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8日 星期六

讓別人的生命變得有所不同

今天節錄彼得杜拉克第七個人生重要的經歷與體悟跟大家分享。這個故事不長,但意義卻很深遠,給我很大的啟發,希望也能激勵每位同工,肯定我們的服事價值,藉由每天看似平凡的工作,讓別人的生命變得有所不同,為別人加值。

◇ 第七項經歷─熊彼德的一番話

「1949年耶誕節,我開始在紐約大學教授管理課程,73歲的父親自加州來探視。就在1950年新年過後不久的1月3日,我們兩人一同前往拜訪他的老友,著名的經濟學家熊彼德。我的父親那時已退休,但是當時才66歲的知名經濟學家熊彼德,仍然在哈佛大學教書;且是非常活躍的美國經濟學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主席。

1902年時,年輕的父親在奧地利財政部擔任公職,同時在大學教授經濟學課程,因此結識了當時年僅19歲、最聰明的學生熊彼德。他們兩人個性之不同,是很難令人想像的:熊彼德喜好誇耀、自大、自愎且虛榮;而父親則是安靜、禮貌、謙卑得讓人幾乎看不他。但是兩人卻自那時起到現在,都是最好的朋友。

1949年我們再度見到熊彼德時,他已變得與以前大不相同。66歲的他,正在哈佛大學教授他最後一年的課程。他的名聲那時如日中天。兩位老人一起愉快地回憶年輕時的歲月。兩人都在維也納成長,並且工作過一段時間;兩人也都先後來到美國。熊彼德於1932年抵美,我父親則在四年後過來。突然間,我父親笑著問他:「約瑟夫,你現在還跟人提起你將來想被後人記得什麼嗎?」熊彼德大笑,我也跟著笑了。因為,熊彼德在30歲左右,出版了他前兩本偉大的經濟學著作時,大家都知道他曾說,他真正想為後人所記得的是,「成為歐洲美女們的大情聖和歐洲最偉大的騎師,也許,另外再成為世界最偉大的經濟學家吧!」熊彼德接著回答:「是的,這個問題對我來說仍然很重要。但是,答案卻與以前大不相同了。我希望被後人所記得的是,我曾是一名將許多優秀學生教育成一流經濟學家的老師。」

他看到父親吃驚的臉,於是接著說:「阿道夫,你知道嗎,到了這個年紀,人們是不是記得我寫的書和理論已經變更不重要了。一個人如果不能使別人的生命有所不同,那麼他的一生也只能算是表現平平而已。」我父親前往拜訪熊彼德的原因之一是,他已病重,且可能不久於人世。在我們探視他五天之後,他便辭世了。

我一直未曾忘記這段談話。我學到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人必須要自問身後希望別人記得你什麼?第二件事是,人應該隨著年齡而有改變。不僅是個人的成熟度要有所改變,同時也要隨著世界的改變而改變。第三件事是,能讓別人的生命變得有所不同,是件值得後人記得的事。」

「(耶穌說)我來的目的是要使他們得生命,而且是豐豐富富的生命。」(約翰福音10:10)

2021年8月9日

沒有留言: