,使得資料、概念與理論之間的發展路徑能夠連貫起來。

8.發展理論(Growing theories)
最後的階段,是將從資料中所形成的概念類別,轉化成理論的構成(constructs)或要素,提出理論的架構。通常有幾種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組織這些重要的概念類別,達成架構理論的任務。比如我們可以用重要的階段來組織我們所找到的概念類別(比如母親照顧雙胞胎第一年的過程的研究),也可以用因果關係來呈現這些概念(比如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不好的研究),或者用系統/結構的模式使這些重要的概念產生互動關係(例如藥師或護理人員給錯藥的研究)。重要的是,有一分資料講一分話,每一個概念、步驟與理論的要素都有明確的資料能夠支持與佐證,不過研究者需要運用創意或想像力,將這些資料與概念加以連貫起來,使之變成有解釋或描述能力的系統性論述。

我們從以上簡單的grounded theory研究步驟的描述可以看到,採用Grounded theory的方法從事研究需要用到高度的文字表達與整合能力,並且需要精確的文字思考能力。我覺得要從事grounded theory的研究是相當不容易,挑戰性比量性研究有過之而無不及,研究人員所要投入的時間與精力也是相當可觀,實在要有很大的耐性與對文字的敏銳與熱情。上完這個課程讓我對質性研究有一些粗淺的瞭解,同時也對質性研究人員產生佩服之意。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eral_relativity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你的解釋非常清楚,謝謝你

love funs; live in fun 提到...

非常專業的解說,非常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