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1日 星期日

組織理論--組織生態理論(Organizational Ecology Theory)

有句話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英語則有句意思相近的話”When it rains, it pours.”。這句話用在組織理論的發展也相當貼切,因為在1975-1978短短三年間,有四個至今仍深具影響力的組織理論陸續被提出來,分別是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體制理論(Institutional Theory)、組織生態理論(Organizational Ecology Theory)、以及資源依賴理論(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這四個組織理論主導了二十世紀後期及二十一世紀初期組織及管理研究的取向。它們的共同點是都屬於開放系統的組織理論,著重在探討處於環境因素中的組織行為;但其中交易成本理論是理性觀點,認為組織行為的出發點是為了將成本降到最低,又有人稱此為組織經濟學派,其他三者則都是自然觀點的組織理論,基本上認為組織所有行為都是為生存所做的努力。

群體生態理論(Population Ecology Theory, PET)最核心的想法,是認為組織的存續其實是環境選擇的結果,雖然PET不否認組織有適應環境求延續的能力,但認為這樣的調適能力很有限,主要因為組織有抗拒改變的惰性[1]。組織的惰性有來自內部的,也有來自外面的。內部的因素包括沉沒成本(sunk costs,指已經花出去的成本,如果做任何改變的話不就白白損失了?)的顧慮,既得利益者不願改變,因為改變很可能損及其既有的利益,還有定型化的行為模式等等。外部的因素有法規的規範及合約的限制等等。這些因素都會限制組織的改變及對環境的調適能力。

有學者研究組織架構的演變發現,組織的架構不管再怎麼調整,大概都不脫離其最開始設立時所使用的結構模式,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組織結構惰性的表現,並稱此為組織的「印記」(imprinting)。

PET借用了許多生物學及生態學的觀念,加以套用到組織的了解及分析上面。比如PET認為個別的組織就像一個生物體,有其生命、活動、生長、老化的現象及特殊的行為模式。PET用描述生物群體的出生率、成長率、死亡率等概念來描述組織的設立、增加及關閉的現象,稱此為組織人口學(organizational demography)。

此外,PET也從生物學中借用「群體」(population)的概念,來定義及研究組織群體(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比如在台灣的所有醫院,便是一個醫院群體。生物學可以用外表特徵來做生物分類,區隔不同的生物群體;對組織來說,通常同一個群體內的組織都必須要具備某些共同的形式(form),比較常用的是根據組織的核心技術流程來做分類。因此,所有的學校可以被看為是一個教育組織群體,因為它們有共同的核心技術及任務,即教導學生。不過,高等教育及中小學的教育型態也有所不同,所以可以再細分為兩個教育組織群體。在高等教育組織群體中,綜合大學及社區大學或社會大學所使用的技術或核心任務又有不同,所以可以再進一步細分成不同的組織群體。

雖然如此,PET學者也認知到組織與生物體有許多差異存在:
1.生物體的出生與死亡比較容易認定,組織的「出生」與「死亡」的認定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及見解。比如組織的「出生」是指籌組、登記立案、還是開始經營?
2.生物體的壽命有一定的極限,但正式組織不一定有明確的壽命界線;對組織來說,「不死」不是不可能的;
3.生物體有清楚的血緣或血統關係,組織卻不一定有;
4.生物體可以透過基因傳遞訊息給下一代,組織並沒有這麼一致明確的訊息傳遞功能;
5.生物體存活時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不會分成好幾層,更不可能拆解,但對組織來說,這些是存在並可能的,比如一家跨國公司,其各個分公司可以同時在好幾個不同的國家獨立活動;
6.組織群體的差異性比生物群體的差異性來得大;
7.組織可以改變形式或變成另外的群體(比如從技術學院變成綜合大學),生物則不能改變本身的類別;
8.跟生物體相較,組織比較有影響或改變環境的能力,比如組織可以透過遊說,去修改或制定對它們有利的法規,生物則比較沒有明顯可以去改變其生存法則或環境的能力。

PET所關心的主要問題是想了解:為什麼一個社會裡會有這麼多或這麼少不同形態的組織存在?調適觀點認為這是因為組織為了要適應環境的改變,改變其結構或形態所造成的結果。在環境比較穩定的社會裡,組織比較不需要去做形態的改變,所以組織的多樣性就比較低;在變動快速、不穩定性高的環境中,組織必須調整自己去適應環境,因此多種組織形態會被開創出來,組織的多樣性就會比較高。但是早期的PET學者比較是從選擇論點去分析組織生態的現象,他們認為組織形態組合的消長變化主要並非來自組織本身改變形態去調適環境的結果,而是某種組織形態被另一種組織形態所取代所導致的。

PET學者研究不少型態(產業)的組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報紙業及電腦產業。報紙是最早的大眾新聞媒體,後來無線電視出現後,報業經歷了一波”被取代”的選擇過程,在有線電視的出現則又對報業產生另一次衝擊;20世紀末期網際網路興起,報業組織則再度面臨一次更嚴苛的選擇考驗。

電子或電腦產業所面臨的變化更快速及殘酷,比如早期稱霸的大電腦公司幾乎被個人電腦公司所取代;最近電腦運用軟體產業則面臨被網路線上軟體提供者(如Google)所取代的危機。比如美國醫療目前所用的電子病歷系統大致是由多家醫療資訊公司所開發,再賣給醫療院所;另外有幾家大型醫療集團則自行開發電子病歷系統。最近包括Google、Microsoft及AOL[2]都宣布要投入電子病歷或個人健康紀錄(personal health record, PHR)的市場[3],如果成功的話,這將改寫電子病歷系統模式,以往靠開發電子病歷系統的資訊公司也會消失一大半。

最近收到一位朋友寄來的一篇文章[4],談到微軟崛起的歷史緣由,就讓我們看到組織生態學者所說的組織型態或產業的互相取代及被選擇(selected out)的過程及結果。有時候某種形態的組織被另一種形態的組織所取代並不是後者一定比前者好,或者後者有較強的策略或規劃執行能力,而是因緣際會或運氣。在這篇以微軟為例的文章中,就提到IBM本來是要找當時微電腦軟體的霸主「數位研究公司」合作,在其新一代個人電腦中所用的Intel 8086晶片中內建數位研究公司所開發的CP/M作業系統,但因為陰錯陽差(據說是數位研究公司的老闆Kildall不願意[5],故意度假去),轉而與微軟合作,促成微軟的崛起,導致數位研究公司的滅亡。

在PET學者的觀點中,組織在面對環境是被動的[6]—被選擇、被取代,這是PET與資源依賴理論、狀況理論等其他組織理論最不一樣的取向,其他組織理論大多認為組織有相當大的能力去調整自己的結構,或去與別的機構合縱聯盟,以爭取生存的機會,或謀求最大的效益。不過這也是PET最讓人批評的地方,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組織成員及決策者並無法從PET這種消極的論點得到甚麼管理或決策上的參考價值,因為在PET眼中,組織只能等著被環境選擇,策略及努力基本上是無濟於事的。還有,PET或許適合用來描述或解釋組織生態演變的情況,但是無法提供預測的幫助,因為環境要如何選擇基本上是隨機的,未來的演化模式我們現在幾乎無法得知。

因此,最近的PET也漸漸注重組織適應的能力,比較會同時討論組織適應及環境選擇這兩個因素。我也是覺得這兩個因素要搭配討論才能看到組織在環境中演變的全貌。不過,PET點出一些事實,即組織的興衰與消長,某種程度上並不是管理者或組織成員所能完全掌控的,我們的興起有時候並不完全是自己比別人高明,對於別人的興起也不用感到太氣餒,但永遠要保持一種危機感,知道環境是殘酷的,卻也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PET可能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帶給我們一些謙卑的學習。

[1] 雖然中文的「惰性」有隱含負面的評價,但PET在討論組織的改變及惰性時,並沒有給予價值判斷,認為哪一個好,或哪一個不好。事實上有些組織學者提到,不想改變有時候對組織是好的,因為改變的過程中有許多的風險存在,很容易立即危及生存。
[2] America Online,美國一個大型入口網站
[3]例如由民眾向Google申請設立一個網路個人健康紀錄帳戶,自己填入或授權醫師填入相關醫療資料,並可以藉由權限設定並透過網路將健康或醫療紀錄的全部或部分與特定的醫療人員分享,成為一個由病人主控的網路病歷或健康紀錄。
[4] http://udn.com/NEWS/READING/X5/4081115.shtml
[5] 可參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Digital_Research
[6] 這裡所說的被動並不是說組織的成員或決策者沒有企圖心或不想有所作為,而是「人算不如天算」,即使組織管理者對環境有所反應或行動,經常也會被存在環境中的變數給打亂,以致於無法達成預期的果效,最後的成敗仍是由環境所決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